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8 个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四课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自己的修行。

  但他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验证这场修行。

  恋爱中的人,都喜欢读爱的小说,看爱的电影,听爱的情歌……就像你来看《爱情课堂》,这些都是来自他人的经验、心情和体会。如果你会善用,就仿佛武侠小说中传送功力,能够助长你的爱情能力。但如果你过度因循别人的经验,则会迷失自己的路途,走火入魔。

  我有位来访者,因为爱情的纠结求助心理咨询,她很聪明,读了很多爱情故事,也读了很多情感专家的著作,她可以大段的背诵“爱情哲理”,并且通晓所有的两性沟通秘技……可是,她却经营不好自己的爱情。为什么?因为她一直在忽视自己的经验,仅仅用别人的经验壮大声势。所以她总是知道该怎么做,却做不出来,也做不到。整个人矛盾的要死,还出现强迫性的失眠。她总问我:“如果你的男朋友怎么怎么做,你会怎么样呢?”……“如果你是我,你要怎么办?”

  总唱别人的情歌,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歌;总渴求他人的爱情经验,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情感。

  只活在别人的经验里不是强大的,只有自己敢于做,敢于总结,才能把经验变成有力量的行为。

  所以,善用他人经验的前提是,你有自己的经验,并且先善对自己。

  我一直很喜欢看别人对爱情的描述,也喜欢看爱情电影,我觉得别人的体验对我有用的,总是和我经历相近的那部分。我看这些经验,并不是满足自己的幻想,而是为了现实体验。每段爱情经历我都有自己的体验,发生一点,都会总结和内省,把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但人生只能活一场,有些爱情也只能经历一次,别人的经验却可以丰富这个单一的历程,让我有机会知道不同选择,不同角度会经历的不同过程。一边爱一边总结,用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总结。相比之下,我就会知道更好的路在哪里。

  多寻找相似情境下,别人的选择,而不是结果

  看他人的经验,重点是看对方如何选择,接纳事情的角度,以及心情的表达,而不是结果。比如同时意外成为“小三”的局面,看别人的故事,不是看对方结局怎么样,分手啦?还是继续插足?能不能修正成果?难道别人从小三变成合法夫妻,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插足”吗?或者别人异地恋失败,你就要放弃吗?

  我们不能根据别人的结局来选择自己的做法。所谓参考,是体味别人作出某种选择的动机,体会别人看待这种局面的角度。也将别人的教训引以为鉴,在同样的境遇里,帮自己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当你在犹豫不绝的关口,不要轻易抄袭别人经验里的决定,而是多寻找与自己情景相似的经验,多收集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经历。这就像你要炒一盘番茄鸡蛋,多搜一些不同菜谱,有些先放蛋后放番茄,有些先放番茄后放蛋……往往能帮助你找出更适合你的做法。

  经验可以参考,但南墙还要自己撞

  他人的经验可以成为我们行事的参考,但不能用来预防犯错。

  有很多人,很怕自己在爱情里犯错,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有事没事就拿别人的经验判断自己的恋情,反而会坏事!因为文字的传递完全靠得是读者的悟性,有时候会误解作者的本意。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再加上每个人的具体故事都是不同的,细小的差异却会改变事情的性质。
  所以,别让经验绑住你的手脚,自己的墙还要自己撞。不要怕做错,有时候做错才能学到更多。

  我可以分享爱情课堂,并不因为我是爱情高手,也不因为我学习了心理学,而是因为我在这件事上摔过很多跟头,走过很多误区,才得到一些经验,我愿意把这些经验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这些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们仅是一种启发。

  就好像你一直寻找一朵美丽的花,睁大眼睛找了很久却一直找不到……其实这朵花就在你身边,只因为它是透明的,而你只想起用眼睛寻找,忽略了它的香味,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我的作用就是提醒你,偶尔也用鼻子闻一闻。

  这次是第四十四课,我一直想写一点特别的,不要每讲都在“谈情说爱”,所以这次就跳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别人的“爱情经验”要如何使用。

