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4 个

goldenstar LV5

发表于 5-12-2011 00: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偶一直都认为搞经济就是忽悠,不过这些年看最多的却是经济文章...

因为偶也认为,越是不懂,越容易被忽悠....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0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goldenstar 发表于 5-12-2011 00:02
哈哈,这个末日论这么深入民心,看来要详细研究一下其所造成的影响....

广东话有句话“人吓人,吓死人”
别说古时候,单看过去一百年,多少次不比现在的所谓“危机”严重得多。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00: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goldenstar 发表于 5-12-2011 00:04
虽然偶一直都认为搞经济就是忽悠,不过这些年看最多的却是经济文章...

因为偶也认为,越是不懂,越容易被 ...

看那些文章,不如多看点教科书。
搞经济的也是学出来的,读了一些教科书,再加上自己的东西,就炮制出来文章发表了。
多读点教科书或者经典读物,你也可以炮制文章来吓唬人。

当然,你也可以看了别人的文章,改一下甚至抄袭一下,也可以吓唬人。卖得火红的《货币战争》就是这么来的。
那作者根本连金融都没学过,一个搞电脑程序的,弄几本华尔街的八卦金融读物,拼装一下就炮制出来吓唬外行人了。

ratemouse LV12

发表于 5-12-2011 0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5-12-2011 00:27
看那些文章,不如多看点教科书。
搞经济的也是学出来的,读了一些教科书,再加上自己的东西,就炮制出来 ...

社会“科学”本身就不科学,基本概念还严谨,基础原理还靠谱,再往上到理论层次就和算命差不多了:这套理论准,那套理论不准,这套理论这次准,下次不准。所以,学理的往文科上忽悠问题还不大。

问题最大的是学文的往理科上忽悠,导致社会上本来可以让人们正确理性看待的问题,被感性的让升到民族、政治层次上。一大堆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去反对转基因、胡乱评论动车事故,类似台湾的媒体乱象很快就会在大陆复制出来了。


goldenstar LV5

发表于 5-12-2011 1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5-12-2011 00:27
看那些文章,不如多看点教科书。
搞经济的也是学出来的,读了一些教科书,再加上自己的东西,就炮制出来 ...

看来咱俩的交集还真不多...

偶在大学第一科就是经济学原理,它和现在千变万化的经济情景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更不用说目前流行的复杂衍生品,对冲方式,各做杠杆等... 偶不搞学术研究,也不会去看教科书.. 就像偶想知道下一代smartphone长神马样,偶还是选择看科技杂志,肯定不会去看电脑学课本...

偶看书,通常看它是否言之有物,是否有可读之处... 至于作者出处,是否科班出身,偶还真没研究过...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1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ratemouse 发表于 5-12-2011 00:55
社会“科学”本身就不科学,基本概念还严谨,基础原理还靠谱,再往上到理论层次就和算命差不多了:这套理 ...

国内缺乏基本的科学教育,包括理科生。国内理科注重灌输知识,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教育。比如质疑实证,逻辑推理,这些,基本是没有的。方舟子也提到他也是到了美国求学才学到这些东西。所以不止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在乱说,一些“科学”人员也在乱说。那些“科学”人员的危害,不亚于其他人。
比如最近那个什么“三碗米饭”的实验,稍微知道一点基本的实验设计的人,都知道这是打着科学实验的旗号在贩卖假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比如要多次重复,排除不确定因素,排除主观心理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的。我认为要在中学教育就要提倡科学思维教育。很多科学知识不懂没有关系,科学思维要有。

说回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是合理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推理也是合理的,所以大体上靠谱。问题出在实际应用上面。经济学模型有很多简化设定,而实际上太多影响因子无法确定,所以结果也就无法确定。所以预测之类的东西,都是不靠谱的。反正就是各人各说各的,愿意相信哪个就信哪个。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1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goldenstar 发表于 5-12-2011 10:09
看来咱俩的交集还真不多...

偶在大学第一科就是经济学原理,它和现在千变万化的经济情景差的不是十万八 ...

衍生品,对冲那些,不是经济学,是金融工具。当然有些搞经济的声称金融也是经济学。OK,从宏观上我同意他们的说法,微观上根本是两码事。
我同意ratemouse的看法,经济学就是基本原理还靠谱,往上就不行了。特别是实际应该用的。
这个跟科技不一样,因为科技应用到的那些东西,是靠谱的。所以选择看科技杂志是对的。
如果经济学的应用能跟科技产品一样看得见用得着,我支持你看杂志。问题是经济学的应用不靠谱,不靠谱的东西,越看越糊涂。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1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麦燕麦 发表于 5-12-2011 10:11
讨论很热烈! 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 生活是否会好一点, 是否赚得到钱!

至于理论或反理论, 都是扯淡! ...

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 生活是否会好一点, 是否赚得到钱!

对啊,所以我是不关心这个预测那个预测的。与其为那些大而化之的东西而担忧,不如做好自己的东西。
说句坦白话,经济不好,不用怕,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最怕的就是形式一片大好,你自己一个杯具了。

goldenstar LV5

发表于 5-12-2011 1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5-12-2011 10:30
衍生品,对冲那些,不是经济学,是金融工具。当然有些搞经济的声称金融也是经济学。OK,从宏观上我同意他 ...

这点和我看法又是不同了...

通常靠谱的东西,偶还有兴趣了解其基础... 譬如新飞机,新动力车,偶就很有兴趣看它解释空气动力学等部分...

这个不靠谱的东西,偶对基础理论就真没兴趣... 例如国际政治关系,这个看国际关系学真的没用...

不过爱看教科书还是爱看评论杂志,这都是个人喜好,无所谓去评价....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5-12-2011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麦燕麦 发表于 5-12-2011 10:11
讨论很热烈! 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是: 生活是否会好一点, 是否赚得到钱!

至于理论或反理论, 都是扯淡! ...

顺便一提,那个用圈圈内外来比喻有知和无知。这个我N年就听过了。咋听一下很有道理,其实也是忽悠的话。
知识多寡不重要。
首先一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知识?如果是错误的知识,知道得越多其实越傻。
第二点,是有用还是无用的知识?无用的知识,知道得再多也没有用。
第三,知识重要还是思维重要?有正确的思维,才能分辨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这也是填鸭式教育留下的祸害。太过于强调知识,而忽略思维的培养。
所以用圈圈来比喻知识,本身就是很封闭的想法。开放性的思维是不应以圈圈来限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