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43 个

EddyZhao LV7

发表于 14-9-2006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发个帖子来鼓励一下,就有个人泼冷水,扫兴的很!!<br/>删除了。。。<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5 11:56:29编辑过]

凯莱格兰 LV3

发表于 14-9-2006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申炜[/I]在2006-9-14 11:18:00的发言:[BR]<div><font color="#0000cc">正好想要带儿子来新加坡,看到这个网站进来读一读流星写的东西,我们是同一年出生的。有很多感触。在外不容易,又何况是孤儿寡母的背井离乡的在海外。所以就给自己的老公发了邮件,希望他能再通过你们的真实生活真实感受看到我们要来新加坡后的状态再决定要不要来。同时感谢网站上那么多文笔出色的姐姐妹妹们,所有楼上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新加坡?如果想好了,决定义无反顾了,那也没什么说的,就算结果不好,也只能说就算是天灾吧,到哪儿都有可能有一劫,逃不过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1、纯粹是为了孩子受到没有压力的教育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在新加坡的小学里虽然是受不到老师的压力,考个不及格可能了会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事情,可那里毕竟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去了之后肯定要和她们经常相处,而中国妈妈所受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是有根基的,虽然这些妈妈在叫嚣着是为了孩子轻松的学习才来新加坡--当然更包括我是这样,但真看到学校的松松垮垮的教育我们能真的坚持下去吗,能一点压力也不给他就任他那样松下去吗?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习惯于低成绩对成绩无所谓对学习好坏无所谓的话,能说我们真的是做到了脱离万恶的中国式应试教育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当孩子越来越大,当孩子越来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性格变化和心理成长都不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时,我们又如何可以克服这些难关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渡过叛逆的青春期?</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2、陪读是为了什么?</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陪读应该是放主要精力在陪上,是陪孩子读书,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虽然可以安然渡过三五年),反而还要靠努力辛劳去挣钱支付自己和孩子的开销,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起到陪的作用呢?那到了新加坡到底是为了陪读还是挣钱?不挣钱就没饭吃就没有好日子过,去挣钱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也会缺失亲情。在工作和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究竟要把重心放在什么上?顾此而失彼的结果就会背离我们当初选择来新加坡的初衷。</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3、我们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是希望他能快乐的生活吗?--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算在新考不上大学也行吗?只要快乐?就算他过着普通人特别平凡的生活他感到快乐,那我们做父母的付出的那么多也会感到心慰吗?如果要让他快乐,那在中国不让他学习感到压力能不能让他快乐?在新加坡不让他有压力他能考上大学吗?不管是哪种,他的未来是什么?在国内努力读书充满压力未必就有好人生,而在新加坡所谓“快乐”读书就一定会有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吗?我们是在强制的试图改变孩子的命运,可谁知道这样做到底适应不适应孩子呢?这样做对孩子来说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如果我们在国内对他学习要求松一些,拿出些钱来让他出去旅游开拓视野,给他请好的家教学英文(当然不会像在新那样流利和快捷,但新的英语也不规范啊),这样就比去新加坡差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可能选择第二条,而且就算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也不是踏入同一条河了。如果走上了去新加坡这条路就不能回头了,中国人好面子,回来不管你怎么说都不可能对此事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且学业上的不同步让孩子已经不能跟上中国课堂教育了。孩子在新加坡呆时间长了,学习学得好不好不说,单说每天才上半天课又几乎没什么作业这一点,他可能就打死也不能忍受中国的非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了。到时候应该怎么办?</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去新加坡真的就是让孩子一生有保证的最佳途径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a href="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a></font></div>
希望作者把这个帖子重新开一个主题,我天天帮你顶着,让更多人看见。那些拼命给自己找借口的人,看看这些内容,自己再反思一下。

凯莱格兰 LV3

发表于 14-9-2006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申炜[/I]在2006-9-14 13:38:00的发言:[BR]和老公理论一番找到了我们最后的答案:不去新加坡,在中国让那些负责的老师们来管理我儿子的学习吧,作为家长我决定不给孩子任何压力,有时间就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给他找些爱好,带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就算没有时间也可以请假带孩子去。而且不能只为了孩子就放弃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中国那么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肯定受益也非浅。等孩子长大些再说好了。已经在新的妈妈们,祝你们和你们的宝贝生活越来越好。
很高兴看到你做了最明智的选择。以后在国内的日子可能有时也会不尽如意,但那也是有时而已。如果来这里陪读,注定是现在和将来都不如意。

