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71 个

BB125 LV8

发表于 20-11-2013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xinxin01 发表于 20-11-2013 08:36
谢谢版主,请问怎么样删贴,改版后我在编辑里找不到删贴的功能。

为什么要删贴啊?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0-11-2013 09: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01 于 30-6-2015 20:38 编辑
BB125 发表于 20-11-2013 09:29
有店屋,有超大EC,孩子读乐塞,还要求低啊?为你高兴!

谢谢你,谢谢新加坡让我们有个较为公平的机会。
店屋--努力的原始积累加上偶然的时机(难得的机遇)。
超大EC--政府给的福利包括BTO
孩子读好学校-运气好,提前2年做义工学校不收,当时买房子的时候其实没有考虑到学校,但孩子读书时确是1公里内抽签2/3得来。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0-11-2013 0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01 于 20-11-2013 10:22 编辑

故事写到这好像是结束了,还有邻居宏基开始打招呼了,其实文章的前段有2个伏笔。暂时我们来轻松一下,反正还有9个星期的时间,既然版主说要把文章介绍去什么微博(俺还没有这个东东),我就顺道加个知识:
EC这个概念于1995年首次推出,是个组屋与私宅混合的产物,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无法负担私人共管公寓的“夹心层”家庭。政府当年规定,申请者每月家庭收入顶限1万元,得组成家庭核心,而且只限于新加坡人购买。屋主必须住满五年方能出售,住满10年后完全私营化,才可把屋子卖给外国人。不过,政府已在2011年8月,把EC购买者的家庭收入顶限调高到1万2000元,也增加了保留给第二次购屋者的EC比率,以前是5%,增加后到30%,以前谁都可以买dualkeyflat,改后只有多代同堂才可以买,以前单位面积没有限制,近2500方尺的巨型屋都有,该后最大面积是160平方米(约1721方尺)。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1-11-2013 10: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01 于 25-11-2013 12:36 编辑

第一个伏笔是因为贷款AIP作废,然后就寄望于卖店的钱,这个店由于租户安装了一些没有申请好准证的设备,HDB检查的时候不过,而某些设备又是NEA所必须的,而时间上又不允许重新申请,再加上买家的为难,还好最后我让中介与买家说明厉害关系,我花了一些钱和精力,这个在持有了3年多使我体重减轻4公斤,白头发增加许多,还掉了3平方厘米的头发的恼人的店终于在交易时间推迟3星期后9月底完成。(这里就不细表述了,有时间我再开贴)。

在EC OTP后3个星期,9月6日星期五下午,收到中介朋友传来通知,要求在星期日或之前要向政府申报除了组屋以外的所有房产资料,包括房子买价,购买日期,年限,面积,份额,自用或出租,租约租金等等,每个单位一份表格。中介朋友还以为是不是那个marketing incharge的人为难,我说没问题,我都准备好了,其实HDB的信里有提到如果申请BTO时会需要申报这些资料的,这个表格我在E-APP Bril时已经拿到了,所以一切都在电脑里准备好了。星期六上午11时到示范单位去交,想不到marketing的小姐说也要所有房产的地契,单产业税还不行,因为只有地契里有个人的份额,而其实这个资料是要呈报给HDB的,所有的资料都在HDB存档的,marketing小姐说她不知道是要给谁看的,总之就是要有地契才行。交材料的时间可以到下星期二,我隐约记得其中的一份还是2份地契没有,有一份有softcopy。没办法,我和中介12点多回到家,把车停在楼下loaing/unloaing的位置,因为我们这里的多层停车场在约200米外,想就十几二十分钟时间,本来想如果一找到文件就去交,等下1时20-25分还要带孩子去跳芭蕾,找了大约30分钟,是2份没有备份,于是就想说中介先回去,中介下楼去我的车里拿包,看到车头夹了一张$100的“三旺”(1时13分),而那个开单的人就在隔壁车开单呢“单已经出了,不可以取消的”,心情麻木了当时。因为记得最后一间所用的律师是用电邮的,所以当天傍晚在电邮里找到那份地契的softcopy,打印出来就是了。另一份因为所用的律师楼都用信函,所以在文件里翻来翻去3,4遍,找不到。上HDB网站,有名字却没有份额;上IRAS网站,也是如此;在IRAS网上付费的,也是如此。这下只有等星期一了。

赤道阳光z LV7

发表于 21-11-2013 17: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xinxin01 发表于 21-11-2013 10:45
第一个伏笔是因为贷款AIP作废,然后就寄望于卖店的钱,这个店由于租户安装了一些没有申请好准证的设备,HDB ...

