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例!新加坡连续4日无本土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貂传人”?
11月13日,新加坡新增冠病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病例总数达到5万8116例。 这是新加坡再次连续4天无本土病例。
(图:来源自网络)
亚细安10国预开旅行走廊 10月13日,亚细安十国在第37届亚细安峰会上发表宣言,愿建立“旅行走廊安排框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关键商务旅游。
(图:来源自网络)
根据宣言,亚细安10国将采取步骤,建立一个亚细安旅行走廊安排框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关键商务旅行,并以公共卫生安全为优先考量,特别是在遏制2019冠状病毒疾病大流行传播方面。 亚细安不排除将该框架应用在其他旅行类别。 宣言说,亚细安有必要共同制定一套适用于旅客出境前和入境后的健康与安全措施,以保护公民的健康和安全,并且强调,旅客应严格遵守目的地国家的现行公共卫生条例。 宣言指出,在亚细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协调委员会工作组的支持下,亚细安协调委员会将负责协调和监督《亚细安旅行走廊安排框架》的制定进程,在兼顾各成员国之间的现有双边安排的同时,确保《亚细安旅行走廊安排框架》成功付诸实行。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对德国禽流感疫情区实施临时进口限制 2020年11月9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消息称对德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地附近的家禽及其产品的进口实施临时限制。 由于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一家蛋鸡养殖场发生H5N8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自2020年11月4日起,将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受影响地区周围10公里内的家禽及其产品的进口实施临时限制。 符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病毒灭活要求热处理的家禽产品不会受到进口限制的影响。
(图:来源自网络)
新冠病毒“貂传人”? 由于丹麦出现多起养殖貂将变异新冠病毒传给人的病例,丹麦根据政府的“扑杀令”抓紧扑杀养殖貂。 丹麦希望经由立法程序获得授权,扑杀国内大约1700万只养殖貂。 此外还在酝酿推动立法限制2021年年底前养殖貂;同时针对包括貂养殖场较多的7座城市在内,大范围升级防疫管控措施。
(图:来源自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说,除丹麦之外,美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典也报告貂养殖场发现新冠病毒,须在全球范围审视貂养殖场的生物安全。 丹麦是全球最大的貂皮生产国,“扑杀令”无疑重创丹麦貂皮产业。丹麦已制定相关补偿计划。丹麦商业和贸易部门预估,对貂养殖业的相关赔偿和补助将超过100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06亿元)。
(图:来源自网络)
哥本哈根大学兽医病毒学教授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指出,追踪和发现病毒变种需要分析和注册病毒基因结构,丹麦在该领域拥有大量数据。“很可能已经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了病毒变种,而我们毫无所知。” 丹麦免疫学教授扬·普劳斯嘉德认为,鉴于目前仅有相对数量较小的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变种,追踪和切断感染链条相对现实和容易,“新变种”也就没有太多继续存活的空间。 丹麦卫生机构说,“新变种”并不意味着它比其他冠状病毒变种具有更高传染性或引发更严重的症状。
(图:来源自网络)
霍伊尼克5日晚提到,病毒发生变异可能对在研新冠疫苗效果产生影响。这一表态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在6日记者会上说,现在对这种变异如何影响新冠病毒的传播性、临床病症严重程度、免疫反应,以及潜在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也认为,新冠病毒基因突变是正常的,病毒的某些突变也许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世卫组织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和评估。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介绍,要确定新冠病毒在貂群中,以及在貂和人之间的传播范围,需要更多时间。目前已有证据并不能表明这种由貂传播的变异新冠病毒在行为方式上与过去有何不同。 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病司病毒专家彼得·安巴雷克说,其他养殖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相比貂要小得多,原因有二: 首先,研究表明,猪、鸡、牛等养殖动物完全不像貂那样易于感染新冠病毒,即使感染,病毒也无法像在貂群中那样得以维持并传播;其次,目前生产猪肉和鸡肉的现代养殖体系使我们能完全隔离病毒并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这意味着更容易防止和控制新冠病毒进入养殖环境。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