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11,新加坡单日确诊数持续破新高、连续五日3000+,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坚持与病毒共存

2021-10-10 · 1807 阅读
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10-10-2021 11:42 编辑

死亡11,新加坡单日确诊数持续破新高、连续五日3000+,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坚持与病毒共存

昨天(9日),新加坡新增3703起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连续五天超过3000起且再创新高。
社区病例新增2868起,连续19天维持在四位数;客工宿舍病例共有832起。
在3700起本土病例当中,199人未满12岁,611人年过60岁。
输入型病例则有三起。
目前,累计病例达到12万4157起。
又有11名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逝世,其中一名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死者没有已知病史。死亡病例目前累计153起。
11名死者年龄介于56岁至90岁,分别有五男六女。
完全没有接种疫苗者和已经完成疫苗接种者各有四名,其他三名则尚未完成疫苗接种。
其中十名死者都有其他病症,只有一名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死者没有已知病史。
年仅56岁的死者也尚未完成疫苗接种,但他原本就患有其他疾病。

QQ截图20211005101048.jpg
(图:来源自网络)

重症患者342名、40人在加护病房
目前共有342名2019冠状病毒重症病患,其中40人在加护病房。
共有1569名患者住院,占活跃病例的7.7%。共有1万5606名患者正在进行居家康复,占76.5%;2875人在社区护理设施,占14.1%;360人在冠病治疗设施,占1.8%。
在过去28天以内确诊的5万2807人当中,98.4%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1.3%需要氧气供给,0.1%送进加护病房,0.2%则病逝。
截至8日,已有83%人口完成疫苗接种,85%接种至少一剂。已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为459万9302人施打940万1855剂疫苗,其中453万8549人已经完成疫苗接种。目前共有大约60万人受邀施打追加剂,其中39万2555人已经接种,另外8万人则已预约。
为11万1898人施打了21万1620剂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上的疫苗。

QQ截图20211001075145.jpg
(图:来源自网络)

五个大型感染群再添病例
新加坡五个2019冠状病毒大型感染群再添新病例,包括两个疗养院感染群。
根据卫生部晚间文告,位于马西岭通道的基督之光卫理关怀院(MWS Christalite Methodist Home)新增两起病例,91起累计病例包括84名住户;大巴窑的爱心康复中心(United Medicare Centre)新增三起病例,54起累计病例包括42名住户。
ADVERTISEMENT
大巴窑金吉道客工宿舍新增13起病例,累计达40起。
巴西班让批发中和樟宜机场Learning Vision托儿所各增一起病例,累计病例分别为344起和16起。

QQ截图20210927074612.jpg
(图:来源自网络)

在家隔离不必呈病假单
随着下来将有更多人因2019冠状病毒检测呈阳而需在家隔离,雇主应把员工缺勤视为有薪病假,无需要求他们提交病假单,卫生部表示将会向企业解释新程序,也相信多数员工不会滥用程序。
在简化程序下,无症状者若是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呈阳就只需在家隔离,身体不适后确诊但符合条件的患者也可在家康复。
根据劳资政三方在9月25日通过人力部网站发布的公告,确诊员工如果身体状况良好,可在家中办公,雇主不能要求这些员工到工作场所上班。如果无法居家办公,雇主应给予员工有薪病假而非要求他们拿无薪假。由于检测呈阳者状况良好可不必看医生,雇主无需要求员工提交病假单。
基于居家康复计划将成为绝大多数本地居民的既定护理模式,卫生部表示,正向雇主解释新程序的安排。
卫生部表示,尽管员工无需提交病假单,但相信多数员工都不会滥用这个安排。雇主也可以向员工了解他们的病况,并要求他们提供自助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呈阳的照片,来确保员工没有胡乱请假。

QQ截图20210928100131.jpg
(图:来源自网络)

