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NTU)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富有同情心的新加坡人也可能对环境更加友好。
根据南洋商学院Georgios Christopoulos博士生Swati Sharma和副教授的研究,
到2030年末,住宅领域预计将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耗领域。
为了减少家庭的能源消耗,检查和更好地了解新加坡人对该主题的态度和行为是关键。
该研究是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进行的,从2019年2月至2019年3月对520名新加坡居民进行了调查。 (图片来源网络)
样本包括大量房主(8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91%)。
研究人员承认,通常来说,人们选择电器的节能方式的主要原因是节省水电费。
但是,该研究的发现与这种说法背道而驰,即人们的喜好是基于同理心的水平。
他们发现,新加坡人愿意为降低碳足迹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会选择更环保的选择,例如节能空调。
十分之八的受访者(79%)更愿意购买这种空调,即使价格更高。
为了减少产生的碳排放,尽管知道他们的孩子或同事在凉爽的环境中会更舒适,
但82%的人将室温保持在23°C至25°C之间,而不是进一步降低它们。
移情与生态友好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
该研究评估了被访者的同情程度,发现超过50%的被访者具有很高的同理心。
还对受访者进行了三种假设情景的测试:要求他们做出节能决定: 1)为自己,2)在与同事一起工作的环境中以及3)与家人在家中。 (图片来源网络)
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下,同情都会显着影响节能行为, 无论节能措施是否像同事或家人一样影响了周围的人。
因此,那些具有高度同情心的人更有可能选择节能和环保的选择, 例如购买本地产品而不是进口蔬菜。
最初的调查结果有点困惑-更有同情心的人会记住家人和同事的舒适吗?
例如,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会将空调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以确保该场所对周围的人来说更凉爽,更舒适。
然而,人们发现,具有高度同理心的新加坡人不仅考虑自己的内心世界, 而且也对他们的身边人而不是家庭和工作场所产生同情。
这包括其他家庭,他们居住的环境以及整个国家。
克里斯托普洛斯说:新加坡人越有同情心,他或她就越有可能考虑整体或长期的环境或社会影响,最终选择放弃人的舒适感。
斯瓦蒂补充说,这种同理心也会增加新加坡人采取有助于“更大利益”的行为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网络)
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在于,新加坡最近启动了《 2030年绿色计划》, 这是一项政府整体举措,旨在推动该国迈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绿色计划的目标之一是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并减少新加坡的能源消耗。
这可以通过转向更清洁的电动汽车来看出。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