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人渣!男子迷晕妻子伪造车祸骗保!!

2021-08-24 · 2703 阅读
为了2000多万人民币(约400万新元)的保费,中国辽宁省一名男子竟然网购迷药迷晕妻子,
再亲自制造车祸,导致妻子当场死亡。当地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判处他死刑。
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 2018年1月27日深夜,辽宁省锦州市重观路环岛发生一起致命车祸,驾车的丈夫周进双腿骨折,妻子严坤坐在后排当场不治。
被告周进在这起交通意外中受重伤,不过交警调查后认为这起车祸疑点重重。
首先,事发地点非常偏僻;其次,肇事车以几乎垂直的角度撞上环岛外侧的挡墙;
再者,撞击速度在每小时80公里以上,以这么快的速度在环岛内行驶不符合常理;
现场也没有刹车痕迹;通过对被告进行血液检测,也排除了他酒驾的可能。
屏幕截图 2021-08-24 183814.jpg

(图片来源网络)
交警做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车撞上挡墙极有可能是人为操控。交警再次勘验车辆又发现许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最值得注意的是挡在被告和方向盘中间的一个抱枕。按照常理,抱枕不该被放在这个位置,而正是这个抱枕,救了被告一命。
家属在操办后事寻找证件的过程中,意外地在严坤的住家找出大量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单子整整装满了一个20寸的行李箱。
保险单数量多、保费数目大、保额也高,且被告和妻子互为受益人,如果妻子意外死亡,丈夫能获得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保险赔偿。这加重了交警的怀疑。
法医也在妻子的血液和胃容物中检测出两种神经类抑制剂,“卡马西平”和“氯氮平”,人服用一定剂量就会陷入昏迷。
家属曾告诉警方,被告的妻子患过癫痫病,曾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她的体内有“卡马西平”不足为奇,但“氯氮平”从何而来?
交警因此把案件移交公安局的刑侦部门。有关部门读取了肇事车黑匣子的数据后发现,事发前4.2秒,
汽车的时速从82公里加速到88公里,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则由2400直接飙到了4000。这意味着,是被告猛踩着油门撞到墙上。
1.jpg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已掌握的证据,警方怀疑被告涉嫌故意杀人和保险诈骗。不过,案发后的两年里,被告因伤势严重前后做了十次手术,从未离开过医院,
警方于2019年10月将他逮捕,并在他手机里发现了一条可疑的微信转账记录。
在事发三个月前的2017年10月16日,被告从微信上购买药物“三唑仑”,并向卖家转账530元(约合111新元)。
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三唑仑”的供应链源头侯某,侯某说,由于国家对被列为毒品的“三唑仑”管理严格,他根本拿不到三唑仑,
所以一直用药效相似的“氯氮平”冒充“三唑仑”高价卖出。侯某也因此以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警方查找到的快递信息显示,被告确实从侯某手里买到了“氯氮平”假冒的“三唑仑”,而“氯氮平”就是导致严坤昏迷的药物。
2.jpg

(图片来源网络)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被告第一次试图谋害严坤。早在2017年,他就曾在远离锦州市中心的滨海路,试图以撞电线杆的方式杀害严坤。
当时的妻子同样在药物作用下处于昏迷状态,但好在电线杆是空心的,坐在副驾驶座的妻子又系了安全带,并未出什么大事。
严坤和被告是二婚,在外人看来,两人十分恩爱。结婚时,严坤父母售卖了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房子为两人购置房产。
结婚的两年间,严坤的母亲也会在周末专门到他们的住家为两人做饭。
被告也经常带妻子和两人的家人一起出国旅游,生活看似非常美满富足。
但实际上,2017年,被告股票赔了300万元人民币(约合63万新元),生意也十分惨淡,根本负担不了这些开销,经常接到银行的催债电话。
巨额保费加上旅游花费,被告的欠款曾达到600万元人民币(约125万新元)之巨。于是,他萌生了杀妻骗保的想法。
上个月16日,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判处被告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表示上诉。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103509v646e86mqsxnsumg.png



版块:
今日狮城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