医疗体系仍面临巨大压力
新加坡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说,新加坡医疗体系依然面对巨大压力,因此必须维持目前的防疫措施。只有在医疗体系压力减轻后,才会相应地逐步放宽措施。小组说接下来一两个星期内,将进一步调整措施。
稳定疫情阶段防疫措施实行至今已有两周,联合领导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黄循财说,一些人希望政府更快地放宽防疫措施,不过政府必须谨慎行事,避免医疗体系不胜负荷。
黄循财说:“在一些我们认为风险程度可以被接受的情况,我们将更快放宽措施,例如在旅游方面,其它风险较高的情况,我们将仔细考虑,并将在未来一到两周内,对稳定期所可能做出的调整,提供最新信息。”
基于接种率高,目前超过98%的病患都是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还有7万7000名年长者还没接种疫苗,占了我们总人口的1.5%。而至今的死亡病例中,也有三分之二属于还没接种疫苗者。卫生部也说目前疫情还没到顶峰。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说:“我们从社区监测发现,到诊所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流感患者,都是因为冠病引起的感染,这也说明我们距离疫情高峰以及社区病例减少的情况还很远。”
针对政府积极加大医疗资源应对疫情,在医护人员方面,是否有更长远的安排,卫生部长王乙康说,当务之急是要度过这一波疫情,而随着医疗程序的调整,将有助加强医护人员的调动。
王乙康说:“医疗人手不足是短期的挑战,这波疫情还没有达到顶峰,我们不知道它还会持续多久,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这是我们所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最困难的时期。我们调整医疗程序也有助腾出宝贵的医疗资源比如之前一直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医护人员也可以被调动。”
卫生部也说,尽管当局减少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改用快速抗原检测,并不代表无法掌握本地疫情的整体情况,当局依然可以通过社区检测来评估疫情的严重性。

QQ截图20211010104915.jpg
(图:来源自网络)

针对2019冠状病毒新增病例仍居高不下,但政府却宣布将简化检测和隔离程序
卫生部长王乙康解释,政府简化冠病医疗方案是有原因的,并呼吁公众负起社会责任,让当局可以集中资源帮助更有需要的群体。
新加坡过去几个月制定的抗疫策略都是以“清零”为主,但如今迈向与冠病共存的道路,情况和过去已有所不同。
他还列出必须更新冠病检测和隔离程序的三大原因。
第一、现有程序让人担心和混乱
王乙康坦言,有民众向他反映,过去几个月制定的冠病检测和隔离程序让他们感到担心和混乱。他指出,在目前的程序下,如果民众的家里有人感染冠病,其他同住者都要隔离;一些学前教育中心因为有学生和教师染病,而必须关闭几天,为教师和家长带来不便。有鉴于此,政府必须改变现有的程序。
“有些人跟我说,比起冠病,他们更害怕这些限制和规则,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解决。”

第二、德尔塔毒株改变风险评估
王乙康表示,比起其他毒株,德尔塔变种毒株的病毒量的确比较高,因此感染性也更强。正因为德尔塔毒株有更高的病毒量,所以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就能检测出感染冠病的人,因此使用ART会更有用。

第三、以ART来取代十天隔离
王乙康解释,因为ART的用处多,因此政府改变了检测和隔离程序,让冠病确诊病患的密切接触者改用ART来取代目前的隔离十天的程序。
他指出,数据显示,目前被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中有10%确诊。其中80%的确诊者是一开始进行ART时,就被检测出染上冠病,其余的20%是在隔离期间确诊。这证明了使用ART就能测出密切接触者是否染病。
王乙康坦言,这个做法虽然不是“天衣无缝”,但要迈向与冠病共存的阶段,如果要长期限制那么多人,以检测出这少部分的感染者,对大家的影响太大,因此没有办法维持下去。
他指出,简化冠病医疗方案是一个显著的改变,也是抗疫策略的转捩点。他相信更新后的程序,将有助于解除人们对冠病程序产生的恐惧和混乱。
王乙康也呼吁去了解这些程序,并尽自己的本分,对抗疫情,让当局把精力集中在弱势群体和风险最高的群体上。
“我们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容易理解的规则,相信接下来会有一段适应期,但有信心大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适应新的情况,也能够清楚地跟着规则走。”


QQ截图20210827173809.jpg
(图:来源自网络)

从本月9日起,六个月前完成接种的医疗人员以及冠病前线工作者可打追加剂。卫生部将与疗养院等住宿机构合作,为合格的人接种追加剂。
卫生部在文告中指出,截至10月7日,近37万2000人已注射追加剂。50岁至59岁者当中有57%已接种或预约接种追加剂。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有72%已接种或预约接种追加剂。  
冠病疫苗接种的专家委员会已进一步建议那些在六个月前接种的医疗与前线工作人员、在疗养院等住宿机构的住户与工作人员,以及30岁及以上者可施打追加剂。卫生部已采纳建议。
医疗与前线人员在工作上较常接触病例,染病的风险较大。在疗养院与监狱等住宿机构的住户与工作人员在室内环境生活,可能面对病毒大型传播的风险。扩大追加剂至30岁及以上的人口则有助于提高新加坡人口得到疫苗保护的水平。
对此!
各位看官怎么看?期待您在评论区内留下箴言!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QQ截图20191009151145.png

版块:
今日狮城
分类: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