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38 个

henrysunshine LV8

发表于 31-7-2015 13: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除了妈妈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或者比较亲的亲人在身边了?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就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毕竟你也是拖家带口。大家的只是从自己角度考虑,只有你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况。尤其是这种晚期严重癌症,说白了就是一个时间早晚。有些化疗方式其实反而是对身体生命的一种摧残折磨。我觉得你了解一下父亲为了心愿,比如带他去一些想去的地方旅游啊,吃一些美食。在他最后的生命日期能比较开心的度过。

7star LV0

发表于 31-7-2015 1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ino168 LV6

发表于 1-8-2015 1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ino168 于 1-8-2015 15:48 编辑

1. 来新加坡治疗,没有保险你真看不起病,且不说你没有存款没有收入去支撑,那些让你来新加坡治疗的都是让你去借大耳聋的不计后果的随便说说,他们自己家人病的时候绝对没有一个会卖房割肾卖了去治病;像有高收入或有高收入老公养着的当然会建议你来新加坡,你也想,可是现实不允许,我相信你收入足够你绝对不会犹豫的把父亲接来。

2. 你自己也有孩子,你的奋斗一半为了自己,一半为了孩子的将来,将来你老了有病你绝不希望拖累你的孩子,几代人的奋斗不就为了后代能过的更好点,你的父亲不会希望你辞职回国一切归零从头来过,让孙儿回去老家上学读书;

3. 家里老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不只一个,每一个都举你小家之力去看最好的医生买最贵的药,让自己还有妻儿受苦受穷,这不是尽孝;你想像看豆包妈会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搞成结果要她给孩子买最便宜的奶粉?

辞职回家肯定不可以,没有收入拿什么去买药看病,建议保持现状,让父亲在上海治疗休养,能请个人照顾是最好。自己的事情别人帮不上,说的难听的话不要在意,不要有心理负担,忍辱负重,努力工作,把自己工作做好,把孩子养好,这是对父亲最大的尽孝。

covin_2015 LV8

发表于 1-8-2015 23: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马三哥 LV15

发表于 2-8-2015 00: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贡献一个例子,我同事的妈妈,也是得了癌症,在国内治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被谁忽悠了,说到新加坡来治更好,来了之后治了小半年,啥效果都没有,时不时就去医院化疗,倒是把人折腾坏了。后来说还是回国吧,到了机场发现实在是虚弱的没法坐飞机,然后回来了,过了几天就走了。这同事家里有四个子女,都是高学历,分别在新加坡澳洲美国等等,最后的时刻,也只是聚在新加坡见了最后一面而已,也没说谁提前多早就过来陪伴啥的。

这还算是好的,如果拖个几年,巨额医药费之下,估计几个子女要上演甄嬛传了。

豆包妈妈 LV19

发表于 2-8-2015 00: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no168 发表于 1-8-2015 15:46
1. 来新加坡治疗,没有保险你真看不起病,且不说你没有存款没有收入去支撑,那些让你来新加坡治疗的都是让 ...

你如果可以过得了心里那个坎儿,
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的话,
当然可以保持现状。

马三哥 LV15

发表于 2-8-2015 0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豆包妈妈 发表于 2-8-2015 00:17
你如果可以过得了心里那个坎儿,
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的话,
当然可以保持现状。 ...

这个坎无非就是父母给了你生命。但是这并不代表子女的财产和生命就属于父母,并不代表子女要无条件为父母付出。这话从子女角度说出来是有些残酷,但是已经有子女的家长可以想想,自己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难道希望把孩子拖到山穷水尽?

我先表个态,我要是这种情况,早就果断回家不治了,浪费那钱便宜了医院,该吃啥吃啥,能走得动就去到处玩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早晚有那么一天,没啥大不了的,爱咋地咋地吧。

点评

+1  发表于 3-8-2015 13:28

chromeplus LV8

发表于 2-8-2015 00:4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三哥 发表于 2-8-2015 00:37
这个坎无非就是父母给了你生命。但是这并不代表子女的财产和生命就属于父母,并不代表子女要无条件为父母 ...

是啊,我支持你。

豆包妈妈 LV19

发表于 2-8-2015 10:1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豆包妈妈 于 2-8-2015 10:14 编辑
马三哥 发表于 2-8-2015 00:37
这个坎无非就是父母给了你生命。但是这并不代表子女的财产和生命就属于父母,并不代表子女要无条件为父母 ...


坎儿在每个人心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不要拿你的定义去衡量别人,
更不要试图让一个并不认同的人接受你的观点,
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可言,
我还是那句话,
只要自己不后悔就可以,
这没什么好讨论的。

myxc LV7

发表于 2-8-2015 1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会在新加坡长待,再等几年pr再决定,那还不如现在就回国吧,如果你觉得在这职业发展不错孩子教育各方面不错以后一定在这,那就先请人照顾父亲,有徦期回去陪吧,或者可接过来住段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