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19 个

困惑ing LV12

发表于 12-7-2015 23:4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tcat 发表于 12-7-2015 22:57
其实我们对孩子挺严的, 我们也明确规定他必须考到的分数, 不能讲他没有上进心, 只能讲他做事没有积极性。 ...

多鼓励,多表扬,不要放过孩子的任何一点点的小进步,孩子一定会变得更积极的。小二是关键,尽最大力量去推他,争取进好班 ,让他在人生的第一个竞争中有一个好的开始 。有过努力,就不会留有遗憾,即使不进,还有小三小四的机会, 给自己和孩子一些耐心。好的学习习惯 ,要慢慢养成,不要操之过急,注意方法的应用。
另外,感觉孩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对于男生,这是优点。

困惑ing LV12

发表于 13-7-2015 00:3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客 发表于 10-7-2015 14:18
这篇文章我也读过,很喜欢, 最打动人的是这一段: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反复教育, ...

今夜再读这段话,感慨很多。
忆起儿子年幼时光,第一次会笑,第一次会翻身,第一次会坐,第一次会爬,第一次会站,第一次会走,第一次会跑,第一次会喊妈妈,点点又滴滴,恍若昨日。曾以为,纵使人生坎坷崎岖,有了孩子的相陪,便是丰满幸福。但是如今这幸福,却被养育孩子的艰辛一点点消磨。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还是坡县那过早到来的层层分流压力,让我们无法喘息?
正如文中所说,这段最辛苦的时光,恰恰是我们人生中最幸福的 ,耳鬓厮磨,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秀,让彼此欣赏,也许正是我们这些熊娃妈妈应该做的,不要被外界牵引,心永远属于自己。

再谢推荐好文,并以此共勉。

点评

共勉!  发表于 13-7-2015 11:15

feifei625 LV9

发表于 13-7-2015 13: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听一声干鹊 发表于 8-7-2015 13:01
本地的小学教育,我最满意的就是补习班。不知道楼主怎么给孩子选补习班的。mind stretcher有教孩子游戏编程 ...

借贴问下science center真的有机器人课程吗?怎么加入?孩子6岁了,对机器人乐高之类的很有兴趣。

又听一声干鹊 LV10

发表于 13-7-2015 13:4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eifei625 发表于 13-7-2015 13:03
借贴问下science center真的有机器人课程吗?怎么加入?孩子6岁了,对机器人乐高之类的很有兴趣。 ...

去年我看见是有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确认一下。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3-7-2015 22:2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14-7-2015 10:56 编辑

这个话题跟新加坡教育资源不够有关系, 尤其是学校硬件, 师资等。近十年人口猛增, 小小学校硬挤进一两千个学生, 哪有地方玩啊? 师资严重不够, 一个老师教40个学生3门主科, 哪来的精力啊? 所以, 必须补习了。

不对啊, 新加坡教育经费是仅次于国防预算的, 为什么这么缺老师? 钱都用去哪里了? 这事, 只有教育部长知道。

如此富裕的国家, 而小学老师这么少, 哪不太对。

困惑ing LV12

发表于 14-7-2015 00:4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ishun2009 发表于 13-7-2015 22:22
这个话题跟新加坡消息教育资源不够有关系, 尤其是学校硬件, 师资等。近十年人口猛增, 小小学校硬挤进一两千 ...

好问题。

这也是一个让我非常奇怪的事情,为什么一个老师要教几门课呢?儿子的form teacher即要交英文,数学,居然还要交美术。我常常想,她会美术吗?如果英语和数学,小二的课程突击一下来教,还可以,那美术可是需要一个功底的,速成的老师,会懂得欣赏孩子们的画吗?记得娃的学校搞活动,曾经去做义工帮助老师,那才真的痛苦,几十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玩起来乱七八糟,又打不得,骂不得,管理起来不是一般的辛苦。娃的老师跟我诉苦 ,说太辛苦了,如果没有每年的假期缓冲一下,人都要发疯了,还说下辈子再也不要做老师了。听后不禁让人唏嘘,老师如此疲惫,会不会影响授课的精力?或许,正如shun 哥所说,这也是导致狮城学生大补课外班的原因之一?

