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2 个

seanjin LV15

发表于 30-9-2012 00:0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ger妈咪 发表于 29-9-2012 21:31
这个第二高得,好像之前的COE还是什么投标就是这么操作的,好像还是什么双信封。至少可以表明一种姿态, ...

哦 还有这样的方法 见识了
但为什么现在不实行了呢?

Tiger妈咪 LV8

发表于 30-9-2012 08: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soul99 发表于 29-9-2012 23:13
适者生存, 无力改变环境, 就只能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 与楼主共勉

也就是人生无奈之你还是从了吧?
我也在说服自己。

Tiger妈咪 LV8

发表于 30-9-2012 08: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seanjin 发表于 30-9-2012 00:04
哦 还有这样的方法 见识了
但为什么现在不实行了呢?

这个你要问牛人了。我也惑。

点评

利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10-2012 22:38

Tiger妈咪 LV8

发表于 30-9-2012 0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冏冏有神 发表于 29-9-2012 22:36
我可不可以骂人?

今天中秋,不然我和你一起骂。

Fiona2004 LV15

发表于 30-9-2012 08:3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white 发表于 29-9-2012 21:18
同感,今天去看了 lanai, 在hillview 一带,问了下三房六楼,千二方尺,中介说>1400 per sf. 问有什么折扣 ...

这家总是狮子大开口!

cindyw03 LV13

发表于 30-9-2012 22: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信封一般只用于标志性建筑,主要还要考虑设计符合政府的要求,一般私宅谁管那么多

lingbobo LV10

发表于 1-10-2012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前十年蹭蹭地往上涨,涨到了一个简直不可思议的地步,但是大多数老百姓们居然也习以为常了。
为什么?
因为本地人基本在这场上涨过程中是既得利益者,有房的本地人或多或少的都在一轮轮的房价上涨中受益了,有的赚了钱,有的改善了居住环境,有的就算什么也没干也enjoy到paper value的increase。而接盘的都是外来者。对外来者,没什么好说的,谁叫你来的呢?
同样在这里,作为外来者,坡政府不用对我们负责,他们只要控制好第一套hdb,让坡人无从抱怨就好了。

东方肥狗 LV16

发表于 1-10-2012 16:5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ger妈咪 发表于 29-9-2012 21:44
MM说得对。好像钱不是钱了。而且再看内装,我这间EC都是厅大理石地面,卧柚木地板,小区虽小但桑拿房网球 ...

我开始选理石后改换地砖老妈说辐射

点评

这事儿听老妈的你就输了,赶紧换大理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10-2012 16:56

Tiger妈咪 LV8

发表于 1-10-2012 17: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lingbobo 发表于 1-10-2012 16:13
想到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前十年蹭蹭地往上涨,涨到了一个简直不可思议的地步,但是大多数老百姓们居然也习 ...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很多本地人都有投资意识的。我的同事很多夫妻都是本地收入稳定的工薪族,家庭月入大概万多,但因为前几年错过了入场机会,现在也是望公寓兴叹。当然好处在于至少还有套组屋住。但这些同事一提起来,总说是外国人来把房价炒高了,抱怨颇多。
昨天我听eco的一个中介说,第一天开盘,一个外国买家就扫了21套(我就不为本地人情绪火上浇油了,大家都懂的),也不知真假。
我感觉现在是两头占好处,中层受挤压,无关先来后到者。这些人要么希望改善生活质量不住组屋,要么是无法再买组屋。但一到私宅市场,是和世界各地买家抢夺资源。又不具备这种实力,所以难过。就算我自己是外来者,都觉得这种认钱不认人的做法太过火了。国内大城市的限购令都是以保护当地居民或者是当地工作人士(有交税记录)为目的。我就奇怪这里为啥不能这么做(10%看来已经消化了),或者做得更彻底。

文明的冲突 LV8

发表于 1-10-2012 17: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Tiger妈咪 发表于 1-10-2012 17:25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很多本地人都有投资意识的。我的同事很多夫妻都是本地收入稳定的工薪族,家庭月 ...

报纸上不是说eco第一期的95%都买给local和PR了么??一个外国人就买了21个uni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