  我希望大家因为爱情课堂能够爱得更美,也希望每个人的经验都能成为别人的课堂。

  我们一起努力,搞好“爱情”这件事。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2: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五课,别唱独角戏

  在这一课,我们要好好谈谈单恋。

  有位姑娘小柔,单纯美丽,每个朋友都很爱她。可从某一天起,她众叛亲离。
  因为她爱上了一个阳光男孩,从此坠入单恋的诉苦暗沟,变成了“见到谁就向谁哭诉”的小怨妇。情冷情痴,这一场独角戏,对白总是自怨,对手全是想象,她和自己打架,让自己受伤,像爱上痛苦一般,不能自已。

  旁观者清,所有人都看出,那阳光男孩对小柔没有意思,可小柔却不肯清醒,她总觉得,他望着她的眼神,是有爱意的;她总觉得,他温柔的口气,是有感情的。她说:“如果他不爱我,为什么要来关心我,为什么要对我倾诉?”朋友劝她:“那只是正常朋友之间的关心,就像你会和我倾诉一样……你不要会错意,对方只当你是普通朋友……”

  小柔不愿相信,所以她排斥了“普通”两个字,“普通”吗?不!

  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把自己和他关联上,与他有关的事,她会动力十足的去完成;无他无关的事,她就神思懒散,有一搭无一搭……学业、事业、兴趣、圈子……都这样颓靡下去。朋友们很着急,有些人恨不得去骂醒她,可却是对牛弹琴。

  小柔自己,凝在这戏里,不愿醒来。

  自古以来,痴情女无数,痴情汉无尽,他们都这样单恋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象着迷恋的那个人,他偶尔的一笑,他们可以回味一辈子。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上演的是全本的爱情电影,只是,在现实生活里,他们一无所有。

  承认吧!其实他并不爱你

  爱情要以“互动”为前提,你来我往才有真情。但对于小柔这样的单恋人儿来说,“互动”大部分是他们自己赋予的意义,他们很会放大生活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细节。

  比如:对方只是单纯的推荐一本书,她会觉得这本书里有暗示的意义,煞费苦心的找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把书中的台词臆想成他要对自己讲的话;偶尔他帮她带了一顿午饭,她会当这是“爱心便当”,一直留着那个便当盒,恨不得每顿饭都用它来盛;有一次,他随口说了一句:“你好可爱啊……”她把这正常的赞美当做表白,觉得他终于对自己吐露了真心……

  单恋人儿们,不肯承认,这些都是及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对方的“友好”,并不是“爱情”。他们在无限放大着这些行为的意义,浮想联翩。

  于是,当对方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出,不在意,不搭理,不关心时,单恋人儿找不到对方把自己放在心里的证据——这居然也不能浇醒他们。他们会把这解释为“爱情的考验”,会把这当作恋人的“忽远忽近”,用猜想、自伤、哭泣来让自己入戏更深。

  让单恋的人们承认对方并不爱自己,是自己一厢情愿,这是一件相当残酷的事。他们多数也不愿承认。

  但事实是,他真的不爱你。你喜欢一个人,并不能强迫对方也交换这种喜欢;不能凭借你收集的那些“并不真实”的细节,来佐证对方的爱,并且把这当做委屈,让对方还债。

  你只是自苦,别人没有义务去代尝。如果还强求,就是自私了。

  爱上的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有单恋者都以为:我为这人哭,为这人伤,为这人喜……难道这还不是爱?

  可惜这真不是爱情。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唱的对手戏,一个人的独角戏,仅仅是自我的游戏。你之所以如此入戏,是因为你爱上的是自己。

  单恋的心理秘密在于,每一个单恋者都想寻求一个更好的“理想自我”,这种力量向外投射,变成“理想爱人”的形象。一旦生活中遇到一个有点像“理想爱人”的对象,他们就会把对“理想自我”的渴求,全部投向这个人。其实对方只是你心中一个“理想”的影子而已,你爱的不是他,只是另一个自己。

  所以,不要再纠缠了,如果你再走近一些,就会发现,对方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人。他是一个真实的,另外的存在。

