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00 个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8-1-2008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3][em24][em24]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8-1-2008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首页</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aij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闻</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z/cz.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加坡</font></a><font color="#f70938"> 2008-01-08</font></p><font color="#f70938"><p><font color="#000000"><strong>《调查显示 多数国人愿为退休负责》</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刘慧芬 <p>  调查显示,多数新加坡人愿<strong>为退休后的生计负起责任</strong>,而<strong>不是依赖政府</strong>或<strong>雇主</strong>,他们也认为他们有能力应付晚年生活的开销,但他们也预料储蓄将会减少。 </p><p>  安盛人寿保险(AXA Life Insurance)对26个国家1万8202名在职者及退休者进行全球退休生活态度调查。本地有300名25岁及以上的在职者,以及306名75岁以下退休者通过电话参与调查。 </p><p>  调查发现,新加坡有90%在职者及85%退休者会为退休生活的经济负责,而预料退休后积蓄将减少的在职者及退休者分别有69%及79%。 </p><p>  <font color="#b822dd">虽然许多人做好退休后<strong>积蓄将减少</strong>的心理准备,但有54%在职者和57%退休者认为他们的<strong>储蓄足以</strong>应付退休生活</font>,这比去年的调查分别增加两个百分点及5个百分点。 </p><p>  调查也反映<font color="#ee1169"><strong>59%</strong>在职者有为退休生活规划,开始计划的平均年龄是<strong>34</strong>岁</font>,但还是比发展国家如美国来得差。美国有79%在职者在30岁就规划退休生活;菲律宾人则在27岁开始规划。 </p><p>  受调查的本地<font color="#2222dd"><strong>在职者</strong>说,促使他们规划退休生活的原因是<strong>家中有孩子</strong>、已接近<strong>50</strong>岁及已接近<strong>40</strong>岁</font>。<strong>退休者</strong>则是在<strong>41</strong>岁才规划退休生活,因为他们考虑到自己已接近50岁。 </p><p>  另一项发现是多数本地人计划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这在受调查国家中排名第四,仅落在菲律宾、泰国及印尼之后。74%在职者打算在退休后继续工作,他们多数是25至34岁的专业人士。受调查的退休者中,只有三成目前有工作。上一次调查,37%退休者有工作。 </p><p>  有趣的是,尽管在职新加坡人认为55岁是理想退休年龄,但也预料得工作到58岁才能退休。至于退休者,他们虽觉得59岁是理想退休年龄,但实际上他们在55岁已退休。 </p><p><strong>新加坡人越来越早“认老”</strong><br/>&nbsp;&nbsp;&nbsp;&nbsp;</p><p>  此外,新加坡人也越来越早“认老”。在职者及退休者分别认为“老龄”应该是66岁及70岁,但在上一次的调查,他们分别认为67岁及72岁才算是“老”。 </p><p>  值得一提的是,<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ddb822;">多数(91%)<strong>在职</strong>新加坡人依靠<strong>个人公积金缴交部分</strong>作为退休储蓄</font>,反观<strong>退休者</strong>,大多数认为<strong>雇主的公积金缴交部分</strong>才是退休储蓄主要来源。 </p><p>  不过,大部分在职者表示<font color="#2222dd"><strong>必须</strong>动用公积金储蓄支付<strong>房产贷款</strong></font>,因此AXA首席市场行销与策略人员安妮特金(Annette King)担心,这些人退休时公积金储蓄不够用。她说:“<font color="#1111ee">对一般新加坡人来说,公积金储蓄只能应付所需费用的四分之一。他们退休时,虽还有<strong>房子</strong>住,但可能没有足够的<strong>钱</strong>应付生活所需,甚至去做他们想做的事</font>。” </p><p>  至于退休后的生活素质,22%在职新加坡人认为退休后,他们的生活素质会改善,比起去年的17%还高。受访的退休者中,只有16%这样认为,比去年的调查微升一个百分点。 </p><p>  公众可在本月12和13日到AXA在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SICEX)的摊位上查询全球退休生活态度调查详情。<font color="#000000">[em07][em07][em07]</font></p></font></p><p>  调查显示,多数新加坡人愿<strong>为退休后的生计负起责任</strong>,而<strong>不是依赖政府</strong>或<strong>雇主</strong>,他们也认为他们有能力应付晚年生活的开销,但他们也预料储蓄将会减少。 </p><p>  安盛人寿保险(AXA Life Insurance)对26个国家1万8202名在职者及退休者进行全球退休生活态度调查。本地有300名25岁及以上的在职者,以及306名75岁以下退休者通过电话参与调查。 </p><p>  调查发现,新加坡有90%在职者及85%退休者会为退休生活的经济负责,而预料退休后积蓄将减少的在职者及退休者分别有69%及79%。 </p><p>  <font color="#b822dd">虽然许多人做好退休后<strong>积蓄将减少</strong>的心理准备,但有54%在职者和57%退休者认为他们的<strong>储蓄足以</strong>应付退休生活</font>,这比去年的调查分别增加两个百分点及5个百分点。 </p><p>  调查也反映<font color="#ee1169"><strong>59%</strong>在职者有为退休生活规划,开始计划的平均年龄是<strong>34</strong>岁</font>,但还是比发展国家如美国来得差。美国有79%在职者在30岁就规划退休生活;菲律宾人则在27岁开始规划。 </p><p>  受调查的本地<font color="#2222dd"><strong>在职者</strong>说,促使他们规划退休生活的原因是<strong>家中有孩子</strong>、已接近<strong>50</strong>岁及已接近<strong>40</strong>岁</font>。<strong>退休者</strong>则是在<strong>41</strong>岁才规划退休生活,因为他们考虑到自己已接近50岁。 </p><p>  另一项发现是多数本地人计划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这在受调查国家中排名第四,仅落在菲律宾、泰国及印尼之后。74%在职者打算在退休后继续工作,他们多数是25至34岁的专业人士。受调查的退休者中,只有三成目前有工作。上一次调查,37%退休者有工作。 </p><p>  有趣的是,尽管在职新加坡人认为55岁是理想退休年龄,但也预料得工作到58岁才能退休。至于退休者,他们虽觉得59岁是理想退休年龄,但实际上他们在55岁已退休。 </p><p><strong>新加坡人越来越早“认老”</strong><br/>&nbsp;&nbsp;&nbsp;&nbsp;</p><p>  此外,新加坡人也越来越早“认老”。