凯莱格兰 LV3

发表于 14-9-2006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EddyZhao[/I]在2006-9-14 13:56:00的发言:[BR]无论基于做哪一种选择的妈妈们都应抱着平和的心态,把经历的和即将经历的一切都看作一条衔接的道路,人生没有跳板,凡事有始有终,所有的磨难就当作通往光明的垫脚石,苦尽甘来,那才幸福万千。<br/><br/>有所得,就会有所失,权衡得失,取其益。<br/><br/>好人一生平安!<br/>
请暂时放下那些虚浮的词语,日子还需要实实在在。

凯莱格兰 LV3

发表于 14-9-2006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4 14:49:54编辑过]

凯莱格兰 LV3

发表于 14-9-2006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p><p><u><font color="#ff0000">请问你调整好了么?能功德无量地传授一下秘籍么?<br/></font></u>外界的无形压力给与了太多的烦恼,若能轻装上阵,除了做不到的,哪还有不成功的。</p><p><u><font color="#ff0000">前面一句话是真实写照,后面的假设有多少实际意义?<br/></font></u>作为陪读妈妈一个群体,微弱的力量根本无法和外界的各种压力抗衡,那就要保持精力的适当运用,抱着本质的教育孩子的目标为最高目标,用孩子的成绩和成长来无声的回复那些所谓的外界压力。<br/>请一天天地期盼吧,硕果累累的日子正一步步走来。</p><p><u><font color="#ff0000">拜请描述一下你所期盼的硕果累累的日子是什么样的?</font></u></p>

EddyZhao LV7

发表于 14-9-2006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想多鼓励一下那些已经在新加坡陪读的妈妈和就读的孩子们,请不要用挑剔的眼光揪他人的疵,现实的生活要过,精神上的鼓励也不能少,希望这点微不足道的鼓励带给那些在劳作的妈妈们一些慰藉,还是请多珍重。<br/>语言的意义在于你怎么来理解和运用它的内在含义,它不等于金钱可以让人也满足物质上的需求。<br/>也许楼上的这位脑子里除了物质的东西,再也不想奢望其他的精神寄托了,可谓十足的一位物质主义者。<br/>

