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03 个

freesoul99 LV5

发表于 10-5-2011 1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反对党给政府压力是好的,不然政府会变得越来越傲慢,推行政策越来越一意孤行,我们会看到消费税很快长到10%(上次大选完没多久消费税就从5%涨到7%大家应该还记得吧),更多ERP竖起来,哦,不对,政府已经研究用卫星定位收过路费了,部长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经过这次大选,PAP政府应该学会了更HUMBLE一点,更多听听人民的心声。所以我是以非常正面的心态看这次大选的结果。好!

点评

妹子敢讲真话,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31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0-5-2011 1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人没必要跟天朝,大马比较,如果那样比,新加坡就原地踏步吧。
本地人只有与过去的新加坡,他们的父辈,他们的兄长比较就好了。
看看地铁巴士商场食阁图书馆里人潮,高昂的组屋的价格,高昂的房租,工作机会,等等。

good99 LV7

发表于 10-5-2011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394 发表于 10-5-2011 10:03
如果纵向比,新加坡物价是一直上涨,但如果横向比,这里出了房、车之外,其他物价真的不算贵。
几年前从 ...

同意。

不可能什么都不涨。个个都知道现金是会贬值的,为什么?因为涨价呗。不涨价,那些工人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再说,国家分那么多钱,不就完全抵消那些了吗?新加坡人是健忘,说那只是一次性的,他们就忘了,政府哪年不分钱来抵消?

房子,有点难度。

kendo7 LV6

发表于 10-5-2011 1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和房价很大程度是相互依存的,平抑物价首先就要压制房价。敢不敢对房价动真格,考验的是政府处理长短期利益的智慧与魄力。

所谓人工成本中房租或者房价支出一般占到20%-40%,房价涨了貌似赚了,其实把物价人力价抬高老百姓日常损失更大。。房价上涨除了少数拥有多套的得利外,最大收益者就是政府和一小撮开发商。。

ps.貌似汽油价格昨天开始降了4分钱。。

点评

说到点子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29

emmer LV9

发表于 10-5-2011 1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soul99 发表于 10-5-2011 10:26
有反对党给政府压力是好的,不然政府会变得越来越傲慢,推行政策越来越一意孤行,我们会看到消费税很快长到 ...

不够苟同阿。

PAP怎么可能让反对党的区做得好?
如果让反对党的区什么都实现,那岂不是打自己耳光。下一届岂不是人人选反对党?

我同事在aljunied,周一上班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区,你懂的。。。电梯翻新就等吧。诶。(当然是用英文说的哈哈)

点评

个人估计现在应该是小李,但是应该也就是5年,要是5年后,pap夺不回集选区,估计形势就不妙了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47
呵呵,会不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得看pap对这个问题,是李mm的强硬派占上风,还是小李的温和派占上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46
两个党来抢着照顾阿玉泥,还有WP的全国支持者,还有不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30
牺牲他一个幸福千万人,人家这是风格高。。你不懂的,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19
我看的是宏观,你谈的是微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19

lz394 LV9

发表于 10-5-2011 1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10-5-2011 10:31
本地人没必要跟天朝,大马比较,如果那样比,新加坡就原地踏步吧。
本地人只有与过去的新加坡,他们的父辈 ...

我发现跟你对话总是存在障碍。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你通胀是全球性的,新加坡作为一个连水都要进口的小国,怎么可能在全球性通胀中独善其身?大米在涨,原油在涨,其他生活日用品在涨,基本上样样都在涨,商品采购价格都涨了,销售价格反而不变,可能吗?哪个商人会赔本做买卖?为了应对物价上涨,MAS让新币大幅升值,已经算不错了。如果想找不涨的,建议每天只喝西北风。

点评

还有一点忘了说,各国乱印钞票,而且投资多于给人民涨工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35
你错了,现在原油价格比2年前140多美元时候低多了,物价反而更高。这波涨价是投机泡沫带起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33

seanjin LV15

发表于 10-5-2011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10-5-2011 10:31
本地人没必要跟天朝,大马比较,如果那样比,新加坡就原地踏步吧。
本地人只有与过去的新加坡,他们的父辈 ...

呵呵, 还是不敢苟同。
我们提一下意见,不是说要本地人什么都和大马和中国比。但是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大环境因素,现在是一个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国际因素影响很大。

只和自己的父辈比,笑话,这样新加坡才完了。。。

lz394 LV9

发表于 10-5-2011 11: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kendo7  那你没看看人家好多马来人的小别墅外加一辆proton,比大部分坡人住组屋幸福多了,还有油价。。
————————————
马来西亚对马来人政策倾斜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另外人少,东西马总人口加起来才2800万左右,小新的5倍多点
各种资源也远非新加坡可比,光棕榈油每年就不少钱

点评

对啊,人家可以对马来人倾斜,这边可没对华人倾斜,你还帮他们说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40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0-5-2011 1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10-5-2011 11:38 编辑

回复 lz394 的帖子

你也没理解我的意思。
我没说物价不能涨,所谓输入型通胀,物价哪有不涨之理。不过,我在讲普通人收入的涨幅有没有跟上物价涨幅。最明显的是房价涨幅过快。
这次大选,新加坡普通民众希望能分享国家经济增长的果实。

点评

zf知道错了,开始提倡提高单位gdp了,偶们早就看出来了,这些拿高薪的真后知后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42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0-5-2011 1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10-5-2011 13:49 编辑

回复 seanjin 的帖子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与父辈比较,是指他们父辈买组屋时付出的代价或负担,与今天他们买组屋的代价相比较。不是绝对价格比较,而是相对的比较,所占收入的比例。
当然,科技进步,生活现代化了,花费也多起来了。
比如之前我提到的五房组屋,1970年代一手是35K,2011年二手700K以上;2010年相近地点的一手,在500K以上。
一手比一手,价格增长14倍,那么工资增长有没有14倍?如果工资增长14倍,现在大学毕业生2.5千,那么30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工资是178元吗?

点评

她懂你的意思,不过这边神马房价收入比和天朝一对比就是浮云了。。所以天朝的人竞争才是他们福利下降的原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5-2011 11: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