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53 个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0-1-2014 23: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緯強 于 21-1-2014 00:29 编辑
huhu2000 发表于 20-1-2014 18:47
新加坡和瑞士完全是不同的发展模式.

如果把新加坡当作企业来经营,企业是要赚钱的,亏本的事情是不会去做 ...
用企业模式经营新加坡,时间不多了。

  和老一辈不同,年轻一辈的新加坡人主要是相信民主精神的,但越来越多年轻选民进入投票年龄时,国家的经营模式必需改变;执政党不肯改变,没关系,人民会选择一个愿意改变的党。而一个民主政治下的国家是绝对无用论如何不可能接受用企业模式治理国家,那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民主国家的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凌驾一切,不容许国家剥夺人民。COE等这些自然对国库有好处,但这是权威整体容许的,一旦新加坡民主化更进一步深化,这些必然不被容许。不惜一切代价藏富于民、无论如何绝不容许国富民贫,这必然是之後社会的主调。钱必然只能进工人党口袋,不能进政府的口袋。新加坡必然会往这方向发展,这是民主趋势。人力成本必然要增加而运输成本必然会下降,不然就变天换政府,绝不容许国家以企业式经营,这是大势所趋。国家的模式必需改变。所有的民選整體勢必往藏富于民而非于国库的方向发展。

  新加坡的第一天然资源就是地理位置,没任何天灾而又四季如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新加坡的社会福利远比瑞士少,基本上没有需要资源填补社会福利的问题。何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税後工资及物价的对比,和福利无关。我们不必追求瑞士的高税务高福利系统,我们追求接近这些民主社会的合理工资物价平衡就行了。我们追求的是劳有所获,这完全是最基本最合理的要求,不是福利,是社会公正和公平。

  利用新加坡的优势就是去做生意当老板或炒楼?问题是全国人民可能全体当老板吗?有可能全民炒楼吗?不可能。故此,所谓的劳力优势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必然只是个丝毫无用的负担而不具备任何意义。而所谓的房子和车子使财富增长更有点匪夷所思。正常情况下,人买车是为了便利买房是为了居住而非投资,尤其是买车投资、买房投资还至少有提供租房市场的意义;又不是造车盖楼请问这种资产投资和增值对社会有何贡献?只有企业和劳力可以创造财富,故企业劳力以外其他成本低而劳力换取的工资高这是最符合财富创造原则同时对社会来说最合理、最健康、最有效率的。一个社会要发展要创造财富,就必需让企业和工人都获得利益;其他形式的财富增长,那是次要的,对社会贡献不大的。若一个社会不能让财富的创造这获得回报,那这个社会就必然是扭曲的。
  再说一次,私家车有COE,这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可以忍受的;但商业车辆的COE导致企业成本提高而压低工资,这就是不可忍受的。而利用COE赚钱,更是荒诞。
  究竟是提倡降低其他企业成本以提高工资或降低物价以让人民劳有所获而会更专心努力工作比较不切实际,还是提倡所谓的资产增值鼓励全民炒楼或创业最後不知谁来当员工比较不切实际,这在下实在不敢断言,有劳您指点在下。

  新加坡的思维和规矩,以前是由政府制定的,但现在不同了,人民的意志必然会不断强化,政府必需改变,必需顺从人民的意志。

  更何况,要给予新加坡人民瑞士的生活水平,这原本就是上一个总理自己说要做到的;政府能说话不算话吗?政府对人民说话开空头支票,作为人民应该接受吗?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政府最基本的要求。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0-1-2014 23: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万户 发表于 20-1-2014 19:03
说的不错,少有的明白人

原来在新加坡就该去炒楼和做生意就是明白人?
请问一个国家有可能全民都不干活去炒楼做生意吗?
大家都去做生意请问谁到员工?这种就是阁下所谓的‘明白人’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真是太过跳跃,在下思维愚钝,无法理解,尚请明释。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1-1-2014 0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崂山风光 发表于 21-1-2014 00:03
回复得十分详细有见解。学习了。

区区在下愚见,想必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尚望诸位不吝赐教。^^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1-1-2014 0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崂山风光 发表于 21-1-2014 00:16
您对新加坡的房价走势怎么看?

个人看法,上半年免不了会降的,但下半年应该会稳定,然後开始慢慢回升。是否真会如此在下就不敢担保了。

bbschinese LV4

发表于 21-1-2014 09:2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童緯強 发表于 21-1-2014 00:30
个人看法,上半年免不了会降的,但下半年应该会稳定,然後开始慢慢回升。是否真会如此在下就不敢担保了。 ...

下半年就稳定然后慢慢回升这是太乐观了。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1-1-2014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人人对之乐观,故在下极度悲观。
目前人人悲觀,故在下反而乐观。:P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21-1-2014 1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緯強 发表于 20-1-2014 23:53
用企业模式经营新加坡,时间不多了。

  和老一辈不同,年轻一辈的新加坡人主要是相信民主精神的,但越来 ...

大义谁都会讲。和平,民主,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富足,幸福。。。。一年365天都可以说个不停。
说到现实,就都掩耳盗铃了。

说到民主选举,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选举的黑暗问题怎么解决?由此导致的社会[关键词屏蔽]怎么办?
政党轮替,中国gcd上台后,文革大跃进导致的苦难怎么说?台湾民进党上台后,经济停滞阿扁贪腐怎么说?