  对自己的期待放在他身上,让对方埋单,太不公平,也太自我中心。

  这只是一场自我游戏,自导自演的独角戏,与他人无忧,也切勿惊扰他人。

  单恋的人儿,在人格类型上,都倾向于“水仙花”一般的自恋人格,都有着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所以对自己的恋人也要求像想象一样完美。

  他们潜意识会以为,双恋做不到的完美,只能靠单恋来完成。

  给你的单恋,一个期限

  这场戏,自导自演,一人分饰两角。一边演自己,一边演那个“在真实基础上升华”的爱人。演出者需要具备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忍耐力。

  独角戏的美,有时就在于这场自苦,这场凄清的寻找,更在于最后一瞬间的顿悟。终于懂得,这场单恋是给自己的礼物,让自己明白对自身的喜爱,对理想的诠释,要在别人身上寻找的,其实可以在自己身上探求。

  所以,独角戏的过程是:把对自己说话,把内心的波澜说给别人听,细腻的感人肺腑。这一场自我的仪式很美。

  但再美的剧,都需要结尾,都需要散场,无止境的演下去,会令人审美疲劳,直至厌倦。

  毕竟独角戏和白日梦一样,玩的是期限的美学。
  所以,单恋的差不多了,就请赶快醒来!

  无止境的单恋会变成自作多情的独角戏。这场戏不仅越唱越苦,还会越唱越独。众叛亲离不说,到头来,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爱过,只是傻乎乎的自私了一场……

  所以,把你的单恋控制在美学范围内吧,让这一场空投的感情帮你懂得想要的自己。

  然后,甩甩头,去拥有真正的爱情对手戏吧!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2: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el/ 于 22-7-2010 14:11 编辑

爱情四十六课,创造对的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这是张爱玲女士《爱》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被渴爱的人奉为圣经。

大家强调的重点是:这个对的人,需要偶遇。
但我理解的侧重却是:其实这种遇见,虽然巧,但并不唯一。遇见这样的人,心态是坦然的,举重若轻的,只会淡淡的问候一句,并不那么惊奇。

破除Mr Right的神话

我们一生中可以遇见很多“对的人”,这并不像我们常规认定的——一辈子只有一个人是正确的另一半,这个人注定特别,注定适合,注定选中你——哪有这种注定,男与和女是一对配套的说法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世界上男人和女人的比例,就知道 人不是一对一对生产的。世上没有与你完全匹配的人, 因为连我们自己都是在变的,我们的“对”也是在变化和前进的,中学时“对的人”,可能到高中就不对了,大学时“对的人”,可能到毕业就不对了,甚至与你结婚的那个“对的人”,过去一些年,你也会突然发现“不对”了……

如果你把“对”当作一种神话,当作上天的安排,天天仰着头,等着掉下一个完全正确的人,那你可能会严重的失望。

与你缺口适合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这种适合不是100%匹配,而是60%、70%或80%匹配,存在着一些不吻合。就像你是号码三六的脚,这个号码的鞋多了,但并不是一穿上去就和你的脚完全融合,都需要一段磨合期,让鞋和脚彼此适应。

对的人,和你鞋一样,并不是一下子就那么合适的。

时间、经历塑造唯一性

“对的人”有很多,与你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思考方式、情绪模式、生活习惯相近,经济条件相搭的人其实有一大把,可以说“这一类人”都适合你,是你的“菜”。但如果你抱定只有一个“对的人”的话,就容易看走眼,忽略很多适合的人,也会在感情出了一些小问题时,直接想“看来他不是那个对的人,算了”,轻易就放弃,以致于错过良缘。

要知道,“对”是自己创造的,需要你自己付出努力,付出坚持和付出珍惜的。

本来,这个人只是茫茫人海与你适合的那类人中的一个,和其他人并没有不同,但因为你遇见他,并且相互珍惜了,你对他付出了时间、精力、情绪和心情……这个时候,他才会逐渐变得和那些人不同,逐渐唯一起来,变成那个“特别的”、“适合的”、“唯一的”对的人。因为你和这个人的故事,说过的话,共同经历的事,不可能再发生在别人身上。是你的珍惜,你的真心,你的投 注,让他越来越“对”,是你自己创造了这个对的人。

