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6 个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公在我来之前一直是个单身汉,所以从不在意这些小节. 到万圣节的前一个星期开始,孩子们就陆续来敲门了.估计和农民巴不得庄稼早一个季节成熟一个道理.第一次看见小孩子敲门,说了声:"trick or treat?"

        这是一句固定的话,每次敲门都是这样,意思是: 你是想给我们糖果呢还是让我们拿臭鸡蛋砸你?但其实他们倒不真的准备鸡蛋,不然我想那个晚上我也可以省好多买菜钱了.这只是个风俗,原则上如果你开门之后不给他们东西的话,是允许他们来往你脸上扔臭鸡蛋或者其它的脏东西的...但我至今还没有碰到过,想必现在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那是我在英国度过的第一个万圣节的前一个星期,孩子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来敲门了...老公按照往年习惯开了门对他们说:"来得太早拉...等那天再来吧!"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风俗,老公向我解释完了以后满不在乎的说:"我才不过这种节日呢!到那天听到敲门咱们不开门就行了....."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7: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万圣节前,我兴奋的准备着糖果,并且告诉老公:"要想让别人善待自己,我们首先要善待别人...." 将来我们也会有小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兴奋的到邻居家敲门,不仅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被人家轰出来,那你会怎么想呢?你这样想就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对吗?老公点点头......我告诉他,我们要善待别人的孩子,这样别人将来也会善待我们的孩子....即使不是这样,想象一下自己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盼望的那天终于来临了...尽管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会看到一些恐怖的面具,可是一开门还是吓了一大跳....眼前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恶魔....我大声的尖叫着,分贝高得都快震破了自己的耳膜....结果那帮孩子倒被我的反应给吓着了,集体呆若木鸡...连开场白都忘了说了...

         等我终于停止了尖叫后,哆哆唆唆的挨个给他们抓了一大把糖果放在手里.....后来又来了好几帮孩子,带着各式各样的恐怖面具,结果我每次居然还是同样的反应....我想那天晚上孩子们一定在我家找到了最大的乐趣.因为面具越能吓着别人,对他们来讲越是成功.....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7: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的万圣节晚上,我总能接待很多批来讨糖果的孩子,以至于不论买多少巧克力和糖果都不够分.直至某天和同事分享经验,才发现原来很多调皮的小孩子会在同一晚上来很多遍.

       同事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很有经验的告诉我说:"碰到这种情况,我一定掀开他们的面具查看个究竟.....如果已经给过就不会再给了." 而我却是没有那个胆子,连抓糖果的手都已经是哆哆嗦嗦的了,我连他们的样子都不敢直视,又哪里来的胆量去揭开魔鬼面具呢!

        偶尔也会有年轻的男孩子来捣乱,希望借机要到些钱.一次循敲门声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群比我高大很多的人,惊叫过后,我们彼此都陷入僵局,只因亚洲女孩子长相显小,他们看起来似乎比我年纪不相上下,居然站在那里张不开嘴了.后来终于还是我忍住笑,往他们每人手里很"郑重"的抓了把糖,然后关上了门....终于忍不住自己笑疼了肚子.......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img.caishow.com/mmsimg/comm/7210/173361.gif">



       而西方的教育和我们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因而根本就没有"早恋"这个概念,只不过小孩子的相处被他们称为是"puppy love",这样一来这种现象就很普遍了.之所以让我感慨的不是这种现象,而是家长们对于"puppy love"态度.

          有一件让我比较感触的事.老公的大外甥今年10岁了,由于英国孩子上学早,3岁上幼儿园,4岁就上一年级了,所以他已经上初中了.不管怎样,在我眼里,他还只是个很小的孩子.然而忽然有一天全家兴高采烈的奔走相告他交女朋友了....每个人都很兴奋的向我讲述这件事,脸上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弄得我一脸鄂然.

         如若这是我的外甥,想必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大祸临头...这样他还有什么精力去学习了." 即使不奋力阻挠也断不会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更不会因此感到骄傲.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终究因不是自己的外甥的缘故,我采取了"按兵不动"的态度.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英国的"万圣节"


      英国最令我感到有趣的一个节日是万圣节...万圣节俗称"鬼节",是英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万圣节当晚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穿衣打扮好,化装成形形色色的鬼或者是女巫去别人家讨要糖果....通常孩子们都会带上各种恐怖面具,有的简直是极度恐怖.最为普遍的是电影"惊声尖叫"里面的鬼面具,还有各种各样其它的足以令人窒息的面具....面具恐怖与否以惹人尖叫的程度为衡量,而我...通常就是给孩子们打最高分的那一个.

      每年这个节日来临之前,我都怀着孩童似的心情兴奋的去超市采购糖果....先买来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巧克力,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放在一个大碗里,就等孩子们来敲门.通常来讨要糖果的都是14岁以下的孩子,当然偶尔也会有稍大一点的孩子...但他们更渴望得到的...可能就是零钱了...

      因为有的人家很懒,或者是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糖果,这个时候小孩子来敲门,是不好让他们空手而回的...所以一般都是给他们点零钱.但这样做的话,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得有点俗不可耐了.....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更开心的还是见到了糖果...而那些大孩子,本身应该不在这个范畴,但他们不过是借机讨要点东西罢了......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16: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img.caishow.com/mmsimg/comm/7210/104654.jpg">



        我很好奇的问老公:"他这么小就交女朋友,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的为他庆祝啊?" 老公很开心的说:"当然高兴了!这说明他是个正常发育的男孩子啊.我们从小就担心他的性格长大后会是个同性恋,这下子可好了!" 原来大外甥从小性格就象个女孩子,大家几乎都在担心他会是个同性恋,这下子危险解除之后都松了一口气.