都在骂新加坡政府高层的高薪。美国选举巨额的选举成本怎么没人说?据说奥巴马选举费用高达60亿美金。按照这样算美国选一次总统都超过新加坡总理100年的工资了。

都在捧瑞士,说成是天堂一样。有点金融知识的都知道瑞士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洗-钱中心。换句话说,也就是专门帮资本家,政治家甚至黑道大佬,毒枭檫屁股的。
所谓的瑞士美好生活,原因很简单,就是有钱。有没有所谓的民主选举不是关键,关键是有钱。
而瑞士之所以有钱,就是因为中立,政治稳定。瑞士在第一,第二次大战都保持中立,没有被战火深度波及,反而因为避风港的作用而累积了大量财富。比如当时犹太富豪的钱很多都在瑞士,后来瑞士承认许多犹太富豪的存款无人认领。
新加坡和瑞士的相同之处,都是政治稳定,保持中立。都在为有钱人服务,都在依赖其他国家而生存。差别是半斤八两,只是瑞士领先一步做得更好而已。而且瑞士从第一二次大战就开始累积了,那当然是世界人均第一有钱。

有些人,总是唯恐天下不乱,总是鼓吹政党轮换,以为把执政党换了就能解决问题。
搞这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换来换去唱大戏,问题没有解决,成就了某些政治家的垫脚石。较差的结果就是台湾一样,经济停滞,贪多了点钱。最差的结果,那就是沦落为泰国菲律宾印尼。

点评

cannot agree mor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1-2014 11:19

健康快乐和睦 LV10

发表于 21-1-2014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luej 发表于 20-1-2014 18:07
我觉得这个理论上是好的,如果可行的话,政府肯定这么干了。问题是新加坡人本身能满足那么多有专业技能要 ...

我也强烈赞同同工同酬,目前同工不同酬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新加坡人做这份工作1800月薪,外国人需要交600的税,所以老板只能给外国员工1200,这才是根本!我觉得政府不抽这个人头税,就不会有这个情况了,所以我一直觉得政府不该限制外国人进来做服务业。

FPSOFANG07 LV7

发表于 21-1-2014 11: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21-1-2014 10:53
大义谁都会讲。和平,民主,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富足,幸福。。。。一年365天都可以说个不停。
说到 ...

有道理,一个公民素质有待提高的民粹政府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停滞不前。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21-1-2014 1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緯強 于 21-1-2014 12:14 编辑
WAYNEWEI 发表于 21-1-2014 10:53
大义谁都会讲。和平,民主,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富足,幸福。。。。一年365天都可以说个不停。
说到 ...
全世界的政府中,新加坡算很有钱的。
  只是,这笔钱没和人民分享。
  当然。W版您说得对,民主不一定好;关键是民生。
  若政府照顾好民生,那民主就尚在其次。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目前新加坡人民可以享受比较合理的生活,但由于政府不许,故无法享受。其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政府不愿意藏富于民,自己死要钱而不愿意采取提高工资或降低生活成本的政策。都说新加坡税率低,但那只是表面,新加坡基本有无形的、隐形的税,而且这些谁最苦了的是中产阶级以下的工作人士。
  都说台湾民主出了问题,但台湾人均拥车率比新加坡高一倍以上。虽然台湾工资比新加坡低但物价却比新加坡更低。就和台北比,我们的平均工资比之高将近七成,但基尼指数却也比之高四成、一般生活开销高六成而房价高八成、购买力低两成半。故我们论中产阶级其实比台湾惨。

  瑞士的确是一个服务有钱人的国家,但他的基尼指数比我们甚至比台湾还低,我们比他高了六成。我们也学他们服务有钱人,这是好的,但为何服务有钱人之後他们能与民同富而我们就只能国富民贫呢?的确,我们需要有钱,这是第一重要的。但有了钱後合理分配虽是其次但也不是不重要。我们不要GC主义式的均贫,但也想要富不均而是希望能均富。在下认为,我们不当追求西方的高福利,没工作的有高失业救济,这不合理也不切实际,但追求人民高工资劳有所获,这是合理也是实际可行的。

  目前企业的几个成本中,有些是引进式的成本,比如原料、能源,这些无法改变。
  但其中,运输和租金,这两个就是内部成本,是政府控制的,尤其是运输,基本原本是可以很便宜但却完全因错误的政策的飙升。政府要控制车数,那控制私家车就行了吧?就算怕人货车私用,那也控制Class 3货车就行了,控制Class 4以上的货车,那不纯粹是神经病?为了从CoE赚钱根本不顾民生路。整天就说劳力成本需要有竞争力,但租金和运输成本就不需甚至不许有竞争力,根本就是神经病的政策。若政府愿意在这两个成本有极高的竞争力,而劳力成本竞争力有但不必那么高,那国民一定会支持这政府甚至将之奉若神明的。

  变天,是一个最後的选择,政党轮替是人民最後的王牌。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我们是避免玩这种高风险很可能玉石俱焚的招数的。新加坡选民一般也只希望参政党议席多一点强化对执政党的监督和压力,不希望政党轮替,大家始终还是相信执政党的。问题就在于这信任是越来越少了,执政党要如何再次提高人民对他们的信任?贫富差距及人均购买力就是核心。新加坡人民其实是很明理的,我们无法学西方的高税高福利,大家都认命了。
  但劳有所获、工资与生活成本的合理平衡,这是最基础的要求。我们不追求不劳而获的社会福利系统,但劳有所获的工资与物价水平,这是目前国人的追求,在下认为这追求是合理的。新加坡不大,不该追求大国式的高贫富差距式经济成长,那只适用于土地辽阔的国家,比如美国。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德国、瑞士、台湾的经济模式,当然他们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们应该取长补短,他们的人均高生产力及低贫富差距的经济模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去学习英美的模式对新加坡没好处。

  目前,国人工资对比生活成本高,要么提高工资要么降低物价。一个合理的、有智慧的社会是不会要求企业削减利润来加工资降价格的,那是杀鸡取卵不切实际的。故此,我们只能帮助企业降低其他成本来推动高工资或低物价了。其中最明显最可操作的,就是租金及运输了。故在下提倡削减这两个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