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thic LV
发表于 5-2-2010 12: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看到的,转来
『天涯杂谈』 新加坡公车见闻,愤怒之后的冷静反思
作者:思春的牛 提交日期:2010-2-3 21:58:00 访问:18248 回复:88
为了看在新加坡教华文的女友,再次来到这个热带国家。有别于北京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这里依旧暑热难耐。从牛车水赶上970,已经是下午七点,天还完全没有黑的迹象,这个时间,我也习惯了仍然在街上晃悠,虽然在家里我可能已经躺被窝里看小说了。
这里公交前排是一组座位,两两相对,北京的公车这样的座位一般在后排,这里是在入门处。由于是高峰期,只好坐背对司机的方向,虽然这样的坐姿会让人头晕,不过在疲惫面前,什么都不再重要了。我的对面坐着两个人,一个老一些的大概六十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四十多的中年人头部很光亮,脸部也很光亮,根据我女友的判断这是一个做厨师或者理发工作的。那个老一些的看不出职业,穿的皮鞋和衬衣,估计不是在小贩中心卖餐巾纸的,不过想来这个年龄坐公车,除了体验生活,有社会地位的人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这个老者应该也不是花园洋房的主人,因为这两个人都在组屋区下车,更说明问题。
我们坐下以后,这两个人开始讲话,新加坡人讲一口非常让人感到无语的singlish,估计除了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外国人刚接触会非常不适应。但隐约可以听到新加坡,中国两个字。后来那个中年人开始讲中文,说实话这个人华文讲的很好,吐字清楚,我听得很真切。也许他看出来我好像对他的英语感到困惑,不过我觉得他肯定是觉得我不懂英文,而绝不会觉得哥是不懂singlish,我听不懂他们的singlish,但是虽然我的八级没有考到优秀,我和美国人交流时一点不会有问题的,这些这个中年人大概不知道,当然也不可能知道。
首先是那个中年人,穿着凉鞋的中年人,我看到的是没有牌子的沙滩鞋,这种鞋子在新加坡也就是不到五十新币 。我不是物质主义者,但是我喜欢从我感兴趣的事务上琢磨一个人的情况。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其实可以从其衣着谈吐表现出来,由于这个人激起我强烈而浓厚的兴趣,我对其十分关注。此人看见我们入座以后,就开始进行其演讲。首先讲他们新加坡山清水秀,有山有水。这点我承认,新加坡确实很干净,马路上看不到一丝尘土,我的皮鞋到这里不用擦,这里的汽车每一个都是闪亮,这其实让我回想起中关村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大雪过后满是泥泞的路边。我们要承认这个差距。中年人继续讲他们新加坡的富足,非常骄傲的谈起他们这个国家的高收入。顺及提到中国人不管学历再高,也要来他们新加坡刷盘子,做清洁工,一个月800块(新币,大概四千人民币)。接着讲到笌笼的小姐,十有八九都是中国鸡,说我们中国人出去不是做清洁工就是做鸡,还排成排接受他们新加坡男人的筛选。讲完这些,那个中年人下去了。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不见了。坐在公车里甚至觉得有些冷,看旁边我女友在默默地掉眼泪,我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我们就这样枯坐了大概五六分钟,看着周围印度裔的,华裔的学生上车再下车,看着一张张酷似中国人的新加坡人从身边挤过,心里有些小小不爽。但是似乎找不到出口。但是我必须打开沉默,对面还坐着那个老年人,他们是认识的,我要让他听听中国人的声音。
我跟女友说,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人社会地位的降低而呈上升态势。歧视别人的人大多数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由于视野的偏狭以及处于对自身群体社会地位低下的恐惧,必须通过歧视别人寻求自我生存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之在心理上变得不再脆弱,当然这种心理妄想是源于其歧视对象的存在,一旦这种对象脱离其视野,他就会重新面对这个使他感到恐惧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有和他相同人种但是却有着不同经历的其他人,这些人是其无法匹敌的,甚至是永远虚无缥缈的,这样的人会使之膜拜之余,更有感于其自身的卑微,这种卑微的情感又支配其继续靠歧视他人获取内心的一丝安稳,这是种恶性循环,但是又是真切发生的。
我们中国人,再高的学历也得来新加坡刷盘子,当清洁工。我觉得这位先生的这些话让我没有反驳的一丝兴趣。我们的学历高的同胞有没有刷盘子的,有的,但是那是在美国多一些。为了美国的绿卡,很多人刷过盘子,洗过碗,但是这群清洁工将来靠自己的努力,却成为有所成就的海外华人。而有的人即使身在这样的有钱的发达国家,不用刷盘子拿800新币,但是拿两三千新币并不能使其本质区别于这些人,不过是一个穷人与一个更穷人的比较,一顿饭吃三个馒头与两个馒头,说真的,碰不上鲁智深,一般是饿不死人,也撑不死人的。
当然,美国之外,在新加坡刷盘子的有我们学历高的同胞,这点我不否认。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也许有的人是真的热爱这个工作,乐的刷盘子。有的人可能是持不同想法,乐的在这边刷盘子,更有的也许只是暂时安顿,为的就是将来的一飞冲天。我们中国人穷是穷点,但是有一点我们在海外的知识分子做的很好,就是有一种不懈地拼搏进取的精神,我们有为了达到目标不惜卧薪尝胆的勇气。当然这里没有任何对学历不是很高的同胞偏见的意思,比起那些有过教育背景的人,不具有相关学历,在海外出人头地会相对难一些,这些我身边的朋友有很多可以举例。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身处海外,背井离乡只是为了生活得到改善,这些你们这些长着我们中国人样子,有着我们中国人血统的人的祖先不是一样走过相同的路?不是也下南洋历尽千辛万苦?我女友那句话,觉得自己高贵就不要讲中文,讲你的英文去!
