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04 个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21-1-2008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的MM好像没有好好看清楚我有许多的转帖其实都是从中国的各个财经网站论坛转来的吧。。。</p><p>我也好早就推荐了许多国内及台湾的财经网站网址放在置顶帖子里面了。。。</p><p>为什么MM一方面你看到我最新转的中国和讯网采访谢国忠的贴子有意见,一方面自己又不顺手转一些中国财经论坛的精彩贴过来与大家分享呢。。。。</p><p>我觉得批评别人是蛮容易的,自己去做一下好事也是更容易的吧?!所以我是不喜欢偏偏自己不去做做好事而老爱批评别人的。。。。</p>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27-1-2008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title" align="center"><strong>售价虽持续上涨 去年组屋转售量11年来最低</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吴汉钧 (2008-01-26) </p><p>  去年的组屋转售价持续上涨,已让不少人觉得负担不起,组屋转售交易量在去年下半年呈负增长,令去年一整年的总交易量不足3万宗,而且是11年来的新低。 </p><p>  组屋转售市场连续两年跌破3万宗的交易量。不同的是,前年的组屋转售价全年只上涨2%,市场欲振乏力,去年的组屋转售价全年高涨17.5%,市场因高转售价而出现阻力。 </p><p>  建屋发展局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的组屋转售市场数据。转售价指数上升5.7%至121.7,全年上升了17.5%。交易量方面,第三季的交易量比第二季少11%左右,第四季的交易量减少13%,只有6700多宗,全年累计只有2万9400多宗,比前年少了1%,创下11年来的新低。除了前年,过去11年间的年交易量都维持在3万宗以上,1996、97年甚至接近6万宗。 </p><p>  房地产经纪公司博纳集团总裁伊斯迈和ERA助理副总裁林东荣,都把交易量下滑归咎于高转售价和高溢价(cash-over-valuation,简称COV)。 </p><p>  林东荣说:“随着转售价上涨和卖家要求越来越高的溢价,我们注意到第四季的转售市场已出现阻力,因为买家不是没有那么多现金,就是不愿意支付那么多现金。交易无法完成或需要更多时间去完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卖家要求太高的溢价。” </p><p>  伊斯迈进一步指出,公寓式组屋的第四季交易量下跌了29%,显示买家因为高转售价和高溢价,已抗拒购买公寓式组屋。 </p><p>  整体而言,公寓式组屋去年的交易量比前年增加17.9%。可是纵观四个季度,公寓式组屋的交易量在第二季猛涨67%后,第三季便滑落14%,第四季更是跌了约30%。 </p><p>  不过,林东荣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说:“从私人房地产赔偿或转售交易中获利的买家在地点优越的组屋区买大型组屋,这些大型组屋的卖家则趁机提升到私人房地产。” </p><p>  整体溢价中位数(median COV)从第三季的1万7000元上涨至2万2000元。不过,建屋局的详细数据显示,从10月至12月的溢价中位数的上涨幅度已放缓。10月的上涨幅度是9%,11月的上涨幅度是5%,12月则下降了4%。 </p><p>  此外,一些热门地区的溢价中位数也开始下降。比方说,女皇镇五房式组屋的溢价中位数从第三季的11万元下降至第四季的7万9000元。 </p><p>  这在在意味着卖家开始懂得要求切合实际的溢价,建屋局公开各个地区的溢价中位数,也有助买家了解实际情况。 </p><p>  尽管卖家要求高溢价,但第四季仍有14%的交易是以估价或低于估价成交的。全岛26个组屋区当中,18个区有超过一成的交易是以估价或低于估价成交的。 </p><p>  伊斯迈指出,虽然17.5%转售价指数涨幅是1996年来最高的一年,但去年第四季指数121.7仍比1996年第四季创下的最高指数纪录136.9差了一大截。 </p><p>  展望未来一年,伊斯迈和林东荣都不认为最近的股市和美国的经济衰退风险会影响组屋转售市场。 </p><p>  HSR房地产经纪公司执行董事刘凯丽认为,由于新组屋在未来几个月内的供应有限,所以还是会有不少人把目标放在转售市场。 </p><p>  她预计,<strong><font size="3">组屋转售价的走势仍会强劲,整体溢价中位数则应该会维持在2万2000元至2万5000元的水平,转售价指数可能会在今年内探136.9的高峰。