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弹金属 LV4
发表于 21-8-2006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25c8e" size="5"><strong>关于移民方面的</strong></font></p><p align="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25c8e" size="5"><strong></strong></font></p><p align="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25c8e" size="5"><strong>李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人口) </strong></font></p><p class="p4"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2006-08-21) </font></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与海外新加坡人紧密联系 <p> 为了确保新加坡有足够人口建设国家,继续繁荣昌盛,除了鼓励人民生育之外,新加坡也必须引进更多新移民。 </p><p> 总理公署将设立国籍与人口策划署(Citizenship and Population Unit),以有系统地引进外来人才,吸引他们成为公民。李总理希望人民能以宽广的胸怀欢迎这些新移民。 </p><p> 他也希望国人到海外工作或读书时能心系新加坡,政府成立的新加坡侨民联系署(Overseas Singaporean Unit)将通过各种方法联系海外新加坡人,其中包括设立“新侨综合网”。 </p><p> 如果我们的经济要持续发展,并在国际间保持优势,人口就要不断增加,也需要吸引各领域的外国专才。 </p><p>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大门正为各阶层的新加坡人敞开。一些顶尖的美国大学为本地学生提供不附带合约的全额奖学金,而我们的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奖学金则有五年的合约。它正同这些大学竞争。 </p><p> 一些学生在接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后,就拒绝了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奖学金。我们的学生,从初级学院到成绩优越的理工学院毕业生,都是它们争取的对象。 </p><p> 我曾受邀到悉尼的新南威尔斯大学为它颁发一些奖项,我问那是什么奖项?他们说,这些奖项是颁给到新南威尔斯大学求学、来自新加坡的理工学院顶尖学生。奖学金是由新加坡的校友捐献。 </p><p> 我在那里遇到的理工学院毕业生,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他们的机会也多。该校副校长告诉我:“我们乐于接受他们为学生,但我们更乐于见到他们留下来。” </p><p> 我在回国后问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校是否也为顶尖的理工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他们说:“我们将要这么做。” </p><p> 我们鼓励新加坡人到外国去,以吸取经验。不过,我们不希望他们就此生活在那里,希望他们能在某个阶段回国。 </p><p> 我们也担心那些训练有素和有技能的新加坡人都在外国,那谁将留在新加坡照顾家园? </p><p> 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我们必须和在外国的新加坡人保持紧密联系;第二,我们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新生婴儿;第三,我们需要引进外来移民,欢迎有才干的人到新加坡来。 </p><p> 我们必须和海外新加坡人的网络保持联系,我们已不定期透过各种方式这样做,总理公署已成立由副总理黄根成监督的新加坡侨民联系署(Overseas Singaporean Unit)。这是为了确保身在外国的新加坡人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事,让他们成为我们国际化家庭的一部分。 </p><p> 我们希望不单是政府采取主动,也希望在外国的学生和新加坡人组织起来,和新加坡保持联系。 </p><p> 例如,张志贤昨天出席在本地举行的一个小型研讨会。研讨会由一名在伦敦大学修读法律系的学生主办,他认为有必要让所有目前回国度假的海外新加坡学生,得到一个交流的机会。 </p><p> 他因此主动举办这个活动,共有900名学生出席。我想他们和部长有很好的交流。这是我们应该鼓励的,其实,一些主办这类活动的学生应受邀出席人民行动党为物色候选人而主办的茶会。 </p><p> 我们也必须帮助那些回国的新加坡人,协助他们找工作、为他们的孩子找学校,并帮助他们融入现在的环境。因此,新加坡侨民联系署很快就会推出网站,这是和每个海外新加坡人联系的最佳方式。黄根成将到上海主持启用仪式,我们须通过这种方式,协助在外的新加坡人互相交流,并与新加坡保持联系。 </p><p>海外促销: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p><p> 我们必须继续吸引新移民的加入,让新加坡成为外国人才的其中一个选择。 </p><p> 很多国家正在吸引新移民加入。澳洲和加拿大正积极努力,美国还推出“绿卡”幸运抽奖。就连人口达13亿的中国都在招揽外来人才。 </p><p> 中国颁发奖学金给成绩最优秀的外国学生。中国的专业足球队也在聘请外援球员,他们要打进世界杯大决赛。 </p><p> 我们也必须这么做。 </p><p> 总理公署将设立国籍与人口策划署(Citizenship and Population Unit),以吸引新移民来新加坡。我们也要在外国促销新移民计划。 </p><p> 其他国家和人民已对新加坡有所了解,不再误以为它位于中国境内,并知道新加坡是特别的,甚至还听说过它是一个“小红点”。 </p><p> 但是,他们不知道新加坡在寻找外来人才。当你浏览亚洲新闻台或是海峡时报电子版(Strait Times Interactive)的网站,网页上端的广告标语写着:请尝试如何申请为澳洲永久居民。又或者是请来试试申请绿卡。 </p><p> 网页上端应当出现的是新加坡的广告标语:“新加坡国籍与人口策划署:请在此一按,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申请表格将电邮给你!” </p><p> 我们需要传达这些信息,吸引外国人前来新加坡。我们要物色各方面的人才,这不只是数字而已,也不只是银行家、律师和专业人士。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有干劲、有主意又主动的人才。 </p><p> 让我举两个例子。 </p><p> 慕斯达法(Mustafa)购物中心的老板穆斯塔克·阿末(Mustaq Ahmad)。他创立并将生意发展成一家24小时营业的购物天堂,不但吸引外国游客,也成为许多新加坡人光顾的地方,同时也为国人制造了就业机会,聘请了超过1000名的员工。 </p><p> 另一人是著名发型师颜天发(David Gan)。据报章报道,给他剪一次头发的收费是250元。 </p><p> 颜天发在22年前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工作。去年12月,他领取了我国公民权。他说,这是他收到最好的圣诞节礼物。他说:“新加坡栽培了我,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过去12年来都打从心里感觉自己是个新加坡人。” </p><p> 如果我们以学历为标准,他(颜天发)不会合格。但是,如果你注重的是才干、技能,他却具备了我们多数人所缺乏的。 </p><p> 这种人才不容易找,有时还会失去他们。让我举个例子。一名来自中国的非法移民,我们捉到他,把他遣送回国后,他换了护照又回到这里。当我们再发现他的时候,他正经营5个小贩摊位,还聘请了11名不知道是合法还是非法的中国籍工人,以及好几名新加坡人。 </p><p> 很不幸的,他是重犯的非法移民,必须再被送回国去。但是,我们正需要这类人才,因为他们有干劲、有勇气,有一天也可能成为优异的人才。 </p><p> 新加坡有独特的一面,我们是个根植亚洲传统,同时又开放及环球化的亚洲社会。英语是我们的共同语言,但我们依然保留各自的母语和文化。来自不同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来这里享受舒适的生活,融入我们社会、成为新加坡一分子,同时也保留属于他们的文化独特性。 </p><p> 这些人不只来自三大种族,也包括其他较少数的种族。早期,我们有亚美尼亚人(Armenians)、犹太人、帕西人(Parsis)及阿拉伯人。他们来到新加坡生活,以这里为家,并作出贡献。 </p><p> 如今,我们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包括土耳其、葡萄牙、委瑞内拉(Venezuela)、摩洛哥、韩国以及俄罗斯。 </p><p> 他们为我们的城市注入了新色彩及多样性。新加坡人爱美食。我国的食物很特别。你想吃人参鸡汤,有真正的韩国厨师烹煮。要尝阿拉伯食物,亚拉街(Arab street)有烤肉串,也有水烟抽,虽然在禁烟新条例下,抽烟不容易。 </p><p> 但是,这都使新加坡变得特别。当到访的中东游客去到亚拉街,他们感觉自在,也很开心。 </p><p> 我们也有其他的风俗,最近一名印度商人在本地举行马瓦里族(Marwari)传统婚礼,骑着白马进入宴会厅迎娶新娘。现在动物园正在考虑是否推出出租马和大象的服务,好让人举办婚礼! </p><p> 我认为这是好事,但这应该是双向进行的。我们是开放的环球都市,外国人才在这里感觉舒适,但也因为我们的开放和环球都市化,所以需要外国人注入更多色彩,让我国成为精彩、特别的社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新加坡。 </p><p> 因此,我国鼓励新移民保留其文化色彩及与祖国的联系,而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学习自己的语言。教育部将在学习外国语言上给予学校更多支援,如阿拉伯语、印地语(Hindi)或印尼语。只要有需求,我们将尽量提供他们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有兴趣的新加坡人一起来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新移民,也促使新加坡人更容易与外面的世界接轨,开拓机会,特别是东南亚及中东地区。 </p><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p align="right">《联合早报》</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