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妹纸吐槽花钱买了榴莲壳!官方助力:别听摊贩忽悠,手把手教你挑出肥榴莲
近日,一新加坡妹纸申诉,到升崧超市买了两个猫山王榴梿,却发现壳厚肉少,不满直言:“花45元(约139令吉)买了壳!”。 ... 瞬间引发了热议! 毕竟榴莲是新加坡当地人最爱吃的水果,没有之一...
(图:来源自网络)
妹纸在社交媒体上申诉,日前到勿洛中心的升菘超市花45元买了三公斤的猫山王榴梿,却发现榴梿壳非常厚,果肉则少之又少。 从女郎拍下的视频可见,她当场开了两个榴梿,但里头却只有约七八颗果肉。 她说,之后向职员反馈,但指对方无法给予解释。 “即使便宜也不可以这样啊……难道所有榴梿都这样吗?我竟然花了45元买榴梿壳。”
(图:来源自网络)
贴文放上网后引起热议。 有网民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但也有人认为价钱昂贵。 还有网友称买榴梿也必须“看运气”,毕竟商家也没有办法看透榴梿壳,查看里面有几颗果肉。 榴梿商指出,猫山王分等级,妹纸购买的相信是B等级榴梿,果肉一般较少。 猫山王粗略分为A、B两等级。一般上,A级比较圆,果肉比较多,B级属于弯形,果肉比较少。 不过,虽然B级果肉少,但并不代表品质差。
(图:来源自网络)
因为是B等级,所以商家才会以较便宜的价格售卖。 不过...这波风还停不下来了... 又一名妹纸在网上申诉,花了190元从Durian Studio Sg订购老树猫山王榴梿,但拿到时榴梿已生水,味道苦涩。 Durian Studio Sg解释,该网友订了三盒共10公斤榴梿,投诉后吃完了两盒,他隔天安排司机上门取回剩余的一盒,也退了60多元,事件已解决...
(图:来源自网络)
对此,新加坡食品局出来现身说法! 买榴梿时听摊贩说怎样选怎样买,你大概听多了。由监督食物安全的单位——新加坡食品局来授招,应该还是第一次吧?
食品局提出的吃榴梿贴士,供参考:
1)购买带壳榴梿时,确保榴梿壳没裂缝或被打开
2)查看榴梿梗;鲜绿或浅色梗代表新收割,至于那些暗色的梗则表示已收割一段时间了
3)选择向那些用卫生的方法处理榴梿的商家购买榴梿,比如处理果肉时会使用不同手套,或者使用干净刀子来取出果肉。
4)购买包装好的榴梿时,确保包装完好以免受到污染
5)网购榴梿时要小心谨慎,确认信息无误后才付款,选择向具有良好信誉的商家购买
(图:来源自网络)
享用和储存榴梿: 1)开榴梿壳后把手洗净后才用手拿榴梿吃,开榴梿时尽可能戴手套
2)用手吃榴梿时避免碰触榴梿壳
3)没吃完的榴梿可冷藏,并在两到四天后吃完。如果想等一段长时间后才吃的话,可用容器密封并装好后冷冻,这样可预防果肉干掉也能避免味道散开。
食品局称,为预防虫害,在栽种时难免会使用一些杀虫剂,有些甚至会在收成时使用一些催熟剂,来控制水果成熟的速度,同时减少因运输而出现的损伤,确保消费者购买时可买到色泽和味道都满意的水果。 这些杀虫剂或催熟剂很可能残留在水果的外壳上,人体一旦吸收过量,就可能产生健康问题,如免疫力下降。 为确保进入新加坡的榴梿都可安全食用,食品局有特定的农药残留量标准,也会检验入关的榴梿,看残留的化学物是否超标,那些无法通过检验的都不能上架。 食品局说,检测的榴梿一般都是在外壳上发现杀虫剂残留物,只有少数在榴梿果肉上发现残留物,其剂量也都微乎其微,处于安全水平内。此外,食品局也没在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的催熟剂残留物。 对此! 各位看官怎么看?赶紧在评论区里怼怼!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