</font></strong><br/>&nbsp;</p><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p class="cont" align="right">《联合早报》</p>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27-1-2008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无意再跟什么人争辩,市场终归会证明什么才是对的。。。还是那句话管用:事实胜于雄辩。。。。</p><p>既然上面的转贴和10,11,12月的URA转售屋价季度数据已经证明了市场还是在涨而不是跌,显然7,8,9月的屋价根本就不是所谓的见顶了。</p><p>呵呵!这楼市和股市何其相似:有时候也会来一下所谓的“无量上涨”?!</p><p>大家现在应该明白,我为什么一直说;光看URA的二手转售数据还是比市场走势慢一拍的。。。。只看成交量也不足为信。。。。</p><p>要关心楼市的最新动态就应该看发展商最新推出项目的第一手的公寓销售价,因为其他二手转售价都是跟这个最新销售价走的。。。。呵呵!乌鸦嘴一直拿不出这个第一手的关键数据,却说我讲的数据是虚假的,要打假。。。。搞笑啊。。。。难道我跑去样板房拿的一手数据会有假?!</p><p>按照我的个人经验,只有当发展商开始争相大幅消减最新项目的销售价,给予买家最佳折扣配套,以求尽快出货抛售甩卖的时候,这才是楼市见顶的征兆。</p><p>现在发展商都惜售或延期推出新项目不肯全部拿出货来马上卖光了算,也没有见到有哪一间楼宇是在大减价抛售,市场还是供不应求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怎么可能说楼市已经在去年7,8,9月就见顶了呢?!</p><p>再说,大家都知道:股市的走势通常比楼市快至少半年的,可是去年10月本地股市还创新高呢!</p><p>看来将要来临的鼠年还真的有可能重复过去几次的历史:市场再创新高,再见辉煌;然后下滑至虎年见底。。。,大家拭目以待吧。。。</p><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1.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2.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7.gif" align="middle" border="0"/><br/>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26-2-2008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anglinsg</i>在2008-1-27 10:47:00的发言:</b><br/><p>无意再跟什么人争辩,市场终归会证明什么才是对的。。。还是那句话管用:事实胜于雄辩。。。。</p><p>既然上面的转贴和10,11,12月的URA转售屋价季度数据已经证明了市场还是在涨而不是跌,显然7,8,9月的屋价根本就不是所谓的见顶了。</p><p><font face="黑体" color="#cc338f" size="2"><strong>呵呵!这楼市和股市何其相似:有时候也会来一下所谓的“无量上涨”?!</strong></font></p><p><font face="黑体" size="2"><strong>大家现在应该明白,我为什么一直说;光看URA的二手转售数据还是比市场走势慢一拍的。。。。只看成交量也不足为信。。。。</strong></font></p><p><font face="黑体" color="#d52b6f" size="2"><strong>要关心楼市的最新动态就应该看发展商最新推出项目的第一手的公寓销售价,因为其他二手转售价都是跟这个最新销售价走的。。。。</strong></font>呵呵!乌鸦嘴一直拿不出这个第一手的关键数据,却说我讲的数据是虚假的,要打假。。。。搞笑啊。。。。难道我跑去样板房拿的一手数据会有假?!</p><p>按照我的个人经验,只有当发展商开始争相大幅消减最新项目的销售价,给予买家最佳折扣配套,以求尽快出货抛售甩卖的时候,这才是楼市见顶的征兆。</p><p>现在发展商都惜售或延期推出新项目不肯全部拿出货来马上卖光了算,也没有见到有哪一间楼宇是在大减价抛售,市场还是供不应求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怎么可能说楼市已经在去年7,8,9月就见顶了呢?!</p><p>再说,大家都知道:股市的走势通常比楼市快至少半年的,可是去年10月本地股市还创新高呢!</p><p>看来将要来临的鼠年还真的有可能重复过去几次的历史:市场再创新高,再见辉煌;然后下滑至虎年见底。。。,大家拭目以待吧。。。</p><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1.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2.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sgchinese.com/Skins/Default/emot/em07.gif" align="middle" border="0"/><br/></div><p><strong>无量上涨?--ZT售价虽持续上涨 去年组屋转售量11年来最低</strong>