我们同胞出去做鸡的,在这个中年人眼里,十有八九的笌笼妹都是中国人。我不知道笌笼,也不知道那里是红灯区,这是我回来问房东才知道的。我在新加坡生活过一段时间,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可能我这个人不好这口。用我女友的话,你们新加坡男人去嫖妓,本身就够下贱,还说我们中国小姐便宜,岂不是搞不了欧美妹本地妞,只能迁就着光顾中国妹,那岂不是更下贱?
那个老年人下车了,紧接着我们也该下车了,虽然说在车上讲上述的话感觉怪怪,整车人非常安静,只有我和女友的声音,也许又会被人认为,看,粗鲁的中国人。这些都无所谓了,下车时有一些轻松,但是更多的是沉重,这种感觉压的人不爽,有些话还是觉得要讲出来,不管大家什么看法,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也许是错的,没关系,尽管骂都可以。
作为一名群众,我没有交过任何申请书,之前最大的想法就是尽早地移民。哪怕是新加坡这个地方,移民这里作为跳板可以去欧美,相对来说会容易许多。在中国读法律,尤其是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这个地方读法律,更多的时候不仅不能给人希望,反而更多的看到的是无奈。许多东西禁锢着人的选择,在良心与物质面前很多时候的二选一让人无言以对。很多匪夷所思的名词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从一种体育运动到另一种体育运动,从一种被动语态到另一种被动语态。这些成为我尽快脱离这个国家的催动力,尽管我学到的东西在别的国家只是废纸一筐,但是貌似这个念头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但是今天的事情犹如一记闷棍,告诉我就算我能拿到这个国家的国籍,但是我无法欺骗自己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我也在抵抗任何外国人对我祖国的污蔑。这种污蔑虽然只是群体性的,但是具体到自身,就是针对我们每一个国人。人都说,不到了海外不知道爱国,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感觉就是自己家人说什么都好,吵架打架都好,邻居过来唧唧歪歪就会使人不爽甚至一致对外,这种感觉是一致的,不管小到家庭,还是大到国家。
新加坡这个国家,很多国民都是没有读过大学的,他们读理工学院,类似我们的大专,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这个国家的国民可以享受政府的组屋,以及分享政府发展的成果。这个国家靠着优良的港口,健全的法制,廉洁的政府,高效地管理在亚洲非民主国家中独树一帜的存在。而我们拼命挤破头的读书,从硕士博士到圣斗士烈士,仍然面临失业的巨大危险。我们国家是非常庞大,从人口基数到国土面积,这决定了治理这个国家的难度远远大于这个城市小国。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借鉴这个岛国的经验,在合理的范围内放开某些管制,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些应该引起一些关注。
爱这个国家,就不是抛弃这个国家。也许到现在我才明白,有些矫情,很多人看了会骂了,无所谓的,只是本人一些肤浅的言语,如果有人认为我是五十分党,也无所谓。我知道的只是自己而已。
我讨厌今天的以及仍然在污蔑我们这个民族的人。但我反省的,是我们如何避免别人污蔑的。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也许我会真正的考虑考一个法官,去维护最低限度的司法公正,也许这也是我唯一为这个国家做的,前提是我要放弃自己对名利的追求。这些都是一种考验,当然也是一种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