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64 个

欢迎好运 LV13

发表于 17-4-2013 07:5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的最后一句,我好象也在这个论坛看过耶。这故事会不会是她写的?

话说,我昨晚发个帖,说自己短xin息sao扰了心愿妹纸。被告知含不良信息,偶滴妈,被吃啦。

yzhxnn LV17

发表于 17-4-2013 11: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好运 发表于 17-4-2013 07:58
故事的最后一句,我好象也在这个论坛看过耶。这故事会不会是她写的?

话说,我昨晚发个帖,说自己短xin息sa ...

应该不是本论坛的版亲写的,谢绝跨省的言论太多。。。。

咱这个坛子,偶尔是个吃货(本言论谢绝被超版或管理员发现)

yzhxnn LV17

发表于 17-4-2013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zhxnn 于 17-4-2013 11:43 编辑

过年
  东北农村过年很热闹。虽然人穷些,但是喜庆的气氛绝对比现在高很多。小年前,就开始熬糖稀做糖块。现在都是买的,当时都是自己熬。姥姥现在还会做糖稀,比买的大块糖好吃多了。熬好了就拿出去用秸秆挑了冻上。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我只是奇怪,如果灶王爷上天嘴被粘住了,岂不是好话也不能说?
  过了小年就开始忙着和面弄冻饺子。当时不富裕的如二姨家,弄得都是二掺面饺子。就是白面里还和些苞米面,包出来是淡黄色的,挺好看的,但是掺苞米面的度要掌握好,不然一冻就开裂,只能蒸着吃了。当然也要包少量的纯白面的饺子,留着待客和年三十晚上煮着吃。东北一正月天天都能吃饺子,感觉这才叫过年。所以农村每家都有个大缸,把包好的饺子在外面冻一晚上,直接倒进缸里保存。外面零下三十度,饺子都冻的杠杠的。吃的时候哪个盆拣出来一盆,放水一煮,弄点蒜泥酱油,这叫一个香!

  每年年根,有猪的人家就开始杀猪了。这是全屯子的大活计。一个屯子的大家都赶在一天杀猪,将扬场的地方空出来,摆上杀猪架子,十几头猪一起等着挨宰。要说猪就是很没灵性的动物。家里养得狗,你打他打疼了会流眼泪;家里的牛你要杀他也知道哭。就只有猪,是天生被宰的货,只知道死嚎。你杀这一头的时候,那一头看着也没啥反应,似乎感觉不到下一个就是它了。二姨不喜欢看这样血粼粼的场面,还是被大舅拉着去看热闹。
  猪杀死后,用大木盆趁热将猪血接了,留着灌血肠。这边就有人将猪肉都拆分了。猪主人或卖或留自己定。不过都是要将下水留下,就指定一个家里地方大的人家,用这些下水和肉炖锅热气腾腾的酸菜烩肉,全村的人一起吃一顿。真是见者有份。只要你拿着碗,就能吃个饱。再每家留给杀猪帮忙的一些猪肉,酬谢人家过年不忌血腥杀生。
  这年,二姨家的猪才长到半大,不能杀。只能跟别人家杀猪的买些肉来过年。自己家杀猪可以留些里脊这样的好肉吃,买别人家的,基本上都是肥肉多的后鞧了。不过能有肉吃二姨几个孩子就很高兴。一年的油腥并不多,姥爷除了偶尔摸摸鱼,并不上山打猎,所以这过年是给肚子里装油水的好机会。

