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8 个

小驴歪歪 LV4

发表于 25-4-2008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真的好想好想去阿, 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还是看到那些报道奥运的新闻, 都会感动的流泪。 </p>
<p>自己真是变的越来越感性了</p>
<p>&nbsp;</p>
<p>支持中国, 支持奥运</p>

浅释銭尘 LV13

发表于 25-4-2008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nbsp;</p>
<p>文笔很好,平淡中让人感动,可能因为我也感同身受把。。</p>
<p>&nbsp;</p>
<p>更新缓慢不怕,别忘了更新就行~</p>
<p>&nbsp;</p>
<p>ps,帮lz把1楼编辑了一下</p>

_MK LV1

发表于 25-4-2008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三 <br><br>我们这辆车上带队的管理员是张锐,鱼两条,钱钱和Bobo。他们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就开始交待注意事项、分发地图、大使馆紧急联络方式,还有一份中英对照的演讲稿。我对这篇演讲稿很好奇,一句一句仔细读了,偶尔忍不住和坐在另一边的Sam点评几句。我有点后悔,当初让我们部门老大贡献几篇稿子就好了。这位澳大利亚友人不但笔杆子过硬,而且总体来说对中国相当友好。这么好的国际资源应该充分利用才对。 <br><br>我正琢磨着对这个稿子进行剪裁的时候,管理员让大家拿出笔把司机在马来西亚的手机号码抄下来。我对数字不太敏感,全神贯注地边听边写,这时斜后方突然有个还点稚气的声音响起来:“姐姐,待会能借我抄一下么?”这一声“姐姐”让我有点措手不及,脸上的表情肯定都扭曲了。我转头看看后面,一个满脸带笑、理着大平头的男孩诚恳且无辜地看着我。我暗想,这个男生长得这么虎头虎脑——后来一起吃午餐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名字真的叫Tiger,人如其名。我不太记得我当时怎么回答的,估计我颠三倒四地说了句没有逻辑的话——都是给那句“姐姐”给吓的。被吓了一跳之后,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叽叽咕咕地开聊。坐在我后面的高晓和陈谦同学两位都是理科出身的,尤其是高晓还试图向我分析这个大巴上种种螺丝的巧妙之处,不过这是后来的事情。一开始高晓同学还只是斯文地握手、聊聊籍贯什么的,职业习惯还没有来及得突破心理压制。陈谦同学是清华的物理系硕士,长得十分秀气。我总觉得那眉眼有点眼熟,可是说不出是哪个高人的镜像。硬要我现在说的话,我也只能把陈坤同志拉出来胡乱比划一下,大概就是那个样子。坐在我旁边的广东同胞有点太腼腆了,我现在都不知道他的大名。 <br><br>这时张锐老大发表了具有浓厚间谍电影风格的讲话。大意是马上要过海关了,大家把刚刚发的小国旗还有其他能够让马来西亚海关看出我们是一个有组织的大团的东西都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我头上垮下几条黑线。想起锐同志在之前的邮件里面提到大家要准备为我们的行动承担法律责任云云,想象力立马插上翅膀,连自己要是待在马来西亚的牢房是什么样子的情形都开始觉得清晰可见了。而我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是我没有带够干净的换洗衣服……还好同志们都胆大心细,对于如何在关键时候保持镇定并以安分纯良或者插科打诨来混淆视听很有心得。一行人缓慢而顺利地跨过盘查线,进入了马来西亚。 <br><br>再次坐到车上,同志们个个都像被霜打过的茄子,神情恍惚,好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和周家公子切磋棋艺去了。我掏出一本短篇小说集,站起来打开阅读灯。出乎意料,头顶的阅读灯光线微弱,照射方向也有点古怪,完全脱靶,根本不可能用来读书。受此意外重击,我几乎吐出两碗血来。万般无奈,只得打点心情加入周氏棋艺班。我望了一眼电子钟,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三点。 <br><br>“茫茫黑夜漫游”——很久没有想到的这句话突然掠过我的脑海。我们在异国的高速公路上疾驰,四周是寂静的黑暗。这一刻,此地仿佛成了异世界的入口。我的大脑无法再继续思考。疲倦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将我吞没。回味那一刻,我总觉得在某个地方有神秘的眼睛正注视着我们,看我们奔向光明的战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5 10:18:15编辑过]

懒懒的呼吸 LV9

发表于 25-4-2008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以出书哈。。MM写的很不错</p>

_MK LV1

发表于 25-4-2008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我不太熟这个文本格式。谢谢钱钱帮我调整:)
[BR]&nbsp;
[BR]高晓同学,握手握手。

ooOViViOoo LV16

发表于 25-4-2008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继续</p>

杯子 LV5

发表于 25-4-2008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难得一见的好帖,感谢楼主的分享....期待继续..</p>

davidhyb LV15

发表于 25-4-2008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杯子</i>在2008-4-25 16:51:00的发言:</b><br>
       
        <p>难得一见的好帖,感谢楼主的分享....期待继续..</p>
       
</div><p></p>


wawa  what a surprise to c you replying a thread.....