你们的时间和经历把彼此塑造为“唯一”的对的人。

“对感”需要自我暗示

帮助我们确定这个人是对的,这种感觉,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暗示。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符合你的理想和要求的。比如,你喜欢长得帅幽默又有上进心的人,但遇到的却是幽默有上进心,但长相一般的人。这个时侯,就需要你对正面的地方强化自己的认识——“他幽默又上进,这很符合我的需要,是对的人”。而对于负面的东西,我们要明白取舍。既然完美的那个人并不存在,我们就要知道一个人哪些特质是我们更需要,更在意的。

当人海相遇时,就要看这些闪亮的正面,不断的告诉自己,这就是“对”。而那些次要的标准,最好忽略它们。
即使与你匹配的人是“一类人”,但全世界有64.77亿人,遇到其中的一个,依然需要一些机缘,所以不要浪费,也不要因小失大,擦肩而过。

当你获得“对感”的能力越强,你的那一类人的我范围就越宽泛,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再对也要磨合

每个人都有和另外任何一个人一起生活下去的能力,因为爸爸妈妈对我们来说,本来也是陌生人,我们并没有审查他们是什么样的性格,但都能适应的生活下来——我们也会和爸爸妈妈火爆的争吵,也会不满意他们的性格,也会偶尔想要逃离他们……这都是人与人相处正常的磨合。

所以出现的“对的人”,也是需要磨合的。
不要误解,对的人是浑然天成,不需要你们后天努力的。

即使他的型多么符合你的期待,你们一见钟情时有多么默契,你都需要做好磨合的心理准备。特别是一上来你觉得特别“对”的人,你更要为自己准备好一盆冷水。因为在漫长的相处中,总有一些是你想不到的事,两个经历再相似的人,故事的细节也会迥异,所以难免会有想法和原则相悖的时刻。

你们需要共同经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越现实越好,因为只有在这样应激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显露一个人的脾性。你要知道Ta最生气的时候会怎么表现?知道Ta心底有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需要知道Ta是怎么面对压力的,怎么处理伤心的……Ta把事情搞砸后会如何收拾烂摊子……Ta休息的时候想要一个人吗?看感人的电影情节会不会哭……这些生活的细节,会逐渐显露一个完整而立体的人,一开始,你不可能了解这么多的,你的“对感”会一直受到挑战,因为了解一个人是终生的任务,两个人的相处,需要一生相互学习。白头偕老是每天都在实实在在创造的神话。

我身边就有个现实的例子,两个“原来你也在这里”的人,彼此认定,所有朋友们都觉得他们是天作之合,相识两年后走入了婚姻殿堂,婚后本来也幸福美满,从没红过脸……却因为一件很小的误会,踩在死穴上,天雷地火的吵了一架,妻子从没有见过丈夫这样的震怒,在见识了他的“爆发”后,提出离婚,就此两个相爱的人,分道扬镳,所有知情的人都为之惋惜。其实,误会已经解开了,只是两人见识了对方那“罕见的一面”,觉得一下子冲散了“对”的美梦,所以冰冷的分手。
反而,一对婚前就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大家都觉得他们爱得够折腾的,却小磕小绊的走了下来。经过这么一对比,大家才幡然醒悟——“对”,并不是不用磨合,反而通过磨合,彼此的“盲点”越少,就会越对。“对的人”是真实的生活创造的,因为这个人,无论是上天还是入地下海,都唬不住你,难不倒你,你们已经成了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谁敢说你们不对呢?

