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7 个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2-7-2008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营养小常识)&nbsp; 美味营养的大虾,估计是妈妈们为孩子准备的食谱上的常客,可是你知道吗,吃大量虾的同时,不能再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这样会引起中毒,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p>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4-7-2008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一报名第一阶段结束,有16所学校剩下少过一半的学额。这16所学校多数是邻里小学,位于盛港的立伟小学剩下约32%的学额,是剩余学额比例最少的小学。
<p>  武吉班让小学、群立小学、育智小学、后港小学、道南学校、白沙小学、弥陀学校、康培小学、康柏小学、崇正小学、圣希尔达小学、学林小学、林景小学、辅廉小学和介民小学经过第一轮的小一报名后,学额只剩下少过一半。
<p>  立伟小学今年开放240个学额,经过第一阶段的报名后,只剩下77个学额,也是剩下最少学额的学校。校长杨亚弟(61岁)说,学校创办8年来,每年在小一报名时都获得家长非常好的反应,他们今年只开办8班,比去年少了一班,这可能是剩余学额少的原因。
<p>  因为是比较新的学校,立伟小学通常在接下来的2A1和2A2的报名学生不多,即使到了给家长义工报名的2B阶段,杨亚弟预计家长义工的子女不会占太多学额,这次报名的家长义工只有约8名。根据往年的情况,学校在2C阶段会进行抽签。
<p>  在第一阶段最多家长报名的是圣希尔达小学,有191名学生已经被录取,学校剩下139个学额。这间小学的毕业生纳塔莎是去年小六会考状元,她以史无前例的294总积分,缔造了小六会考分数最高的纪录。道南学校排名第二,有190名学生报名,目前剩下170个学额。
<p>  往年小一报名竞争激烈的名校不少还有超过一半的学额,例如爱同小学(185)、圣尼各拉女校(小学)(133)、南洋小学(209)、莱佛士女子小学(211)、公立培群学校(227)、公教中学附小(154)、卍慈学校(165)、恒力小学(166)、孺廊小学(189)和乐赛学校(204)等。</p>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5-7-2008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在澳大利亚掀起“教育革命”的副总理吉拉德把她过去两天对新加坡的访问形容为“学习”,目的是参考本地的教育政策。
<p>  吉拉德兼任教育部长、就业与劳资关系部长和社会包容部长。她昨天分别会晤了李显龙总理、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和财政部长尚达曼。
<p>  外交部文告说,吉拉德和李总理会谈时肯定了两国的友好关系,并针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框架、教育及社会政策等进行了交流。
<p>  吉拉德昨天上午在港丽酒店接受记者访问时,透露她将把握访新的时间,同新加坡领导人讨论新澳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
<p>  “新加坡的数理教育、幼儿教育和工艺培训成效显著,我尤其感兴趣。”
<p>  她受访前在一个与商界代表会面的早餐会上讲话时,赞扬新加坡吸引最优秀的大学生投身教育的做法及高等学府有着环球视野,而这些都是澳大利亚有意发展的方向。
<p>  吉拉德来新之前也访问了伦敦和华盛顿,参考了当地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当教师的各种计划,目的是解决澳大利亚当前所面对的师资老龄化问题。
<p>  “新一任澳大利亚政府决心掀起一场教育革命,以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育。”
<p>  吉拉德指出,虽然澳大利亚目前正因天然资源的出口创新高而经济一片火红,但是政府也意识到要维持经济增长,就必须在好年头把盈余投资在教育、培训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为长远经济增长铺路。
<p></p>
<center></center>
<div align="right"><span class="page_current"></span>&nbsp;</div><br/>
<table height="2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topline" height="12">
<div class="small" align="center">&nbsp;</div></td></tr></tbody></table>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6-7-2008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nbsp; 孩子就是孩子,不能有着大人同样的思维,所以,在处理一些问题和一些问题的认知程度上,孩子和父母是不一样的,父母应该和孩子多沟通,特别是在留学这个问题上,要达成共识,毕竟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p>
