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4 个

sh2sg LV5

发表于 21-2-2008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孩子不容易,房子不容易,以前说回去养老吧,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容易了。</p><p>“2月15日上午,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南京解放南路人行道上,嘴里还吐着白沫,来来往往的行人路过看见这一幕,都小心地“绕个弯儿”走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搀扶。最终一位热心市民魏女士在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2月16日《现代快报》)<br/><br/>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雷锋精神的具体写照。可如今这种举手之劳的热心行为却遭遇寒冬,甚至成了人见人怕的“陷阱”,让人“有所顾虑”、“有备无患”,需要喊来七八名路人“见证”后才敢行善积德的时候,不少人的心都在滴血。施以援手的魏女士无奈地表示,毕竟老人年纪大了,“我要是自己把她扶起来,到时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怕会惹来麻烦。”<br/><br/>魏女士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06年11月,南京青年彭宇将倒地的老太太扶起并协助送往医院,查出严重问题后老太太说正是彭宇撞倒了她,并将他告上法庭。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在双方均无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根据“常人逻辑”并通过“自由心证”作出一审判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赔偿45876元。此案经媒体披露后,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彭宇,彭宇自己也感叹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冲动了”。<br/><br/>更让人意外的是,“彭宇案” 迅即在各地引发了“蝴蝶效应”——1月17日,扬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见状赶紧上前搀扶,但小伙的伙伴却嚷道:“你赶紧松手,老太要是说是你撞倒的,麻烦可就大了!”小伙马上松手跑掉,老太再次摔倒地上,导致伤势加重;1月18日,江苏一名94岁的老太太在买菜途中不慎滑倒在积雪上不能动弹。周围群众害怕救助会惹出麻烦,于是便一直任其躺在那里……”</p><p></p>

sscelenw4 LV6

发表于 21-2-2008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说到房子,不知道国内物业管理是个什么样子</p><p>他们是发展商自己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吧?</p><p>新加坡在物业管理这方面还是比较健全,跟成熟的</p><p>其他涉及到环境,卫生,交通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也是很方便的。有什么问题,最起码可以直接联络到他们。</p><p></p><p>国内是不是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呢?</p><p>最重要的是,物业管理公司是谁的人?他们能干实事吗?</p>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21-2-2008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发展商才不会组建物业管理公司。</p><p>通常是房子建好后由发展商找一个物业公司来管理,等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如果业主们不满意再自己换物业公司。</p><p>政府部门也可以直接联络,只是办事效率……</p><p>物业管理公司有很好的。 </p><p>我在上海居住的时候,那个物业公司就非常好,门卫都会帮业主拎东西,开门。反而是我们现在住的新加坡这个院子的物业不那么好,我们买很多东西回来,门卫都不帮忙拿。</p>

bjlsh LV6

发表于 22-2-2008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说北京.</p><p>现在在北京一套较好的房子加上装修家电300万左右(不是别墅,是商品房).好房子的标准:至少3居;城八区,旁边有好的小学和中学.有了孩子,三居比较合适.旁边必须有好的学校,北京是就近入学的.即使你有办法夸区择校,你也不愿意看到孩子天天起的比鸡还早.</p><p>在说说平时的花销.养车1500元,家庭基本生活费5000元(孩子幼儿园,水电,煤气,电话,吃喝等).每月7000元只是基本支出,不包括买衣服,旅游,每年的物业采暖的费用.这些全部加上的话,一年算10万元,生活质量算中等.</p><p>孩子上学.天天得琢磨孩子学习的事情.国内竞争激烈呀!</p><p>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永远最重要!</p><p>在说说新加坡</p><p>一般新加坡组屋3居比较多.新加坡本身没有海淀区大,孩子上学再远也可以克服吧.不像北京开车开了两个小时没出朝阳区,更别说堵车让你直想骂人.60万新元不知道在新加坡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至少买个组屋应该是不错的吧.</p><p>平时的花销,估计2万新元的支出,生活质量跟北京没法比了.车想都别想.</p><p>孩子上学,北京和新加坡估计差不多,都不容易.</p><p>工作方面,毕竟在国外,说的不是你的母语,难度不小.</p><p>如果你在新加坡或国内某个城市达到了你满意的生活水准,就不要轻易挪动了,毕竟来去都不像你想像的那么轻松!相反,你对目前的生活有一定的不满,可以想想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年轻的时候只想赚钱,现在想想在生活可以正常继续的前提下,做有前途的工作更重要,至少40岁前是这样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12:46:42编辑过]

sh2sg LV5

发表于 22-2-2008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生活的压力不是简单按照物价的绝对值来算的。绝对值相同,分期付款和年数和利息也是有影响的,所以新加坡很多没工作几年的年轻家庭住20w新币的组屋但是驾20w新币的好车。</p><p>国内买房要30%的首期,利息要有8%吧,90w RMB 的首期不知道要工作几年后才能存到。</p><p>新加坡买房组屋的话,不需要首期,贷款可以完全从公积金出;买公寓要20%首期,其中15%可以从公积金出。</p><p>国内买车贷款5-7%,只能贷5年,养车的压力不小;新加坡买车可以完整的贷10年而无需首期,UOB去年车贷只有3.25%利息。 每月车贷也只有几百快。</p><p>分摊到每个月的账单上,新加坡的物价压力要比国内小得多。&nbsp;</p><p></p>

xiaoxino LV4

发表于 22-2-2008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就是欠骂贴
1 ...6789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