所以,请丢掉“遇见现成‘对的人’”的想法吧!
对的人绝对是由你创造的,Made in you而非Made in god……

祝所有还在找寻中的人:遇见你该遇见的人,也做好准备招呼这个人。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七课,别拿爱解恨

  我们都有一股“毁坏”的力量,在情绪冲动的时候,会不管不顾的抓过自己最在意的东西——使劲摔下去……

雪莉和男友爆吵了一架之后分了手。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男友去帮前女友搬家,因为她实在找不到认识的人。本来这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可是雪莉被醋意和疑心冲昏了头,骂了男友一句:“不要脸的混蛋”,男友也急了,然后就以分手告终。

少磊有个爱花钱的女友,一次她大购物回来,居然又刷信用卡买了奢侈品。少磊实在忍不住了,跟她说我们两个人离家在外打拼,攒钱那么不容易,不要再花那么多未来的钱了……女友嫌烦顺嘴说了一句:“你唠唠叨叨的跟个大妈似的……”啪!女友话没说完,少磊就打了她一巴掌……结果很自然,女友哭着收拾行李离开了,无论少磊怎么哀求和后悔,她都不肯回头。

看看,这就是“毁坏”的力量,我们越深爱一个人,这种毁坏的力量越大。这就是爱情的心理摆,情绪像钟摆一样,左边摆到爱的一端,右边就会打到恨的一端,左边摆得越高,右边也就越高。本来是一个可以想办法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却总被冲动的情绪挡了路,变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雪莉本来是因为太爱男友,才会吃前女友的醋;少磊也是因为太在乎和女友的生活,才会动手。情没有错,但情绪的表达却不恰当,他们都用因爱生出的恨来消气,莫名其妙的牺牲了爱情来解恨。

其实,挡住路的,只是情绪而已。

媒体和文艺作品会对我们有这样的误导——当你最爱的人伤害你时,你一定要表现的比其他人惹你时更激动,这才能显示出你更爱他——这是艺术夸张,而不是生活。可当你真的去模仿这种冲动时,你会发现,你表达的已经不是爱,而是恨,是一种毁灭的倾向。

你越爱一个人,就越要理智和冷静。要展现更多的是接纳和忍耐,而不是暴躁的情绪——理智和冷静,才能展现你深厚而结实的爱。尤其是当你的爱人情绪冲动的时候,你就更要冷静,听Ta把话说完,等Ta哭泣够——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解决现在的问题才是重要的,不要跟着去发泄情绪。

把爱情当做情绪的出口,太不值得了……每段爱情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携手走过来的,只因为偶尔的情绪爆发毁掉它,太不值得了,不是嘛?

我知道很多人说,情绪很难控制。是,情绪只靠控制,当然不行。还需要我们自己学会放电。如果你今天工作不顺,情绪不佳,被客户弄得心情烦躁,就请你在进门前先给自己“放电”,比如深呼吸几次,或者插上耳机,听一首摇滚乐,再或者围着小区跑一圈……不要把“电”留给你的爱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雪莉可以听完男友的解释,望着他真诚的眼神,她会有什么感觉呢?可能她会觉得男友真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好男人。并且可以告诉他,下次如果还有这种情况,他可以带上她去帮忙;如果少磊不用巴掌打断女友,而是告诉她,你这么说,我觉得很难受,我不是唠叨,而是替我们的将来考虑,因为我真的想和你一起买房,一起生活,可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欠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稳定的家……也许女友会低下头,默默地投入他的怀抱,许诺自己不再乱买东西……

爱和理性是站在一边的,只要你用理智替代感情的冲动,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七课,别拿爱 解 恨

  我们都有一股“毁 坏”的力量,在情绪冲动的时候,会不管不顾的抓过自己最在意的东西——使劲摔下去……

雪莉和男友爆 吵了一架之后分了手。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男友去帮前女友搬家,因为她实在找不到认识的人。本来这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可是雪莉被醋意和疑心冲昏了头,骂了男友一句:“不要脸的混蛋”,男友也急了,然后就以分手告终。

少磊有个爱花钱的女友,一次她大购物回来,居然又刷信用卡买了奢 侈品。少磊实在忍不住了,跟她说我们两个人离家在外打拼,攒钱那么不容易,不要再花那么多未来的钱了……女友嫌烦顺嘴说了一句:“你唠唠叨叨的跟个大妈似的……”啪!女友话没说完,少磊就打了她一 巴 掌……结果很自然,女友哭着收拾行李离开了,无论少磊怎么哀 求和后悔,她都不肯回头。

