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回首 LV18
发表于 27-8-2013 1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讲几个故事:
第一,二十年代末期,欧美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之后,一直到二战爆发,有两个国家的发展速度最快,第一是苏联,第二是日本。
第二,自张之洞建汉阳钢铁厂以来,中国的基础重工业开始发展,北洋时期,中国以可以自产身管火炮,其中以张作霖的东北各兵工厂产75mm野炮质量最佳,918之前,东北已在试产105mm榴弹炮。918之后,东北各兵工厂,少部分设备被转移进关内,大部分落入日本之手,此事暂且不谈。七七事变前夕,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以出产野炮200余门,年产量可达三十余门,阎锡山还计划自建钢厂以扩大产量。广东陈济棠投巨资建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1936年陈济棠下台后,兵工厂被蒋接收,后迁往重庆,即第五十兵工厂。四川王刘湘,在重庆建兵工厂,后卖给蒋介石,即第二十四兵工厂。抗战爆发后,阎锡山要把自己的太原兵工厂卖给蒋介石,未果,小部分装备迁往后方,大部分装备被日占。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大部分装备迁往后方。
第三,接第二,在拥有了第五十兵工厂,二十四兵工厂,汉阳,金陵兵工厂大部之后,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伟大的中华民国重庆政府,共生产身管火炮98门(其中94门火炮的炮管购买自德国,仿37mm战防炮,四门火炮的炮管购自德国,仿20mm高射炮);125mm重迫击炮100余门(炮管来自东北军的库存,张学良在东北大量生产120mm重迫击炮,东北军逃进关内,携带了一部分备用炮管,后落入蒋介石之手)。相对应的,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国军要拆毁河南的铁路,中央军没人愿干这累活,缺少钢材的阎锡山,派部队拆毁了河南1000多公里的铁轨,用轨道钢生产重迫击炮数百门。而土共之黄崖洞兵工厂,亦利用获得的铁轨,生产各式迫击炮,掷弹筒。
第四,在国军的奋力抵抗下,日军的进攻持续到1945年8月14日,日军攻占最后一座县城,从此之后,直到日本投降,国军再也没失去一座县城。相对应的,借豫湘桂大捷,日军南下之机会,土共在华北收复县城300余座。
第五,从西安事变到日本投降,土共控制了超过四分之一面积的解放区,所辖人口超过一亿。
第六,在土共的教科书上,22次大型会战一带而过,竟然无视22次会战的结果。只是重点描述了共谍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更可恶的是,竟然没有着重描写委员长爱将汤恩伯在台儿庄会战的表现。
第七,可恶的土共竟然无视中条山大捷中国军的英勇表现。对于花园口大捷中歼灭日寇+暴民八十余万,也是提都不提。
第八。。。
第九。。。
所以说,土共就是不要脸,为了统战工作,竟然无视国军抗日之真相。有朝一日当统战不是问题,各种真实的抗日资料都拿进教科书,估计广大果粉只能自挂中山门以谢天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