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29 个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12-11-2012 18: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feiyue 发表于 12-11-2012 18:06
有智慧的政府应该让房地产市场维持稳定,适度增长。
崩溃或者大幅增长都不是选项。
崩溃的话一定不是控制 ...

稳定增长只有在泡沫形成以前成立。
一旦泡沫形成,只要继续涨不管是慢还是快,都是加剧泡沫化,饮鸠止渴死路一条。

sandy123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需求大,没办法。

文明的冲突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1: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明的冲突 于 13-11-2012 11:39 编辑
童緯強 发表于 12-11-2012 16:56
如果政府有智慧有本事,新加坡房产不论是HDB或私人必会在五年内崩溃。
  就和2007年一样,泡沫一定要 ...

看你在这里拼命鼓吹新加坡的房市有泡沫。。请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界定泡沫大小的?何况你自己的发言并不正确,新加坡07年啥时候泡沫破过??只是在09上半年房价曾经短期跌了几个月,下半年不仅完全收复失地,而且比所谓的“泡沫”前还要高很多。。

别忘了去年新加坡家庭月收入的中位数是7700多块钱,年入就9万多了(不算bonus)。。。按4房式组屋45万的转售中位数来看,只是家庭5年收入的水平,这个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算正常甚至偏低的。。。何况新加坡公民(占全岛人口的6成以上)买BTO新房的话,只要20-30万,这样只是3年收入而已,泡沫从何而来??女皇镇的百万公寓式组屋毕竟是个例。。

公寓的话,最近几年虽然新推出不少项目,但占全岛居住单位的比例仍仅占20%左右。。何况如果预算$1.2M的话,还是轻易买到一套不错的大众化私宅的。按35年房贷计算,每月还款$3600多,租金约$4,500,即使除去物业费和房产税 仍能有部分cashflow。。。请问这个租售比跟国内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相比如何?而你认为上海的房价会暴跌吗?

点评

楼下的,人家说的是BTO新房,20万是正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4-11-2012 12:57
哥们,现在不止20多万了,基本上都要35万以上,楼层朝向看得过去的大概都要40万上下的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4-11-2012 00:04

wen_1982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1:4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n_1982 于 19-12-2012 20:54 编辑
文明的冲突 发表于 13-11-2012 11:37
看你在这里拼命鼓吹新加坡的房市有泡沫。。请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界定泡沫大小的?何况你自己的 ...

点评

开玩笑阿,夫妻2人工作(假设工作了5年左右,30岁左右), 还赚不到月收入770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52
新加坡人没必要买转售组屋,直接买BTO才20多万,用公积金+prepayment,其实几年就还清了。。车在新加坡远非必需品,女佣更不是,何况工资不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01

文明的冲突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明的冲突 于 13-11-2012 11:52 编辑

鼓吹房产泡沫希望房价跌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无PR身份没有资格买HDB的,另一种就是已有PR或公民但希望投资一套公寓赚钱的。。

请注意:政府关注的最终核心,仍是占总体居住单位80%的HDB,和岛上300万的Singapore Citizen!而且只有这300万Citizen才能买BTO!!只要被政府严格监管的HDB BTO价格不抬头,你危言耸听的“社会崩溃边缘”从何谈起??另外别忘了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失业率仍然仅仅维持在1个多个百分点!!只要失业率不上升,“青年犯罪飙升”又从何谈起???

论坛虽然是言论自由的地方,但仍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吧。。无论说什么话,最好都能拿出依据和论证来,不要满嘴跑火车

点评

在下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的实情在下比阁下清楚。在下说的没半句是危言耸听,阁下是被报纸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14

sleepfish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1:5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童緯強 发表于 12-11-2012 16:56
如果政府有智慧有本事,新加坡房产不论是HDB或私人必会在五年内崩溃。
  就和2007年一样,泡沫一定要 ...

任何一次房地产价格暴跌都不是zf调控造成的,内因从来不是房产价格暴跌的原因,外因才是房产价格暴跌的原因。

新加坡zf不断调整政策,前前后后多次出台政策重拳打击房事,房事在重拳打击下,依旧暴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些年,政府出台了多少次政策来打压房事,大家眼里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可有那一次房事被政策打压下来了呢?

点评

政府的措施力度不够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20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13-11-2012 1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的冲突 发表于 13-11-2012 11:37
看你在这里拼命鼓吹新加坡的房市有泡沫。。请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界定泡沫大小的?何况你自己的 ...