在职者及退休者分别认为“老龄”应该是66岁及70岁,但在上一次的调查,他们分别认为67岁及72岁才算是“老”。 </p><p>  值得一提的是,<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ddb822;">多数(91%)<strong>在职</strong>新加坡人依靠<strong>个人公积金缴交部分</strong>作为退休储蓄</font>,反观<strong>退休者</strong>,大多数认为<strong>雇主的公积金缴交部分</strong>才是退休储蓄主要来源。 </p><p>  不过,大部分在职者表示<font color="#2222dd"><strong>必须</strong>动用公积金储蓄支付<strong>房产贷款</strong></font>,因此AXA首席市场行销与策略人员安妮特金(Annette King)担心,这些人退休时公积金储蓄不够用。她说:“<font color="#1111ee">对一般新加坡人来说,公积金储蓄只能应付所需费用的四分之一。他们退休时,虽还有<strong>房子</strong>住,但可能没有足够的<strong>钱</strong>应付生活所需,甚至去做他们想做的事</font>。” </p><p>  至于退休后的生活素质,22%在职新加坡人认为退休后,他们的生活素质会改善,比起去年的17%还高。受访的退休者中,只有16%这样认为,比去年的调查微升一个百分点。 </p><p>  公众可在本月12和13日到AXA在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SICEX)的摊位上查询全球退休生活态度调查详情。<font color="#000000">[em07][em07][em07]</font></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14:21:13编辑过]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14-1-2008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首页</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aij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闻</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z/cz.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加坡</font></a><font color="#f70938"> 2008-01-12</font></p><font color="#f70938"><p><font color="#000000"><strong>《“点银成金大会” 李资政谈老年保健之道》</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周柏荣(摄) <p>  内阁资政李光耀有一段时期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的烟瘾又复发。 </p><p>  原来他年轻时烟抽上了瘾,后来为了保住嗓子,毅然戒烟。 </p><p>  当人民行动党在1957年的首届市议会选举中获胜时,当年不过34岁的李资政却无法发表答谢选民的演讲,因为他已一连猛抽30根香烟,还喝了多罐啤酒,嗓子已失声。 </p><p>  还有一次,他要去马来西亚古晋替人打官司,却在飞机上感到喉咙非常难受。“我心里盘算着,如果要当一名出色的竞选政治人物和律师,就不能失去嗓子。我因此决定戒烟。都已经抽上瘾了,要我不抽实在很痛苦,有一段时期我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的烟瘾又复发。”</p><p>  平时谈的都是宏观政治课题,高龄84的李资政昨天难得坦然地同挤满“点银成金大会”会场的500多人分享个人经验,谈老龄化过程及保持身体健康、思路灵敏的秘诀。 </p><p>  他当年不但爱抽烟,还爱喝啤酒,结果搞到身材走样。 </p><p>  他说,有一天他在当时的外交部长拉惹勒南的家会见几名外国记者时,被《伦敦时报》的记者拍下他顶着个“啤酒肚”的照片。他一看照片觉得不得了,于是下决心展开减肥大计——打高尔夫球。 </p><p>  30多年前,他开始发现自己走动时呼吸不顺畅,刚修完医科的女儿玮玲便劝他多做带氧运动。他当时对跑步兴味索然,不认为这会比打高球有趣,起初只想在高球场上的球洞之间快步走,后来开始用跑的。 </p><p>  “跑步的感觉真好,我决定在打完高球后跑步。过了几年后,我发现打高球时间长,跑步只需15分钟,于是索性多跑步,少打高球。”</p><p>  李资政透露,戒烟、游泳、跑步、打高球、旅游,都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灵敏的秘诀。 </p><p><strong>上了年纪的人 </strong><strong>有疏远别人倾向</strong>
                                </p><p>  “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旅行,也讨厌时差的反应,但我还是经常旅行,因为只有当你出国旅行时,你才明白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变了什么样。” </p><p>  他说:“我得到的最宝贵人生经验是你一旦疏远他人,并自我隔离,就会完蛋。” </p><p>  他注意到上年纪的人往往有疏远别人的倾向。 </p><p>  “你的世界只是你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和墙上的照片。这是多么叫人沮丧的事情。”</p><p>  李资政的父亲过世时享年94,生前不但坚持每天游泳,也坚持在晚年继续工作。他透露父亲原在蚬壳石油公司工作,退休后并没闲着,反而找了一份珠宝行的工作,卖起手表、买卖宝石和硬币。他自嘲地说:“我是一国总理,父亲却是个售货员。” </p><p>  他指出,他父亲在工作上找到了寄托,生活有了规律,也多了同朋友见面的机会。直至后来,父亲从楼梯跌下,摔伤手臂,造成行动不便,只好放弃游泳并停止工作。 </p><p>  他曾计算自己大概可以活到74岁至94岁,理由是母亲在74岁中风后过世,父亲则在94岁过世。</p><p>  “我今年<strong>84岁</strong>,算是过了中点了吧。” </p><p>  李资政表示,若不是他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及早作出适当的生活习惯调整,并寻求医疗,他也许到了74岁的“第一个期限”,就已一命呜呼。 </p><p>  他承认<font color="#f70968">年轻时视健康体魄为理所当然,认为青春无限</font>。但在<strong>73岁</strong>时,他运动时发现颈部酸痛,经检查后才发现是<strong>心血管阻塞</strong>。医生帮他打通后,不到两星期血管又阻塞,他于是成为<strong>最早在新加坡接受血管支架手术的人</strong>。 </p><p>  他也发现现在转身太快时会感到天旋地转。当脑神经科医生的女儿检查后诊断他的神经线传达信息的功能已开始退化。他感慨地说,<strong>多少运动都阻止不了神经线功能的退化</strong>,因此不得不放慢步伐,下楼梯时更加小心。</p><p>[em27][em27]</p></font></p><p>  内阁资政李光耀有一段时期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的烟瘾又复发。 </p><p>  原来他年轻时烟抽上了瘾,后来为了保住嗓子,毅然戒烟。 </p><p>  当人民行动党在1957年的首届市议会选举中获胜时,当年不过34岁的李资政却无法发表答谢选民的演讲,因为他已一连猛抽30根香烟,还喝了多罐啤酒,嗓子已失声。 </p><p>  还有一次,他要去马来西亚古晋替人打官司,却在飞机上感到喉咙非常难受。“我心里盘算着,如果要当一名出色的竞选政治人物和律师,就不能失去嗓子。我因此决定戒烟。都已经抽上瘾了,要我不抽实在很痛苦,有一段时期我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的烟瘾又复发。”</p><p>  平时谈的都是宏观政治课题,高龄84的李资政昨天难得坦然地同挤满“点银成金大会”会场的500多人分享个人经验,谈老龄化过程及保持身体健康、思路灵敏的秘诀。 </p><p>  他当年不但爱抽烟,还爱喝啤酒,结果搞到身材走样。 </p><p>  他说,有一天他在当时的外交部长拉惹勒南的家会见几名外国记者时,被《伦敦时报》的记者拍下他顶着个“啤酒肚”的照片。他一看照片觉得不得了,于是下决心展开减肥大计——打高尔夫球。 </p><p>  30多年前,他开始发现自己走动时呼吸不顺畅,刚修完医科的女儿玮玲便劝他多做带氧运动。他当时对跑步兴味索然,不认为这会比打高球有趣,起初只想在高球场上的球洞之间快步走,后来开始用跑的。 </p><p>  “跑步的感觉真好,我决定在打完高球后跑步。过了几年后,我发现打高球时间长,跑步只需15分钟,于是索性多跑步,少打高球。”</p><p>  李资政透露,戒烟、游泳、跑步、打高球、旅游,都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灵敏的秘诀。 </p><p><strong>上了年纪的人 </strong><strong>有疏远别人倾向</strong>
