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9 个

假行僧 LV0

发表于 3-8-2008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happyboss LV5

发表于 4-8-2008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觉得楼主的出发点是要帮助在新的现有陪读妈妈,而不是要往这边再办陪读。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不太实际,这不是在中国,成立个互助会什么的,帮找工作或是集体做什么工。在这里是要政府批准的,否则就是违法。</p>
<p>&nbsp;</p>
<p>还有,有几个妈妈是完全从国内拿钱来陪读,当然有,但是很少。多数妈妈是要做工才可维持开支的,你讲保本微利,能维持的了生活吗?</p>
<p>&nbsp;</p>
<p>我很同意楼上的和小乌鸦爱妈妈的观点,现在的陪读很难找工作,政府为了降低投资者的运营成本,大批的引进劳工,薪水很低,又没加班,有的工作时间又长,而且现在中介进人又给老板钱,他们在陪读妈妈身上赚不到钱,所以不愿请陪读,即使请,薪水也很低。</p>
<p>&nbsp;</p>
<p>我也希望已经来的妈妈,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挺住,不要半途而废,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如果条件允许,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个文凭或技术会有帮助申请准证和PR的。</p>
<p>&nbsp;</p>
<p>我也是从陪读妈妈一路走来申请到PR的,也希望能帮到其他的妈妈,可是能做的实在有限,只能在这里就我所知的事给大家一点意见。</p>
<p>&nbsp;</p>
<p>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苦尽甘来!</p>

abs110 LV5

发表于 4-8-2008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p><strong>以下是引用<i>happyboss</i>在2008-8-4 0:26:00的发言:<br/></strong></p>
<p>我觉得楼主的出发点是要帮助在新的现有陪读妈妈,而不是要往这边再办陪读。出发点是好的,</p></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花白兔</i>在2008-7-31 8:22:00的发言:</b><br/><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000000">问题是我们不仅有想,还要有法.请妈妈们</font>针对陪读妈妈<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6">从<strong>中国</strong></font></font>办理手续来到新加坡下飞机、住宿吃饭、孩子入学、工作学习、婚姻家庭、证件续签、改变身份、租房买房等等全过程中,</font>具体谈谈“妈妈之家”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怎样做才能让妈妈满意,孩子高兴,公司有收入可持续发展,哪怕是谈其中的一个问题也行,具体点,便于操作。我们都是过来人,回顾下我们走过的路就知道哪些对了,哪些不满意,应该怎样做更好。总之,我的基本思想不能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陪读妈妈服务是公司的根本宗旨;保本微利可持续发展是公司的经营原则。感谢妈妈们! </div>
<p>25楼很善良,愿意相信并从好的方面的去想别人。。但是。。</p>
<p>&nbsp;</p>
<p>&nbsp;楼主的目标一目了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4 10:32:34编辑过]

abs110 LV5

发表于 4-8-2008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iyuxuan</i>在2008-8-2 15:32:00的发言:</b><br/>楼主不现实的想法,有资金就去办个实体,别老想着赚还没有来的陪读妈妈的钱。 </div>
<p>[em71]</p>

lhh993 LV2

发表于 7-8-2008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想法很好.只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管理方面如何来运做.中国有句话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成就事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我们生活在国外.主要还是要有信心.本人是在国内做管理的.如果有要帮忙请联系我.</p>

行走天崖 LV4

发表于 13-8-2008 0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只要不违法,真正能帮到人,赚一点钱有何干?</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出门在外,谁没难处,就怕有钱也没人帮。</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里,钱是很现实的,提到钱就敏感,</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楼主的心意很实在,她并没勉强任何人,</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而是勇敢地与大家分享。</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p>