  猪杀得了,大舅小舅们拿着碗争着挤到大锅前求庞爷的儿媳妇给多捞些肉。一会每个人都端着满满的一碗烩酸菜出来。碗里血肠、猪肝都有几块,还有几块白花花的肥肉片。二姨是不吃动物内脏的,将自己碗里的肉都拨给舅舅们,自己光喝酸菜汤。小舅舅懂事,将自己碗里肥肉片上的肥肉咬掉,剩下一小遛瘦肉夹给二姨。
  院子里整整架起五口大锅煮肉,将个大冬天的外场弄得热气腾腾蒸汽缭绕。全村子的人都在这一起过年。这边姥姥从大褂里摸出省下的钱来跟前院的李家买肉。李家分了些后鞧肉和两个猪蹄给姥姥。肉有些肥,但是姥姥听高兴。肥肉就能多炼些荤油,春天孬苦的日子就靠些荤油做菜支撑过去呢。
  姥姥回家就将肉剔了。瘦肉、肥肉、肉皮分开。肉皮可以熬成猪皮冻,香香滑滑的很好吃。瘦肉留着炒菜和包饺子,肥肉就炼荤油了。二姨最喜欢姥姥炼荤油,这样晚上又有香酥的油滋啦吃了。(油滋啦,就是熬荤油剩下的油渣,因为熬油的时候肉会发出滋啦的响声,农村都叫油滋啦)每次姥姥熬荤油的时候,她总守在一边,不等油滋啦出锅就偷偷的用筷子往嘴里偷着塞,被姥姥用铲子打了多少次。看着姥姥架起火,在大锅里只倒上少许的豆油,然后将白花花的肥肉放进去翻炒,慢慢的猪油都被炼了出来。剩下的油渣也变得金黄焦脆,盛出来用盐一拌,就是无上的美味。锅里的油姥姥会小心的盛出来放在一个罐子里,等油凉了就变成洁白滑腻的荤油膏了。在开春没有什么油腥吃的时候,做菜放些荤油借点肉味,下饭特香。今天的事情就出在这荤油上了。


  年二十九晚上,大舅小舅特别兴奋。今年姥姥很大方的给了压岁钱,俩人跑镇上都买了花炮。一直没舍得放,今晚上商量着好好放几个痛快一下。一般农村是没那么大的钱买成挂的大炮仗的,就买些散鞭糊弄下小孩。大舅小舅自己去集市上买,可买了几个响炮仗,跟今天的二踢脚差不多。俩人偷了姥姥一根香,就跑出去点上了。姥姥正做着晚饭,只听外边嘭的一声,房沿的稻草渣都簌簌的往下掉。出门一看原来是这俩孩子作妖呢。大过年的也不管了,嘱咐小心崩着自己就由着疯去吧。一会儿的功夫只听到呯嗙好几声巨响。这比一般人家放的小洋辨可响多了。给俩个小舅舅兴奋坏了。二姨只顾着帮姥姥打下手,顺便偷吃点油滋啦,没跟俩人出去闹。
  姥姥把荤油灌好后,将罐子小心的存起来。又把满满一盘的油滋啦分成两份,一份当今天晚上的菜,一份留着剁碎了包饺子。留着的一份放在盆里用帘子盖上,就搁在了下屋棚子的柜子上了。
  三十一清早,天才刚透出蒙蒙的青光,姥姥就起身烧水做饭了。然后用面打浆糊(用面糊弄成的胶水),准备贴春联。忙叨了这些吃过了上午饭后,招呼大姨几个开始准备晚上吃的饺子。这顿饺子就不吃冻的了,要现包的。猪肉白菜馅,里面拌上些油渣,更香。
  大姨去下屋棚子取油渣,大家准备和面。却只听大姨在外面一声尖叫。姥爷姥姥忙出屋去看发生什么事。这一看大家都惊到了:你在冬天见过蛇么?东北零下三十几度的冬天里,你家的下屋棚子的柜子上盘着一条手臂粗细的白色的大蛇。这蛇肚子还鼓鼓的突出一块来。愣愣的盯着你们看,一点惧怕的意思没有,要你会怎么办?

yzhxnn LV17

发表于 17-4-2013 1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姥姥姥爷二姨都楞神了。谁也不知道拿这条冬天不冬眠跑出来吓人的蛇怎么办。但是姥姥心里有数,这么大的蛇不惧寒冷,肯定是有些能术的,千万不能打,只能请出去。于是姥姥将大家都撵回屋去,让二姨跑去刘奶奶家请刘奶奶过来。自己坐在棚子门口等着。这蛇见人都走了,似乎挺没意思的,鼓着个肚子慢慢的爬下了柜子,转过柜子不知道溜进哪条缝隙去了。姥姥家的下屋就是用来放杂物的,耗子洞也挺多,可能这蛇就钻进哪个老鼠洞去了。反正刘奶奶过来就没见到这蛇。姥姥拍拍胸脯叹气说,没伤到人就行。再看那油滋啦的时候,秸秆扎的帘子已经被掀翻了。里面的油渣也少了大半,像是被什么东西刨过。姥姥觉得不干净,就把这些油渣喂了家里的猫虎子,让这家伙过了个好年。
  正月初一,姥姥领着二姨几个孩子去刘奶奶家给刘奶奶拜年。这邻居处好了,跟亲戚没两样。二姨是每年都给刘奶奶磕头的。这天刚去,刘奶奶就笑呵呵的把几个孩子拉起来,忙着往他们兜里揣瓜子冻果儿。然后打发他们出去玩了。二姨没出去,和姥姥一起上了炕。


