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8-8-2011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8-8-2011 12:32 编辑
xuemei166 发表于 6-8-2011 22:39 
我亲爱的朋友,朋友其实是不存在的--康德
--------------------------- ...
“学妹”版主过虑了,朋友肯定是存在的!康德的那句话另有别意。。。
除了“朋友其实是不存在的”,康德还有另外一句名言“上帝其实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康德不仅相信朋友,也是个基督教徒。这两句名言并不是用来描述某种现状或“真理”,而是康德的“不可知”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如同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尼采的“上帝死了”一样,只是一种哲学批判的命题。
康德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认为,“对于那个上帝,如果上帝先验的存在着,我们无法去证明它,康德所感受到的存在是模糊的,在他那里,人类通过理性来为先验存在立法,可是哪些立法是真正的符合那些先验的存在的?康德也说不好,可以说,他否定上帝的存在与他个人直接相关。他一开始就无法接受一个不可确证的上帝,所以,他认为这个上帝是基于人们内心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们对于上帝存在的理想迫使上帝这个话语的存在的,所以上帝就是人们的理性所致,根本不能确证他的存在,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不可知,这就好像,完整的宇宙是否可以被彻底认识一样,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只要人们的理性需要,人类就会根据需要去创造它,这里就存在一个唯心的思维了,有点类似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意味了。我需要它存在,于是它就存在了。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教问题也有类似的话,叫做“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同样的,“朋友论”也是体现了这一种批判性的哲学思想。
康德是个天才,他的哲学思想毁誉参半,但“在哲学之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他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必得路过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康德”。美国著名学者贝克则记录了美国哲学界流传甚广的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
天才就是天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于我等凡夫俗子的。正如我们只能看到“白马非马论”的可笑之处,却无法看到这其实是天才的灵感,体现了中国哲学史上少有的批判和怀疑精神,代表着一种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学妹”版主, 我等凡夫俗子,不必在意那些“断章取义"的”理论“,只要快快乐乐随心随性地生活即可。。。
引用康德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不管是谁敲我的门,我都可以永远怀着平静愉快的心情说‘请进’。因为我不用看也知道,敲门的那个人肯定不是要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