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707 个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2-5-2007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ls的果然呆得时间长。我来的时候已经觉得满大街都是中国人了,很多时候恍惚间会误把他乡做故乡啊[em01]<br/><br/>你的大老板不错,果然有见识,在这样的人手下工作会比较舒心。<br/>[em17]

firevswater LV4

发表于 4-5-2007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bs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见识短。。懒得理他们。。</p>[em03]

kh LV0

发表于 5-5-2007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egilimens</i>在2006-8-1 15:01:00的发言:</b><br/><p>说的对。</p><p>不过,我提出发音的问题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探讨的,是对那些不辞辛苦带孩子来学singlish的人感到不理解。</p><p>不久前曾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一篇表扬中国学生学习刻苦的报道。讲的是一些到南洋中学学习的中国交流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事。其中有一句的大意是:<font color="#2506a5">这些中国学生大胆地用英文和当地学生交流,努力克服中国口音……</font></p><p><font color="#000000">克服中国口音,努力学习新加坡口音……老实讲,我觉得挺好笑的。</font></p><p></p></div><p>我觉得学校的英语老师的英语还比较正规, 说SINGLISH的都是那些安娣安哥,而小孩子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让他讲好的英语,他越是故意要说两句SINGLISH,感觉很入流,SINGLISH 是这个社会的特征,世界上也出名了,说哪里的语言代表他们是哪里的主人--本地人</p>

Sushanna LV5

发表于 6-5-2007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size="6">最讨厌中国人也在这里边TREE,TREE,TREE的.很傻的.强烈鄙视.是什么人请说什么话,何必呢这样模仿人家.</font></strong>

永远有多远 LV8

发表于 7-5-2007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也不能这么说口音的问题,哪个地方都有口音阿,中国不同城市说出来的普通话也都不一样呢!</p><p>英语也有很多口音阿,美国是一种,英国是一种,澳洲是一种,由此遇到一个澳洲人,她是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她讲的话我和我同事都好难听懂!</p><p>我觉得新加坡singlish严重的还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人。Singlish也是一种地方语言。我了解到的新加坡年轻一辈的人,他们和本地交流的时候喜欢用singlish.就像我们遇上老乡喜欢说家乡话一样,但他们一般正式场合,都会说比较正统的英文的。就像我们中国每个地方有地方语言,但大部分都会说普通话,正式场合都会说普通话,但多多少有些人都会带有地方话口音,很多老一辈的人脸普通话都不会说一样。同样的一个字,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人读出来的读音我相信也是会有不同的。</p><p>我们不能对别人文化这样的不理解。我觉得语言也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就像我们说中文一样,学的时候也是有语法,要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但真正说起来我们有谁会按章理说呢?很多时候也是用一些词语来代替省略。</p><p>就像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南方城市,他们想学中文,但南方人很多都带有口音。他们就嫌弃说南方不好,说的话都不标准。但我们很多南方人何尝不是觉得北方人说话卷舌音太重呢。。。。。。。!</p><p>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己会分辨哪些是应该认真学的,哪些是了解一下就可以的。不要一味的对环境挑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我们在了解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p><p></p>

chisg LV8

发表于 7-5-2007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永远有多远</i>在2007-5-7 12:17:00的发言:</b><br/><p>也不能这么说口音的问题,哪个地方都有口音阿,中国不同城市说出来的普通话也都不一样呢!</p><p>英语也有很多口音阿,美国是一种,英国是一种,澳洲是一种,由此遇到一个澳洲人,她是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她讲的话我和我同事都好难听懂!</p><p>我觉得新加坡singlish严重的还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人。Singlish也是一种地方语言。我了解到的新加坡年轻一辈的人,他们和本地交流的时候喜欢用singlish.就像我们遇上老乡喜欢说家乡话一样,但他们一般正式场合,都会说比较正统的英文的。就像我们中国每个地方有地方语言,但大部分都会说普通话,正式场合都会说普通话,但多多少有些人都会带有地方话口音,很多老一辈的人脸普通话都不会说一样。同样的一个字,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人读出来的读音我相信也是会有不同的。</p><p>我们不能对别人文化这样的不理解。我觉得语言也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就像我们说中文一样,学的时候也是有语法,要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但真正说起来我们有谁会按章理说呢?很多时候也是用一些词语来代替省略。</p><p>就像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南方城市,他们想学中文,但南方人很多都带有口音。他们就嫌弃说南方不好,说的话都不标准。但我们很多南方人何尝不是觉得北方人说话卷舌音太重呢。。。。。。。!</p><p>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己会分辨哪些是应该认真学的,哪些是了解一下就可以的。不要一味的对环境挑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我们在了解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p><p></p></div><p>明白人</p>