                </p><p>  “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旅行,也讨厌时差的反应,但我还是经常旅行,因为只有当你出国旅行时,你才明白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变了什么样。” </p><p>  他说:“我得到的最宝贵人生经验是你一旦疏远他人,并自我隔离,就会完蛋。” </p><p>  他注意到上年纪的人往往有疏远别人的倾向。 </p><p>  “你的世界只是你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和墙上的照片。这是多么叫人沮丧的事情。”</p><p>  李资政的父亲过世时享年94,生前不但坚持每天游泳,也坚持在晚年继续工作。他透露父亲原在蚬壳石油公司工作,退休后并没闲着,反而找了一份珠宝行的工作,卖起手表、买卖宝石和硬币。他自嘲地说:“我是一国总理,父亲却是个售货员。” </p><p>  他指出,他父亲在工作上找到了寄托,生活有了规律,也多了同朋友见面的机会。直至后来,父亲从楼梯跌下,摔伤手臂,造成行动不便,只好放弃游泳并停止工作。 </p><p>  他曾计算自己大概可以活到74岁至94岁,理由是母亲在74岁中风后过世,父亲则在94岁过世。</p><p>  “我今年<strong>84岁</strong>,算是过了中点了吧。” </p><p>  李资政表示,若不是他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及早作出适当的生活习惯调整,并寻求医疗,他也许到了74岁的“第一个期限”,就已一命呜呼。 </p><p>  他承认<font color="#f70968">年轻时视健康体魄为理所当然,认为青春无限</font>。但在<strong>73岁</strong>时,他运动时发现颈部酸痛,经检查后才发现是<strong>心血管阻塞</strong>。医生帮他打通后,不到两星期血管又阻塞,他于是成为<strong>最早在新加坡接受血管支架手术的人</strong>。 </p><p>  他也发现现在转身太快时会感到天旋地转。当脑神经科医生的女儿检查后诊断他的神经线传达信息的功能已开始退化。他感慨地说,<strong>多少运动都阻止不了神经线功能的退化</strong>,因此不得不放慢步伐,下楼梯时更加小心。</p><p>[em27][em27]</p></font>[em27][em27]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14-1-2008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zaobao.com/images1/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font color="#ee1169">&nbsp;</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ee1169">首页</font></a>&nbsp;&gt;&gt;<a href="http://www.zaobao.com/#xinwen" target="_blank"><font color="#ba0100"><b>新闻 &gt;&gt; </b></font></a><a target="_blank"></a><a href="http://www.zaobao.com/sp/sp.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ba0100">新加坡</font></a>&nbsp;<strong><font color="#ba0100">&nbsp;</font></strong>
                <font color="#ba0100">2008-01-10</font></p><p><strong>《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strong></p><p>● 林慧慧 </p><p>专家:<strong>年金不应是晚年主要收入来源</strong>
        </p><p><font color="#f70968">  年金应该只是退休财务规划的一部分,不应该是人们晚年的主要收入来源,国际理财顾问认为,由于现有年金产品回报大多不高,要避免在晚年落入钱不够用的困境,人们在步入40岁时就应该开始把大部分储蓄<strong>投入多元化的组合投资</strong>中,不要让储蓄“闲着”不动,这是让退休储蓄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font>
        </p><p>  投资集团ipac执行主席阿伦·阿拜(Arun Abey)指出,特别是在你计划退休前的10到15年间,当工资增长幅度开始趋缓,你就应该善用手头上的储蓄进行投资,让钱生钱。 </p><p>  他对投资者的建议是:“目光要放长远,把资金投入多元化全球投资组合,就有望获得不错的回报。” </p><p>  阿伦指出,许多投资者的问题在于对股票投资很短视,赶在股价上升时一窝蜂盲目进场,最终以高价买入,低价出货收场。他说,不少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股市吃一次亏后就不敢再投资。 </p><p>  他指出,要做一个成功的股票投资者,你不单要提升自己对金融市场运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不要随波逐流、追求短期利益,这样才能做出精明的判断和投资。 </p><p>  阿伦也是安盛人寿保险(AXA Life Insurance)亚太区策略总监。他这次是应“点银成金会议”主办单位之邀,从澳洲前来参加这项探讨银发商机的会议,同与会者分享有关金钱和快乐如何影响人们投资行为的研究。 </p><p>  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化,政府也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国人存钱养老,其中<strong>备受争议</strong>的是仍在拟议当中的<strong><font color="#4822dd">强制长寿保险计划</font></strong>。这个类似终身年金的计划之所以引起反弹,主要因为不少国人不相信自己能活超过80岁以领取年金,另一些人也担心自己要是早逝,会尽失所有用来买年金的储蓄。 </p><p>  不过人力部长黄永宏医生不久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明,负责探讨这项计划的全国长寿保险委员会正考虑让那些早逝年长者的家属,拿回购买长寿保险本钱的可能性。</p><p>  阿伦指出,<font color="#1111ee">市场上其实也有这类有限期而且能拿回本钱的年金产品,问题是这类产品保费很贵,回报不高</font>。 </p><p>  在他看来,私人保险机构很难承保这样的年金产品。“(保险业者)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font color="#2248dd">因为我们很难从市场上找到一个可以投资二三十年,有不错回报的投资产品。除非新加坡政府愿意出售30年的政府债券,供保险业者利用保户的保费来投资,这肯定会给整个年金市场带来巨变。” </font></p><p>  阿伦认为,<font color="#ee11c2">一个回报较不错的年金产品是“<strong>变动收入年金</strong>”(variable annuity)。它的特点在于会把一部分保费用在投资,让保户也分担部分风险,所以保费不至于太高,而要是投资管理得当,回报率应该不差。 </font></p><p>  阿伦指出,这类年金产品在美国市场非常受欢迎,他相信这种由保户分担部分风险的年金产品模式,应该能迎合亚洲市场的需求。 </p><p>  “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分成会议与展览两部分,在今明两天(10日和11日)举行,只限已报名者参加,展览则在12日和13日,在新达城会议中心四楼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有超过170个摊位展示各种适合银发族的产品,分金融、科技、保健与旅游和休闲等四大主题。</p><p><strong>退休后钱不够用?</strong>
