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16 个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22-2-2016 10: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22-2-2016 10:24 编辑
wobengudan 发表于 21-2-2016 16:50
你说的有道理,formula要换,与新加坡,与中国都是这样
新加坡高速发展50年之后,留下的都是因为地理和区 ...


政府賺再多的钱, 那也是政府的和利益集团内部的, 与国民关系不大。

一个靠别人来新加坡才能賺到别人的钱, 一个是千里之外就賺到别人的钱。不同层次境界。

靠提供办公室厂房, 在全世界招工, 提供大量优惠政策, 补贴大量薪资, 不可是经济发展的主流。靠别人投资, 为别人贴牌生产, 总是要看别人的脸色的。

只有发展自己的高端制造业, 自主知识产权, 在某一领域领先, 那才是王道。

培养再多高管, 也是给别人打工的, 有本事自己当老板。

lulukiki LV7

发表于 22-2-2016 16:0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 。就该多鼓励创新意识,大多数人很怕输。金融危机高管们最容易被裁,尤其是四五十岁的。 新加坡人本来就很多缺cash,一旦被裁问题就大了。光有个房子有什么用,几个人没有贷款的。

weeguo LV5

发表于 22-2-2016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22-2-2016 10:19
政府賺再多的钱, 那也是政府的和利益集团内部的, 与国民关系不大。

一个靠别人来新加坡才能賺到别人的钱 ...

靠提供办公室厂房, 在全世界招工, 提供大量优惠政策, 补贴大量薪资, 不可是经济发展的主流。靠别人投资, 为别人贴牌生产, 总是要看别人的脸色的。。。

说得好像做老板不用看人家脸色一样。
英国和日本总算厉害了吧?不需要看美国脸色吗?


新加坡走有自己特色的模式,不好吗?一定要搞个nokia或者搞个sony出来,才不用看脸色吗?听你的建议,到时候新加坡被你弄死了。

s11 LV11

发表于 22-2-2016 17:5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ulukiki 发表于 22-2-2016 16:09
同意楼上的. 。就该多鼓励创新意识,大多数人很怕输。金融危机高管们最容易被裁,尤其是四五十岁的。 新加 ...

新加坡人缺现金?这个真的不见的,这种说法很难统计,但是接触的同事,朋友父母还都是有储蓄的,同事都是大学毕业,父母很多是taxi driver, 在ntuc做cashier,房子还清,有些存款,一年旅行1-2次,同事也有补贴一点家用。政府也鼓励这样的社会体系。

lulukiki LV7

发表于 22-2-2016 20:3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估计你们理解和yishun说的不一样。有一些积蓄和财务自由不自由不是一码事。 真被裁员了看有多少人能不紧张。。

最爱小网球 LV7

发表于 22-2-2016 23: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最爱小网球 于 22-2-2016 23:12 编辑
s11 发表于 22-2-2016 17:51
新加坡人缺现金?这个真的不见的,这种说法很难统计,但是接触的同事,朋友父母还都是有储蓄的,同事都是 ...

同事大学毕业, 父母当出租车司机或在超市打工, 这样就算真的不缺现金了。 还是受鼓励的生活方式。 这种观念还是很令人惊奇。


看来您是很多年没有去过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了。
退休的人在沿海城市或起码海南,昆明买个度假的房子,或送小孩到美国澳洲读书,这种人在如今国内的二线城市都很多吧。
还至于像坡地一样退休了当司机售货员。   


冏冏有神 LV17

发表于 22-2-2016 2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小网球 发表于 22-2-2016 23:10
同事大学毕业, 父母当出租车司机或在超市打工, 这样就算真的不缺现金了。 还是受鼓励的生活方式。 这种 ...

如果不是拆迁暴发户,一般人别说2,3线城市了,就算1线城市,退休后就能到处买度假屋支付小P孩子国外挥霍?扯淡吧。偷梁换柱的论证最符合国人的心态了,一副信誓旦旦自己老爸隐形富豪的样子,其实那是隔壁老王村口听来的。

最爱小网球 LV7

发表于 22-2-2016 23: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最爱小网球 于 23-2-2016 10:17 编辑
冏冏有神 发表于 22-2-2016 23:27
如果不是拆迁暴发户,一般人别说2,3线城市了,就算1线城市,退休后就能到处买度假屋支付小P孩子国外挥霍 ...

您看这三个地方的房价, 现在一个三卧室的普通房, 够不够在海南买个度假屋 + 送小孩到国外读书 +美澳二线城市一独立式?不要说当地土著, 97留京去上海的外地学生, 都是既得利益者吧。 举个例子, 朝阳区望京02年韩国人刚涌入的时~4千,现在起码六万。
那年代贷款随意没有限购, 本科生毕业IT公司打工,工资保守六七千, 贷款买几套房子应当没难度吧。  

知道您容易激动。
只要有老干妈辣酱和中华文化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我也这样认为的。  
我只是说个不用贪WU也不必拆迁的事实。

不争论了。 睡觉吧。






冏冏有神 LV17

发表于 22-2-2016 2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小网球 发表于 22-2-2016 23:35
呵呵。 您上次去北上深是多久的事了?

知道您容易激动。

不用去,有点脑子就能想。现在退休的人,就算退休前挣得薪水全都存了起来,都不够买间厕所。这是国内退休群体的主流。至于那些占了拆迁的福的,或者有点见不得人的收入的,这些能有多少?值得你拎出来一脸媚像把个例当普遍?


s11 LV11

发表于 23-2-2016 00:0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冏冏有神 发表于 22-2-2016 23:42
不用去,有点脑子就能想。现在退休的人,就算退休前挣得薪水全都存了起来,都不够买间厕所。这是国内退休 ...

呵呵,拿北上广和坡的底下比,我和他说同事父母以前是开出租,在做售货员,现在帮同事看孩子,家里有积蓄,一年能出去溜达一两次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还真2年没回国了,家里3线强城市,老婆省会城市,真没觉得国内的过的有那么那么牛逼,家里人同龄人都在体系内,说到海南买房,父母的同学9个都在海南内的地级市买了小房,4-6千之间,都买小面积的,40-50平的,他们被本地人叫做候鸟,我也没觉得在海南买房子多了不起,重点来了,是三亚嘛?靠近海滨浴场吗?

我想说的是尽量可以平行比较,新加坡人也是华人,华人都爱存钱,特别是老一代。

年轻人,就要看你接触的圈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