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06 个

盐水人 LV6

发表于 21-11-2009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6001
回复:172
这么多人关心目前问题,希望是真正地关心,积极发言。

dephyne LV8

发表于 21-11-2009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赞同楼主为自己和孩子争取合法权益,就这点相信所有国人都会站在一边。
现在要讨论的是方法问题,楼主的想法显然是想团结所有的陪读妈妈一起向政府施压。可楼主却没有摸透政策和新加坡的大环境。
1,新加坡的人民是出了名的听话,为什么?反对党从来没赢过大选,为什么?因为他们明白想在新安身和发展必须顺服,反对只会把自已推入万劫不覆的境地。楼主可以不服,但这就是新加坡的大环境。就算你抗争成功,政策改变,所有妈妈都有了后路,但是唯独你不能功成身退,因为政府最痛恨的就是煽动人群给它施压,你想政府会留你吗?我大可鼓动你去跟政府对抗,我可坐收渔人之利,也可躲在一旁看笑话,为什么还要苦口婆心的劝楼主,你想想吧
2,楼主对于政府的指责的确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打个比方,在雷电交加的一天,你好心让一个人进家避雨,可雨停了那人却不想走了,说自已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硬是要留下来,你不留就说你不人道,把你骂个狗血淋头。还纠结朋友天天上你家闹,这样的人现实中确实存在,楼主你会留他们吗?还是叫警察把他们通通抓走?很简单的道理,公平的说,政府不能强逼想走的人留下,你也不能强逼政府留他不想留之人呀。
3,想想为什么有些孩子来了两三年政府主动奉上PR,有些却十几年也求不到,这其中必有原因,楼主若能对症下药或许自会马到功成。
4,完全没有打击楼主的意思,只想让你认清形势,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yyb0001 LV0

发表于 21-11-2009 0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mapleboy22 LV8

发表于 21-11-2009 09: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2,打个比方,在雷电交加的一天,你好心让一个人进家避雨,可雨停了那人却不想走了,说自已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硬是要留下来,你不留就说你不人道,把你骂个狗血淋头。

这点与我所说的同一个意思:做人要有感恩的心。

mapleboy22 LV8

发表于 21-11-2009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yyb0001说的理性。

+10

mapleboy22 LV8

发表于 21-11-2009 1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新加坡的人民是出了名的听话,为什么?反对党从来没赢过大选,为什么?因为他们明白想在新安身和发展必须顺服,反对只会把自已推入万劫不覆的境地。

想必是您对新加坡认识的不够彻底才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就像我看过的一贴: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会闹笑话的。

盐水人 LV6

发表于 21-11-2009 1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4  至于另外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还没考入理工学院家中经济负担很重,母亲回国无法就业等等情况,我觉得应该呼吁政府建立一个机构甄别审查,然后给与陪读妈妈一定时间期限的签证,在此期限内可以从事餐饮、酒店客房等一些不影响新加坡人就业机会的工作,并且在工作准正申请上给与方便,尽最大可能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这里行动的妈妈孩子就是这样的啊,基本的期望也就是这些。那种3年就无条件要PR的妈妈是无赖,与这里争取留下陪孩子到学业完成的妈妈完全不同的。

min832917 LV8

发表于 21-11-2009 1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妈妈们的苦衷,dephyne 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不要向新加坡政府施压,但可以把妈妈们面临的困境向有关方面反映,所谓善始善终,希望新加坡政府能够在既定政策的背景下略有变通,为目前留新困难妈妈提供一条生存之路。再办理陪读申请时,必须辅以经济基础为申请条件,至少要保证国外资金每年2万新币标准的支援方可申请,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盐水人 LV6

发表于 21-11-2009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盐水人 于 21-11-2009 10:59 编辑
我完全赞同楼主为自己和孩子争取合法权益,就这点相信所有国人都会站在一边。
现在要讨论的是方法问题,楼 ...
dephyne 发表于 21-11-2009 09:37



  我是家属,也是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不必担忧陪孩子问题。  但我是真滴关心这些妈妈孩子,她们都是勤苦耐劳值得关注的。

作者的呼吁也是为新加坡担忧啊,是从双方面考虑的。想想若果真发生很不愉快的事情,那时候政府再来考虑这些问题太被动了吧。

看人家的意思:


其实,陪读妈妈来的时候,大多是抱着让孩子成才的愿望的,和其他身份的妈妈一样的心情,追求美好的生活。特别是穷妈妈,绝对不敢造次的,也更加会培养出品德优秀有真才实学的孩子。 这些陪读妈妈的愿望也是不高的,仅仅要求政府允许她们能像其他的新加坡妈妈或永久居民的妈妈或马来西亚的妈妈一样,尽自己所能地工作而已。如果新加坡政府宽宏大量一些,就把他们当成新加坡的一份子。可以让她们到了新加坡就缴税,然后拿居住证就可以工作,哪个月不交税就停止陪读。这样政府丰收了,也杜绝了黑工逃税等现象的发生,又可以节省政府部门因检查而浪费的人力和精力。把这些税钱人力和精力用在其他建设新加坡的地方岂不更好!何必弄到两败俱伤,一方面打黑工的心惊肉跳,一方面收不到黑工的税。新加坡反正也是要请人来工作,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地拿这些工作方便陪读妈妈用以抚养孩子呢?陪读妈妈也可以为提高本地孩子的华语水平服务,这是本地妈妈无能为力的,不存在饭碗之争。其他方面的工作位置问题,也没有什么好争议的,陪读妈妈被同化为本地一员,那就以本地为家了,还讲什么里头人外头人呢?谁有能力都可以贡献在新加坡不好吗?妈妈和孩子也真正地安居乐业心系新加坡了,皆大欢喜,何乐不为?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给予实在的奖赏,发个邀请函,连妈妈一起给个PR也不为过。妈妈抚养了优秀的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也可以鼓励孩子发愤图强,达到让孩子死心塌地地为新加坡服务的目的。试想:妈妈在新加坡,孩子能走远吗?如果母子一定要分离,孩子翅膀硬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让人心碎的新加坡?
      树上的果子就要成熟了,从使用价值的观点出发,也该讨论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了。

dephyne LV8

发表于 21-11-2009 1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phyne 于 21-11-2009 11:02 编辑

嗨,mapleboy22
可能我真的还不是很了解新加坡,只是一个新加坡朋友在政府工作。他常跟我讲政府怎样用一些方法逼迫反对党某些人顺服,他也告诉我政府怎样让人民听话,而我周遭也有好多敢怒不敢言的朋友,你见过新加坡人街头抗议吗?想起一个新加坡朋友说的话,“我们本地人太怕输,无论如何是不敢和政府对抗的了,这点要靠中国的朋友了”听着很无奈呀。还有“新加坡的人民是出了名的听话”这句话是李国煌和几个公众人物在电视上公开大声的声明,我借用而已,也许用错地方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