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52 个

春满月圆 LV15

发表于 6-9-2011 18: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jjrchome 发表于 6-9-2011 15:50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还好吧。这两所学校面向国际,招生人数又多,学校网站上还专门 ...

这洋人的思路真跟咱不一样啊~~~

这世界真不公平
最有资格发证书人家不发
四六不靠的克莱顿大学
满世界的发文凭啊~~~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7-9-2011 08: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校,以及這個輕浮的世界(转载)
http://www.feiyuecity.com/bbs/thread-57793-1-1.html

我媽同事的孩子在Bellaire high school,全休斯敦最優秀的高中,這個高中每年會有大批考上名校以及獲得全美各種競賽大獎的同學,和她在一個班裡有一個美國同學,申請大學時被哈佛以及其它名校錄取了,在很多人都認為她一定會去哈佛大學的時候,她決定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她給出的答案很簡單:我的專業在UT更適合自己。

          我們學校有一個來自北京的中國人。以SAT 2380以及多次數理化競賽獲獎的優越成績去了哥倫比亞大學。每次有什麼關於大學的問題,也是找他請教。每次跟他聊起大學來,說到他自己的時候,他都遺憾地說沒有能去哈佛和普林斯頓,但是哥倫比亞大學也不錯,畢竟是US News上綜合排名第4。

          有一次在facebook上,看到一個美國同學發出這樣的狀態,“Upenn, Cornell, Rice, or UT? ”我一開始很納悶他這在猶豫什麼呢,他說因為Upenn給的助學金不多,所以要考慮考慮去還是不去。

          我媽單位同事的兒子,當初立志這輩子就要考名校,果然如願以償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專業不是太好,好像是社會學還是什麼的。但是畢竟是名校,也沒想太多,轉眼4年畢業了,發現出來了什麼工作找不著,白白耽誤了一年。現在去一個小農場搞種植了。他媽媽說他現在也有點後悔,但是畢竟那是當初自己的決定。

          一次在college confidential上面看帖子,正好看到一個post,關於rice-baylor combined medical program。只要被這個program錄取了,萊斯大學本科畢業後能夠保送到貝醫學院。裡面有一個人說他的朋友,獲得了intel全美比賽的冠軍,被哈佛錄取了,但是他放棄了哈佛,去了這個program。因為他認為既然他以後要當醫生,那麼這個program正是他想要的。

          在美國生活了很長時間了,也弄了個人人,來看看我以前的校友,也想了解了解中國的學生。看到了很多人,就和我以前一樣,一味地追求名校。我也問過幾個很多實驗高中的留學生,想了解了解現在中國學生的追求都是什麼。她們給出的答案也是普遍過分要求於這個大學的綜合排名。很多學生也是抱著去了大學再說,專業還可以換的心態。其實產生這些想法除了自己的因素外,絕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以及外界競爭的引導。大學在大部分留學生的眼裡最重要。基本隨便拉出一個留學生,她們都能夠把美國us news上前50的學校倒背如流。名校真的這麼重要嗎?至少大部分美國人給我的感覺不是這樣。但是如果把哈佛那些例子扔到中國,估計已經上了新聞。除了人們張目結舌的表情外,剩下的就是對這些放棄名校的學生的思維的質疑。

          上次去聽一個講座,關於“虎爸爸虎媽媽對自己的子女的經歷” “虎爸爸虎媽媽”,一對亞洲夫婦,在很多美國人的眼裡都難以接受,因為他們教育方式自己的子女過於嚴格。他們那天講座的時候去了他們家3個孩子,一個去了哈佛,一個去了斯坦福,還有一個去了UT。也許他們去了UT的那個兒子,跟他兩個姐姐比起來,名氣上略顯遜色,但是他兒子反倒是家裡目前掙得最多的,自己生活過的最舒服的一個。

          名校真的那麼重要嗎?名校真的值得讓你哪怕錄取了你但是獎學金很少的情況下,也要賣車換房子砸鍋賣鐵去上嗎?有多少留學生在物質上完全依賴著父母,用著父母的錢,就為了能去一個名校?孩子們永遠都是家長的寶貝,為了自己能去名校,就可以不讓父母把掙的錢多留給他們一點嗎?他們為了你,肯定會放棄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你難道就真的忍心嗎?

