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66 个

my_apple LV6

发表于 11-12-2015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76 发表于 9-12-2015 14:53
你很有钱吗?那就来吧!
你不想要老公了吗?那就来吧!
你不想将来孩子回中国了吗?那就来吧! ...

很赞同你的说法,其实现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我也是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妈妈愿意只身带着孩子来这里。
我是因为工作缘故来得,老公孩子都一起带来了,但是我还是花了1年多才慢慢适应这里,刚还是还是落差很大,即使现在还是经常想着回去。

apple933 LV4

发表于 13-12-2015 07:25: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新加坡什么都有,就带要穿的衣服过来就好

HKGG LV7

发表于 13-12-2015 11: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my_apple 发表于 11-12-2015 16:53
很赞同你的说法,其实现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我也是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妈妈愿意只身带着孩子来这里。
我是 ...

都是为了孩子来的。在国内竞争太激烈,出头的机会太小了。就算让你考上大学读完大学,出来很可能就失业。

liqiqi LV5

发表于 13-12-2015 12:4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y_apple 发表于 11-12-2015 16:53
很赞同你的说法,其实现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我也是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妈妈愿意只身带着孩子来这里。
我是 ...

那就回去吧,这么勉强干嘛?搞不懂你们

liqiqi LV5

发表于 13-12-2015 12:5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qiqi 于 13-12-2015 13:10 编辑
199076 发表于 9-12-2015 14:53
你很有钱吗?那就来吧!
你不想要老公了吗?那就来吧!
你不想将来孩子回中国了吗?那就来吧! ...

有钱最多每年买机票回国过暑假寒假,老公一个月飞来一次不过2000人民币的机票,三不时五不时的单独飞来看一下家人就好啦。多少夫妻每天在一起还小三满天飞的,只要夫妻两个人同心,短时间的分离算什么呀。
为什么就不要老公了,真偏颇。
明星们,夫妻两个常年分居的多的是,多少明星政要都是孩子在国外,老婆常年陪读的。多少离婚的?文章马伊莉都在国内呀,不一样出了小三。

要不要婚姻和陪读无关,请不要这样解读陪读妈妈。

而且谁说出国就是为了不回国,那只是为出国工作的人来说。出国学习的,为什么就不能回去。北京上海的海归,外国人大把大把的抓。学的好了,去哪里工作都不是问题!

liqiqi LV5

发表于 13-12-2015 12:5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qiqi 于 13-12-2015 13:09 编辑
my_apple 发表于 11-12-2015 16:53
很赞同你的说法,其实现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我也是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妈妈愿意只身带着孩子来这里。
我是 ...

支持你!!!

我觉得在国内是很好,但是教育并不好,不是说教育质量不好,而是教育环境不好。
上下学的安全就不要说了,在学校里面每个小朋友都在比谁家房子更大,谁家更有权。老师也是如果你不是有权阶级,抱歉你家孩子就会被不断的忽略直到孩子自己奋起反击。而且这些比较从小学就开始了,有的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真可怕!!
自己有能力,有经济支持,当然要给给孩子换个环境咯。

199076 LV6

发表于 16-12-2015 15: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liqiqi 发表于 13-12-2015 12:51
有钱最多每年买机票回国过暑假寒假,老公一个月飞来一次不过2000人民币的机票,三不时五不时的单独飞来看 ...

您还真挺单纯的,您想过吗?孩子在这里成长,同学朋友都在这里,生活习惯一定偏向新加坡,和国内的人根本聊不到一块去,我的孩子不到12岁来的,现在26岁,朋友都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对她来说是陌生的。至于您有钱,夫妻来回飞,可您想过吗?要飞20多年呀,总之我在这陪读14年了,孩子小时是妈在哪家在哪,现在孩子大了,孩子在哪家在哪,您还没开始呢,慢慢您会体会到的,这几条也是我这几年的感受,纯属个人的,凡事有利必有弊,就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孩子教育问题没有回头路。

199076 LV6

发表于 16-12-2015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my_apple 发表于 11-12-2015 16:53
很赞同你的说法,其实现在国内各方面都不错,我也是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妈妈愿意只身带着孩子来这里。
我是 ...