  刘奶奶乐着跟姥姥说:“你家昨天那蛇,知道咋回事不?:姥姥见问,知道是有典故了,就摇头。老太太更乐了。说:”你看我看事,都不在冬天,知道咋回事?那仙家是蛇属,冬天都睡觉去喽。今年就歇在你家下屋棚子的一个耗子洞里。昨天你家几个小子非放那么响的大炮仗,给老仙儿硬生生的震醒了。醒了蒙头蒙脑的觉得有点饿,就爬出来转转。结果看到柜子上老大一个耗子正偷油滋啦吃呢。老仙儿就把这糟蹋东西的给吞了。还正巧让你们撞上了。幸亏你们没伤它。这不,昨晚上给我托梦了。说话都慢慢悠悠的不利索,没睡醒似的。让我提醒你们开春前别老去棚子里,它也怕吓着孩子。还说明年换个地方。再就是你们可别放那大炮仗了,闹得慌。”
  姥姥听了也乐了,说;“几个孩子瞎作,倒耽误老仙儿猫冬了。就是你不提醒我们也不能伤它的。以后我吩咐他们少去棚子就是了。那仙家一看就是有道行了,普通蛇能长两米多长么?就怕家里下屋不暖和,别再冻着了。”刘奶奶摆摆手说:“这都多少年道行了,还能冻着么?开春就活络了。这年过的有意思了,我也算看到仙家真身了。我这一直求仙家帮忙赐我一个孙子呢,看来今年有这缘分了。”
  俩人一唠就是半晌,直到做饭的点才回来。回家姥姥就把舅舅们召唤回来,把鞭炮搜出来没收了。搞的两个舅舅嘟着嘴不乐意。姥姥哄着说等十五的时候去村头放,两个人才放开这事。不过二姨之前没注意,刘奶奶还真的是冬天不怎么看事,就是有特殊的大事求仙家出面的时候,也是困嗒嗒没睡醒似的,看来仙家还是保留着自己得本性,没有完全修炼成功啊。
  其实仙家这说法呢,有时候也挺好玩,大家总以为仙家懂得多就更明白事理,但其实有些仙家吧,在岁数上看就是咱们十几岁的小孩儿,他也能看事,但是他的脾气就跟小孩一样,你得哄着,不然就生气。幸好白家仙儿很大度,修炼年头够深,否则姥姥家可就遭殃喽。
  过年 完


yzhxnn LV17

发表于 17-4-2013 1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衣

  这是姥姥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很短,但是挺神奇。姥姥从小也是从山上乱跑野着长大的,山上的坟圈子啊,蛇啊啥的都不害怕。姥姥家里养着两头牛,母牛黄底白花,非常的能干,还很懂事,另一头是一岁的小牛犊,挺野的。放牛的这个活就交给了姥姥。
  姥姥放牛不喜欢和其他的放牛娃一起,他们只在附近的水边或者山上。姥姥喜欢探险似的往远走,边走边让牛吃草,每到一个新奇的地方,就把牛拴上,自己边砍柴打草边玩。这天她清早起来赶牛上山,选了大家都不常去的龙鼎山。这山上林子密,草肥蘑菇也多,但是不好走。姥姥就别着镰刀挎着篮子出门了。
  出了村子,约莫爸妈看不到了,姥姥就翻身上了牛背。其实家里不让她骑老牛的。家人对牛都很尊敬,认为他们就是帮人类来的,不求回报,所以需要好好对待。姥姥年纪小,不管这个,再说去龙鼎山路还远,先歇歇脚再说。要说姥姥小孩没经验,一般放牛吧,都是走着去骑着回来,因为你去的时候牛也饿着,没力气驮着你,回来的时候牛吃饱了,你骑着他也乐意。不过姥姥家的牛养的很温顺,虽然不情愿,还是老老实实的让姥姥骑上了。


