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04 个

狮心依旧 LV

发表于 21-8-2014 0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狮心依旧 于 21-8-2014 01:52 编辑

做二房东,我开始是从一些韩国人那里知道这种做法的。在新加坡的一些外企里,做高管的除了欧美的阿毛,亚洲的就算日本人最多了,后来也有了韩国人,他们的待遇是印度人、中国人不易得到的。韩国高管的太太没有做工的,所以闲时较多。因此,有些人凭借他们较好的经济条件,租来好几套房子,然后把房间分租出去,从中挣差价。这种收益显然比做家教多,而且轻松。更重要的是,已经从用“知识+勤劳”挣钱开始到用“钱生钱”的方法挣钱了。
到新加坡有了两家综合度假村以后,挣钱的方式又出现了“钱+知识+经验”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前两种不同,因为它首次把挣钱与风险捆绑在了一起。于是乎,我们听到了更多的泪奔故事。也听到了暴发的传说。
这种挣钱粗看太快了,分分秒秒之间,加上很多的老头老太娱乐于期间,就象中国的打麻将,平常的很。由此,人们并没有理所当人然地把它与洪水猛兽天然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钱+知识+经验”的挣钱模式折磨着越来越多的人。那么,咋样才能成为这种挣钱模式的姣姣者呢?以我多年的研究结果认为如下:(仅粗列部分条目,详情请见。。。)
1.自身的条件准备
2.经济的后盾
3.高超的基本技能、分析+统计+总结能力,临场应变+举一翻三的能力
4.基本的实战套路或方法。
5.核算+控制的体系和原则。

狮心依旧 LV

发表于 21-8-2014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让我说具体和具操作性一些。只能请原谅在帖里说不合适,除非在QQ里可做交流。不过,我说的那些绝不是纸上谈兵,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能挣钱,挣到钱,这是硬道理。

xydngs LV

发表于 21-8-2014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ve_nevermore LV

发表于 21-8-2014 23: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口音不口音的,听得懂就行。。普通话还分四川口音,河南口音呢。

关于挣钱,LZ说的只适用于个别。在我看来,能力代表一切。

110207 LV

发表于 22-8-2014 02: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bj 发表于 20-8-2014 09:33
菲律宾人的英语口音也很怪,别传染到了

必须要仔细听。。。。。
很仔细地听。。。。。。
可以大概领悟到个基本。。。。。。

110207 LV

发表于 22-8-2014 02:0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库禁止任何形式的广告。。。

狮心依旧 LV

发表于 22-8-2014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乡入俗,或叫了解居住国国情,这是外来人在异国它乡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明白的道理。
每个月挣到3000新元,对一个带孩子来新加坡读书的妈妈来说就能安心育孩,顺利地完成培养下一代的伟大使命了。把3000新元分解一下,也就相当于每天挣到100新元。相信许多人考虑过这一命题,也偿试过各种方法来完成这一目标。慢慢的,越来越多无法合法工作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综合度假村。综合度假村是新加坡经过较长时间讨论达成决策的重大国策,是发展国家旅游业和经济的突破性举措,现在也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策。我相信,给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国人一条生路,这肯定不是当初决策者所考虑过的,但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成为了事实。
每天不花多少时间,也就挣100新元,成就、稳定和充实了许多旅居新加坡外国人的生活。许多人多了安心和喜悦。
但然,事情如果就此简单就完美了,可人性的不足也接着派生出新的问题。

狮心依旧 LV

发表于 22-8-2014 17: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加坡上班的人,一般是希望有些加班,以便每月能多点收入,另一个是期盼快点到年底,能拿到花红,可以用这些钱给孩子们买点圣诞或新年礼物、家里添点新东西、或组织一次全家旅游。花红的规定是新加坡政府爱护工薪阶层、调谐劳资关系的好善举。
除此,常年加薪就是在新加坡上班的人获得更多收入的途径了。有能耐的人,在经济景气的情况下,跳槽也是自我提升收入的手段。
言归正传,说到这些按新加坡法律无法合法工作的外国人群体,突然间有了谋生之道,兴奋的心理是可想而知的。一段时间以后,有人发现每天挣100新元,完全是自缚手脚。按照比例放大的原理,开始扩大行动了。也开始不想象上班那样天天去了,要把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挣钱目标浓缩到一天或几个小时完成。一年的收入也最好是几天就拿到。
在豪车豪宅时常在眼前漂来晃去梦境般美妙的时候,许多人开始发现其实自己已经步入了泥潭。他们的同路人只有极少一部分仍在稳步前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醒悟到这个挣钱模式为什么叫““钱+知识+经验”模式。许多人由此止步了,有一些停下来在思考,有一些在实践中摸索。
但成功的例子也在流传。他们在哪呢?

狮心依旧 LV

发表于 22-8-2014 23: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为什么成功?他们靠什么成功?
这个,要问“蜗牛”了(暂且这么称呼他吧)
没想到的是,蜗牛说,要秘诀吗?那可是花代价的,要收费哦。
说什么好呢,看他那得意样。
所以叫他蜗牛,是因为他有个特点,就是慢得很,但是之由于这慢呀,也就相当稳。这就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
当然,他成功关键还是他的方法。

danny6217 LV

发表于 23-8-2014 0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提高英语嘛 最关键就是要脸皮厚实 不断去说吧 管别人怎么想呢 不知道新加坡这里怎么样 我当年在美国的时候马路上都可以找人胡扯一通 时间长了就慢慢提高了嘛  我有朋友去小店做销售 这样逼你不得不说 提高也是很快的。英语着实是我们华人的一大坎,只要我们能扯了,什么事情不能做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