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1 个

雨茜 LV13

发表于 5-4-2012 16: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茜 LV13

发表于 18-4-2012 1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 有一点点闲钱不甘心放银行~
于是想折腾下看能不能钱生钱

有点想做基金定投,每个月放几百块进去,各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答:
你的投资目的是什么?
期限有多长?
能承受的风险有多高?

针对你的这些个人需求,有矢放的地才能建立你自己的投资策略,选择相应合适的投资方式和产品。

即使简单的基金定投也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产品可以选择,各有优劣。

原帖: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 ... age%3D1#pid54980604

雨茜 LV13

发表于 21-6-2012 1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茜 于 21-6-2012 11:14 编辑

联合早报
散户投资者应善用时间优势

雨茜 LV13

发表于 25-6-2012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报星期天针对房屋贷款所作专题,虽然是基础知识,但是对于首次购房的和预备购房的人,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建议首次购房者尤其需要详读。


点评

2014,yeah...:)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6-6-2012 10:45
学习了,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5-6-2012 14:59

雨茜 LV13

发表于 26-6-2012 1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Sunday Times 对于房贷利率和Refinancing,也做了很好的讨论。 尤其开篇讲得几句话很到点子上。

雨茜 LV13

发表于 27-6-2012 1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早报:

从2013年1月起,就读政府小学、初高中及初级学院的学费,非公民学费将强涨。

点击此小图看大图

雨茜 LV13

发表于 2-7-2012 1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最新统计,应届毕业生起薪上涨
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起薪中位数从去年的每月2900,上涨到每月3000.
Poly应届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从去年的每月1800,上涨到1850.
除医学、法律以外,收入最高的专业中位数为每月3500,是NTU的航空空间工程和NUS的系统工程。


雨茜 LV13

发表于 5-7-2012 1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信用卡还吗? 如果可以的话, 要去哪里还? 谢谢

答:HSBC, SCB, ANZ 可以。

不过,不是太推荐这种办法,因为用信用卡,虽然方便,但是银行会收取额外的费用。
另外,如果发生持缴或者本身已经有卡债的,那么债务就会越来越增加了。

总的来说,还是更建议用GIRO 吧。


原帖:Income tax 可以用信用卡还吗? 去哪里还?
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30123&fromuid=74272

雨茜 LV13

发表于 16-7-2012 01:5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茜 于 16-7-2012 18:27 编辑
[投资] 100多万的闲置资金做何种投资好
1# gzb924
1. 不想做实体经营,因为已经有了,已经很忙了,都想关了不干了,挣再多也不想永远那么累,当然不想再弄多个实体把自己累死,而且隔行如隔山,做新的生意也不见得管理得了。
2. 买股票放着,这点也有点挫折,因为没精力看着,以前也买过STARHUB等等的,但都是一卖就涨,我买的都不涨。现在的股价又都太高,而且手上现在也还有留一些,所以即使买也不想买太多了。但还是感谢大家能提些建议,再买点也行,买哪些股好呢?
3. 买房子吧,这很难了,已经有了分期付款,如果再买那贷越多风险越大,现在政策又紧,市场如果有大波动,买了短期内卖又受限制,因此这条顾虑比较多啦。
4. 长期固定类的储蓄投资,这类型的没接触过,也不太干兴趣,向来不喜欢把自己的钱给别人绑死,也正因为这样,之前才没被那些小额债券或投资型保险给骗去。
5. 海外投资吧,要有渠道,没有代理公司帮助打理,个人哪有这个精力。虽然各家银行都有一些海外投资的项目,但我对银行的印象是只能从他们哪里贷款买房子,不能通过他们投资,算不过他们呀。
6. 加盟呢?这个好像还可以,平台已经建好,比个人做实体要轻松吧。但这点钱似乎搞不了,N年前听说弄个麦当劳要好几百万,现在估计是千万计算了吧。大家有没有其他的项目可以推荐的。合起来做也不错,不然从哪里弄千万来呢。
7. 再有的就想不出来了,就要请大家推荐了。

原帖: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57251&extra=&mobile=yes

答:
粗读,对楼主的家庭情况不了解,但是有两个思路能符合你要求。
1,分红类型的资产组合
--流动性高,随时能够变现,虽然有每天\周\月\的pricing要求,不过只要配置合理,流动性比房产高很多,比现金和股票差些;
--分红收益平均能在4%到6%左右,当然也有高的到7%也是有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样的分红能够给一个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会有一定的风险,资本会有上下浮动,分红比例也无保证。