是啊,我也是,尤其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来这里不能常住,我回中国也不能常住,真的进退两难,有钱人除外啊

liqiqi LV5

发表于 17-12-2015 09:5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qiqi 于 17-12-2015 12:25 编辑
199076 发表于 16-12-2015 15:11
您还真挺单纯的,您想过吗?孩子在这里成长,同学朋友都在这里,生活习惯一定偏向新加坡,和国内的人根本 ...

您还真挺单纯的,您想过吗?
我的想法不单纯呀,孩子教育问题和家庭问题本来就不单纯。
国内塞钱给学校建校费,包红包给老师,买或者租学区房,拼命工作只为在北上广拿到本地户口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来国外陪孩子读书只是另外一个选择之一。国内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一年只能看到几次只为了给妻儿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大有人在,你可能不知道吧。


孩子在这里成长,同学朋友都在这里,生活习惯一定偏向新加坡,和国内的人根本聊不到一块去,我的孩子不到12岁来的,现在26岁,朋友都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国对她来说是陌生的。
我不想说你们的眼光太局限,但却是就是事实。我认识的中国第二代移民依着自己在国内还有的关系,或者是自己在国内创业的原因。在国内很多朋友,由于他们在新加坡长大,重视诚信,做事情也有新加坡式的过决很对新一代中国精英的口味,他们不尽生活上是朋友,而且生意上也合作无间,因为他们的"新加坡式"做生意的方式,很多别人都赶不上拿货的,他们一定会被优先安排,及时提货。工作的更不要说了,我认识的二代小朋友因为中英文都优秀更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在北上广甚至欧美混的风声水起的大有人在。
在新加坡读书不只是读书而已,是给孩子一个诚信,拼搏的起点,更广泛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过程并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才最重要吧。我觉得这才是国内很多学习环境都达不到的,如果不先认清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如果只是觉得想要中英文都优秀而已的话在国内多的是重点学校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别为难自己来新加坡。我是真心这么说。


至于您有钱,夫妻来回飞,可您想过吗?要飞20多年呀,总之我在这陪读14年了,孩子小时是妈在哪家在哪,现在孩子大了,孩子在哪家在哪,您还没开始呢,慢慢您会体会到的,这几条也是我这几年的感受,纯属个人的,凡事有利必有弊,就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孩子教育问题没有回头路。
最后一句话我特别同意,不过同样一句话也有另一句话就是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不管怎么选,你的选择只有下决定然后全力以赴的执行它,特别是对孩子的事情,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都各不相同。你觉得自己失败了么?应该不是吧?只是觉得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吧。
至于家,虽然我小但我深刻理解,因为我是独生子女,我现在有自己的小家了,可是因父母常年在国内,对我来说中国才是家,我和父母也是维持着一年两到三次的相互探望和陪伴,问题一定会有,是看一家人怎么一起去面对它并且解决它。
还有说到钱,没钱怎么供的起出国?而钱只是用来让自己幸福的方式,飞20年又如何?相比于国内每年花在家教,补习班上的钱,一年飞三次比这都少。

my_apple LV6

发表于 17-12-2015 1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76 发表于 16-12-2015 15:24
是啊,我也是,尤其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来这里不能常住,我回中国也不能常住,真的进退两难,有钱人除外啊 ...

没想到我的一些想法和直接了当的表达方式,激起这么多激烈的评价。
我来新之前,经常一人出差,走南走北的去过很多国家,自以为我来新工作,抛弃国内的一切是很容易适应的,但是,我还是花了1年多才慢慢适应这里。
虽然我目前在这里工作(且工作很稳定),但是我心依然向着国内毕竟我生长在那里, 我很不喜欢有些人讽刺我干嘛还不回去的言论。
每个人都有来和去的权利。
我给还没有来的陪读妈妈泼冷水,是想让她们再三思而后行。一个人带着孩子来这里,除了钱以外,会碰到很多头疼的问题,且没有爸爸这个可商量和依靠的人在身边,需要很大的勇气!

现在中国发展很快,虽然有很多问题,我估计等我孩子长大后中国应该更好,空气食品等问题应该也会解决的。

总之我是十分钦佩陪读妈妈的勇气和一个人带孩子的不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