          最起碼這裡的人普遍認為,上了大學,大部分學費還需要依賴父母的人,是一種恥辱。

          名校真的那麼重要嗎?名校真的值得讓你貪圖一個更好的名譽,而放棄了你的專業,你最原始的夢想,你最願意為之而付出的夢想?也許“名校”這兩個字在大部分國內人的眼裡,才是實的,其余的都是虛的。

         “媽媽爸爸,我以後要好好學習,一定考上名校!”

         “好!不管多少錢,只要能去,我們全力支付你學費!”

          這種對話已經不再稀奇,基本上現在中國遍地是。也許,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可以放慢腳步,想想這真是自己想要的嗎?如果名校沒法讓你得到周圍人的羨慕感,你還會去追求嗎?

        “媽媽爸爸,我以後要好好努力,一定當上一名優秀的醫生!”

        “媽媽爸爸,我要努力成為一名科學家!”

        “媽媽爸爸,我要成為一名企業家!建築師!工程師!”

         這些對話也許聽起來多了幾分幼稚,但是那才是我們最初的夢想,少年時代最原始的夢想,而現在為什麼我們卻要用“名校”這兩個字來掩蓋這一切?也許,我們都被這個世界的飛快速度衝昏了頭腦,都被社會和周圍人的壓力推導著,而自己早已迷失了方向。

点评

这篇文章是本帖的亮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9-2011 09:01

刘皮皮 LV9

发表于 7-9-2011 0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jjrchome 发表于 7-9-2011 08:42
名校,以及這個輕浮的世界(转载)
http://www.feiyuecity.com/bbs/thread-57793-1-1.html

哎, 名牌效应, 现在不什么都讲究名牌吗?

误区呀, 误人子弟...

ps: 版主很是勤奋呀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7-9-2011 0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7-9-2011 09:11 编辑

以新加坡为基地展开计划 法国向国际学生推介顶尖大专

                                                                                                                                                                                          
                                    
为了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就读法国顶尖的高等专业学院(grandes écoles ,直译为"大学校"),法国大使馆首次针对本地高二生推出"ELITE"计划。

ELITE(Excellence Learning in the Engineering Sciences)计划是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以及大使馆联合推行的试验性计划,目前只在新加坡推行。

法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科学和高等教育参赞本扎蒂(Benzarti)博士受访时说,选择新加坡为推广基地,是因为新加坡拥有两个特点。第一,新加坡学生在去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突出,显示他们素质非凡。第二,新加坡是亚洲的教育中心,计划如成功,不但可以招募本地的资优生,也能网罗本区域的人才。

这项计划最大的宗旨是让学生对法国高等教育有进一步的了解。获录取的学生将先接受法国数学和物理教授的指导,上40小时课程。过后,讲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学习态度、对前往法国进修的热忱进行评估,最后挑5人到法国巴黎浸濡一周。旅费由大使馆支付。

学生在法国期间,有机会到著名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上数学课、参观通往"大学校"的预科班、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等法国科研设施。学生也会有机会参观埃菲尔铁塔和其他旅游景点,感染法国的文化气息。

和综合型大学不同的是,历史悠久的法国"大学校"每年录取的学生仅数百人,是专门栽培工程、商科和人文科学精英的学院。

这些学院一般通过严格的入学考录取学生,高中毕业生需在预科班学习两年,成功进入"大学校"完成三年课程后,学生会获硕士学位。这有别新加坡人比较熟悉的英美高等教育模式。

本扎蒂说:"我们之前主要向大学生推介法国高等教育,鼓励他们到那里交流或者深造。现在我们把触角扩大至高中生,希望他们有了亲身体验,日后可以选择到法国进修而不是去英美。"