07年绝对是泡沫,2009下半年的收复失地完全是经济继续失衡。
  政府租屋是中下收入者住的,不能用中位收入计算,而只能用中高位收入计算。
  何况,新加坡贫富差距高,有很多人努力工作月入也不过一、两千。
  故此,政府租屋必需控制在12万以下,方是合理价格。
  BTO的问题太多,限制很多不是所有人能买。
  新加坡买新HDB的Income Ceiling是月薪一万,基本上公寓应该在60万以下方算合理。
  更别说新加坡的HDB今年是越建越小,而且新加坡大部分房子都是有99年地契而非永久地契的。
  故此,泡沫化绝对存在。

点评

你这个没有说服力。拿家庭月收入1-2千说事太片面,我跟你说他们这种人花个一两万就可以从政府那边买到房子,当然不可能是五房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49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13-11-2012 12: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新加坡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大约是2千5,表现好三年内大约会起到3千。
  以此类推,一间5房式租屋必需在36万以下方合理,因为大学生下面还有理工学院生、工艺学院生、甚至中学没毕业的,大学生若只能买3房式那这些人都不必成家了,因为房子根本就不够大了。
  5年薪水可以买房子,是指买一件全家人都有自己房间的房子,政府整天鼓励人民生育,房价却越来越贵,人民当然晚婚少生。

点评

当前? 我们公司 nus + ntu 本科毕业 新人也没有低于3k的,不知道你的工作3年才3k哪里来的数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54

童緯強 LV17

发表于 13-11-2012 12: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多年前的新加坡,一个O水准中学毕业生,工作十年就能供玩一间四房式租屋。
  现在两个大学生,都必需工作20年方能刚供一间三房式。
  以前的租屋是买了直接可以住,现在的BTO是买了还开始建,几年後方能住。
  新加坡的失业率水分很高,比如新加坡官方调查的‘失业’是定位在‘有在寻找工作’而把所有失业超过半年的排除在‘工作人口’外,所以失业率低。
  至于青年犯罪,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房价继续涨,迟早会大篇幅上升。
  智者在问题还没发生就看到了,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还看得到。

文明的冲突 LV8

发表于 13-11-2012 12: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童緯強 发表于 13-11-2012 12:02
07年绝对是泡沫,2009下半年的收复失地完全是经济继续失衡。
  政府租屋是中下收入者住的,不能用中位 ...

07年绝对是泡沫,2009下半年的收复失地完全是经济继续失衡。
你这个“绝对”的依据是什么?09年上半年房价的短暂下跌并不能归罪于之前的所谓“泡沫”,而是因为那段时间经济危机严重的结果!要知道09年毕业的大学生是很难找到工作的。。那年价值$10M以上的私宅只买了20多套,不到其他年份的零头。。

政府租屋是中下收入者住的,不能用中位收入计算,而只能用中高位收入计算。
谁跟你说得?高收入人群住组屋多得是。。组屋下面停的宝马、奔驰也不少吧?另外前几天富豪为了教育自己简朴生活 坚持住组屋的新闻没看?

何况,新加坡贫富差距高,有很多人努力工作月入也不过一、两千。
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和科技水平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新加坡的独有现象。。资本家用机器人取代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人会全部失业失去收入,而资本家因为节约成本进一步扩张了财富,自己查查马太效应去。。月入1、2千如何?新加坡的自住房拥有率接近90%,比例全球最高!!

故此,政府租屋必需控制在12万以下,方是合理价格。
关于你提的这点,前几天已经有议员建议从HDB中再细分出来一个市场,专供低收入人士:这个市场就是仅供自住而不能用于转售的组屋,它的价格显著低于HDB市价。。不过还没有出于正式研究和实施阶段。。。

BTO的问题太多,限制很多不是所有人能买。
请问“问题太多”是指什么?如果是新加坡公民的话,为什么不能卖?

新加坡买新HDB的Income Ceiling是月薪一万,基本上公寓应该在60万以下方算合理。
Income Ceiling可以随时调高,两年前才刚从8000调到1万,而且可以随时调到1万5。。。何况你确定这个Income Ceiling和公寓价格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请问有多大比例购买公寓的人,仅仅是因为不满足那个Ceiling的条件而不是为了追求生活品质的?公寓60W的“方才合理”又是如何判断的?

更别说新加坡的HDB今年是越建越小,而且新加坡大部分房子都是有99年地契而非永久地契的。
这些跟你说得“泡沫”有什么关系?是不是freehold主要看地段,武吉知马、直落古楼、加东、如切、芽笼等地段多数是永久地契,而新地段如盛港、榜鹅、巴西立则基本是99年leasehold。。

故此,泡沫化绝对存在。
从何谈起??

点评

和阁下讨论没有意义,阁下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错误观点,告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3-11-2012 12: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