        </p><p><strong>洪爱玲莫小玲教你理财</strong>
        </p><p>  担心退休后钱不够用? </p><p>  本地著名演员洪爱玲和莫小玲将在本周末举行的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SICEX)上,传授你几个理财招数,让你再也不必为晚年生活发愁。 </p><p>  为了传达理财不分年龄的信息,以及鼓励成年人和退休人士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新加坡银行公会(ABS)、活跃乐龄理事会(C3A)和“存钱有方、理财有道”(MoneySENSE)全国财务教育计划,配合今年展览推出由洪爱玲和莫小玲主演,名为《钱很够用!》的短剧。</p><p>  这个诙谐有趣的短剧历时10分钟,教导与会者如何储蓄和进行投资,分别以华语和英语在不同时段演出。主办单位也将把短剧录制成光碟,分派给民众俱乐部和基层组织。 </p><p>  除了短剧外,与会者还能报名参加一系列针对退休人士的理财和投资讲座,进一步了解在退休后该<strong>如何投资</strong>以及<strong>进行财产规划</strong>等。有兴趣的公众可拨电或电邮[email protected],每个讲座报名费为10元。 </p><p>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 </p><p><strong>《钱很够用!》演出时段</strong>
        </p><p>... ...</p><p><strong>讲座</strong>
        </p><p>主讲题目:<strong>退休人士投资指南</strong>
        </p><p>... ...&nbsp;</p><p>主讲题目: <strong>如何进行财产规划</strong>
        </p><p>... ...&nbsp; </p><p>主讲题目: <strong>让退休生活更有意义</strong>
        </p><p>... ...</p><p></p>[em07][em07]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18-1-2008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e61a6b"><img height="15"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al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font color="#e61a6b">首页</font></a><font color="#e61a6b">&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xinwen"><font color="#e61a6b">新闻</font></a><font color="#e61a6b">&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sp/sp.shtml"><font color="#e61a6b">新加坡</font></a><font color="#e61a6b">&nbsp;2008-01-12</font></p><p><strong>《公积金制在老龄化社会更显正确》</strong></p><p>● 周殊钦 游润恬 </p><p>  我国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之所以产生,是政府当年看到<font color="#3d11ee">西方</font>国家实行的<strong>社会福利</strong>与<strong>养老金制度</strong><font color="#1111ee">失败</font>,而提倡<strong>自给自足原则的公积金制度</strong>,在老龄化的社会更显得正确。<font color="#4d2bd5">因为一旦社会福利与养老金的担子全由下一代人来挑,他们最终只会选择离开。 </font></p><p><strong>防止负担跨世代转嫁 </strong><strong>避免年轻人才流失</strong>
        </p><p>  内阁资政李光耀指出,相对于使国家财政难以为继的国民养老金制度,公积金制度可防止出现所谓的负担跨世代转嫁的问题。 </p><p>  “我们追寻的是最低所得税率,配以最高的储蓄率,目的是达到一代人自给自足的目标,否则我们将把负担转移给下一代。” </p><p>  他指出,美国著名的政治说客彼得森便对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颇有研究,他在参照美国的制度时,得出美国正走向一个真实的财政危机的结论。原因是它的养老金及其他社会福利制度有赖于数目庞大的年轻人工作来确保能够运转,但是年轻工人数目的增长却追不上福利制度的开销。 </p><p>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奉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的欧洲国家,已日渐无力承受它们的制度所带来的负担,使得政府纷纷<font color="#3333cc">发表将对<strong>福利制度</strong>进行改革的宣言。 </font></p><p>  李资政说,新加坡当年决定一反世界趋势,实行被许多人形容为“愚蠢和荒谬的”公积金制度,是需要勇气的,然而这其实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的决定,因为在这个流动性很强的世界里,向年轻人才课以重税,甚至如果高于澳洲和加拿大等国的所得税率,只会逼走他们,到时我国将一无所有。 </p><p>  他指出,新加坡同世界其他国家有密切的联系,其实有利也有弊,正因为有了这个联系网,世界一发生任何问题,我国将立即受到波及。在社会的延续性方面,我们同世界的联系也使得新加坡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p><p>  不过,他相信由于新加坡有着完善的制度,并努力确保本身对世界其他国家仍具价值,加上过去同欧美、日本、澳纽以及较近期同中国、印度和中东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贸联系,在下来的五、十甚至十五年内应该可以取得优于一般的经济表现。 </p><p>  他注意到同上世纪60年代有许多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华人学生因西方国家排斥亚洲人而选择来我国求学,之后还留下来服务比较,现在的新加坡青年由于都受英文教育,使得他们在国际就业市场上非常具有市场价值,因此有很多国家如澳洲、纽西兰、美国及加拿大,甚至是在他们深造时就向他们招手。</p>[em07][em07]

老鼠爱小米 LV9