小刀_小刀 LV5

发表于 25-4-2008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楼主是谁了。。。我一路没睡。。记得你头顶上的灯光亮着一段时间。。

_MK LV1

发表于 26-4-2008 0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nbsp;
<br>四
<br>&nbsp;
<br>我在半梦半醒之间错过了那一天的日出。
<br>&nbsp;
<br>后来我在网上见到鱼师兄捕捉到的一个刹那。照片清晰地映出车窗上的露水、路旁的电线杆、漫天红霞和圆滚滚的朝阳。在镜头未及之处,我们在大巴上坐得东倒西歪、姿势僵硬但依然睡得昏昏然且多半满脸口水——这个瞬间因为有了这张照片和鱼师兄的记忆而得以在我的脑海一再浮现,静谧温柔。
<br>&nbsp;
* * *
<br>&nbsp;
<br>到达火炬起跑点独立广场的时间是早上八点。车外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路上是赶着上班的吉隆坡市民。我努力地撑起发涩的眼睛,背着我的大包摇摇摆摆地走下了大巴。广场旁边是一条宽阔的马路,再过去是一幢宏伟的白色和黄棕色建筑——马来西亚文体部大楼。广场上有几位穿着蓝白色T-Shirt 的奥运工作人员,但是看台和大大的活动布景板都已经布置好。我们一行人迅速占领广场旁边长长的水泥走道。紧接着管理员开始分发今天活动最重要的物资:大国旗、马来西亚国旗、新加坡国旗、奥运旗、旗杆、标语、海报和我们期待已久的“正式着装”——大红色北京奥运T-Shirt。衣服正面的中央是奥运五环和“Beijing 2008”,左边下角写了“One World, One Dream”,背面用白色的大字体写着“Keep Politics/Violence Out of Olympics”,以及气势逼人的十个感叹号。大家陆陆续续把衣服换好,等我终于迷糊混沌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的时候,这条人行道上已经是红艳艳的一片,抢眼极了。看着周围同伴背上的十个感叹号,我觉得有点羞涩。它们总是在放声大喊,好像有热度从布面上透出来,穿过肌肤,烧在我的骨头上。
<br>&nbsp;
<br>经过的行人都好奇地看着我们,有几位东北来的中国游客兴高采烈地和我们拍照。几位沸点值较低的同学已经拉起我们的国旗在走道上来回地跑。标语一个接一个展开,大大小小的相机都进入状态。口号、大合唱也开始练上了,还有赶早来的记者对着我们抓拍镜头。
<br>&nbsp;
<br>几位管理员一声令下,大家自由组队。一百来人以神奇的速度在数分钟之内,按照11名组员加一位管理员的基本方式全部分成小队。我、加菲和Sam怀着对张锐的坚定仰慕跟在了A车张锐的小组。后来我们才反应过来,张锐同志太忙了……为了减轻张锐的工作负担,保证小组的行动力,午休的时候我们主动推选了代理组长以开展小组的组织工作。而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在了小组里面看起来最纯良可靠的吴鹏同学身上,李扬同学作为代理组长助理负责压队。根据吴鹏代组长的总结,我们这个组格调很高。光是单反相机就有三台,并配备专业化妆师数名,志愿团团员脸上和手上漂亮的小国旗和奥运五环都是出自他们的手笔;另外还有书虫两只(本来吴代理组长的原话是“两个学者”,被我篡改了),吃午饭的空档还在啃书——其实我最佩服他。可能很少人注意到吴鹏一直在照顾那位来看望我们的马来西亚老共产党员。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他体贴地陪着老人家坐着聊天,安排老前辈的午餐和饮料。开朗而且稳健的他是我们这个小组的不二秘宝。
<br>&nbsp;
<br>不过刚刚分好队的那会,我光顾着注意个子娇小的海燕同学了。她看起来确实就像是她先生评论的那样,长了一张欢迎坏人来打劫的脸……我的警报系统一下就升级了,队伍行动的时候总时不时要确定一下她抱着那个大大的相机在队伍前后奔忙的身影。
<br>&nbsp;
<br>此时距离下午火炬第一棒的开跑仪式大约还有5个小时,养精蓄锐是眼下的最大任务。我们按照分组的顺序,两个人一排,从独立广场出发,举着国旗和标语坚定地向距离广场大概10分钟行程的麦当当和Berger King迈进。过第一个红绿灯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小学时代:大家穿着整齐的服装,背着背包,排着队,数着绿灯过马路。那一刻,心情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轻快飞扬。Sam在我的背后抓拍了一张照片。那上面我走路的姿势真的就和小学生甩手齐步走的样子一模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6 21:58:1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