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43 个

feiyue LV13

发表于 2-12-2012 2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浪淘沙 发表于 2-12-2012 21:52
捐款?
这些司机工资比许多中国来的外劳还高,
很多外劳甚至比雇主扣工钱的,

逻辑不是这样的,不是说谁收入少就给谁捐款,那新加坡都不要有慈善机构,因为还有非洲人民呢
捐款是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至于有没有为他人带来好处现在还不知道。
当然缺点是他们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触犯了法律,一大败笔。

点评

+11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12-2012 07:50

鼓浪淘沙 LV4

发表于 2-12-2012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feiyue 发表于 2-12-2012 22:00
逻辑不是这样的,不是说谁收入少就给谁捐款,那新加坡都不要有慈善机构,因为还有非洲人民呢
捐款是因为 ...

那些低收入就不算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社会需要有人贡献,有人贡献大有人贡献少。现实是有些人获得的比其付出的贡献少。

没有那些底层人士,简单地说,没有清洁工,谁维持卫生?

说牺牲,那些活在社会底层的,都算牺牲者。

七荤八素 LV14

发表于 2-12-2012 2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无需争论是否或怎样帮助他们,各人有啥感动,按照内在的良心去做就好。
我是这事后才开始留意到百度吧;这几天已经努力劝阻了1可能的陪读妈妈、1犹豫是否要来打杂工的人。

鼓浪淘沙 LV4

发表于 2-12-2012 2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荤八素 发表于 2-12-2012 22:42
呵,无需争论是否或怎样帮助他们,各人有啥感动,按照内在的良心去做就好。
我是这事后才开始留意到百度吧 ...

我觉得,用劝阻这个词,不好。
各人有各人的打算。菲律宾女佣几百块工钱,照样有人抢着做。
中国没错现在工资比以前好,但穷地方也是有的。
国内煤矿那么可怕的工作环境一样有人做。

告诉新加坡这边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也就是一个知情权。
知道后还愿意来的,那很好。各取所需嘛。
特别是SMRT这种大公司,相比来说其实还可以的。
工作嘛,就怕一个期望的和实际的落差。
别说司机,我知道有人拿那种5,6千新币的还嫌低呢。

这次是事情,其实就是在落差。被当做合同工对待了,完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和马来西亚人一比,郁闷了,愤怒了。。。

dxq11118 LV14

发表于 2-12-2012 23:4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牺牲了这些人,后来的人肯定受益

点评

对,我也这样认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12-2012 00:18

七荤八素 LV14

发表于 3-12-2012 0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浪淘沙 发表于 2-12-2012 23:30
我觉得,用劝阻这个词,不好。
各人有各人的打算。菲律宾女佣几百块工钱,照样有人抢着做。
中国没错现在 ...

我可能没你这样讲究细节。
有人说,来打杂工,先得无薪实习3个月,结束了可拿多少多少新币之类的,我只是提出了实习后老板不满意的可能性。
至于陪读妈妈,重点给她们看这边的陪读版就好。


老鼠爱小米 LV9

发表于 3-12-2012 0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荤八素 发表于 2-12-2012 22:42
呵,无需争论是否或怎样帮助他们,各人有啥感动,按照内在的良心去做就好。
我是这事后才开始留意到百度吧 ...

我也觉得不要阻止别人来新加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工作生活态度。有些人来新加坡就混得很好,你看这个版的有房有车的新移民他们当初也是那样子一步一步经历过来的。
我们公司的清洁工阿姨(中国的WP)过得不但每天乐呵呵的她还存得起钱。

老鼠爱小米 LV9

发表于 3-12-2012 0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荤八素 发表于 3-12-2012 00:18
我可能没你这样讲究细节。
有人说,来打杂工,先得无薪实习3个月,结束了可拿多少多少新币之类的,我只是 ...

都是各人的命。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

鼓浪淘沙 LV4

发表于 3-12-2012 0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鼠爱小米 发表于 3-12-2012 00:24
我也觉得不要阻止别人来新加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工作生活态度 ...

对的。

呼吁他们过来论坛看看,了解情况,这就够了

七荤八素 LV14

发表于 3-12-2012 0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鼠爱小米 发表于 3-12-2012 00:24
我也觉得不要阻止别人来新加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为人处世态度,工作生活态度 ...

我用阻止一词,本意就是:劝阻,请三思;不认为有啥不妥。
另一面来说,了解了很可能的负面,还是决意要来的人,那我们也挡他不住,不是吗?

知道有太多可怜的陪读妈妈是被中介哄骗过来的。这些人,你遇到却不对她们讲出真相,简直是良心不安哪。

也清楚有人来这边家具店卖家具,虽只拿1.2K一个月,但加上她开车的老公也在本地卖命干活,干2年后刚回家,就全款买下烟台市中心大房子的。
对他们而言,来是对的。因她只付了1.5万的中介费,也没有被谁欺哄了。


点评

话说,能走的,几乎都走光了。话说,留下的就只能喝啤酒降火解愁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12-2012 02: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