发表于 19-1-2008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eo8404</i>在2006-9-27 20:49:00的发言:</b><br/><p><font size="2">其实我个人认为关键是投资者没有把whole life policy,Endowment和 investment link policy(ILP)的目的区分清楚,</font></p><p><font size="2">whole life policy,</font></p><p><font size="2">正如中文而言是人寿保险,本质目的是<u>确保你的生命安全</u>,不至于因为你的生命安全问题给你的家属带来财政负担,他不是用来赚取利润的,所以想用这个来投资的话是不太行的通的,因为虽然你可以有一定的回报或者所谓的 cash value,但剩下的用来花在保险费用上了</font></p><p><font size="2">其次whole life policy又分为participate(参与性) 和non-participate(非参与性),非参与性的没什么利润可言,而且和公司盈利没有关系。参与性的是和公司利益直接挂钩,公司如果那年盈利,他的利润一般扣除成本(比如,中介的佣金,公司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然后会给一部分给保险持有者(insurance policy holder),然后给股东,不过具体比例是中介不知道的,所以会出现楼上的问题,但只要计划书上没有提保证多少多少的回报,保险公司是不会承担责任的</font></p><p><font size="2"></font></p><p><font size="2">Endowment,</font></p><p><font size="2">也是一种人寿保险,不过是<u>长期定期储蓄性质的</u>,如果是20年的期限,只有到第20年才能拿钱,而且每次交的定期保险金会比较多,一般用与为小孩上大学所存的定期储蓄保险</font></p><p><font size="2"></font></p><p><font size="2">ILP(investment link policy)</font></p><p><font size="2">一种投资性的保险,所以已<u>投资为目的,</u>他和whole life的participate policy很相似,不过</font><font size="2">相对于whole life insurance policy而言,ILP更具有潜在的长期回报,当然也会有潜在的短期亏损,因为他的投资部分直接和投资的基金挂钩,所以他的利润分配会比whole life透明的多,不过因为基金都是有一些专业的fund manager(基金经理)管理,所以回报一般会比自己拿钱投资来的稳,而且风险会相对自己投资小(如果10年内那个基金经理一直亏钱的话早就被炒鱿鱼了)</font></p><p><font size="2">所以个人而言,要有一个意识就是:<u>买保险最好知道是什么目的,没有一个保险是万能的 </u></font></p><br/></div><p></p>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25-1-2008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e61a6b"><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e61a6b">首页</font></a><font color="#e61a6b">&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xinwen" target="_blank"><font color="#e61a6b">新闻</font></a><font color="#e61a6b">&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fk/fk.shtml">副刊</a><font color="#e61a6b">&nbsp;2008-01-24</font></p><p><strong>《这样对待工伤才是合理的》</strong></p><p>  国会前天三读通过了修改后的<font color="#f70968"><u>工伤赔偿法案</u></font>,肯定会受到所有工友的欢迎。<strong>新法令规定</strong>,<font color="#dd226d">凡是因工受伤的人员,无论<strong>蓝领</strong>和<strong>白领</strong>,都将受到<strong>一视同仁</strong>的对待。也就是说,月薪在1600元以上的非体力劳动者,他们的权益也将受到工伤赔偿法的保障</font>。这使受保障的工作者从125万增加到210万人。 </p><p>  根据现行的工伤赔偿法令,雇主只须为对月薪低于1600元的员工负起工伤赔偿责任,以及为蓝领工人投保意外保险,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白领员工投保。这是此项法律最具争议的地方,也是令人诟病之处。这是因为,<font color="#3c3cc4">虽然<strong>体力劳动者</strong>因工受伤的可能性较大,但从事<strong>非体力劳动</strong>的员工发生意外的事例并不少见,</font>而以1600元为限,不只欠说服力,也被视为是一种过于亲雇主的做法。 </p><p>  因此,<font color="#ee1169">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生工伤事故的<u>可能性有多大</u>,而在于一旦发生意外,任何受伤的员工是否都能得到<u>公平合理的对待</u></font>。旧法令让雇主不必对工资在1600元以上的白领员工的工伤意外不承担任何责任,那就等于他们在工作场所没有安全保障。 </p><p><font color="#3333cc">  也正是因为<strong>大部分白领员工</strong>被排除在工伤赔偿法令的保护圈之外,所以在过去多年里,这一类别的员工受伤之后,因为手上没有法律武器,结果都是求助无门,很难从雇主那里获得赔偿。而政府、工会和议员们也是因为无法可依,往往显得爱莫能助。<u>更为甚者,若受伤员工失去了继续工作的能力,其个人和家庭生活就会立即陷入艰难的境地</u>。</font>
        </p><p>  现在,人力部终于摒弃了这一过时的规定,把工伤安全网的涵盖范围扩大到从事所有工种的员工,这样的规定才公平合理,当然值得欢迎。但是,我们还是禁不住要提出一个疑问。自从旧法令实行以来,白领员工的受伤事故时有发生,不少纠纷随之而起,工会、基层组织和有关议员一直在奔走呼号,为何法令却没有更早得到修正?这一点,难免让人感到遗憾。 </p><p>  修正后的工伤赔偿法令,除了将多达85万白领工人纳入到保护伞下之外,还对<strong>终生残疾赔偿以及医药赔偿的规定</strong>,做了大幅度调整。 </p><p>  依照现行赔偿法,因工伤而导致终生残疾的员工,必须证明自己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之后,才能获得25%的额外赔偿,但将来他们无需证明这一点就可获得这部分赔偿;在医疗赔偿方面,现行法令对住院和手术费用等都分别设了顶限,而新赔偿法则规定以2万5000元的赔偿总额作为顶限,从而使规定大大简化,而且也比较合理。 </p><p>  工伤赔偿法的修正虽然来得比较迟,但终究是顺应了民意,变得更加切合实际和符合国际的做法。<font color="#1a1ae6">由于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现在很难对白领和蓝领工作的性质予以截然的分割,而且蓝领工作者不一定就是低薪,更不能认为只有体力劳动者才会遇到工伤意外。</font>
        </p><p>  这也就是说,广大雇主必须用新的思维去看待所有员工的权益,以便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否则就必须面对后果。</p>[em07]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30-1-2008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首页</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aij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闻</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z/cz.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加坡</font></a><font color="#f70938"> 2008-01-30</font></p><font color="#f70938"><p><font color="#000000"><strong>《公积金会员投资更爱单位信托》</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font color="#ee1196">中央公积金局自前年起制定更严格条件,以提高公积金投资计划(CPFIS)基金素质,协助会员更好地进行长期投资</font>。现在,被列入A级名单(List A funds)的高素质基金有所增加,而流入基金的投资继续保持强劲。 <p>  其中,<font color="#f709c7">投入<strong>单位信托</strong>(unit trusts)的款项超越<strong>股票</strong>投资,成为更受公积金会员欢迎的投资基金。</font>