至于教育经费,到底都用去哪里去了?这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让我来猜一猜?。或许是用来盖新校舍,安排我们狮城网上众多的牛娃了吧?哈哈,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答案吗?

以狮城的经济发达程度,学校和老师的配置如此不成比例,确实令人深思。只是,这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

chianchian LV6

发表于 14-7-2015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anchian 于 20-7-2015 09:59 编辑

--------------

顶客 LV6

发表于 14-7-2015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顶客 于 14-7-2015 10:11 编辑

这是个好问题,说几句我的观察:

1。本地老师一般都身兼数职,一个人教几门课,这个可能是利于行政管理的做法,而且由于本地学校里除了学业,的确还有其他林林总总非常多的活动,越是所谓名校整得越多,cca, 各种project,各种carnival,  落实到人,这些工作都是要老师来做的。比如过中秋节,华文组得搞个邀请全校孩子家长的聚会,猜谜点灯笼吃月饼之类,功利地说,一个晚上下来,孩子并没有学到几个华文字,老师非常辛苦,但是你要搞趣味教学嘛,不就得弄这些嘛。

2。本地是没有“教研”这个东西的。教研就是老师们专门研究如何把课上好,如何提高教的技巧,让孩子更好的吸收知识,这在中国是个行当,中国有各级各类的教研员。貌似欧美体系都没有这个东西。曾经比尔盖茨给美国教育支招,让有经验的老师带年轻老师,其实就是教研嘛,就是照猫画虎,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课,然后分析,手把手地教,这就是教研的核心。“教研”是个有用的东西,因为一个人懂得知识和能把所懂让他人明白,其实是两回事。中国的教育体系里一直有这个,每个学校都有教研组长教研主任,还有各种研究教学的刊物,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有经验交流。。。这些可能是学习苏联的做法,我猜的哈。本地一谈到提高教学水平,就想着整点电子产品辅助教学,搞点貌似会吸引孩子的短片游戏啥的。我个人对这种做法很保留,因为教育是有关人的产业,不是搞搞硬件就能解决的。

教研在主流体系当中的缺乏,也催生了更多的补习中心。

3。老师真的很辛苦。超负荷的工作量,造成老师的流失,好老师流失到补习中心去了,恶性循环,这是目前体系中的大问题,目前我还没看出来教育部有什么高招解决这个事儿。

还有,钱都花到那儿去了的问题,如果一张纸一支笔几本书,是不太花钱的,但是,打打球,搞个乐队,再弄点风帆高尔夫之类的,那是非常花钱的。:D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4-7-2015 11:0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客 发表于 14-7-2015 10:05
这是个好问题,说几句我的观察:

1。本地老师一般都身兼数职,一个人教几门课,这个可能是利于行政管理的 ...

一个老师教多门可课, 如果能胜任, 我支持。但是班级太大了, 学生众多, 老师也是人, 能胜任吗? 如果只有招架之力, 那可想而知, 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能得到多少? 所以说, 我总体感觉, 新加坡小学教育, 看好的学习成绩, 论贡献, 是家庭(各类补习, 家长辅导)是远多于学校的(当然可能除少数班级如GEP外)。

那么, 学校的宗旨又是什么?

在新加坡, 是没有人有权利质疑教育部是如何分配资源的, 没有制度和机制。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14-7-2015 11:1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anchian 发表于 14-7-2015 09:34
第一,小学老师在这些年的大力努力下,已经差不多够了,第二,这里的小学老师收入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

请问"够"是什么概念? 能量化一下吗? 不是教职员工总数或在教育部拿饷的人数多就叫够, 很多人是不从事一线教学的。关键看一线。稍微高一点的工资留不住老师, 高工资只能留住的是教育部长, 常年秘书, 高管, 大校长, 校长等官僚之类的人。

我认为1:3:40是远远不够的表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