      我不禁哑然失笑..... 英国的同性恋普及程度太高了,几乎遍地都是.虽然这种选择是自愿的,但是作为家长,归根到底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同性恋吧?这样一想,的确该值得庆祝了.

      更有意思的是, 老公的姐姐还给大外甥安排了每周三,四天的约会时间,因为英国法律规定:14岁的孩子行动必须有父母陪同.所以她每次还负责把他送到女孩子去约会两小时,完毕后再亲自接回来...... 看见这样有意思的约会,又怎能不让人哑然失笑呢?

walkncloud LV2

发表于 20-11-2004 1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 m very interested about your article!!So funny!!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23: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四. 英国味的中国饭

       中国的美食文化灿烂文明,堪称世界之最. 而我从堪称世界美食之王的中国来到了饮食业靠扶贫的英国,心里上的落差非言语所能表达,仿佛心灵上受了最大的"创伤". 当地的中餐馆倒还有几个,但几乎都是香港人开的. 这样一来所做的饭菜就是粤菜的特色再加上英国人喜欢的甜酸口味,其结果也就成了不伦不类的英国味道的中国饭了.第一次去当地的中餐馆吃饭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慕名而来的. 本来以为就是吃顿普通的饭菜,却被老公搞得十分复杂.他先是郑重其事的打电话预定....据说如果不预定可能去了就会没位子,可以想象这个餐馆的火爆程度. 要出门的时候,老公盯着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的说:"你就穿这身衣服出门了? "   我心想: 这怎么了?穿休闲服吃饭不成吗?

         结果老公很"绅士"的提醒道:"我看你最好还是换身漂亮点的衣服吧!不然我怕你一会到了那里吃饭都吃不舒服,因为别的女人都是刻意打扮了才去的....." 这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也难怪, 好的中餐馆价格本就比当地的西餐馆还高上许多, 英国人一般人也不是轻易就舍得去的,往往都是特殊的节日才偶尔去奢侈一下.

         这样一想就不难理解为何每个人都盛装赴宴了.....关于女人的心情与服装的关系有多紧密就不用多说了吧? 记得"围城"里面孙柔嘉也因为换了身漂亮的衣服而底气十足了很多.....

</P>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2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好衣服,我怀着比孙柔嘉还喜悦的心情和老公开车来到了那家餐馆....一进门,本以为可以看见祖国同胞了,没想到接待我们的竟然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美眉.接着给我们拿来了两份英文菜单,只见上面用西餐的形式分了好几道.我不得已按照英国人的习惯点了几道.

         准备就餐了,英国服务员拿来了两副刀叉.又在桌子上摆上了一个给饭菜保温的器具(因为没见过,所以叫器具),老公因为有我在旁边感觉底气十足, 假装很内行的"叫嚣"着:"没有筷子让我们怎么吃饭?请给我们拿筷子来...." 我忍不住噗哧一乐,天知道他用筷子吃饭就象是在干体力活,不一会胳膊就酸得抬不起来了....

         因为周围坐的都是英国人,他们看我吃饭的样子倒象在看怪物(他们都假装没在看,我也假装没看见她们在看)....因为我是餐馆里唯一一个一双筷子用到底的人,他们都是一道菜一换....注意: 是每次都换筷子!这就意味着你们两个人一顿饭要换好几双筷子.....老公摆出一副自家人的模样很不屑的说:"哼...他们英国人什么都不懂!"

饭菜的质量就别提了,基本上是我眼里的英国饭....英国人眼里的中国饭的味道....缺盐少油且又甜又酸...这还不算,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点的菜已经面目全非了....比如宫保鸡丁里面除了拿放大镜能找出几块鸡丁来以外,整个盘子里都是蔬菜开会,能找出十来种蔬菜来....

          吃饭时一直没见着面的老板在结帐的时候忽然跑出来跟我"乡亲情深",可惜他是香港人,不得已只好用英语和我聊天.周围的英国人都很奇怪两个中国人为什么不用中文而用英语说话.他居然还很"勇敢"的问我:"饭菜怎么样啊?" 我正思考着该说什么,老公已经很开心的说了:"简直太好吃了!谢谢!"

-blue- LV6

发表于 20-11-2004 23: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生活幽默
           
           很多人说,英国人的幽默是一种冷幽默,很多时候,他们说的笑话如果你不仔细琢磨还真不明白有什么好笑之处,但等你明白之后,往往是越想越觉得好笑....下面记录几个生活片段:

第一次有这种念头是我刚来英国的第一个星期,就赶上连绵不断的下雨. 公公婆婆很热情的来家里嘘寒问暖, 我就向他们抱怨说:"怎么下雨都下了一个星期了还没停,心情真压抑!" 没想到公公笑着说:"别着急,这是老天在向你表示欢迎那!他说:欢迎来到英格兰!" 本来很郁闷的我一下子笑得咧开了嘴.....

       公公的幽默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比较深.那是我和老公回国探亲的一次,因为有很长时间不在家,所以委托公公帮我们交所有的物业管理费用及杂费.我们在国内玩得实在太开心了,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早已把英国这边的情况抛之脑后,也忘记了对公公的奔波电话表示感谢. 结果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天老公的手机突然收到公公发的一条短信息,他看了之后狂笑不止.....

       我很纳闷的接过手机一看,原来公公发的信息是:"谢谢爸爸帮我们交了所有的帐单! 实在太感谢您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