法国大使馆向莱佛士书院、华侨中学、国家初级学院、英华自主中学和国大数理中学五所直通车学校开放申请。结果大使馆在第一阶段录取了12名学生。最终获选到巴黎浸濡的学生包括华侨中学的叶世杰(18岁)、Kawisorn Kamtue(18岁),还有国大数理中学的黄杺惠(18岁)、陈茅烨(19岁)和陆珺(20岁)。

叶世杰和其他高中生一样,之前考虑出国留学,只想到英美大学。但参与ELITE计划后,他有了新的想法。

"母亲知道我有兴趣到法国读书,但她担心我无法适应法国生活。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浸濡做判断,看自己适不适合到法国深造。"

法国大使馆本月9日颁发证书给获选加入第一届ELITE计划的学生。叶世杰和四名同伴已在11日启程前往巴黎浸濡。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点评

2012的学生名单没找到,这个项目还有进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9-2012 09:37

xuemei166 LV16

发表于 7-9-2011 12: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神 发表于 6-9-2011 16:40
谢谢

我就是一路这样过来的,举手之劳分享经验而已,小事^_^

这么多关心着的父母

不知道有多少个上了中学的孩子
还在童年沉睡......
有时,感到无能为力......

xuemei166 LV16

发表于 7-9-2011 12: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emei166 于 7-9-2011 12:41 编辑
jjrchome 发表于 7-9-2011 09:09
以新加坡为基地展开计划 法国向国际学生推介顶尖大专

                                                 ...


The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is increasingly seeking to recruit 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in 2002: every spring, twenty foreign students are admitted for a period of three years during which they receive a monthly 1000 euro stipend.
Foreign students may enroll for one or more years through one of the many exchange programs, and also apply directly

世界排名33的法国最高学府,学费少过1000!吸收国际学生人数及其有限!

那么,他们的顶尖大专后续吸引力在哪里呢?


元神 LV5

发表于 7-9-2011 14: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xuemei166 发表于 7-9-2011 12:27
这么多关心着的父母

不知道有多少个上了中学的孩子

没办法

各种矛盾同时发生,时而独立时而依赖, 时而成人时而幼稚,时而开放时而封闭,时而渴求时而压抑,时而自制时而冲动

中学这段时期经历的不只是读书啊,

这段时期是让家长最头疼的时期,慢慢就好了

(貌似在自述自己当时中学的情况)

刘皮皮 LV9

发表于 7-9-2011 14: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神 发表于 7-9-2011 14:37
没办法,无能为力很正常。

各种矛盾同时发生,时而独立时而依赖, 时而成人 ...

快别说中学了.

就我家小二的小子都跟你讲的一模一样.

哎, 时代在进步, 咋这叛逆期也在进步, 还越来越小化.

sgcn007 LV13

发表于 7-9-2011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gcn007 于 7-9-2011 15:43 编辑
我媽同事的孩子在Bellaire high school,全休斯敦最優秀的高中,這個高中每年會有大批考上名校以及獲得全美各種競賽大獎的同學,和她在一個班裡有一個美國同學,申請大學時被哈佛以及其它名校錄取了,在很多人都認為她一定會去哈佛大學的時候,她決定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她給出的答案很簡單:我的專業在UT更適合自己。
估计这孩子选的专业是财会,德州奥斯汀商学院的会计专业是全美排第一的。

orchestra LV16

发表于 7-9-2011 15: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jjrchome 发表于 7-9-2011 08:42
名校,以及這個輕浮的世界(转载)
http://www.feiyuecity.com/bbs/thread-57793-1-1.html

        “媽媽爸爸,我以後要好好努力,一定當上一名優秀的醫生!”

        “媽媽爸爸,我要努力成為一名科學家!”

        “媽媽爸爸,我要成為一名企業家!建築師!工程師!”

         這些對話也許聽起來多了幾分幼稚,但是那才是我們最初的夢想,少年時代最原始的夢想,而現在為什麼我們卻要用“名校”這兩個字來掩蓋這一切?也許,我們都被這個世界的飛快速度衝昏了頭腦,都被社會和周圍人的壓力推導著,而自己早已迷失了方向。

  说得真好。
  的确,现在的社会和有些家长变得越来越短视和浮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