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face="Courier New">很多人平时总是把yes和no挂在嘴边,而不加思索。特别是重大事情和决定时,也是不慎重考虑仔细研究,就给出来肯定与否定的答复。这样的</font><font face="Courier New">后果有些却是始料不及的。</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朋友海峰出生在一个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而且除了父母,在所在的城市没有其他亲戚。从小只有父母的呵护和最正轨保守的教育。从小学到</font><font face="Courier New">高中他都是成绩优秀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好榜样;大学前一直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几个经常一起玩的同学,就没有接</font><font face="Courier New">触过社会,没有得到任何特长或者兴趣的发展,甚至现在连一首歌都唱不完整。性格一直处于内向的状态。</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到了大学,海峰就像脱疆的野马,崭露了自己贪玩,无自控的一面,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虽然他没有学坏,但是在人生最需要学习的时候,他</font><font face="Courier New">却只知道吃喝玩乐,结交了更喜欢放纵自己的朋友。虽然他性格比以前外向,比以前会说话,但是他的本质还是一个处于一个停滞状态的人,</font><br/> <font face="Courier New">他的思想也停滞在狭隘的范围内。对周围事物的感观和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处于懵懂状态。</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他同时也是个自负的人,就像一般的年轻人一样,心比天高,但是却能力平平。所以他在大四的时候不断更改自己的前程,从成都父母的单位</font><font face="Courier New">改到北京的公司,最后真真正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新加坡。对于一个初次出国的他来说,新加坡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就像梦幻般的在</font><font face="Courier New">他眼前展现,他被新的环境所迷惑,被新的朋友所吸引,他也因此有了她.他在大学时谈过一次失败的恋爱,所以她算是他第一个真正爱</font><font face="Courier New">的人,真真正正付出了无限感情的人。有了她,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随着学业的结束,人生进入到了另外一个轨道。但是911,伊战,SARS对经济的影响却使得没有工作经验,而能力平平的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个波</font><font face="Courier New">折--待业。但是她凭着出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迅速进入了美国知名企业,告别了学生生活。他们因此出现第一个差距,但是爱情在那</font><font face="Courier New">时占领着主导地位,没有什么力量能让他们分开,就算她好友们的非议和劝诫,甚至羞辱也没能击败他们。就这样,他在待业一年多以后才进</font><font face="Courier New">入了自力更生的时代。而她给予付出的,不管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是巨大的。他从心底里心存感激,但是却不知道怎样表达;只是暗自决定要</font><font face="Courier New">用自己的一生给予她最大的幸福。</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随着工作生活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规律性前进,似乎也磨掉了他们的激情。他也厌倦了对她的千依百顺,还有一些不被外人所道的一些原因</font><font face="Courier New">,在当她决定去HK读书时,海峰他选择了说“Yes",甚至还有些庆幸可以让自己有了一份自由。</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strong>但是,错放她离开,会是他今生最大的遗憾。</strong></font></p><p><font face="Courier New"><br/>她匆匆的飞走了,留下的他却没有适应她的离去,却始终侥幸的以为他们的真爱无敌。但是他们的第二个差距又产生了,这个差距不光是地域上的,还有工作上的,环境上的,人的关系上的,以及追求的目标上的差异。他们也因此陷入巨大的危机当中,直到现在。</font></p><p>这些年在海外的生活,海峰他没有小时的内向和懦弱,也没有大学时的年少轻狂,他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坚强,性格更加趋于中性。思想像深渊一样深沉,而不浅薄,不浮夸。深沉而安静,博大而透明。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却越来越悲观,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细致,甚至有些多余。</p><p>但是他的价值观生活观却更加全面,更加理性化。</p><p>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乘坐公交车:<br/>我们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br/>有的人行程长,有的人行程短。<br/>有的人很从容,可以欣赏窗外的景色。<br/>有的人很窘迫,总处于推搡和拥挤之中,<br/>然而与悬挂在车门上、随时可能掉下去的人相比,似乎又感欣慰。<br/>获得舒适与优雅,座位是必不可少的机会,因此总被人们争抢。<br/>有的人很幸运,一上车就能落座。有的人很倒霉,即使全车的人都坐下了,他还站着,<br/>有时别处的座位不断空出来,唯独身边这个毫无动静,<br/>而当你下定决心走向别处,刚才那个座位的人却正好离开。<br/>为了坐上或保住座位,有的人漠视良心,甚至伤害他人,<br/>有的人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将到手的座位让给他人,<br/>有的人用了种种的方式,经历了长长的等待,终于可以坐下,<br/>但这时他已经到站了。<br/>下车的一刻,他回顾车厢,也许会为区区一个座位而感慨,自以为大彻大悟。<br/>其实重新来过,他不会去争抢,因为如果不坐下,他依然可以安然到达终点。<br/>到站的人下车了,车上的人还在,依然上上下下……</p><p><br/>2007。3。24凌晨2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4 23:07: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