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天联评]编号20050102-0043[/SIZE]
[在天联评]“风淡云轻”联对选评
试评:在天(轩辕论坛特约联评员、漫天雪特约联评员、月光论坛特约联评员、飘雪论坛特约联评员)
联对来源:风淡云轻
联对时间:2004年12月
试评时间:2005年01月02日
更多联评:
在天联评阁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31112
漫天雪论坛 http://www.mtxsnow.net/bbs/dispbbs.asp?boa...0&star=4&page=1
月光论坛 http://www.yue.cc/bbs/list.asp?boardid=76
清雅论坛 http://www.fl6.net/list.asp?boardid=2
飘雪论坛 http://www.fjsnow.com/bbs/list.asp?boardid=2&page=
天一阁 http://www.zhgc.com/bbs/list.asp?boardid=165
</P>
<P>
1.1 乍喜乍悲 懵懂难知禄命(风淡云轻)
1.2 如通如困 顽痴不叹浮沉(风淡云轻)</P>
<P>
在天试评:★★★★
(1)意境上:陈情、哲思。
上联,联句径直陈说哲思:那些懵懵懂懂的人,不能明辨事物,也不了解人生盛衰的道理,忽喜忽悲,心神不定。乍喜乍悲:忽喜忽悲,喻心神不定、心智惑乱、心无澹泊而有增损。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禄命:福气和命运、天命;指人生盛衰的道理、天与人的关系。
“知禄命”为本联句的联眼,知禄命,即知天命:</P>
<P>第一,古代命理学认为人生的盛衰,祸福、贵贱等都是天定的,即上天主宰人的命运。
第二,中医认为合格的好医生(大医)必当安神定志,并须精熟于“妙解阴阳禄命”(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第三,“天命”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儒家鼻祖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提倡“知命畏天”,并把“知命畏天”视为只有君子才具备的美德。孔子在《论语.尧曰第二十》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认为,知天命的仁人志士能够乐山乐水,将会获得健康和快乐;“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在天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倡天人合一、平衡和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是天与人的关系的精义。
第五,“和而不同”是儒家文化在“知天命”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现已成为解决人与己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已成为中国政府协调与促进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第六,精熟禄命的人,应尊重天与人的关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上天的恩典,气定神闲,心澹泊而无增损,从而轻松拥有健康和快乐。
美感指数:★★★★☆
意境指数:★★★☆☆
气韵指数:★★★★☆
下联,联句径直陈说哲思: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历经人生的盛衰,却懵懵懂懂的,不能明辨事物,更不懂得赞美人生。如通如困:形容懵懵懂懂的不了解人生盛衰道理的生活状态。顽痴:顽钝、愚昧无知。叹:赞叹、赞美。浮沉: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喻人生的盛衰。“叹”是本联句的联眼,知禄命者,历经人生的盛衰,应尊重天与人的关系,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赞美人生,感谢并赞美上天的恩典。
美感指数:★★★★☆
意境指数:★★★★☆
气韵指数:★★★★☆
上联和下联径直陈说哲思,表达了联作者对人生盛衰的思辨,我们历经人生的盛衰,不仅要做到“知禄命”,而且要懂得赞美人生,感谢并赞美上天的恩典。“叹”用词精准。围绕着“知禄命”或“知天命”的主题,紧扣天与人的关系的精义——“和”,联句的意境尚有修缮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总评:★★★★
(2)气韵直陈、精思。</P>
<P>
------------------------
[在天联评]重要说明:
欢迎联友在轩辕论坛“在天联评阁”发表个人优秀联句、联对作品。
在天愿意克尽全心做好每一个联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 21:20: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