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007-03-15 · 861 阅读
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次因数学测试成绩差被老师当众训斥,并罚抄试卷三遍。平时性格内向的他,从此便更加精神压抑,离群寡欢,一上数学课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后来竟发展到只要朝学校方向走便浑身发抖,上课常常觉得头晕眼花,耳边总回响着教师那尖刻的斥责声,度日如年。最后,家长不得不叫他休学。  <br/>  这是一个受“心理虐待”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当然也是极个别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一怒之下,开口便训,且言语刻薄,什么“笨蛋”、“蠢货”、“没出息”,顺嘴劈向孩子,这种不经意的“心理虐待”却并非少见。  <br/>  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br/>  一、&nbsp;强迫型。根本不考虑学生(孩子)需要,强迫他们按老师或家长的意志行事,甚至连孩子的申辩、愤怒、反抗权力都被剥夺。这些孩子往往胆小怕事、遇事退缩,缺少独立性,这必将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br/>  二、&nbsp;冷漠型。对孩子需要漠不关心,缺少亲近感和同情心。对他们的过失,不是帮助教育,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冷落态度。这些孩子多苦闷、孤独。  <br/>  三、&nbsp;贬低型。对孩子的细微进步毫不重视,经常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贬低他们的学习成绩,然又不放过任何一点过失。致使孩子自悲,缺乏自信心,无主见。  <br/>  四、&nbsp;抹煞型。在孩子出现失误时,不是从整体上评价他们,帮助其找出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是抹煞过去的一切,批评责骂,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类孩子常常一蹶不振,看不到希望。  <br/>  “心灵虐待”实不可取。作为家长和学校的老师,首先要认识对孩子“心灵虐待”的危害性,认识到少儿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个性修养,慢慢改掉心灵虐待这个坏毛病,以耐心和情感打动孩子,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孩子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及生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版块:
子女教育
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6 个

玉兰 LV13

发表于 15-3-2007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知道,,,可是常犯错误.

yelunp LV0

发表于 15-3-2007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pplesgtcc LV7

发表于 15-3-2007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玉兰</i>在2007-3-15 7:07:00的发言:</b><br/>道理知道,,,可是常犯错误.</div><p>犯了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嘛&nbsp; [em07]</p>

咖喱咖喱 LV11

发表于 15-3-2007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可而止!

简平 LV5

发表于 15-3-2007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学习,学习,再学习!</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