<p>&nbsp;&nbsp; 很多姐妹在问我,到底来新加坡好不好,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使别人满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起点也不一样,好不好,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哦</p>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9-7-2008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新加坡的陪读妈妈很多。除了从中国来的,还有韩国,日本,下面的这篇报道,就是新加坡本地的一个陪读妈妈,我们看看她的陪读生活,哪些是我们这些妈妈们可以借鉴的,希望所有的妈妈都能心想事成。</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施若莹在女儿念小六时成了“陪读妈妈”,她在教导女儿课业的过程中发现,市面上除了学生的辅助读物,找不到供父母参考的指导书籍。日前,施若莹把亲身经验写成一本书,为替孩子备课的父母指引方向。 </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施若莹(46岁)的华文程度是“有限公司”,如何教导一个连写一个华文句子都出现错误的孩子,在短期内程度能有所提升,甚至在会考考出好成绩,这是大挑战。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结果,女儿利琳颖的小六会考,华文考“A”(英文也考“A”),虽然不像科学和数学考出“A*”的成绩,但是对这个妈妈而言,这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她的成绩是全国表现最优异的10%。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施若莹是个如假包换的本地陪读妈妈,约三年前为了准备女儿的小六会考,她放弃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院做了8年的工作。在职场近20年,要转换跑道当全职陪读妈妈,她的挣扎对比女儿的学业,前者根本算不了什么,而且她也得到丈夫和大儿子的全力支持。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b>努力过就不留遗憾</b>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笑说:“那一年,牺牲很多啊!之前,我们每年学校假期都出国旅游,为了陪孩子读书,我们放弃了游玩的机会。我们也不出外用餐,也没有shopping,一切以孩子的学业为重。”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说,女儿的功课属于中等,但是我觉得她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决定帮她一把。“我给她制定一套读书计划和时间表,每天平均8小时温习功课,从早到晚,也穿插她喜欢的活动,例如玩电脑游戏,这是她喜欢的,不能剥夺,这也是我们能达致协议的重要环节。还好孩子懂事成熟,她也知道考好会考的重要性,因此更能自律,让我很安慰。我和女儿都认为,只要努力过,凡事不后悔,不留遗憾。”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b>辅助读物帮助不大</b>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在市面上找寻适合教导孩子读书的书本,怎么也找不到。书局卖的都是辅助作业课本。以华文为例,她买了很多华文辅助课本给女儿做,但是看不到进步,孩子似乎无法从中受益,因此她最后找到一本小六离校考试华文指导,通过“常见的形似”、“常见的同音字”、“常见的同义词析”等,逐一地教导孩子重新认识课文。她说:“我们真的是从头学起,我把自己当成学生,有不懂的字就一起翻查字典,一起学习。”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谈到分数比重较多的作文,她说:“只有靠模范作文了,我们不可能有太高的要求,期望女儿能自己构思写出一篇好文章。每个星期天,她花四个小时学作文,读10篇模范作文,然后将精彩词句背下,之后,自己设定题目写一篇文章。我也要她尝试把英文作文翻译成华文,锻炼她将英文的精彩内容用华文书写。我连听力测验也买CD来听,亲自解答,找出女儿表现较弱的问题出在哪里。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其实,我有点后悔停止让她补习华文,小三开始补习,但是我看她的学校华文成绩还不差,后来就终止每个星期的补习课。如果当时继续的话,相信她的华文程度会更好。”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至于数学、科学和英文等科目,都得按部就班地给予指点。她说:“例如数学,我发现她的解题总是做得很长,不晓得short-cut,我的任务就是教导她看懂题目,用最快的方式解题。”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举一个教导科学的例子说:“比如教‘Energy'(能量)单元时,我买了7本科学书,将其中的‘能量’单元全找出来,然后让她阅读,虽然内容相似,但是写法和呈现方式不同,她读后,相等于复习课文七遍,这大大加深印象。”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强调,一般父母只是买辅助作业给孩子做,然后根据提供的答案打分,这对孩子的帮助不是很大,因为有些问题孩子不明白,又无法获得解释,无济于事。有些是孩子已懂的东西,也无须花时间做。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b>家长不积极孩子错失机会</b>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孩子的潜力需要加以开发。施若莹说:“我的大儿子的成绩一向来很优秀。小女儿一路来的学业表现都是中规中矩,相当平稳,我们也觉得她的程度就是这般,无法再有突破。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有父母的督导,是能激发她的学习兴趣,更上一层楼。”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也说出一个重要观点。她说,一般上,班上有两种人会受到教师的注意,一是成绩杰出的,一是成绩不好的,那些“中庸者”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品行优秀的,教师觉得你会自动自发学习,因此较少花心思在这些同学身上,她的女儿就是这类型学生。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她说:“现在六年级的孩子已长得高头大马,但是他们还是儿童呀,多数不晓得将来会做什么。身为父母,应该有责任让孩子看到将来可选择的道路是很多的,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很多家长因为没有积极的行动,以致错过许多机会,孩子原本能走的宽广道路也变窄了!”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为了让更多父母受惠,施若莹将教导女儿的心得与经验写成英文书“A*and A:How I helped My Child score in the PSLE”(A*and A:我如何帮助孩子在小六会考考出佳绩)。