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07 个

mirshael LV14

发表于 18-1-2013 22: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话题好好,接着就损中国来了,我都为你们感到羞愧。。整天中国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有意思吗?

smms LV8

发表于 18-1-2013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哈哈,LS正解。天朝要是萎掉了,这边新移民日子更难过。

mirshael LV14

发表于 18-1-2013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smms 发表于 18-1-2013 22:34
哈哈,LS正解。天朝要是萎掉了,这边新移民日子更难过。

怎么说呢,总觉得有些人对中国苦大仇深的。。。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哪一个国度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优势?一个从中国出来的人总是这样那样贬低自己的祖国,本身就让别人看不起。。。。。

点评

只是很可观的看问题而已。大家说的都是事实。有什么问题。当然偶尔带点感[关键词屏蔽]彩也可以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1-2013 17:25
希望大家用数字说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9-1-2013 00:58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9-1-2013 00:56

nvm LV15

发表于 18-1-2013 2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nvm 发表于 18-1-2013 16:13
规划还真的很难。

首先产业集中才有优势。目前新加坡比较明显的有:

唉。。。。

goldenstar LV5

发表于 18-1-2013 2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ldenstar 于 18-1-2013 23:17 编辑
WAYNEWEI 发表于 18-1-2013 21:51
某些技术的东西可以拿钱砸出来,原创科学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
中国科研要上去,官僚化必须从科研系统除掉 ...

千人本来就让人保留国外的事业。但有要求每年多少时间在国内。  说白了100万人民币,也就吾辈平民年收入而已,何况大牛。 你要人家拖家带口把外面辞了就这么进来,那哪有什么吸引力。真要求把外面辞干净再回来也没意义,有本事的人,想出去还不容易。 千人也就是给你搭个桥,慢慢根扎深了就不由自主回来了。

但是遴选混乱倒是真的。标准订得太泛。基本跟着国际大牛的科研组的小混混,或者凑个名字上science实际没本事的也可以进千人。
另外是标准太过学术。能有技术革新理念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学术派。例如盖茨,乔布斯这些划时代的人,写论文肯定拼不过学究。
创新中国口号喊了很大,创新人才未必就是学术人才。体制盲点一直无法克服啊。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8-1-2013 2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goldenstar 发表于 18-1-2013 23:15
千人本来就让人保留国外的事业。但有要求每年多少时间在国内。  说白了100万人民币,也就吾辈平民年收入而 ...

不过是给各大科研机构分猪肉而已

什么人才不过是个牌子,拿牌子分猪肉,当然是想办法多拿点牌子。

那些人才本来就是中国出去的,原因就是中国没有科研的土壤。不改变中国科研的土壤,把人拉回来,不管是真回来还是假回来,都没有用。
中国科研需要的是去官僚化,而这些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之类,偏偏就是官僚形式主导的。
中国就是改变不了这样的形式主义。

是人才改变中国官僚?还是官僚同化人才?

我认为是后者。不信,等着看。

我希望是我看错。

点评

way版说得太好了。没有好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没有办法发芽。搞科研的人也需要认可跟成就感。再美国能通过科研得到,在中国不能,就这么简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1-2013 17:28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9-1-2013 0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mirshael 发表于 18-1-2013 22:40
怎么说呢,总觉得有些人对中国苦大仇深的。。。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哪一个国度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哪个国 ...

总有些人讳疾忌医的,凡是”祖国“的东西,不管事实好坏都要大唱赞歌。
总有些人喜欢扩大罪名,说科研弊端 ,那些人就盖帽子:“你怎么对中国苦大仇深 ?“

说出中国科研弊端,就等于对中国苦大仇深?

怎么不去问问袁隆平这样的功臣怎么中国科学院入不了?怎么却入了美国科学院?汉芯事件中,国家损失了几千万的资金,怎么没有问问谁骗走了?

真正损害中国的,某些人不去批评。指出中国科研界弊端,倒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对中国苦大仇深“。这是什么逻辑?



newrite LV9

发表于 19-1-2013 0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1,2%的人能有些贡献也不错啊, 比纯浪费好啊.

两个人恋爱 LV6

发表于 19-1-2013 08: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以后的事情我都觉得很遥远了,何况20年后的事情,这中间会发生神马谁能肯定啊?万一出现跟某市挖地铁不断塌陷雷同的情况,估计就是30年后的事情了。那会我都该回老家养老了,管你哪有地铁了;P

茄子 LV9

发表于 19-1-2013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投资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国家,难道你还想一辈子靠种水稻种香蕉来发展经济?
事情总有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如果不花大钱搞这些千人计划之类的吸引人才,中国跟巴西印度之类的国家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前途?
新加坡要不注重教育和科研的话就完全沦为三流国家甚至三流城市了,吸引力下降,经济也谈不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