        </p><div id="textstyle_2967043"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div class="body_adv_right"><strong><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售价虽持续上涨 去年组屋转售量11年来最低</font></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 class="cont" align="right">《联合早报&gt;&nbsp;&nbsp; (2008-01-26)&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吴汉钧 </p></div><p>  <font size="2">去年的组屋转售价持续上涨,已让不少人觉得负担不起,组屋转售交易量在去年下半年呈负增长,令去年一整年的总交易量不足3万宗,而且是11年来的新低。 </font></p><p><font size="2">  组屋转售市场连续两年跌破3万宗的交易量。不同的是,前年的组屋转售价全年只上涨2%,市场欲振乏力,去年的组屋转售价全年高涨17.5%,市场因高转售价而出现阻力。 </font></p><p><font size="2">  建屋发展局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的组屋转售市场数据。转售价指数上升5.7%至121.7,全年上升了17.5%。交易量方面,第三季的交易量比第二季少11%左右,第四季的交易量减少13%,只有6700多宗,全年累计只有2万9400多宗,比前年少了1%,创下11年来的新低。除了前年,过去11年间的年交易量都维持在3万宗以上,1996、97年甚至接近6万宗。 </font></p><p><font size="2">  房地产经纪公司博纳集团总裁伊斯迈和ERA助理副总裁林东荣,都把交易量下滑归咎于高转售价和高溢价(cash-over-valuation,简称COV)。 </font></p><p><font size="2">  林东荣说:“随着转售价上涨和卖家要求越来越高的溢价,我们注意到第四季的转售市场已出现阻力,因为买家不是没有那么多现金,就是不愿意支付那么多现金。交易无法完成或需要更多时间去完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卖家要求太高的溢价。” </font></p><p><font size="2">  伊斯迈进一步指出,公寓式组屋的第四季交易量下跌了29%,显示买家因为高转售价和高溢价,已抗拒购买公寓式组屋。 </font></p><p><font size="2">  整体而言,公寓式组屋去年的交易量比前年增加17.9%。可是纵观四个季度,公寓式组屋的交易量在第二季猛涨67%后,第三季便滑落14%,第四季更是跌了约30%。 </font></p><p><font size="2">  不过,林东荣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说:“从私人房地产赔偿或转售交易中获利的买家在地点优越的组屋区买大型组屋,这些大型组屋的卖家则趁机提升到私人房地产。” </font></p><p><font size="2">  整体溢价中位数(median COV)从第三季的1万7000元上涨至2万2000元。不过,建屋局的详细数据显示,从10月至12月的溢价中位数的上涨幅度已放缓。10月的上涨幅度是9%,11月的上涨幅度是5%,12月则下降了4%。 </font></p><p><font size="2">  此外,一些热门地区的溢价中位数也开始下降。比方说,女皇镇五房式组屋的溢价中位数从第三季的11万元下降至第四季的7万9000元。 </font></p><p><font size="2">  这在在意味着卖家开始懂得要求切合实际的溢价,建屋局公开各个地区的溢价中位数,也有助买家了解实际情况。 </font></p><p><font size="2">  尽管卖家要求高溢价,但第四季仍有14%的交易是以估价或低于估价成交的。全岛26个组屋区当中,18个区有超过一成的交易是以估价或低于估价成交的。 </font></p><p><font size="2">  伊斯迈指出,虽然17.5%转售价指数涨幅是1996年来最高的一年,但去年第四季指数121.7仍比1996年第四季创下的最高指数纪录136.9差了一大截。 </font></p><p><font size="2">  展望未来一年,伊斯迈和林东荣都不认为最近的股市和美国的经济衰退风险会影响组屋转售市场。 </font></p><p><font size="2">  HSR房地产经纪公司执行董事刘凯丽认为,由于新组屋在未来几个月内的供应有限,所以还是会有不少人把目标放在转售市场。 </font></p><p><font size="2">  她预计,组屋转售价的走势仍会强劲,整体溢价中位数则应该会维持在2万2000元至2万5000元的水平,转售价指数可能会在今年内探136.9的高峰。 </font></p><p><font size="2"><!--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font></p><p class="cont" align="right"><font size="2">《联合早报》</font></p><br/></div>[em01]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26-2-2008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9"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ext" width="100%"><p class="title" align="center"><font size="2"><strong>去年整体私宅租金暴涨41% 义顺区公寓高达73%</strong><br/>&nbsp;&nbsp;&nbsp;&nbsp;&nbsp;</font></p><p class="cont" align="center"><font size="2">吴慧敏 (2008-02-25) </font></p><p><font size="2">  去年,整体私宅租金暴涨了41.2%,创下历年来最高涨幅。不过,一些地区,包括北部的义顺和兀兰、东北部的后港和实龙岗,以及西部的山景道(Hillview Ave)和蔡厝港一带,租金涨幅却超过60%。 </font></p><p><font size="2">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刚刚发表的第四季私宅租金报告书显示,过去一年来,义顺一带的第27邮区,公寓租金由每平方英尺平均1.21元上扬至2.09元,涨幅高达73%,是全岛上涨得最迅速的邮区。 </font></p><p><font size="2">  例如义顺的胡姬园(Orchid Park),去年11月有一间公寓,以每平方英尺2.09元的租金找到了租户月。一年多前,该共管公寓的单位,租金行情只有每平方英尺1.28元至1.49元。 </font></p><p><font size="2">  至于义顺绿宝石(Yishun Emerald)的租金,则从一年前的每平方英尺1.23元飙升至最近的每平方英尺2.44元,涨幅将近100%。 </font></p><p><font size="2">  在第19邮区,后港和实龙岗一带的平均共管公寓租金也从每平方英尺1.40元上升至2.25元,涨幅为61%。其中,实龙岗3道的春盛苑(Springbloom)共管公寓,租金由一年前的每平方英尺1.28元,暴涨至每平方英尺2.43元,涨幅高达90%。 </font></p><p><font size="2">  第一太平戴维斯行销与业务开发主管邱瑞荣说:“这些共管公寓的租金从一个相对低的起点开跑,尽管在过去一年暴涨了六七成,跟黄金地区的公寓租金相比,还是相当符合一般人的口袋。” </font></p><p><font size="2">  尽管最近的楼市趋软,他相信租金市场仍会保持强劲。这是因为有关市场仍然拥有强劲的基础因素支撑,除了蓬勃的就业市场和高租用率,许多房屋屋主也因为过去几年的集体收购热潮而失去了栖身之所,必须租房子暂住。 </font></p><p><font size="2">  去年,一共有2万8893个私人房屋被租了出去,跟前年的水平相当接近。邱瑞荣相信,接下来的需求仍然会保持在强劲的水平,因为未来12个月估计会有6640个房屋单位会被拆除重建。” </font></p><p><font size="2">  “今年,郊外的中低档私宅租金预料会强劲增长20%至30%……黄金地区的租金涨幅预料将放缓下来,上升15%至25%。” </font></p><p><font size="2">  实际上,去年第四季,黄金地区的公寓租金已经明显放缓下来,只攀升了3%,这是过去一年涨幅最低的一个季度。尽管如此,去年一整年,第9、10和11邮区的公寓租金,整体还是上涨了46%。 </font></p><p><font size="2"><b>有地住宅也吃香</b><br/>&nbsp;&nbsp;&nbsp;&nbsp;&nbsp;</font></p><p><font size="2">  邱瑞荣指出,去年第四季的租金涨幅放缓,可能是因为碰到一些需求阻力,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季节性因素——外籍高管人才一般会在年底放假。 </font></p><p><font size="2">  去年,有地住宅的租用行情也相当吃香,有地住宅的租金涨幅是过去七年来最快的。排屋的平均租金上升了44%,达到每平方英尺1.60元;半独立洋房的平均租金上升了41%,达到每平方英尺1.96元;独立洋房的平均租金则上升25%,达到每平方英尺2.94元。 </font></p></td></tr><tr><td><p class="cont" align="right"><font size="2">《联合早报》<br/></font></p></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6 15:15:14编辑过]

yimei LV0

发表于 20-3-2008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1][em01][em01]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30-4-2008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style="HEIGHT: 100%">
<tbody>
<tr>
<td valign="top">
<p><span class="mediate" id="post_content"></span>&nbsp;</p>
<p><span class="mediate"><font size="2">(新加坡讯)我国人力部发表的《2008年第一季我国就业情况》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的经济增长加速,我国的就业情况继续强劲增长。 <br/><br/>  <strong>初步估计,今年首季增添了6万8400份新工作,比上一季多了5900份,也比去年首季高约38%。 </strong><br/><br/>  人力部今早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就业市场报告显示,多数新工作来自服务业,多达4万2900人在服务业找到工作。 <br/><br/>  排第二的是建筑业,共增加1万3400个就业机会,这是过去几个季度的最高记录。随着建筑业持续蓬勃,建筑业在本季度新添的工作是去年同季度的2.5倍。 <br/><br/>  被裁员工有2000人,和上季度及去年同期不相上下。被裁的1500名员工来自制造业如电子业,另外500人来自服务业。 <br/><br/>  经过季度调整的整体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1.7%上升至3月份的2%。但还是比去年3月份的2.8%整体失业率低。 <br/></font></p></span></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30 14:43:55编辑过]

fanglinsg LV14

发表于 30-4-2008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title"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2">露出更多冷却迹象 私宅价格升速减半 </font></strong></p>
<p class="cont" align="center">吴慧敏 (2008-04-26) </p>
<p>  本地房地产市场露出更多冷却迹象。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本地私人房屋价格的上升速度几乎放慢了一半,由6.8%放缓至3.7%。这比本月初发表的4.2%预估数字来得低。
<p>  即使是持续多个季度猛涨了8%的办公楼价格,也在今年首三个月紧急刹车,只上升了1.1%。
<p>  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研究部主管蔡炎亮博士说:“疲弱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反映了越来越谨慎的市场情绪。”
<p>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今年第一季越演越烈,这不但造成全球股市在1月和3月两次大跌,也使到经济分析师纷纷调低我国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数字。
<p>  <strong>昨天受访的房地产界人士认为,在全球局势改善之前,房地产市场的谨慎气氛将一直持续下去。因此,今年第二和第三季的私宅价格应该还会继续放缓上升,不过,转升为跌则暂时还不至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ff0000"> <font face="黑体" size="2">怎么房价好像还是没有跌下去啊?!</font></font></strong>
