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0-1-2014 23: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緯強 于 21-1-2014 00:29 编辑
用企业模式经营新加坡,时间不多了。
和老一辈不同,年轻一辈的新加坡人主要是相信民主精神的,但越来越多年轻选民进入投票年龄时,国家的经营模式必需改变;执政党不肯改变,没关系,人民会选择一个愿意改变的党。而一个民主政治下的国家是绝对无用论如何不可能接受用企业模式治理国家,那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民主国家的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凌驾一切,不容许国家剥夺人民。COE等这些自然对国库有好处,但这是权威整体容许的,一旦新加坡民主化更进一步深化,这些必然不被容许。不惜一切代价藏富于民、无论如何绝不容许国富民贫,这必然是之後社会的主调。钱必然只能进工人党口袋,不能进政府的口袋。新加坡必然会往这方向发展,这是民主趋势。人力成本必然要增加而运输成本必然会下降,不然就变天换政府,绝不容许国家以企业式经营,这是大势所趋。国家的模式必需改变。所有的民選整體勢必往藏富于民而非于国库的方向发展。
新加坡的第一天然资源就是地理位置,没任何天灾而又四季如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新加坡的社会福利远比瑞士少,基本上没有需要资源填补社会福利的问题。何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税後工资及物价的对比,和福利无关。我们不必追求瑞士的高税务高福利系统,我们追求接近这些民主社会的合理工资物价平衡就行了。我们追求的是劳有所获,这完全是最基本最合理的要求,不是福利,是社会公正和公平。
利用新加坡的优势就是去做生意当老板或炒楼?问题是全国人民可能全体当老板吗?有可能全民炒楼吗?不可能。故此,所谓的劳力优势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必然只是个丝毫无用的负担而不具备任何意义。而所谓的房子和车子使财富增长更有点匪夷所思。正常情况下,人买车是为了便利买房是为了居住而非投资,尤其是买车投资、买房投资还至少有提供租房市场的意义;又不是造车盖楼请问这种资产投资和增值对社会有何贡献?只有企业和劳力可以创造财富,故企业劳力以外其他成本低而劳力换取的工资高这是最符合财富创造原则同时对社会来说最合理、最健康、最有效率的。一个社会要发展要创造财富,就必需让企业和工人都获得利益;其他形式的财富增长,那是次要的,对社会贡献不大的。若一个社会不能让财富的创造这获得回报,那这个社会就必然是扭曲的。
再说一次,私家车有COE,这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可以忍受的;但商业车辆的COE导致企业成本提高而压低工资,这就是不可忍受的。而利用COE赚钱,更是荒诞。
究竟是提倡降低其他企业成本以提高工资或降低物价以让人民劳有所获而会更专心努力工作比较不切实际,还是提倡所谓的资产增值鼓励全民炒楼或创业最後不知谁来当员工比较不切实际,这在下实在不敢断言,有劳您指点在下。
新加坡的思维和规矩,以前是由政府制定的,但现在不同了,人民的意志必然会不断强化,政府必需改变,必需顺从人民的意志。
更何况,要给予新加坡人民瑞士的生活水平,这原本就是上一个总理自己说要做到的;政府能说话不算话吗?政府对人民说话开空头支票,作为人民应该接受吗?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政府最基本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