2,single premium的年金产品
--流动性比较高,变现容易,且市面上有些年金产品是保本的,即使第一年就变现,不会舍本。
--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现金流,guranteed income; 只是坏处是抵抗通膨能力差
--周期比投资组合长,但是是终身的收入来源,稳定性高

3.组合型车轮储蓄

还有一些选择,通常是根据客户需要搭组合拳。

雨茜 LV13

发表于 19-7-2012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房贷期限最高可达50年

本帖最后由 雨茜 于 19-7-2012 10:49 编辑


银行房贷期限最高可达50年
(2012-07-19)





  本地银行房屋贷款期限拉长,让屋主能借贷至80岁或以上。金融服务专业人员协会前主席梁实轩提醒,还贷期拉长意味屋主到最后20年,将无法用公积金偿还房贷,必须改用现金。

李敏雯 报道

[email protected]

  

更长的还贷期渐受青睐,本地银行房屋贷款期限拉长,最高可达50年,让屋主能借贷至80岁或以上。

  

根据本报向银行业者收集到的资料,多家本地和外资银行提供最长40年(屋主可借贷到75岁)的房贷期,而且组屋与私宅都适用。

  

大华银行为顺应年轻人需求,允许年龄在30岁或以下屋主,将房贷年限拉长最高至50年,即在80岁时才还清贷款。

  

HousingLoanSG创办人吴加万透露他处理过一起房贷个案,马来亚银行(MayBank)允许屋主借贷到82岁,年限为40年。

  

大华银行贷款部主管谢秀清受访时强调,该行是在考虑了申请者背景、收入、偿还能力和剩余地契等因素后,才批准少数符合信贷资格的屋主。房贷超过30年期限的客户只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马来亚银行受询时则表示,银行视个别案例处理,只有少数客户才获批。


私宅买家郑睿琪(31岁,经理)近一两年留意到这股趋势。她在2010年买下小型公寓时,银行最高房贷顶限为35年,但去年当她提升到一卧房式公寓时,发现贷款期已调高至40年。


她说,今年中,银行又通知可借贷到80岁,即49年期房贷。她欣然接受,每个月少付100元的分期付款。


郑睿琪说:“还贷期拉长,对我这样买来自住或投资的屋主有利,每月更低的分期付款能减轻负担,如果将私宅出租,就不太需要以现金填补了。”


不过她担心,银行拉长房贷年限,会间接鼓励更多人到私宅市场投机,推高房价。

有能力购买私宅人数增多欣乐国际执行董事麦俊荣认为,更长还贷期能让买家购买更昂贵的房子。这是因为假设银行利率为1.5%,若借贷100万元,30年贷款期的每月分期付款为3400元;若拉长到40年,每月分期付款就降低到2800元。

卓登新达国际研究部主管陈瑞谨说,拉长还贷期鼓励买房,尤其是四五十岁的屋主几乎都能获得30年还贷期,使有能力购买私宅的人数增多。

吴加万指出,还贷期最高达40年的银行包括马来亚银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澳新银行(ANZ)的房贷年限顶限则为35年。花旗、澳新和汇丰银行一般也不受理面积少于500平方英尺、俗称鞋盒公寓的房贷。汇丰银行只允许拥有可投资资产在20万元以上的卓越理财(Premier)客户的房贷延长至40年,其余客户的顶限为35年。

华侨银行也说,若房屋地契少于60年,银行将考虑借贷者年龄、背景与房屋地点后,才决定还贷期。若房贷到期时,地契不到40年,该行一般也会减少还贷期或降低贷款额。

汇丰银行指出,最受欢迎的还贷期仍是30年。那些喜欢更长还贷期的是35岁或以下及首次购屋者。还贷期达40年的客户只占1%。但金融服务专业人员协会前主席梁实轩提醒,还贷期拉长意味屋主到最后20年,将无法用公积金偿还房贷,必须改用现金。

房贷拖欠率仍处低水平据了解,金融管理局并没为银行还贷期设限。发言人受询时说:“金管局期望银行业者在借贷时采取谨慎态度,尤其当房贷超过一般退休年龄,银行应为预期寿命、目前及未来收入和偿还能力方面作出合理假设。银行也须考虑到房屋地契还剩下多少年。”尽管还贷期拉长,但房贷拖欠率仍处在低水平。消费者信贷资料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拖欠超过30天或以上的房贷只占0.32%,较两年前的0.42%有所改善。


点评:贷款是双刃剑,利与弊同在,选择年限前请慎重。再低的利息还50年,基本等于购房成本急速增加;炒房军团也请慎用,这样等于杠杆率增加,一旦房价下跌,破坏力便加倍。还好新加坡没有次贷市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