45 LV7

发表于 19-8-2008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问题很多,但大家也没必要太过消极.我姐姐的孩子是去年来的,是我在这里找中介帮着弄出来的,一共收了4000多新币(具体数字忘了), 包括半年语言学校的学费,其他什么接送找住宿之类的都不负责在内,8月底到新加坡,11月开始我帮她跑我家附近的小学,好象就跑了3家其中一家说人满了,不收,另2家要我等,过了大概半个月其中一家就让我带孩子去考试,我去了后交了45元考试费,然后在老师办公室外等孩子考试,数学和英文2门,就我姐姐孩子一个人考,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学校通知说孩子考得不好,跟其他几个孩子比算差的,没能被录取,我很失望的,可又过了几天,学校又来电话,说4年级有名额,问我们愿意不愿意读(我姐姐孩子在国内是读完5年级出来的,所以我们本来是打算再读5年级的),最后我们商量后同意了.<br/>总的来说,我家孩子还算顺利的,不到4个月就找到政府学校了,我听语言学校的老师说,有些成绩实在太差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给学校赞助费来找到学校,费用根据学校的好坏而定.<br/>我自己来新加坡快10年了,从一个EP到现在的公民,其中太多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条件好了些,所以我也辞去了工作快2年了,专心在家带带孩子,有时候也会接些活在家做,反正有电脑就行.<br/>LZ的想法我也有过,但不知道该从哪具体办起,我的目的也很简单,只希望每个背井离乡的妈妈们,孩子们少受点罪,多点自信而已,所以我很赞成上面的朋友说的组织个同盟会之类的,办公司带点盈利性质的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给大家提供活动场所,让大家交流信息,让新来的人感受到同胞的温暖.仅此而已.<br/>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可以CALL我:&nbsp; (乔)<br/>

smile17138 LV5

发表于 8-9-2008 0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到大家谈的一些话我就来气,前二年我帮我亲戚办来新加坡小学加陪读,没要他们出一分钱,从表格到最后连签证费我都帮给了。担保费也政府没要交,学校要先考试,我说了好久的情,学校也免了考,可以说他们没费一分力就直接拿到了留学签证,只要上飞机来上课就可以了。(他们除了在中国办了一份自己的护照寄来复印件外,什么也没做,也不知我办得多辛苦)结果是什么大家猜一猜?

结果是:他们拿到了签证之后,觉得太容易了,所以决定暂时不来,放弃了这份我“很容易寄给他的签证”。理由大约是我猜的,因为我不能担保他们住在我家里吃饭,与免费住宿。因为我们家里素食,他们是肉食(我答应了每个月支持他们300元住宿共一年,让他们外租,在一年后她们可以工作,我也答应了尽我所能帮找工作),也许我没有承诺“包到完”是让他们不够足以满意吧。

事情的结果让我很难堪,因为我最后要写信给学校,解释我为什么拿了别人的学额又在开学前几天才说不来,严重的让我在学校面前失了信誉(至今天我最介意的一件事,因为一年后,我自己的孩子也要申请读这间学校,让我很尴尬)

而另一件事情,则是一年后,学生pr开始送了,他们开始有意要再来。我只好装作不懂他们的意思。我是个很重亲情的人,但在这件事上,我真的不想再帮了(虽然我还有再帮的能力),也许这样做还是证明了我心胸不够。

我说这些话不是为了要指责我的亲戚,我想说的是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懂得珍惜机会的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人生。我敬佩这里许多妈妈,在比较这下,我很遗憾自己的家族没有你们强。而尽管我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们制造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却总是会最终会在他们的权衡再三,觉得我给的条件没有“100%”,他们只有80%成功的把握而放弃。

也许到新加坡后自己也变了,从来不给人零风险的承诺,己经成了骨子里的。即使心中己经给了100%的,也不会向对方开出支票了。

最苦恼的事情,还是自己心里在痛。我知道我依然想帮忙,无论是我哥还是姐家的人,我都在想着一切可能性想弄他们过来。我也依然很清楚他们对我有所期待,他们永远会期待着我最终会给出“零风险”的大红包,而我则非常清楚,这种好事,是永远我也不可能给出的。

也许会有那一天,如他们所言,我成了大老板就好办了。可问题就在这里,我只想一个安定的家庭生活,温饱再教育好儿女,并不想要去做大生意赚大钱?

无聊妖妖 LV3

发表于 9-9-2008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许多实际问题还需要考虑,不过能够帮助妈妈们提供一些合理的咨询,帮助渡过困难时期还是很不错的。支持

ying0575 LV6

发表于 10-9-2008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其实我觉得可以成立一个协会,大家以会员的身份加入,对每个会员一年可以收取一定的会员费。我相信很多陪读妈妈愿意进来的,特别是新来的妈妈们。一个月聚几次会,讨论和交流一些自己的心得,同时也帮助需要帮助的妈妈做一些事。
[BR]本人打算明年过来,如果有这样的协会,我第一个报名加入。
[BR]大家还可以以协会的名义同政府作一些必要的沟通。人多力量大,聚在一起事情就比较容易办,妈妈们就会有种安全感,这就是妈妈们的娘家。
[BR]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有说的不妥的地方请原谅。
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