                                </p><p>  公积金局近年来为公积金投资计划推出的管制措施包括:新的基金必须达到属于相似基金组合第25个百分位的更高基准、新基金的<strong>开销比例</strong>(<strong>expense ratio</strong>)不得超过相似风险基金组合开销比例的中位数(median)、基金的<strong>开端销售费</strong>(<strong>sales charges</strong>)不能超过<strong>3%</strong>、最好有<strong>至少三年</strong>的良好表现记录。 </p><p>  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基金将被列入A级名单,其余停留在B级。 </p><p>  部分措施前年生效后,公积金投资计划的基金从前年第四季的430个,逐渐减少到本月的387个。与此同时,符合更苛刻条件的<strong>A级</strong>名单基金却有显著增加,从4个激增到<strong>46个</strong>。在这46个基金中,<strong>27个</strong>属于<strong>单位信托基金</strong>,<strong>其余</strong>是<strong>投资联结保险产品</strong>(investment-linked insurance products)。 </p><p>  利用普通户头存款投入单位信托的款项也逐年增长,从2004年的25亿2120万元增加到2007年第三季的45亿1010万元。而流入股票投资的款额则持续下降,从2004年的64亿8650万元减少到去年第三季的44亿7990万元。 </p><p>  公积金局助理局长(投资计划)吴媺说,公积金投资计划加紧对基金的限制后,整体的趋势发展相当正面,投资产品业者积极采取行动遵守开销比例和开端销售费的规定。不过,这只是初步观察,新措施的影响还有待更多基金在今年推行后才能较为全面。 </p><p>  公众可从公积金局网站www.cpf.gov.sg的计算器计算出单位信托每年的投资回报。</p></font></p><p>  其中,<font color="#f709c7">投入<strong>单位信托</strong>(unit trusts)的款项超越<strong>股票</strong>投资,成为更受公积金会员欢迎的投资基金。</font>
                </p><p>  公积金局近年来为公积金投资计划推出的管制措施包括:新的基金必须达到属于相似基金组合第25个百分位的更高基准、新基金的<strong>开销比例</strong>(<strong>expense ratio</strong>)不得超过相似风险基金组合开销比例的中位数(median)、基金的<strong>开端销售费</strong>(<strong>sales charges</strong>)不能超过<strong>3%</strong>、最好有<strong>至少三年</strong>的良好表现记录。 </p><p>  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基金将被列入A级名单,其余停留在B级。 </p><p>  部分措施前年生效后,公积金投资计划的基金从前年第四季的430个,逐渐减少到本月的387个。与此同时,符合更苛刻条件的<strong>A级</strong>名单基金却有显著增加,从4个激增到<strong>46个</strong>。在这46个基金中,<strong>27个</strong>属于<strong>单位信托基金</strong>,<strong>其余</strong>是<strong>投资联结保险产品</strong>(investment-linked insurance products)。 </p><p>  利用普通户头存款投入单位信托的款项也逐年增长,从2004年的25亿2120万元增加到2007年第三季的45亿1010万元。而流入股票投资的款额则持续下降,从2004年的64亿8650万元减少到去年第三季的44亿7990万元。 </p><p>  公积金局助理局长(投资计划)吴媺说,公积金投资计划加紧对基金的限制后,整体的趋势发展相当正面,投资产品业者积极采取行动遵守开销比例和开端销售费的规定。不过,这只是初步观察,新措施的影响还有待更多基金在今年推行后才能较为全面。 </p><p>  公众可从公积金局网站www.cpf.gov.sg的计算器计算出单位信托每年的投资回报。</p></font>[em07][em07]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30-1-200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首页</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aij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闻</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z/cz.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加坡</font></a><font color="#f70938"> 2008-01-30</font></p><font color="#f70938"><p><font color="#000000"><strong>《自愿延后提取最低存款 首批7000余公积金会员可获V红利》</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王慧容 <p>  政府为鼓励国人延后提取公积金最低存款而推出的自愿延后红利(Voluntary Deferment Bonus,V红利),颇受欢迎,第一批受影响的1万多名公积金会员中,超过七成延后提款,他们因此将享有V红利。 </p><p>首批会员V红利 </p><p>总数达600万元 </p><p>  共有1万零123名公积金会员在本月或下月满63岁或64岁,其中6529人(60%)在可每月领款前选择延后提款;另外2400名已开始每月领款,当中1055人接到中央公积金局的V红利通知信后延后提款,使自愿延后提款者增加到7584名,占75%。 </p><p>  公积金局估计,7584名选择延后提款的会员将获得总数600万元的V红利。 </p><p>  公积金局昨天在记者会上透露会员对V红利的反应。助理局长(服务)苏振兴对第一批受影响会员中有多达75%自愿延后提款感到惊喜。他认为,这些会员或许是为了更高利息而延后提款。那些原已开始提款、后来改变主意的会员,显示他们明了享有V红利的好处。 </p><p>  政府在去年宣布公积金改革,除提高存款利率让会员享有更高回报,也制定一系列全方位措施,协助新加坡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累积更多储蓄,以应付晚年生活需要。 </p><p>  为鼓励去年介于54岁到63岁的会员延后提取最低存款,政府拨款5亿7000万元设立V红利,会员每延后一年提款,红利可高达600元。   </p><p>  第一批选择延后提取最低存款的63岁会员可获得两次V红利,而64岁会员则获得一次。换言之,63岁会员选择延后提取存款两年,可获得最高1200元V红利,而64岁会员则能在延后提款一年下获得最高600元的V红利。</p><p>  公积金局说,多数63岁会员选择延后提款两年,只有一人延后一年,因此不能享有全数V红利。 </p><p>  有人将延后提款期缩短,有人不介意更迟领款。公积金局资料显示,有5人选择将延后提款期拉长,超越了V红利的合格期。 </p><p>  另外,为缓冲延后提取最低存款这项新措施对年长者造成的冲击,政府将拨6亿5000万元给去年介于50岁到57岁、最先需要延后提取最低存款的年长者一笔一次过3%到5%的红利(Deferment Bonus,下称D红利)。 </p><p>本周发信鼓励会员 </p><p>以现金填补退休户头 </p><p>  会员从V红利和D红利所能领取的最高款额,是根据退休户头里最高3万元存款的百分比来计算。 </p><p>  苏振兴说,公积金局本星期发10万5000封信给介于56岁到58岁、退休户头存款少过3万元的会员,鼓励他们最迟下月以现金填补退休户头,来获取更多D红利。领取D红利的资格是以会员在今年3月底的退休户头存款为依据。D红利将在今年5月1日发出。 </p><p>  公积金局将发出超过50万封信给去年12月31日介于50岁到63岁的会员,鼓励他们填补退休户头,以获得D红利最高款项,也询问他们是否选择延后提取最低存款,以享有V红利。 </p><p>  退休教师柯美美(63岁)选择延后三年提取公积金最低存款。她受访时表示,她的丈夫还有工作,有足够的钱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她听取了丈夫的意见后,决定延迟提取存款,以赚取更多利息,和获取V红利。</p></font></p><p>  政府为鼓励国人延后提取公积金最低存款而推出的自愿延后红利(Voluntary Deferment Bonus,V红利),颇受欢迎,第一批受影响的1万多名公积金会员中,超过七成延后提款,他们因此将享有V红利。 </p><p>首批会员V红利 </p><p>总数达600万元 </p><p>  共有1万零123名公积金会员在本月或下月满63岁或64岁,其中6529人(60%)在可每月领款前选择延后提款;另外2400名已开始每月领款,当中1055人接到中央公积金局的V红利通知信后延后提款,使自愿延后提款者增加到7584名,占75%。 </p><p>  公积金局估计,7584名选择延后提款的会员将获得总数600万元的V红利。 </p><p>  公积金局昨天在记者会上透露会员对V红利的反应。助理局长(服务)苏振兴对第一批受影响会员中有多达75%自愿延后提款感到惊喜。他认为,这些会员或许是为了更高利息而延后提款。那些原已开始提款、后来改变主意的会员,显示他们明了享有V红利的好处。 </p><p>  政府在去年宣布公积金改革,除提高存款利率让会员享有更高回报,也制定一系列全方位措施,协助新加坡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累积更多储蓄,以应付晚年生活需要。 </p><p>  为鼓励去年介于54岁到63岁的会员延后提取最低存款,政府拨款5亿7000万元设立V红利,会员每延后一年提款,红利可高达600元。   </p><p>  第一批选择延后提取最低存款的63岁会员可获得两次V红利,而64岁会员则获得一次。换言之,63岁会员选择延后提取存款两年,可获得最高1200元V红利,而64岁会员则能在延后提款一年下获得最高600元的V红利。</p><p>  公积金局说,多数63岁会员选择延后提款两年,只有一人延后一年,因此不能享有全数V红利。 </p><p>  有人将延后提款期缩短,有人不介意更迟领款。公积金局资料显示,有5人选择将延后提款期拉长,超越了V红利的合格期。 </p><p>  另外,为缓冲延后提取最低存款这项新措施对年长者造成的冲击,政府将拨6亿5000万元给去年介于50岁到57岁、最先需要延后提取最低存款的年长者一笔一次过3%到5%的红利(Deferment Bonus,下称D红利)。 </p><p>本周发信鼓励会员 </p><p>以现金填补退休户头 </p><p>  会员从V红利和D红利所能领取的最高款额,是根据退休户头里最高3万元存款的百分比来计算。 </p><p>  苏振兴说,公积金局本星期发10万5000封信给介于56岁到58岁、退休户头存款少过3万元的会员,鼓励他们最迟下月以现金填补退休户头,来获取更多D红利。领取D红利的资格是以会员在今年3月底的退休户头存款为依据。D红利将在今年5月1日发出。 </p><p>  公积金局将发出超过50万封信给去年12月31日介于50岁到63岁的会员,鼓励他们填补退休户头,以获得D红利最高款项,也询问他们是否选择延后提取最低存款,以享有V红利。 </p><p>  退休教师柯美美(63岁)选择延后三年提取公积金最低存款。她受访时表示,她的丈夫还有工作,有足够的钱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她听取了丈夫的意见后,决定延迟提取存款,以赚取更多利息,和获取V红利。</p></font>[em07][em07]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4-2-2008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height="15"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hspace="2" src="http://www.zaobao.com/img/common/zao.gif" width="15" style="CURSOR: pointer;"/><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首页</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aij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闻</font></a><font color="#f70938">&nbsp;&gt;&gt; </font><a class="tag" href="http://www.zaobao.com/cz/cz.s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f70938">新加坡</font></a><font color="#f70938"> 2008-02-04</font></p><font color="#f70938"><p><font color="#000000"><strong>《国民终身入息计划实施后<br/><font color="#ff0066">六成活跃CPF会员65岁后</font>
                                        <font color="#ee11ee">终身</font>享有固定入息<font color="#f709f7">至少600元</font>》</strong></font></p><p><font color="#000000">● 谢燕燕 <p>  人力部长黄永宏医生说,国民终身入息计划实施后,大约60%的活跃公积金会员在65岁退休后,将能享有至少600元的固定入息,直到逝世为止。截至去年9月,公积金局共有315万名会员,当中152万名是活跃会员。 </p><p>  在回答本报记者的问题时,黄医生也表示,被纳入计划的公积金会员,无需拿出现金来投保。<font color="#3809f7">保费</font><u>将来自政府给予公积金会员首6万元的多一个百分点额外利息</u>。 </p><p>  黄永宏昨天访问蔡厝港吉丰区和基层领袖及居民进行对话时指出,根据专家推算,公积金会员<strong>65岁</strong>退休时,如果<font color="#1a1ae6">公积金的最低存款</font><u>有一半是现金,也就是有<strong>6万7000元</strong>的话</u>,那他每个月所能提取的数额是<strong>600元左右</strong>。 </p><p>  他指出,按照现有计划,这笔钱只能维持20年,20年后存款便被提光,可是在新的国民终身入息计划下,公积金会员能提取差不多一样的数额,却能一直提取到去世为止。 </p><p>  他也表示,公积金正在慎重考虑是否成为这一计划承保者的问题。他说,公积金局必须慎重考虑其长远可行性。这一计划不是只推行十年二十年,而是要能持续50年、100年,甚至更长远。 </p><p>  他指出,计划将从<strong><u>2013年</u></strong>开始,因此是给那些今年刚好50岁或以下者,不过政府将考虑用各种方法,鼓励年过50的人也加入计划,以便终身有固定收入。 </p><p>  至于那些公积金最低存款户头没有足够钱的人,政府会进一步研究他们的问题,不过他认为,那些目前在50岁或以下的人,应该都能加入计划。 </p><p><strong>国民终身入息计划三大特点</strong>