真的是够艰难的,稍微不积极的人就放弃了。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2-11-2013 0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一,早上9点多,第一步打给banker,因为地契是在贷款银行那里的,银行banker答应问一下,看还需不需要我签什么文件才可以。第二步我打电话给3年前办手续的律师楼的办事人员,我说我不懂是没有收到还是遗失了文件,她说都有寄出去的。(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对不。)我知道律师楼如果去找存底是有的,但麻烦。所以我直接问,可不可以帮忙title search?多少钱?多久拿到地契副本?答说可以,十几块,当天下午就会收到(HDB给的)。她答应帮忙,于是我就在邮箱里找3年前的电邮,要找到她的电邮地址,然后发电邮告诉她单位地址,想不到该文件就在她给我的电子邮件里,所以省了时间和$。就是我找不到备份,也可以花区区十几块当天拿到文件,这就是系统化国家带来的低社会成本的好处。所以材料齐全了,当天11点多就交给了marketing的小姐,她还惊讶我们怎么这么快就准备好了。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但愿如此!

norbamboo LV6

发表于 22-11-2013 0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仔细拜读了,大致了解了流程和遇到的问题。很感谢你的分享。
不过啊不过,可以向彼岸花开mm一样,
最好叙事能多有层次感,多句号和分段,不要唠家常。
最好语言能更精炼点,核心步骤和句子加深个颜色哦。

读起来会更清晰明了。继续等待分享。。。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2-11-2013 1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01 于 25-11-2013 10:17 编辑

时间又过了3星期多,收到中介朋友转来短信:hi, rdgs w cent unit #xx,after further assessment, buyers did not meet MOP for their existing flat at xxx, pls submit: appeal letter Attn to developer and supporting docs to showflat by x/10. Thx –proj mktg.
怎么会这样,我的MOP明明在8月中就到了啊,可是人家说MOP没有到我又有什么办法,星期3收到短信时已经6时多了,办公时间过了。当天晚上我直接电邮给HDB branch officer,同时也上HDB网,公式化要求一份平信回复我的组屋MOP时间(2星期内回复)。这次政府部门的高效率再次体现,早上九点之前就收到branch officer的回复“… your MOP is met up todate”,我马上把信转给了中介朋友,又因为信里只是写up todate,我心理总觉得有点儿不踏实,我就再写信问MOP确切的日期,officer也在半小时内回复了确切的日期,比我算的多一天,但也在EC OTP的前2天,所以MOP不应该是我买EC的困扰阿?!同样的我也把回复转发给了中介朋友,中介朋友把信马上转发给了mktg。

大功告




!




?

老鼠爱小米 LV9

发表于 22-11-2013 21:5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orbamboo 发表于 22-11-2013 09:09
楼主,我仔细拜读了,大致了解了流程和遇到的问题。很感谢你的分享。
不过啊不过,可以向彼岸花开mm一样,
...

要求高了。

xinxin01 LV16

发表于 22-11-2013 22: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xin01 于 23-11-2013 10:38 编辑

其实10月初有很多买家签S&P了。
想不到时间过了2周多的星期六,中介朋友又转发短信,说是我们的MOP在E-App的时候没有到。
疑问:那怎么办,E-APP时有关部门不是已经批准的吗?!
答:就写一封appreal信,因为我们其实MOP已经到了,只是系统过不了,形式上写一封appeal信。
好吧。因为必须是带签名的信函而且要先给mktg的人过目。当天下午写好信,通过中介朋友转发给mktg小姐。
星期一,maktg的人没有回复,当天下午我打mktg电话,有mktg的人告知我正在处理。
星期二,maktg的人还是没有回复,当天我又打mktg电话,另一个人回答也是正在处理。中介那里也是没有信息。
星期三上午还是静悄悄的,中午我直接去了showflat,那位上次收资料的mktg小姐在,不说她也知道情况了,那位小姐心虚的说:昨天我打给中介,中介没有接电话。我呈上有签名的appeal信,她说我写的信太简单,应该要有说明买这个EC的理由(多点求情的语句),具体她会跟我的中介说明。于是我就回家了,中介帮我写了一封信比我原来的还要简单,语气略微低了一丁点。本来我准备写更多一些,语气更低一些,然而mktg的小姐却说那样就可以了,于是马上打印出来,下午3点多交给了她。

题外话:E-APP时也是有关部门批准的,如果当时就不批的话,我们也是可以买到房子的,但可能楼层会差一些,那就不会有这么曲折的过程。


再下来就是等待,焦急地等待:买自住的房真的不容易,特别是买到满意的房,地点,大环境,小环境,面积,结构,楼层,工作/学习距离,预算等等,当时大部分的买家都在OTP的7周左右签S&P,我却10周了还在交appeal信,虽然觉得应该会过的,那时想拥有这个EC越来越强烈,却是除了等待还是等待,过了2星期多中介打过一次电话“正在处理”,我打了一次电话“还是在处理”,就怕夜长梦多,假设这次没有买成EC而去孩子学校附近买EM,那么多年以后还是要面临提升住家的需求,所以最好是一次搞定。终于在交appeal信后的3周又一天的下午,收到发展商的电话,告诉S&P准备好了,问我要寄去哪里,因为我还没有请律师,所以第二天S&P送到我家。下来就是请律师代为其它手续了,这下总算大功告成。
(全文完毕)
谢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