看看,这就是“毁坏”的力量,我们越深爱一个人,这种毁 坏的力量越大。这就是爱情的心理 摆,情绪像钟摆一样,左边摆到爱的一端,右边就会打到恨的一端,左边摆得越高,右边也就越高。本来是一个可以想办法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却总被冲动的情绪挡了路,变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雪莉本来是因为太爱男友,才会吃前女友的醋;少磊也是因为太在乎和女友的生活,才会动手。情没有错,但情绪的表达却不恰当,他们都用因 爱 生出的恨 来 消 气,莫名其妙的牺牲了爱情来解 恨。

其实,挡住路的,只是情绪而已。

媒体和文艺作品会对我们有这样的误导——当你最爱的人伤害你时,你一定要表现的比其他人惹你时更激 动,这才能显示出你更爱他——这是艺术夸张,而不是生活。可当你真的去模仿这种冲动时,你会发现,你表达的已经不是爱,而是恨,是一种毁灭的倾向。

你越爱一个人,就越要理 智和冷 静。要展现更多的是接 纳和忍 耐,而不是暴 躁的情绪——理智和冷静,才能展现你深厚而结实的爱。尤其是当你的爱人情绪 冲 动的时候,你就更要冷静,听Ta把话说完,等Ta哭泣够——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解决现在的问题才是重要的,不要跟着去发泄情绪。

把爱情当做情绪的出口,太不值得了……每段爱情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携手走过来的,只因为偶尔的情绪爆发毁掉它,太不值得了,不是嘛?

我知道很多人说,情绪很难 控制。是,情绪只靠控制,当然不行。还需要我们自己学会放电。如果你今天工作不顺,情绪不佳,被客户弄得心情烦躁,就请你在进门前先给自己“放电”,比如深呼吸几次,或者插上耳机,听一首摇滚乐,再或者围着小区跑一圈……不要把“电”留给你的爱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雪莉可以听完男友的解释,望着他真诚的眼神,她会有什么感觉呢?可能她会觉得男友真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好男人。并且可以告诉他,下次如果还有这种情况,他可以带上她去帮忙;如果少磊不用巴掌打断女友,而是告诉她,你这么说,我觉得很难受,我不是唠叨,而是替我们的将来考虑,因为我真的想和你一起买房,一起生活,可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欠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稳定的家……也许女友会低下头,默默地投入他的怀抱,许诺自己不再乱买东西……

爱和理性是站在一边的,只要你用理智替代感情的冲动,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七课,别拿爱解恨

  我们都有一股“毁坏”的力量,在情绪冲动的时候,会不管不顾的抓过自己最在意的东西——使劲摔下去……

雪莉和男友爆吵了一架之后分了手。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男友去帮前女友搬家,因为她实在找不到认识的人。本来这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可是雪莉被醋意和疑心冲昏了头,骂了男友一句:“不要脸的混蛋”,男友也急了,然后就以分手告终。

少磊有个爱花钱的女友,一次她大购物回来,居然又刷信用卡买了奢侈品。少磊实在忍不住了,跟她说我们两个人离家在外打拼,攒钱那么不容易,不要再花那么多未来的钱了……女友嫌烦顺嘴说了一句:“你唠唠叨叨的跟个大妈似的……”啪!女友话没说完,少磊就打了她一巴掌……结果很自然,女友哭着收拾行李离开了,无论少磊怎么哀求和后悔,她都不肯回头。

看看,这就是“毁坏”的力量,我们越深爱一个人,这种毁坏的力量越大。这就是爱情的心理摆,情绪像钟摆一样,左边摆到爱的一端,右边就会打到恨的一端,左边摆得越高,右边也就越高。本来是一个可以想办法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却总被冲动的情绪挡了路,变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四十七课,别拿爱解恨