                                </p><p>  黄永宏说,以林彬教授为首的全国长寿保险计划委员会所建议的国民终身入息计划有几个特点。首先,这个计划希望能为投保者<font color="#f70997"><u>提供稳定的终身收入</u></font>,只要他还活着,便能有入息。</p><p>  按照现有计划,公积金会员退休后开始提取最低存款,但只能维持20年,存款便被提光,可是专家指出,62岁时还活着的人,有一半会活超过85岁。 </p><p>  他说:“委员会所提出的新计划是;不管你65岁时提取多少最低存款,你都能持续提取这样的一笔钱,直到去世为止。如果你65岁时每月提取五六百元,即使活到90,95,100,105,甚至120岁,你照样能提取五六百元,有一笔固定收入。” </p><p>  计划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管你65岁时存入多少钱,如果比预期提早离开人世,<font color="#f70968"><u>未被动用的本金将退还给家属或受益人</u></font>。 </p><p>  第三个特点是让<font color="#ff0066"><u>公积金会员有选择权</u></font>,也就是有不同的计划供选择,比如公积金会员可以选择提早开始这项终身入息计划。 </p><p><strong>政府认为委员会建议可行</strong>
                                </p><p>  黄永宏说,他们在研究了委员会的建议后,认为建议是可行的。政府当然会慎重考虑让国人拥有固定终身入息,早逝时退还本金,让会员有各种选择的作法是否可行。 </p><p>  他说:“在旧计划下,如果你的最低存款有一半是现金,也就是6万7000元,你从65岁起便能每月提取600元,但到了85岁便会把钱提光,公积金户头没有钱了。” </p><p>  “我们看了终身入息计划的建议,仔细盘算后发现,你能得到差不多相同数目的入息,也就是600元,但是这笔钱却能持续到你去世为止。它不会在20年后,或85岁时耗光,原因在那额外一个百分点的利息,以及很多人一起投保的缘故。” </p><p>  部长一再重申,新计划和旧计划比起来,公积金会员可以得到差不多一样的钱,差别在于能终身得到这笔收入,如果活到120岁,能拥有这样的固定收入,直到120岁。 </p><p><strong>根据存款计算所提取具体数目</strong></p><p>  他说,计划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因此是给那些今年刚好50岁或以下者。他本身将是第一批受新计划影响的国人之一。 </p><p>  根据政府的推算,大约60%目前50岁或以下的活跃公积金会员,退休后将能终身享有至少600元固定入息。每个人所能提取的具体数目,将根据他们存入户头的钱之多寡来计算,如果存得多,当然会拿到更多钱,存得少,拿的也相对少。 </p><p>  他说,公积金会员将有各种选择,所得到钱,也会随不同计划而有所区别,这部分细节相当复杂,需要做一番讲解。 </p><p>  全国长寿保险计划委员会建议由公积金来承受这项保险计划,这是一项很重大的承诺,必须确保很多代新加坡人,只要加入计划,便能终身有固定收入,这当中有执行问题,财务问题,因此,公积金局正在慎重考虑这一建议,也在研究如何讲解细节等。 </p><p>  政府将在委员提呈最后报告时作出回应,公积金局则需先从经济角度,考量计划的长远可行性。 </p><p>  他透露,他和李显龙总理,曾与委员会成员讨论过好几回,委员会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计划,应该考虑让今年超过50岁的国人也加入计划,以便终身有固定收入。</p></font></p><p>  人力部长黄永宏医生说,国民终身入息计划实施后,大约60%的活跃公积金会员在65岁退休后,将能享有至少600元的固定入息,直到逝世为止。截至去年9月,公积金局共有315万名会员,当中152万名是活跃会员。 </p><p>  在回答本报记者的问题时,黄医生也表示,被纳入计划的公积金会员,无需拿出现金来投保。<font color="#3809f7">保费</font><u>将来自政府给予公积金会员首6万元的多一个百分点额外利息</u>。 </p><p>  黄永宏昨天访问蔡厝港吉丰区和基层领袖及居民进行对话时指出,根据专家推算,公积金会员<strong>65岁</strong>退休时,如果<font color="#1a1ae6">公积金的最低存款</font><u>有一半是现金,也就是有<strong>6万7000元</strong>的话</u>,那他每个月所能提取的数额是<strong>600元左右</strong>。 </p><p>  他指出,按照现有计划,这笔钱只能维持20年,20年后存款便被提光,可是在新的国民终身入息计划下,公积金会员能提取差不多一样的数额,却能一直提取到去世为止。 </p><p>  他也表示,公积金正在慎重考虑是否成为这一计划承保者的问题。他说,公积金局必须慎重考虑其长远可行性。这一计划不是只推行十年二十年,而是要能持续50年、100年,甚至更长远。 </p><p>  他指出,计划将从<strong><u>2013年</u></strong>开始,因此是给那些今年刚好50岁或以下者,不过政府将考虑用各种方法,鼓励年过50的人也加入计划,以便终身有固定收入。 </p><p>  至于那些公积金最低存款户头没有足够钱的人,政府会进一步研究他们的问题,不过他认为,那些目前在50岁或以下的人,应该都能加入计划。 </p><p><strong>国民终身入息计划三大特点</strong>
                </p><p>  黄永宏说,以林彬教授为首的全国长寿保险计划委员会所建议的国民终身入息计划有几个特点。首先,这个计划希望能为投保者<font color="#f70997"><u>提供稳定的终身收入</u></font>,只要他还活着,便能有入息。</p><p>  按照现有计划,公积金会员退休后开始提取最低存款,但只能维持20年,存款便被提光,可是专家指出,62岁时还活着的人,有一半会活超过85岁。 </p><p>  他说:“委员会所提出的新计划是;不管你65岁时提取多少最低存款,你都能持续提取这样的一笔钱,直到去世为止。如果你65岁时每月提取五六百元,即使活到90,95,100,105,甚至120岁,你照样能提取五六百元,有一笔固定收入。” </p><p>  计划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管你65岁时存入多少钱,如果比预期提早离开人世,<font color="#f70968"><u>未被动用的本金将退还给家属或受益人</u></font>。 </p><p>  第三个特点是让<font color="#ff0066"><u>公积金会员有选择权</u></font>,也就是有不同的计划供选择,比如公积金会员可以选择提早开始这项终身入息计划。 </p><p><strong>政府认为委员会建议可行</strong>
                </p><p>  黄永宏说,他们在研究了委员会的建议后,认为建议是可行的。政府当然会慎重考虑让国人拥有固定终身入息,早逝时退还本金,让会员有各种选择的作法是否可行。 </p><p>  他说:“在旧计划下,如果你的最低存款有一半是现金,也就是6万7000元,你从65岁起便能每月提取600元,但到了85岁便会把钱提光,公积金户头没有钱了。” </p><p>  “我们看了终身入息计划的建议,仔细盘算后发现,你能得到差不多相同数目的入息,也就是600元,但是这笔钱却能持续到你去世为止。它不会在20年后,或85岁时耗光,原因在那额外一个百分点的利息,以及很多人一起投保的缘故。” </p><p>  部长一再重申,新计划和旧计划比起来,公积金会员可以得到差不多一样的钱,差别在于能终身得到这笔收入,如果活到120岁,能拥有这样的固定收入,直到120岁。 </p><p><strong>根据存款计算所提取具体数目</strong></p><p>  他说,计划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因此是给那些今年刚好50岁或以下者。他本身将是第一批受新计划影响的国人之一。 </p><p>  根据政府的推算,大约60%目前50岁或以下的活跃公积金会员,退休后将能终身享有至少600元固定入息。每个人所能提取的具体数目,将根据他们存入户头的钱之多寡来计算,如果存得多,当然会拿到更多钱,存得少,拿的也相对少。 </p><p>  他说,公积金会员将有各种选择,所得到钱,也会随不同计划而有所区别,这部分细节相当复杂,需要做一番讲解。 </p><p>  全国长寿保险计划委员会建议由公积金来承受这项保险计划,这是一项很重大的承诺,必须确保很多代新加坡人,只要加入计划,便能终身有固定收入,这当中有执行问题,财务问题,因此,公积金局正在慎重考虑这一建议,也在研究如何讲解细节等。 </p><p>  政府将在委员提呈最后报告时作出回应,公积金局则需先从经济角度,考量计划的长远可行性。 </p><p>  他透露,他和李显龙总理,曾与委员会成员讨论过好几回,委员会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计划,应该考虑让今年超过50岁的国人也加入计划,以便终身有固定收入。</p></font>[em07][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