<p>  莱坊(KnightFrank)研究部主管麦俊荣说:“除非新加坡经济陷入不景气,又或者成交量非常少、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
<p>  <strong>蔡炎亮博士也认为,未来三个月价格涨幅虽然可能放慢至1.5%至2%,不过从现有的市场情况来看,应该还不会下跌。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2">在本版看跌的人看了快一年了吧。。。可是这一年来HDB也果然如我所料涨不少啦。。。到底是谁害人不浅害到那些早就想买而不敢买的人啦。。。</font></strong>
<p> <strong> 根据市建局昨天发表的完整数据,今年第一季的私宅价格指数上升了3.7%,达到177.2点。跟1996年第二季的历史巅峰——181.4点比较,这只是相差了2.3%。 </strong>
<p><strong>  不过,如果单单看整体公寓和共管公寓价格,其实早在去年底就已经超越1996年中的71.1点历史巅峰,今年第一季为181.2点。&nbsp;<font color="#ff0000"><font face="黑体">&nbsp; <font size="2">URA公布的数据还真的很矛盾啊。。。这样子到底算不算已经创新高了啊???</font></font></font></strong>
<p>  在成交量方面,今年第一季,发展商推出了1343个私宅单位,这是本地楼市自2004年复苏以来,数量最低的其中一个季度。发展商在第一季卖出了762个新私宅单位,这也是过去12年以来最低的季度之一。
<p>  世邦魏理仕(CB Richard Ellis)研究部董事郑卫铭相信,由于发展商将把重点放在销售大众化共管公寓项目,因此需求量应该会稍微改善。
<p>  <strong>“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些郊外的大规模项目推出,这将带动需求量改善至一季1000个单位以上。价格应该也会在未来三个月内持稳,或者微升。”&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trong><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2"> <strong>呵呵!房价还是在继续缩量上涨啊。。。不仅仅是新加坡,连中国上海等地房价也在缩量上涨啊。。。</strong></font>
<p>  不过,连续三年下跌的私宅供应量,却在今年第一季首次增加。根据市建局昨天发表的数据,市场上的潜在供应量增加了4425个,达到4万2685个。其中2万9920个还没有获准销售,1万2765个已经获准销售,不过只有2526个已经正式推出但还没有成功卖出。 </p>

老鼠爱小米 LV9

发表于 2-5-2008 0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是增加了,工资却是没有涨啊。

hehehe21 LV4

发表于 2-5-2008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这贴单方面过滤各种跌价信息啊,什么工作机会涨了,你可以看看06年和08年在新的洋鬼子多了几个?那些孟加拉建筑工越南刷碗的你指望这些人带动房价走势?这一波不靠外来炒家就新加坡那就业市场和本地人的收入还想撼动公寓市场?房价也涨了,可是卖出去几个?玩股票的都知道庄家跑了股票还能持续升一阵子呢谁这时候还跟着进谁是傻子。</p>
<p>&nbsp;</p>
<p>我不给你说各种官方数据了,就说我们这个小区,房价现在跌了将近10%还有商量的余地。租房问价喊得还是挺高,还没等你讲价中介和房主自己先给砍10%,而且已经是普遍现象,广告全是立即入住说明空房率也在上升。更有些房东干脆定个比市场均价低15%左右的价格但是强制要求签两年,这说明什么?</p>
<p>&nbsp;</p>
<p>另外劝楼主别把新加坡想象成有政府撑腰房价就不会降,中国地方政府炒房靠的是政府动迁强迫别人必须买新房,而且这招可以一用就五年十年的用,新加坡没这办法政府只能不停放利好烟雾弹吸引炒家入场,而这些炒家又绝大部分来自国外,属于赚钱就跑那种。参考下新加坡房价这十多年走势,房价上升全部是短期大直线拉起来的,又是大直线掉下去的,你能管这叫需求带动的?真正的需求体现在01-06年这种少有炒家炒作的年份,一句话就直接揭穿新加坡房产市场的泡沫,07年的新加坡和05年比变化大到么?多出来的鬼子款爷多么?</p>
<p>&nbsp;</p>
<p>最后劝楼主看下新加坡的外来鬼子论坛鬼子们怎么看新加坡房价和分析走势的,当然他们分析不了东方人的文化,只能说有种叫face的东西让本地的房东们继续喊着高价守着空房</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