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91 个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三年来,欧盟这个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超国家政治组织被持续蔓延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折磨得焦头烂额,而它为摆脱这一危机所作的努力虽不能说毫无成效,但并未见任何根本性的疗效。因此,我们应当这样理解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欧盟尚未解体的现状便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关于这一点,身处欧盟之内、欧元区之外的瑞典和挪威的诺奖评选者有着最深切的体认。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腊等“欧猪五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开头字母连起来缩写为PIIGS)政府眼下正面临着痛苦的选择,要么,坚决地抵御住民众的压力,勒紧裤腰带,以此作为条件,换取欧元区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的贷款。这是一系列长达三年以上的漫长紧缩计划,可不是通过一两次国会投票就能够轻易搞掂的!要么,屈从于民意,使自己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并最终被欧元区开除。或使自己的地位变得与黑山共和国类似——黑山将欧元作为法定货币,但并非欧元区的正式成员国。后一种结果不仅对欧盟和欧元区是一个重大打击,对希腊本身更是灭顶之灾。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达市场的主权债务也许正处在泡沫状态,而新兴市场的债券却是有效的收益来源。基金管理公司Threadneedle首席投资官马克?布格斯(Mark Burgess)指出:“惠誉(Fitch)最近将土耳其的评级调升至投资级,这足以显示新兴经济体的状况有多好。”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主权货币”的内在困境

神游雅典永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游历现实中的雅典则是一件多少有点令人失望的事情,而在最近几年里游历雅典,很可能会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真实的悲剧正在这个西方文明(以及作为一种庄严的经典文学体裁的悲剧)的伟大源头(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构成的整个地中海文明区域)上演。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鉴于此,欧盟另一跟支柱法国一直希望创建欧元区“经济政府”的主张看起来得到了区内更多国家的响应,也赢得了有“欧洲总统”之称的欧盟主席范龙佩的大力支持。这个构想不同于德国希望的通过强化已有的《稳定与增长条约》、用“不救援”、“剥夺投票权”甚至“开除”等惩罚性手段约束各国财政的现成的简单解决方案,而是更进一步,大刀阔斧地改革欧元区现行的治理结构,推动其朝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迈进。多年来德国对此总是抱持着质疑和警惕的态度,出于历史上的恩怨纠葛,它担心这是法国试图利用欧盟这个更高层级的超国家组织来压制、束缚、弱化自己的“阴谋”。不要忘记,前任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前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以及他的继任者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都是法国人。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久前,英国在新一财年欧盟预算问题上与德法两大国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威胁退出欧盟的扬言,仿佛已经敲响了欧盟的倒计时钟声。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在这一普遍呼声之中,人们对于美国、欧洲还有新兴市场哪个更有优势仍有争议。对有的人来说,美国正在复苏的房市以及强劲的公司业绩是决定性优势。其他人则认为欧洲的投资机会更好。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总量巨大、财政稳健的德国认为,欧元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希腊——及欧猪四国——等国的不负责任的高昂财政赤字。这显然是正确的。因此,德国一直倾向于相信,解决之道也在于此:只要对财政赤字国家严格纪律,一切都会好转。然而,这种看法即便不是错误的,也失之过分简单了。事实上,很多旁观者的看法或许是有道理的,即德国自身的经济模式对这次欧元危机也难辞其咎。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超主权货币”的内在困境

神游雅典永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游历现实中的雅典则是一件多少有点令人失望的事情,而在最近几年里游历雅典,很可能会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真实的悲剧正在这个西方文明(以及作为一种庄严的经典文学体裁的悲剧)的伟大源头(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构成的整个地中海文明区域)上演。

看无情却有情 LV4

发表于 半年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上看起来,财政独立这项国家主权的保留确保了成员国各自为自己买单、谁也不能占谁的便宜,但如我在文章开头已经指出的,发行货币和制定货币政策这另一项国家主权的让渡却导致了区内任何一个国家在发生危机时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提高竞争力。建立单一货币经济体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联合来提高欧元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用中国古话来说,就是指望能够“一荣俱荣”,但却又不想承受“一损俱损”的风险,这种制度设计在逻辑上原本就是矛盾的。当年由戈登布朗主导的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正是因为预判到这种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的巨大混乱而明智地决定不加入欧元区的。更要命的是,欧元区在设计上没有原则清晰并可操作的退出机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