  我们都有一股“毁坏”的力量,在情绪冲动的时候,会不管不顾的抓过自己最在意的东西——使劲摔下去……

雪莉和男友爆吵了一架之后分了手。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情,男友去帮前女友搬家,因为她实在找不到认识的人。本来这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可是雪莉被醋意和疑心冲昏了头,骂了男友一句:“不要脸的混蛋”,男友也急了,然后就以分手告终。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磊有个爱花钱的女友,一次她大购物回来,居然又刷信用卡买了奢侈品。少磊实在忍不住了,跟她说我们两个人离家在外打拼,攒钱那么不容易,不要再花那么多未来的钱了……女友嫌烦顺嘴说了一句:“你唠唠叨叨的跟个大妈似的……”啪!女友话没说完,少磊就打了她一巴掌……结果很自然,女友哭着收拾行李离开了,无论少磊怎么哀求和后悔,她都不肯回头。

看看,这就是“毁坏”的力量,我们越深爱一个人,这种毁坏的力量越大。这就是爱情的心理摆,情绪像钟摆一样,左边摆到爱的一端,右边就会打到恨的一端,左边摆得越高,右边也就越高。本来是一个可以想办法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却总被冲动的情绪挡了路,变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磊有个爱花钱的女友,一次她大购物回来,居然又刷信 用 卡买了奢侈品。少磊实在忍不住了,跟她说我们两个人离家在外打拼,攒钱那么不容易,不要再花那么多未来的钱了……女友嫌烦顺嘴说了一句:“你唠唠叨叨的跟个大妈似的……”啪!女友话没说完,少磊就打了她一巴掌……结果很自然,女友哭着收拾行李离开了,无论少磊怎么哀求和后悔,她都不肯回头。

看看,这就是“毁坏”的力量,我们越深爱一个人,这种毁坏的力量越大。这就是爱情的心理摆,情绪像钟摆一样,左边摆到爱的一端,右边就会打到恨的一端,左边摆得越高,右边也就越高。本来是一个可以想办法商量和解决的问题,却总被冲动的情绪挡了路,变成无法解决的矛盾。

chanel/ LV6

发表于 22-7-2010 13: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莉本来是因为太爱男友,才会吃前女友的醋;少磊也是因为太在乎和女友的生活,才会动手。情没有错,但情绪的表达却不恰当,他们都用因爱生出的恨来消气,莫名其妙的牺牲了爱情来解恨。

其实,挡住路的,只是情绪而已。

媒体和文艺作品会对我们有这样的误导——当你最爱的人伤害你时,你一定要表现的比其他人惹你时更激动,这才能显示出你更爱他——这是艺术夸张,而不是生活。可当你真的去模仿这种冲动时,你会发现,你表达的已经不是爱,而是恨,是一种毁灭的倾向。

你越爱一个人,就越要理智和冷静。要展现更多的是接纳和忍耐,而不是暴躁的情绪——理智和冷静,才能展现你深厚而结实的爱。尤其是当你的爱人情绪冲动的时候,你就更要冷静,听Ta把话说完,等Ta哭泣够——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解决现在的问题才是重要的,不要跟着去发泄情绪。

把爱情当做情绪的出口,太不值得了……每段爱情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携手走过来的,只因为偶尔的情绪爆发毁掉它,太不值得了,不是嘛?

我知道很多人说,情绪很难控制。是,情绪只靠控制,当然不行。还需要我们自己学会放电。如果你今天工作不顺,情绪不佳,被客户弄得心情烦躁,就请你在进门前先给自己“放电”,比如深呼吸几次,或者插上耳机,听一首摇滚乐,再或者围着小区跑一圈……不要把“电”留给你的爱人。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雪莉可以听完男友的解释,望着他真诚的眼神,她会有什么感觉呢?可能她会觉得男友真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好男人。并且可以告诉他,下次如果还有这种情况,他可以带上她去帮忙;如果少磊不用巴掌打断女友,而是告诉她,你这么说,我觉得很难受,我不是唠叨,而是替我们的将来考虑,因为我真的想和你一起买房,一起生活,可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欠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稳定的家……也许女友会低下头,默默地投入他的怀抱,许诺自己不再乱买东西……

爱和理性是站在一边的,只要你用理智替代感情的冲动,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