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 但在1984年,或者对于DynaTAC 8000X的设计者Rudy Krolopp来说,这台手机并不昂贵,也不能称作是砖头。 退休多年的Krolopp现年74岁。在谈到DynaTAC 8000X时,他依然神采奕奕:“我们的庞大的开发小组创造了历史。” DynaTAC 8000X的开发周期超过了10年。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开发工作。在DynaTAC 8000X的专利证书上总共有三个人的名字,Krolopp、Cooper以及当时摩托罗拉通讯部领袖John Mitchell。 Krolopp回忆到:“1972年12月的一天,Martin将我叫到办公室,并对我说:‘我们需要开发一台移动电话。'我惊奇的回应到:‘移动电话是什么东西?’。” Kropper和他的团队接受了项目,要求在6个星期的时间内做出移动电话的模型。任务非常急迫,因为当时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在考虑是否允许AT&T在美国市场建立移动网络,并提供无线服务。而且,AT&T也有自己的移动电话开发计划。摩托罗拉不愿意让大好商机溜走。 终于,Krolopp和他的团队提交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概念模型。Krolopp回忆到:“我们将模型交到了工程师的手中。房间里的8个人都感觉模型太小了。所以我们规定,任何人再质疑产品的大小,请立刻出去。” 没有人离开房间。在长达10年的开发工作,耗资1亿美元后,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终于问世。当然,建立基站也是发售延迟的一大原因。
[BR]
[BR]
[BR]
[BR]
[BR]相机发源地
[BR]事实上,照相机的外形从湿板时期就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虽然绘画暗箱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是一些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师不断打破常规,个性化产品大量涌现。仿形照相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比较典型的如1862年法国出品的一架汤普森·左轮手枪式相机(Thompson Revolver),设计者将镜头作为枪筒,圆饼式片盒充当左轮,相机的持握部分设计成枪把形状,十分别致。然而,英国的J·兰卡斯特/桑公司(J.Lancaster & Son)更是别出心裁,他们在1886年开始生产兰卡斯特表式相机(Lancaster Watch),分有绅士型(Gentleman's model)和女士型(Lady's model)两种。 受仿形相机的影响,1888年瑞士也生产了一种装有手枪柄的以斯考佩特牌相机(Escopette),看上去有些四不象,但眼下已是珍品。仿形相机的高级形式还具备了暗藏式相机的功效,又称伪装相机,1890年法国出品的摄影领带(Photo Cravate)就是伪装相机的早期典范。同时期的伪装相机还有仿书本、望远镜或其它常用物件形式的出现。如1894年法国仿Le·摄影卷(LePhoto Volume)的伪装相机等等。其实,真正用来偷拍的相机是专门设计的暗藏式相机,象本次博览会上展出的斯特恩盘式相机(Plastron Stirn)。这是一架1886年美国的产品,相机采用圆形底片,故此机体为盘饼状,可以方便地暗藏在衣襟内,镜头由扣眼中探出拍照,不宜被察觉。 19世纪下半叶,虽然法国相机制造业在德、美等国产品的冲击下开始萎缩,但是法国产品的制造技术及其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各种结构与规格的相机法国均有生产,大到座机、小到微型干板机,应有尽有。这一时期,法国同轴取景产品中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单镜头反光式相机,而旁轴产品中双镜头反光式相机亦处在发展前卫。如1890年的巴兹双反相机(Bazin Reflex Camera)。法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高速快门的国家,1898年法国S.O.L公司发表了赛格瑞斯特(Sigriste)高速快门系列产品(本刊2000年4期38页插图5),相机的最高速度达到了1/5000秒,这个记录在普通相机上一直保持了90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技术实力极强的尼康公司刷新。实际上,S.O.L公司采用的快门结构非常巧妙,这种设计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10000秒的可能。赛格瑞斯特产品还包括了立体相机(StereoSigriste),快门速度范围宽至1/60-1/2000秒。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里,标志法国相机工艺水平的产品也层出不穷。 法国摄影博物馆保存的1890年由法国C·M·琼特(Jonte de Charles Monti)公司生产的古典式木体折叠相机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基本反映了19世纪相机制造业的一般工艺能力。法国相机工业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激发了其它工业化国家参与相机产业的开发,并最终将法国从相机制造领域中淘汰出局。对法国的相机制造商而言,19世纪最直接的威胁来自德国。由于德国在光学方面的领先地位,法国照相镜头的生产被不断压制,进而,在相机生产方面也遭遇德国挑战。当法国人还在热衷于木体结构的外拍机的时候,德国人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金属相机的研制方面。1898年,德国全金属框架的无敌牌(Invincibel)风箱式相机问世,此后,德国相机在金属材料应用上不断取得成绩。而此前,德国的木结构相机同样也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就象1889年德国生产的全景奇观相机(Wonder Panoramic Camera),它可以作1/4周(90度)、半周(180度)、3/4周(270度)和全周(360度)4种范围的转角拍摄,在早期转机中它是性能比较完备的一个。1888年柯达商品化胶片的公布无疑给世界照相机工业打了一针兴奋剂,相机开始步入使用软片感光材料的时代。由柯达主导的具有专利保护色彩的廉价软片相机的大量生产和向欧洲的倾销,造成法国相机产品市场份额不断削减,进入20世纪后法国产品开始举步为艰。但是规模上的削弱并不表示法国相机工业就此灭亡,胶片相机的研制与生产在法国仍然得到相应的发展。1921年,法国的H·贝尔(Henri Bayle)和胜利侯桑(Victory Houssin)公司制造了一架使用35毫米胶片的摄影坦克(Phototank)相机,该机外形酷似坦克而得名,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最早使用35毫米胶片技术中的一个。 但是,法国相机制造商似乎对干板相机独有情钟,20世纪上半叶时,法国造的干板相机依然占据着法国相机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多镜头相机曾是法国历史上的骄傲,1924年旧梦重圆,法国再度生产了一款使用干板的装饰性很强的多镜头相机(Le Multi Photo),这架机身华丽的出品好像实用性方面出了问题,相机被束之高阁。接下来,德国相机以其精密的特性不断赢得国际声誉。1924年,公开发表的徕卡相机为古典相机的终结划下了句号。1925年,工艺精湛的徕卡Ia相机带给人们的震动不亚于摄影术的诞生。从此,世界相机制造业开始步入现代化大生产的里程。相机研造中心也开始由法国移向德国。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