  一路走着,牛一路低头找路边的草吃。这么一低头一震搭,姥姥就往前滑一点,再一低头,又往前滑一点。忽然前面有个壕沟,里面有点积水,水边的草长得好啊,牛见了很兴奋,忙走过去低头吃。这一低头猛了点,姥姥顺着牛脖子就滑进了壕沟,好悬没落在水里。姥姥骂骂咧咧的起身,看看自己一脚大泥,心里很生气。但是看着老牛愧疚的眼神,又舍不得打它了。
  走着走着就进了山,老牛边走边吃已经半饱,开始专挑好草或者路边的野果子吃了。姥姥也放慢步子开始找蘑菇。捡了大半筐,估计够今天炒菜的了,就收工不干,开始捉蝈蝈翻蛐蛐起来。猛然间听见那边牛哞哞叫唤,姥姥过去一看,小牛犊的后腿踩进了一个土包里,陷住了。忙过去帮他把腿拔出来。再细一看,倒抽一口气,这分明是个野坟包啊。年久失修上面长满了草。但肃杀的气氛一点没变。

  姥姥心里有点打鼓,但想着毕竟自己的牛犯错给人家的坟给踩塌了,还是修修吧。于是吭吭哧哧的开始从旁边挖土,姥姥手里就一把砍柴的镰刀,没有趁手的家事,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洞给赌上。然后又挖了一堆土,把坟给结结实实的培了一圈。最后姥姥对着坟说:“这样你的屋子就不漏雨了,我帮我家牛道歉了,你别找我啊。”然后搓搓手里的大泥,牵着牛往回走了。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只一阵凉风,眼瞅着天边一片乌云就压了过来,不等你醒神呢,豆大的雨点刷刷的往下砸。姥姥忙找了一颗茂密的树躲雨。这样也不安全,雷公说不定啥时候放雷呢。姥姥瞅着雨正发愁,忽然模糊的雨中走过来一个人影,眼瞅着好像是村里的刘大爷。身上披着蓑衣,还带着草帽,看不清脸面。大爷走到姥姥面前,将手里的一件毡子雨衣拿给了姥姥,然后说:“丫头,你妈怕下雨,让我给你捎来的雨衣,你快穿上走吧。”

  雨下的急,姥姥心又大意,并没细想刘大爷一个人来龙鼎山干啥,接过雨衣就披上了,又怕不是阵雨,赶着牛就往家尥(LIAO一声)。回到家里,姥姥的母亲正着急呢:这雨都下的白花花的了,也不知道姥姥浇成啥样。忽然听到门响,姥姥进屋了。再一看浑身上下,出了裤子湿了半截,头发身上都没湿,就忙问姥姥咋回事。

  姥姥也惊讶就问:“娘,你不是让我刘大爷给我送雨衣了么,我刚怕弄湿屋里,给脱门外了啊。”老娘给问糊涂了说:“我啥时候让你刘大爷给你送雨衣去了,再说我都不知道啥时候下雨,也不知道你在哪放牛,让人家给你送哪去啊?”俩人面面相觑的互相瞪了一会,一起开门往外瞧去:门外空空的哪里有雨衣呢?姥姥不信邪,门前门后的找了一遍找不到,这才作罢。
  只是这事情就变成了姥姥的一个心病,直到见到了二姨跟二姨提起,二姨说:“分明是你好心,将那个野坟帮着填上还帮他加固了,人家为了报答你,送了你一件雨衣。人鬼不越界,鬼的东西不能留给你,你进屋人家就糗(取)走了。以后啊,这积累阴德的是事情多做,鬼也会知道感激的啊。”
  从此以后,姥姥上山见到坟,就会恭敬的拜拜或者帮着拔拔草,真的,我相信姥姥得到了好报,因为姥姥去世之后,她的坟在夏天就不长杂草,一次山火,倒下的木头砸到四五个坟头,那一片的坟就姥姥的安然无恙。大家说我迷信也好,敬鬼神而远之吧。