shellydd LV4

发表于 8-5-2007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等我们家小弟弟来了,就叫姐姐家的小哥哥教他认路啊!</p>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8-5-2007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墙上的新加坡</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160;</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我把新加坡挂墙上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我特别喜欢地图,我家墙上最不能缺的就是世界地图和驻地地图,在北京挂北京,在上海挂上海,在新加坡就挂新加坡。</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新加坡书籍特别贵,地图自然也便宜不了,一幅全国地图要</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24</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新元,怎么看怎么不值得。于是趁回国期间到书店搜罗,没想到中国卖的新加坡地图是和马来西亚地图放在一起的,而且只有城区一小块,根本没用。只好又回来买了新加坡自己印刷的地图。</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但那地图十分简略,对我们日常的出行一点帮助都没有。真是可惜我那些新元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我最中意的地图是《新加坡公共交通图》,非常详细,每一条道路,每一栋组屋楼都标记得清清楚楚。但它是装订成册的,看的时候要一页页翻,缺少全局观感。于是我买了两本,拆开来象玩拼图一样拼起来,贴到了墙上。占墙面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275*160</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平方厘米。就这样,我把整个新加坡挂在自家墙上了。整个国家每一条道路都尽收眼底!</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我一直想把儿子培养成驴友,渴望有朝一日能和他一起扛起背包行走江湖。无奈这小子既没有驴友的强健体魄,又缺乏驴友的吃苦精神,只徒有一副驴脾气。尽管如此,我也没放弃对他的训练。按图索骥就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从儿子脖子硬了能竖着抱起来,我就教他看地图,津津有味地给他讲方向、图例、比例尺……尽管知道是对“虫”弹琴,仍锲而不舍,回报就是他喜欢上地图了。他</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岁多的时候,我做了三色图标,在中国地图上标记我们三人走过的地方。他很喜欢,也因此了解了不少中国地理,但最终因为他执意要比爸爸妈妈走的地方多,乱贴一气,导致游戏终结。后来我们多次开车往返京沪两地,路上都教他看地图,使他对地图与实际地理的关系以及地图的用途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我们去逛义安城、新达城之类的大商场时,还常常通过购物导图寻找目标商铺。而看图指路的任务就全由儿子承担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bottom: 7.8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现在,每次出门,儿子都会去墙上看看我们的目的地在哪儿,大致应该怎么走。我相信他对新加坡地理的熟悉程度恐怕会超过不少新加坡孩子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op></op></span></p>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8-5-2007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年人如何讲英语都无所谓。<br/><br/>不过身为父母,实在有必要教孩子学习正确的读音。不仅是英文,也包括普通话。<br/><br/>我儿子的学校很多老师讲singlish。除了one,do,tree以外,他们的t,d和b,p都分不清。数学组组长在家长大会上辅导家长教孩子学数学,也是dake away……的。儿子有时故意学老师的口音,把h都读成“嘿吃”。真气人。我就担心天长日久,他会象学结巴讲话最后改不过来的那些孩子一样,明知道讲得不对也改不过来了。<br/><br/>所以,给孩子找学校对家长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功课,也许那些好学校的老师会象kh所说的,能讲正规的英语吧。<br/><br/>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9-5-2007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p准证很容易拿到PR,特别是P1,基本上来了就可以申请,P2问题也不大。如果有所担心又不是很着急,可以等6个月再申请。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只要资料齐全,1-2个月可以批下来。<br/><br/>2. PR才有资格参加好学校的抽签,你的孩子要到2009年入学。<br/><br/>3. 只要学校有学额,原则上随时可以转学。不过好学校的学额通常不富裕,即使有也往往在一开学就要进去,而且多半要考试。差学校不用考,不过也不必转去吧。<br/><br/>4. 你来晚了,本来PR的孩子和新加坡公民的孩子一样有75元/月的折扣的,但现在取消了。<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