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43 个

谦纭 LV16

发表于 15-7-2006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一张难得的精华贴,来凑个热闹。[em17][em17][em20]</p>

谦纭 LV16

发表于 15-7-2006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有的男人确实娘得有点恐怖。有回在电梯里听一男人粗着嗓门说娇话,鸡皮起了满颈就差没瞪他。。。。。。。</p><p>飘过~~</p><p></p>

谁有后悔药? LV4

发表于 16-7-2006 0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 0:11:38编辑过]

mavislu LV4

发表于 16-7-2006 0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写得都太好了

<p>我一口气看完16页, 你们写得都太好了。后悔姐姐的幽默更使我笑得喷饭,太精彩了, 我建议你们在报纸上连载,肯定热。你在学英文吗?有空出来聚聚,也可以练练口语,要不我也变大舌头说不准了。我儿子7岁,想找个伴玩。我们来一年了,陪读的,一直做补习。我住woodlands。</p><p></p>

蓝山清风 LV4

发表于 16-7-200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虽然我不是陪读妈妈, 但是作为中国来的女性, 我明白别人看我们的揣测.</p><p>但是既然已经在这里, 要尽量开心, 因为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们虽然有至爱自己的人, 但是我们也要对自己好, 自己开心了, 才能对周围的人开心.</p><p>尽量不要去想负面的一面, 虽然说起来容易,我也是这样在过着, 寂寞了, 委屈了, 能怎样, 多么希望自己有那么一两个好朋友在这啊, 所以, 尽量多交点朋友吧.我们改变不了环境, 可以改变自己, 也就是说, 主动点.</p><p>共勉~</p>

skyblue9 LV0

发表于 16-7-2006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谁有后悔药?</i>在2006-7-16 2:23:00的发言:</b><br/><p>&nbsp;&nbsp;&nbsp;&nbsp;如果我知道作为本地资深评论员蔡深江先生能在电视节目上说我们陪读妈妈:“也不照照镜子看自己能干什么?”<p></p></p></div><p>没有机会看到节目,请问,这个姓蔡的当时是这样说的么?边上有没有陪读人员在场,怎么回应的?</p>

嗨!~ LV6

发表于 16-7-2006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悔药:你新开个帖子吧,文笔不错,挺喜欢看的.平淡的事情在你的文笔下变的蛮有味道的.

chisg LV8

发表于 16-7-2006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kyblue9</i>在2006-7-16 11:39:00的发言:</b><br/><p>没有机会看到节目,请问,这个姓蔡的当时是这样说的么?边上有没有陪读人员在场,怎么回应的?</p></div><p>老实说,节目我有看,但印象中没听他说过这句话,边上没有陪读人员,但有和陪读妈妈连线通话,节目除了支持人,还有两位主要发表者,以及四位超级主持人节目出身的艺人(包括中国人)。</p><p>两位主要发言者蔡深江主要注重的是法律和个人责任方面的问题,认为陪读妈妈是成年人了,在出国前做好准备,调查清楚是自己的责任,不要把现在面对的困境完全归咎于别人,而法律是很明确的规定什么可以做和不可以做,陪读妈妈的意义在陪读,不能期望借由陪孩子读书而要求得到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因此蔡深江也质疑一些陪读妈妈来新的主要优先目的。</p><p>另外一位主要发言者则是社会工作者,他注重的是人道和情义,同情陪读妈妈的困境,并且认为尽管新条例有其必要性,但新加坡既然做为一个国际村和世界公民,现在更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帮助陪读妈妈度过难关,不管这些陪读妈妈当初是为了什么原因来到新加坡,既然她们来到了这里,新加坡就有责任照顾帮忙她们,而不是以责任自负的态度来面对陪读妈妈。</p><p>两方面的发言均等,针锋相对却又不失君子风度理智讨论,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一方有恶意侮辱或贬低陪读妈妈的意图,但我注意到很多国人在谈论那个节目时只注意到蔡深江的言论,而忽略了另外一方的观点,当然,我不是陪读妈妈,欠缺了她们对牵扯自身问题的敏感性。</p><p>不管如何,昨天早报报道有新加坡社会组织成立了团体(其实有很多慈善和社会组织早已经有提供帮助,只是没有针对性),帮助陪读妈妈度过精神和实质上的需要,也欢迎成功的陪读妈妈加入帮助同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各位,不管是想得到帮忙或帮忙别人,你还在等什么呢?</p>

skyblue9 LV0

发表于 16-7-2006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hisg</i>在2006-7-16 12:59:00的发言:</b><br/><p>老实说,节目我有看,但印象中没听他说过这句话,边上没有陪读人员,但有和陪读妈妈连线通话,节目除了支持人,还有两位主要发表者,以及四位超级主持人节目出身的艺人(包括中国人)。</p><p>两位主要发言者蔡深江主要注重的是法律和个人责任方面的问题,认为陪读妈妈是成年人了,在出国前做好准备,调查清楚是自己的责任,不要把现在面对的困境完全归咎于别人,而法律是很明确的规定什么可以做和不可以做,陪读妈妈的意义在陪读,不能期望借由陪孩子读书而要求得到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因此蔡深江也质疑一些陪读妈妈来新的主要优先目的。</p><p>另外一位主要发言者则是社会工作者,他注重的是人道和情义,同情陪读妈妈的困境,并且认为尽管新条例有其必要性,但新加坡既然做为一个国际村和世界公民,现在更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帮助陪读妈妈度过难关,不管这些陪读妈妈当初是为了什么原因来到新加坡,既然她们来到了这里,新加坡就有责任照顾帮忙她们,而不是以责任自负的态度来面对陪读妈妈。</p><p>两方面的发言均等,针锋相对却又不失君子风度理智讨论,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一方有恶意侮辱或贬低陪读妈妈的意图,但我注意到很多国人在谈论那个节目时只注意到蔡深江的言论,而忽略了另外一方的观点,当然,我不是陪读妈妈,欠缺了她们对牵扯自身问题的敏感性。</p><p>不管如何,昨天早报报道有新加坡社会组织成立了团体(其实有很多慈善和社会组织早已经有提供帮助,只是没有针对性),帮助陪读妈妈度过精神和实质上的需要,也欢迎成功的陪读妈妈加入帮助同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各位,不管是想得到帮忙或帮忙别人,你还在等什么呢?</p></div><p>好,谢谢你的解释。如果这个讨论是这样的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p>

日本鬼子1 LV3

发表于 16-7-2006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5][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6 15:54:0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