yibei LV15

发表于 14-9-2006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申炜</i>在2006-9-14 11:18:00的发言:</b><br/><div><font color="#0000cc">正好想要带儿子来新加坡,看到这个网站进来读一读流星写的东西,我们是同一年出生的。有很多感触。在外不容易,又何况是孤儿寡母的背井离乡的在海外。所以就给自己的老公发了邮件,希望他能再通过你们的真实生活真实感受看到我们要来新加坡后的状态再决定要不要来。同时感谢网站上那么多文笔出色的姐姐妹妹们,所有楼上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新加坡?如果想好了,决定义无反顾了,那也没什么说的,就算结果不好,也只能说就算是天灾吧,到哪儿都有可能有一劫,逃不过的。</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1、纯粹是为了孩子受到没有压力的教育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在新加坡的小学里虽然是受不到老师的压力,考个不及格可能了会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事情,可那里毕竟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去了之后肯定要和她们经常相处,而中国妈妈所受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是有根基的,虽然这些妈妈在叫嚣着是为了孩子轻松的学习才来新加坡--当然更包括我是这样,但真看到学校的松松垮垮的教育我们能真的坚持下去吗,能一点压力也不给他就任他那样松下去吗?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习惯于低成绩对成绩无所谓对学习好坏无所谓的话,能说我们真的是做到了脱离万恶的中国式应试教育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当孩子越来越大,当孩子越来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性格变化和心理成长都不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时,我们又如何可以克服这些难关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渡过叛逆的青春期?</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2、陪读是为了什么?</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陪读应该是放主要精力在陪上,是陪孩子读书,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虽然可以安然渡过三五年),反而还要靠努力辛劳去挣钱支付自己和孩子的开销,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起到陪的作用呢?那到了新加坡到底是为了陪读还是挣钱?不挣钱就没饭吃就没有好日子过,去挣钱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也会缺失亲情。在工作和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究竟要把重心放在什么上?顾此而失彼的结果就会背离我们当初选择来新加坡的初衷。</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3、我们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未来?</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是希望他能快乐的生活吗?--如果那样的话,他就算在新考不上大学也行吗?只要快乐?就算他过着普通人特别平凡的生活他感到快乐,那我们做父母的付出的那么多也会感到心慰吗?如果要让他快乐,那在中国不让他学习感到压力能不能让他快乐?在新加坡不让他有压力他能考上大学吗?不管是哪种,他的未来是什么?在国内努力读书充满压力未必就有好人生,而在新加坡所谓“快乐”读书就一定会有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吗?我们是在强制的试图改变孩子的命运,可谁知道这样做到底适应不适应孩子呢?这样做对孩子来说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如果我们在国内对他学习要求松一些,拿出些钱来让他出去旅游开拓视野,给他请好的家教学英文(当然不会像在新那样流利和快捷,但新的英语也不规范啊),这样就比去新加坡差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font>&nbsp;</div><div><font color="#0000cc">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可能选择第二条,而且就算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也不是踏入同一条河了。如果走上了去新加坡这条路就不能回头了,中国人好面子,回来不管你怎么说都不可能对此事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且学业上的不同步让孩子已经不能跟上中国课堂教育了。孩子在新加坡呆时间长了,学习学得好不好不说,单说每天才上半天课又几乎没什么作业这一点,他可能就打死也不能忍受中国的非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了。到时候应该怎么办?</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去新加坡真的就是让孩子一生有保证的最佳途径吗?</font></div><div><font color="#0000cc"><a href="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a></font></div></div><p>是个理智的妈妈。</p><p>这里的孩子学习压力其实也挺大滴~~~</p><p>新加坡提倡“少教多学”,实际上“少教”并不等于“少考”,学校“少教”的部分要看家长如何来看待,“多学”的部分没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家长又如何着手,在现实生活中新加坡的家长绝大部分选择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来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上补习班将“少教”的给填上,琴棋书画来响应“多学”的号召,所以这里的孩子有没有学习压力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规划与经济上的支持,孩子成不成材是能力与财力缺一不可,我所接触过的孩子没有几个不上补习班的,有个孩子的父亲是收购旧报纸母亲是清洁工,这样的低收入家庭每月也会掏出120新币来让孩子补习,邻里的说法,一个孩子每月的补习费介于200--500,就读的年级越高科目越多每月掏出的钞票越多,学校的学费真的成零头了(小学学费,公民5.5/月,PR14/月)。</p><p>新加坡的父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的,就他们的话说“新加坡是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工厂都外迁到中国,读不好书长大了要找家工厂上班都难”,也就有了年终考试家长拿年假帮孩子准备考试的报道,虽然是上半天的课,实际课时也和国内差不多,每天5小时,如果另外半天,一三五补习,星期六学游泳星期天练琴,其他时间要复习功课,做补习班和Litespeed Elearning Platform里的作业,时间也是排得满满的,孩子和家长压力都大呀。</p><p>想带孩子来留学的家长在经济上一定要有充裕的预算,不是付得起房租交得起学校的学费,让孩子温饱就行,每月的补习费可不要忽视了,不然你的孩子就和当地人的孩子受的不是同等的教育,即使表面上是平等的。虽然一年后妈妈能工作补贴家用,但是人手呢,不说突发事件从国内要来个人也要等签证入关(哪能像国内买到机票就可走人),平常头疼脑热的要找个熟人都难,接送孩子上学及补习,准时备好三餐,辅导孩子功课,差不多就把妈妈们一天的时间分割得差不多了,哪有时间上班,除非家长放心让孩子自己打理生活,相信孩子能自觉学习。</p>

yibei LV15

发表于 14-9-2006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ibei</i>在2006-9-14 16:19:00的发言:</b><br/><p>&nbsp;新加坡的父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的,就他们的话说“新加坡是个没有资源的国家,工厂都外迁到中国,读不好书长大了要找家工厂上班都难”,也就有了年终考试家长拿年假帮孩子准备考试的报道,虽然是上半天的课,实际课时也和国内差不多,每天5小时,如果另外半天,一三五补习,星期六学游泳星期天练琴,其他时间要复习功课,做补习班和Litespeed Elearning Platform里的作业,时间也是排得满满的,孩子和家长压力都大呀。</p><p>&nbsp;</p></div><p>&nbsp;</p><p>[em04]&nbsp; [em04]&nbsp;&nbsp;&nbsp; 嘻嘻...&nbsp; 把最最最重要滴给望啦...</p><p>每星期也要安排半天的时间,自个儿给孩子补补咱们的语文吧...</p><p>这可是咱中国人的看家本领,补习费是不用付了,时间还是要占用滴...</p><p></p>

beijingdeyun LV4

发表于 15-9-2006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yibei写的太正确了。</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孩子最无辜,他们的很多事由我们决定了。因此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不要等他们长大后,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是他们不喜欢的,那就是有个大学文凭也是没意思。</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我们要保证他们能读上他们想读的科目,从事他们想从事的行业。我们的辛苦才值得。</font></strong></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