欢迎好运 LV13

发表于 17-4-2013 12:3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故事多,农村故事精彩。

yzhxnn LV17

发表于 17-4-2013 1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好运 发表于 17-4-2013 12:38
农村故事多,农村故事精彩。

看起来很新奇,从小没在那个环境生活过,只听说镇子周边有“顶仙儿”的,可是,一没经历,二是脑子正在被洗,当时不信的。
现在信。

973800qaz LV7

发表于 17-4-2013 14: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十来岁时也干过一些冒失的事,对小动物,对一些我冒犯的先人,在此虽然不和大家细讲了,却在此真心的道歉。
也许是上天知道我人性还不坏,没大惩罚我,谢天谢地,谢谢那些生灵给我机会改过,虽然现在也还有灰色地带。

欢迎好运 LV13

发表于 17-4-2013 14:2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zhxnn 发表于 17-4-2013 12:40
看起来很新奇,从小没在那个环境生活过,只听说镇子周边有“顶仙儿”的,可是,一没经历,二是脑子正在被 ...

我们照样被洗,还是我的老爸洗的。

他对神原身是挺尊重的,但是没烧过香,不信那套。比如关羽,张飞呀,他就尊重,要是有孙悟空庙,他就嗤之以鼻。人家讲鬼呀怪的,他都没睬,就一句,不做亏心事,鬼不敢敲门,把人家给噎了。

欢迎好运 LV13

发表于 17-4-2013 15:4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听邻居讲,她们家清明去上坟,那天早上有点毛毛雨,晚了些时辰出门,先去祖坟上香,然后再去爷爷的坟拜。

邻居是新媳妇,婆婆前一年带她一次后,就把担撂给媳妇了,我们那里是半城半乡的,坟都是离家很远的山上,那媳妇在山上兜兜转转的,记不起祖坟的位了,她还带了三个大伯的儿女一起去,结果就挑着担儿转悠,后来她就念起来了,说是,再找不到就不去祖坟了,还别说,大伯的儿子,看到了一大堆凤帽(小野果),跑过去摘的时候,看到凤帽群里的一块大怪石,她知道方向了,她去年就是看这石头记的祖坟的位置,被凤帽藤给爬满了,盖住了。

拜祭完祖坟就匆匆往阿公阿嬷的坟边赶,新媳妇赶紧摆上祭品,焟烛,可就是点不着香,半盒的火柴划了只剩几根了,新媳妇不快了,对着三个孩子发牢骚:都是你家的鬼会做怪,一下子找不着路,一下子点不着火,问你家大公大嬷(曾祖父母),爱受不受,不受拉倒,我划最后一根,不再磨拉了。说着划了一根,谁知一整个火柴盒都烧着了,新媳妇一慌丢了,眼看着拜不成了,就要收拾行当走人,说是不要不勉强,今年就看人家吃,让你们流口水去,收拾收拾着,却看到篮子里怎么还有一个火柴盒,应该是走的时候,婆婆放好了,她自己又放上去的,打开那火柴盒,只剩一根啦,反正都到了,不拜一下回去也不好交待,新媳妇又摆好了祭品,心有余悸地,迟迟不敢划,大伯的儿子说,婶婶,我帮你吧。就这样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回家了。

家婆问起,咋这么久呀,带几个孩子去,我们担心死了,你真能晃悠呀,新媳妇本来心里就气,婆婆一说,她噼哩啪啦的,全给顶了,婆婆一听,忙说,不知不罪,公公你别怪小辈,等等。她说她的公公脾气是很臭的,全村人都知道的急性子,应该觉得那么久还没去,怠慢了他,他就闹一下脾气吧,再说,可能给新媳妇一个下马威。新媳妇一听,嘴一撇,心里老大不快。故意在我们小孩子面前(我去找她大伯的孩子玩)讲,明年轮不上我去拜了,由你温顺的妈去得了,大伯的大女儿也半大不小,不知接话,讪讪笑了。

可后来,新媳妇最大的女儿刚出生就死了。

她借着娘家的实力,老早跟老公移民去香港了,从没在清明回去过,接着就去美国了。也许她认为,惹不起,还是躲得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