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现在,女儿已读中二,已晓得自己制定读书计划,不用她操心。施若莹说:“我很享受那段跟女儿朝夕相处的日子,我们一起读书、跑步、用餐,感情非常密切,到现在,她还不舍得我重回职场。”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利琳颖说:“妈妈的付出是值得的,虽然当时有点压力,但是如果没有她,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她在6月的年中考试考在全校前30名,施若莹说起时还欣慰地眼眶泛红。 </font>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http://jaikyong.googlepages.com与施若莹交换心得。 </font></p>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10-7-2008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往不熟悉的地方,究竟该乘搭巴士还是地铁更方便?公众现在只须在启程前到通联公司(TransitLink)的网站查询,就能事先规划行程,以最快速的方式抵达目的地。
<p>  陆路交通管理局和通联公司推出新的公共交通行程电子规划系统,方便公众查询应该乘搭什么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
<p>  目前,新捷运和SMRT企业有各自的巴士行程电子规划系统,不过公众只能使用系统查询个别业者所提供的巴士服务。
<p>  有了通联公司的行程电子规划系统后,公众可查询两大业者的巴士和地铁服务,享有更衔接无间的公共交通体验。
<p>  只要公众选定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系统就能按照行程时间及车费列出几个不同的交通选项,方便公众根据需要规划行程。系统也会列出转换巴士的车站及车站之间的步行距离。
<p>  新系统已取代目前的巴士旅程规划系统,陆交局和通联公司是在参考公众建议后,研发出融合了地铁服务的新系统。
<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0 11:29:32编辑过]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15-7-2008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26]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19-7-2008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报业控股扩大人才吸收网络,向有意从事新闻行业的在籍大学生颁发奖学金,并颁发第一份硕士奖学金,给大学本科刚毕业、原非奖学金得主的学生到国外继续深造,为本地媒体行业培养更多生力军。
<p>吸收更多年轻人
<p>加入媒体行业
<p>  新加坡报业控股主席陈庆炎博士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奖学金颁发仪式上宣布,报业控股将从今年开始,首次向在籍的大学生开放奖学金申请,以吸收更多年轻人加入媒体行业。这样不只是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大学在籍的学生如果对媒体工作感兴趣,也能申请奖学金。
<p>  陈庆炎指出,新闻工作在今天瞬息万变的传媒领域变得更具挑战,也更加刺激。他说:“作为一家主导的媒体机构,报业控股在本地及国外,通过平面、网络和广播等平台传递各种新闻、信息,高素质的媒体工作对报业控股未来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p>  陈庆炎表示,在大学中途颁发奖学金,是扩大网络、吸收新闻人才的一种方式。有不少学生是在大学期间发觉对新闻工作的兴趣,通过向在籍大学生开放奖学金,能为媒体行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p>  报业控股今年也第一次向应届大学毕业生,直接颁发硕士奖学金。此前,报业控股的硕士奖学金都只颁发给在籍奖学金得主,让他们在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深造。
<p>  刚刚从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何志文(24岁)就是今年的硕士奖学金得主,他将在明年前往美国的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  大学时,何志文就曾经参加交换计划到密苏里大学去。其间,他给当地的一家报纸写新闻,体验到当记者的乐趣和挑战。何志文对自己的硕士课程充满期待,他希望通过攻读新闻学硕士,为自己将来的新闻工作打好更坚实的基础。
<p>&nbsp;</p>

快乐静静 LV4

发表于 22-7-2008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7]

lisa20070616 LV6

发表于 28-7-2008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2007年6月为止,新加坡共有468万人口,比前一年增加了4.4%;其中,约370万名是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余约100万名是非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口增加1.8%,而非居民则增加了14.9%。
<p>  移民人口的迅速增长既为新加坡提供了机会,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新加坡人认为新移民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并对新移民的政治效忠有所怀疑。
<p>  对此,政府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政策加以应对。一方面,政府领导人强调尽管移民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进外国人才同时,新加坡本土居民仍然会获得政府的优先照顾(如在住房和医疗津贴方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