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3、社区14!新加坡抗疫“三巨头”联合发声:与病毒共存!憋死它!熬死它!

2021-06-24 · 1313 阅读
新增23、社区14!新加坡抗疫“三巨头”联合发声:与病毒共存!憋死它!熬死它!


6月24日,新加坡新增23例冠病病例,总病例达62,493例,其中:14例社区病例、0例客工宿舍病例、9例境外输入病例。
在14例社区病例当中,12例是有关联病例,其中11人在隔离状态下确诊,1人是在当局积极检测中被发现的;另有2例为暂无关联病例。

QQ截图20210325104024.png
(图:来源自网络)

抗疫“三巨头”联合发声
21日,黄循财、颜金勇、王乙康,三位新加坡跨部门联合抗疫小组里的部长,新加坡绝对的抗疫“三巨头”,联名发布了一篇《跟新冠病毒共处,正常生活》的文章,文章发表在新加坡英文媒体《海峡时报》。
文中表示,冠病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地方流行病。新加坡选择一种更灵活的‘围栏策略’,隔离密切接触者,平均每天数万次检测,力求将形成大规模感染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QQ截图20210624165717.jpg
(图:来源自网络)

文章开头称,我们正在持续努力控制德尔塔变异病毒,鉴于它的高传染性,病例可能很难清零。所以我们选择一种更灵活的‘围栏策略’,隔离密切接触者,平均每天数万次检测,力求将形成大规模感染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但是,自新冠大流行开始已经过去18个月了。我们的人都已经‘疫情疲劳’,所有人都在问:到底什么时候新冠疫情才结束?”
到底什么时候结束?部长们在文内回答:
“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新冠病毒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地方流行病。”

QQ截图20210614162142.png
(图:来源自网络)

部长们还在文中,举了流感当例子,“每年有很多人得流感,但大多数人不用住院就自己恢复了,或者只是借助很少的药物。”
“只有少数如老人或有多种基础病的人会病重甚至死亡。”
“我们没办法根除新冠病毒,但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威胁性更小的疾病,就跟流感、手足口病或水痘一样。”
“大家可以继续生活。”
...
并提出了抗疫生活的五种“新常态”——

1、新冠患者可以在家康复
因为大多数人接种了疫苗后,能够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即使多数人感染了,也只会表现出比较轻微甚至没有症状。
这时候,一般人不需要去到医疗机构,自行在家就能康复,因此无须担心医疗系统不堪重负。而且周围的人也都接种过疫苗,病毒传播的风险就很低。

2、无须大规模追踪隔离密接者
借助快速简易的检测方式,新加坡也可从目前的大规模追踪和隔离程序,改为由人们定期自行检测,确诊后自我隔离。

3、将更关注得病后的情况
这一点和现在很大不同。未来新加坡将不再着重监测每日新增病例,而是聚焦于重症者、加护病房留医者,以及需要插管治疗者的数据,与目前监测流感的方式一样。

4、逐步放宽安全措施规定
因为有了疫苗的保护,今后安全管理措施可逐步放宽,并恢复大型聚会和活动,如国庆庆典或新年倒数活动。“各企业也能确信,其运作不会受到干扰。”

5、开放旅游可以出国玩了
旅游将会恢复,大家可以去那些同样控制住了疫情的国家,新加坡会跟他们互认疫苗接种证书。接种过疫苗的旅客,可以在出发前自助检测,结果阴性就免隔离。
上述就是部长们设想的新常态。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得了病别乱跑,待在家憋死病毒、熬死病毒...

QQ截图20210505085622.png
(图:来源自网络)

结尾也很赞——
抗疫之路虽然仍充满变数,但我们还是拟定计划,配合疫苗接种率相关的各个目标,逐步迈向新常态。同时,我们仍须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安全措施,减少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场疫情终将告一段落。
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创造力,尽快朝最终的理想状态迈进。要遏制冠病,需要科学和人类的智慧;要尽早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更须要保持团结,以大局为重。
战胜疫情,你我责无旁贷。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QQ截图20191009151145.png

版块:
今日狮城
分类: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1 个

天天上班 LV7

发表于 24-6-2021 18:0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步不用带口罩会憋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