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71 个

Wangbaobao2014 LV8

发表于 9-4-2016 11:5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nes 发表于 9-4-2016 11:32
上海房价爆涨导致上海本地人财富暴涨,这是事实,你非得要当个受害者来诉苦,不说100%的上海人受益,但是99% ...

至于你说养老,如果你是个在上海工作的上海人,三十几岁,你会卖掉房子跑去昆山每天来回到陆家嘴,恒隆,甚至张江上班吗?敢情疯了。养老,也是退休以后的事

最爱小网球 LV7

发表于 9-4-2016 12:3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最爱小网球 于 26-8-2016 10:13 编辑
.......................................

...........................................................................................................

Wangbaobao2014 LV8

发表于 9-4-2016 12:4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小网球 发表于 9-4-2016 12:34
当然是人民币了。九十年代中, 华为在全国各地招人,标准工资五千人民币。我在中科院的同事跑到深圳也不少 ...

九十年代中我还在读中学呢。但是那会儿物价低,不能这么比,那时五千块是高薪了吧相当于现在的几万了,差不多的

咩咩宝 LV2

发表于 9-4-2016 23: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国内的这个机会我最终还是婉拒了,对方也没有任何回复和挽留,有点小失望,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也就没啥可纠结的。平常心,平平淡淡的享受新加坡的好。至于为什么最终会决定留在新加坡,即便是之前那么想回去的情况下,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孩子吧。那边城市小,污染企业多,环境差,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最终忍痛割爱。至于说将来会不会后悔,我想也应该不至于,在新加坡再怎么苦逼,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而且即使回去了,再怎么牛逼,也还是个打工族。所以最终决定不折腾了。在这边平平淡淡的继续生活,买房,申请公民。

男人如树 LV15

发表于 9-4-2016 2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lines 发表于 9-4-2016 11:32
上海房价爆涨导致上海本地人财富暴涨,这是事实,你非得要当个受害者来诉苦,不说100%的上海人受益,但是99% ...

我觉得你才是对上海缺乏了解,显然是外地人看上海的眼光。以为上海人都发财了, 其实不然。曾经纺织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你看现在还有吗?那些人都下岗了。他们可能只有一套破旧的老公屋。
在上海买房子发财的恰恰是外地人,新上海人居多。

Wangbaobao2014 LV8

发表于 10-4-2016 09:3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如树 发表于 9-4-2016 23:46
我觉得你才是对上海缺乏了解,显然是外地人看上海的眼光。以为上海人都发财了, 其实不然。曾经纺织业是 ...

赞一个

qguan LV15

发表于 10-4-2016 11:4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如树 发表于 9-4-2016 23:46
我觉得你才是对上海缺乏了解,显然是外地人看上海的眼光。以为上海人都发财了, 其实不然。曾经纺织业是 ...

这些人会有一部分,不过也有很多被拆迁,90年代农地收掉被分房,财富暴增的。新上海人到底多少比例,估计政府知道但也不对外公布

qguan LV15

发表于 10-4-2016 11:5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nes 发表于 9-4-2016 11:48
好吧,也许你就是那1%的受害者,但是不能否认上海本地人才是上海房价大涨的最大受益者。 ...

上海房价上涨本地人肯定是受益者,不过也有没收益的,到底多少比例这个没数据证明,从我自己的经历看到的,有前者,也有后者,但前者更多。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不是谁炒作,而是政府的人民币放水,基本上房价涨幅和人民币的供应增幅是一致的。没人炒也是会涨的。

ATM机器 LV6

发表于 10-4-2016 14:5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年代中,上海人都是筒子楼,老江在上海时一个目标就是扩大人均七平方米到三十平。2000年拆迁时很多人拿钱,不要房子,那时一平方两三千rmb感觉好贵,买房退税。应该说大部分本地人没赶上第一波。2007年房价再次暴涨后到2014年这七八年间还是不少人买了,赶上了第三波。眼光比工作能力重要得多。

ATM机器 LV6

发表于 10-4-2016 15:0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后赶上动迁的早不愁钱了。06年前拆迁常发生血案,后面宽松了很多,补房补钱,连钉子户都少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