回答|共 77 个

scane LV13

发表于 3-5-2010 17: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拭目以待。这辈子还没碰到过房价大跌呢,也让我的人生经历丰富些吧!

荆棘角度 LV6

发表于 3-5-2010 17: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的时候
我的朋友在四美一街的MELVILLE PARK
用了90多万买了一间130平方米的私人公寓
14年过去了 房子还是负资产
也真的需要让大家开开眼界

农民小刚 LV5

发表于 3-5-2010 1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在理,房子不会只涨不跌,俺也相信新加坡正在吹房产泡泡,可要等泡泡破,还得几年。等破了,也不见得跌倒目前价格,所以如果是要自住,真不用等。

actionxp LV0

发表于 3-5-2010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夏日飞虹 LV7

发表于 3-5-2010 2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房产走势没有分析能力
但是,最近看房给我一个深切的感受:ZF一面说着要抑制房价,同时另一面将地皮以更高的价格推出!
房价真的会降吗?ZF会让开发商亏本吗?
当年房价大跌时,组屋还是维持在一个低且稳定的水平,可是现在呢?
80%的人住在ZF租屋,只要组屋不跌估计公寓也很难大跌吧?可是ZF控制的组屋,会为了迁就少部分买不起起的人而让大部分拥有房产的人资产缩水吗?
现在和97年的情况毕竟不同!

平凡又平凡 LV15

发表于 3-5-2010 23: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经济好转时,都没有增加公积金。这次ZF增加公积金就是对经济好转的一个信心。在这个信心下,经济应该还会好至少一年

esther001 LV9

发表于 4-5-2010 00: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荆棘角度


    我刚买了四美那边的公寓,我的卖家是98年买的,邻居是97年以100万买的1550平方尺,完全一样的户型和尺寸。我的卖家不告诉我他买的时候的价格,2002以前的成交记录是查不到的。
我相信他买的时候已经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出了,价格比较低,就算他70万好了,加上几万块装修,还有这么12年的利息。现在卖我92万(楼盘其它的房子尺价都高些,最贵的:不到2000尺喊价120万)。我也心甘情愿了:
1  毕竟2002年以前,新加坡是不允许外国企业投标新加坡的地皮的,所以当时地皮没有那么贵,而且都说是98金融风暴嘛,现在的地皮,最新消息:樟宜北的一块99年的地投标价加建筑成本折合利润,将来发售将会在900/平方尺左右。一个尺价600的永久地契屋子就当个组屋买总可以吧。

2  确实楼市最惨淡的时候价值可以缩水到只剩4/7,但是现在大家买的就是这1,2年内不会发生这种事。而且我在另一个帖子说过,最近我看屋子得出的结论:大家卖房子**的还是少数,(要**的多数还留着等时机。)多数是卖了又买的(我看的屋子80%都是这样)。
这样怎么说呢?整体房价都上去了,加上通货膨胀,还有新加坡的整体规划发展,以后再跌回02,03,04年的水平?那时可没有现在的IR,名胜世界等等。02,03年房市奇差是有原因的,经济因素和加上萨斯。。。就算真又遇到那个世道,还不错,再出手买一套放着。

3 房子毕竟不是股票基金,留着出租,怎样都能回个还贷款的本吧。。。如果买个屋子,租金不够还贷款,那还真是无语了。世道差就留着等高了再出手吧。

世事无绝对,高买低卖除非万不得已,我个人觉得,05年以后,最低价的时候不过就是08末到09出了,现在比起09年出上涨了约20%,以后再来个猛一点的打击,(不久前ZF和大家都俨然一副面对最严重形势的架势了。)最多也就跌回那样吧,再差的话,只能说,别难过,还有很多人陪你。。。总的来说长期看,亚洲的经济几十年内还是在走上坡的。

平凡又平凡 LV15

发表于 4-5-2010 0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估计卖房子给你的房东没有赚太多。因为他是在高位买的。
而你说的也很多。新加坡的房产03年见的谷底。

yibei LV15

发表于 4-5-2010 0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笔的钱好像也只有在房市能消化掉,而且现在国内的楼市在调控,有钱也不一定就能买到房子,我觉得接下来这些袋子里有钱的,只要条件允许还是会往外流,到坡国买房的国人也会越来越多,接下来的房价很有可能就是让中国人给挺起来的.
最近的一则新闻,澳洲都禁止外国人买房了.

谦纭 LV16

发表于 4-5-2010 01: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在新加坡经历97金融风暴和随后天灾人害打击的人,哪能深刻体会房子翻起脸来比股票厉害多了。
1996年,亲戚在JURONG BLK800多号买下,加上COV26万多,房龄十年左右,屋主买来才8万。
2002年,经历过911和SARS,掉到170K,还能再砍估价。JURONG POINT的5房估价29万屋主愿砍1万求出售。
即使薪水行情非常差,亲戚房贷30年,每月得还银行千多块,对有老有小的家庭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2007年,亲戚把房子卖掉,总价22万。和ZF买PIONEER MRT旁边的新组屋,高楼5房25万。
2010年,MRT开通后,亲戚旁边的4房卖出了45万,原来在JURONG 800多号的房子已经有人卖33万,JURONG POINT的房子就快冲破60万。
我们以PR身份买下的MRT附近的4房已经翻了一倍。
从2008年开始,ZF就向公众不断推出预购房,现在以每年上万套的速度在增长,以后有没有机会像06年左右那样新房子多到PR可以申购,现在谁也不知道。
ZF抑制房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房子降价,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升值。政策性的打压房价,残酷威力远远不如经济重拳。新加坡是个种族复杂又背景孤单的华人执政国家,人口想向HK看齐的难度比HK高多了。几百万人口把ZF组屋炒得如此高价,怎么可能没危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