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登录/注册
发贴/Post
忘记密码
房间出租
主人房出租
普通房出租
隔间/佣人房
床位搭房
短期日租
宿舍与寄宿
房产信息
房屋买卖
整套出租
商业地产
狮城服务
搬家服务
冷气维修
物流代购
新加坡旅行社
分类广告
空运海运
票券转让
移民经商
美食街
机票旅游
母婴市场
爱心宠物
服装配饰
鞋帽箱包
美容美发
健康产品
新加坡劳务
求职招聘
家政服务
家具家俬
家用电器
居家日用
摄影器材
电脑电子
手机与平板
体育世界
设计与印刷
车辆交易
留学广告
书籍与教材
家教补习
谈婚论嫁
热门话题
今日狮城
兴趣群
狮城水库
狮城曝光
狮城圈
征婚交友
亲亲宝贝
狮城旅游
投资理财
婚姻家庭
法律互助
车行天下
新加坡留学
狮城留学
AEIS与入学
O/A 水准
雅思/托福
子女教育
兼读与培训
新加坡移民
公民/PR申请交流
SP/EP/就业准证交流
站务论坛
投诉与站务
新加坡狮城论坛
论坛
狮城随笔
黄花岗瞻仰记
发贴/Post
zhuyuansi
LV9
2015-04-08
阅读 2578
黄花岗瞻仰记
zhuyuansi
LV9
2015-04-08
· 2578 阅读
狮城随笔
2578 人阅读
|
0 人回复
zhuyuansi
zhuyuansi
当前离线
积分
4699
IP卡
狗仔卡
黄花岗瞻仰记
黎秋山
[attach]
[/attach]
我轻轻地,轻轻地,踏入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高高的凯旋式的陵门牌坊巍然耸立。陵门上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金色大字:“浩气长存”。陵门下是络绎不绝前来瞻仰的人群在纷纷拍摄,留影纪念。
[attach]
[/attach]
两百多米宽阔的墓道,苍松、翠柏、铁树、青竹、绿榕,青绿欲滴,夹道肃穆拱立;黄菊花、黄桂花、黄芍药、黄梅花、黄素馨、黄花夹竹桃,金黄橙辉,遍园庄艳盛开。
[attach]
[/attach]
墓道豁然之际连着一个环形广场,广场中央开拓有默池。池中清水粼粼,泉花喷涌;池上石栏环绕,拱桥跨越。迈上石拱桥,不由低头肃然起敬:烈士陵墓在前。
[attach]
[/attach]
祭台上黄花束束,摆放着前来祭奠烈士的群众敬献的鲜花。寄托着哀思,寄托着悼念,寄托着对先烈的敬仰。
[attach]
[/attach]
这里长眠着辛亥年广州“三·廿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关键词屏蔽]的同盟会发动了推翻封建[关键词屏蔽]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经一昼夜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百余人壮烈牺牲。当时同为革命党人的新闻记者潘达微冒险收殓了其中72具牺牲烈士的遗体,合葬于此。从此,人称此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5月15日,孙中山率领各界十余万人士至黄花岗,为烈士举行了公祭,并亲手种植四株松树于墓旁。
[attach]
[/attach]
我唯恐惊扰烈士英灵,悄悄地、悄悄地沿陵墓巡视。陵墓是正方形的,以麻石砌筑墓基,以石栏铁链围成方池。墓池中建有四柱方墓亭,亭顶形如警钟,亭内立有墓碑,镌书“七十二烈士之墓”。72位烈士的姓名以及后来查证所得的14位烈士姓名分别列立两侧碑石之上。墓后是一座花岗岩砌筑的纪功坊,坊额横镌章炳麟书写的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上以七十二块条石垒砌成金字塔形的坊顶,象征七十二位烈士。坊顶屹立一尊高擎火炬的自由女神雕像。坊后两青石透雕龙柱相峙,拱卫着一块近4米高、2米宽的青石碑,碑上正面刻录《广州辛亥三月廿九日革命记》,背面是烈士就义表。仔细查看,烈士有工人、农民、军人、商人、华侨、教师、学生,平均年龄2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为52岁,最小者年仅18岁。他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但凭一腔热血,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义无反顾,揭竿而起。许多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举事或就义前夕留下的绝笔诀语,让人读得热泪滂沱:
[attach]
[/attach]
林觉民的《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方声洞的《禀父绝笔》:“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
[attach]
[/attach]
宋教仁答友人:“无恐。事成,为四万万同胞造幸福;不成,则送我一颗头颅已矣!”
庞雄就义:“我自行我天职以救同胞,谁无一死,何惜之有。”
[attach]
[/attach]
我站在烈士墓前,鞠躬致敬,静静地回顾历史,心潮如涛。辛亥三·廿九广州起义虽告失败,但革命党人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和前赴后继、大义凛然的英雄品格令举世震惊,彻底动摇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清朝官吏无不感到危机四伏、草木皆兵,哀叹“人心如此,天意可知”。而海内外仁人志士悲愤之余,则为烈士们“品格之高尚,行谊之磊落,爱国之血诚,殉难之慷慨”而振奋鼓舞。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评价的:“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其影响世界各国实非常之大,而我海内外之同胞,无不以此而大生奋感。”“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革命,虽由武昌起义,而实广东三月廿九之役为之先。”“到武昌振臂一呼,而天下之应,则正以三月二十九之役为之先声。”“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attach]
[/attach]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黄兴于广州起义周年之际为黄花岗烈士写下的挽联。时光荏苒,岁月悠悠,百年流逝。黄花岗的碧血黄花,告慰长眠九泉之下的英灵,也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如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花岗的“黄花浩气”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广州人民几乎每年都要在黄花岗隆重集会,纪念忠魂。海峡彼岸的中国人亦常常飞越海峡,到英灵墓前献花。2011年,台湾举办了《三二九黄花岗一百年纪念暨春祭先烈大典》。黄花岗绿荫青茵之中,竖立许多语重千钧的石碑,如“虽死犹生”、“自由不死”、“七十二烈士千古”、“自由之魂”、“碧血黄花”、“崇拜英雄”、“身殁名留蜚声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泉”等;烈士陵园黄花碣碑之下,还掩埋不少民国时代的忠骨,如国民党以党礼安葬第一人王昌、为共和殉难之将史坚如、辛亥革命名将邓仲元、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收敛烈士遗骸的潘达微等。一代英烈的业绩已经彪炳史册,永垂不朽。浩气黄花,让中华民族警醒,自强自立于世界。一代英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attach]
[/attach]
2015年3月21日,吾偕夫人到羊城,曾专程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瞻仰,归后记。
[attach]
[/attach]
版块:
狮城随笔
分类:
原创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黄花岗
陵门
先生
金色
大字
黄花岗
,
陵门
,
先生
,
金色
,
大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