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6 个

东方肥狗 LV16

发表于 17-12-2012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啥的?
抗战、文革、鬼片不看。
花钱买罪

若雷 LV10

发表于 18-12-2012 09: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肥狗 发表于 17-12-2012 22:17
讲啥的?
抗战、文革、鬼片不看。
花钱买罪

讲1942年大饥荒饿死很多人的事。我老舅要我们去看,说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亲身经历,可是我看到海报上的那只大碗,就不忍面对呀!可怜的中国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

若雷 LV10

发表于 18-12-2012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今天的《早报》。香港陶杰难得对国产片有好的评价:

一九四二

● 陶杰
黄金冒险号

  中国片《一九四二》,气魄宏大,电影史上从未有过银幕上成千上万的饥民逃荒觅食,老鼠蟑螂般溃散求生,不止是一九四二,而且上下三千年,中国人的饥饿常态,浓缩为两小时,由“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导演来掌机,得心应手,流畅无比。

  这样题材,美国人就拍不出来,因为在美国白人的基因里,二百年来无此记忆晶片,所以《一九四二》绝对是世界电影中的成就。

  中国电影要讲中国的故事。中国故事的题材先天有限:帝皇的内讧夺权、太监妃嫔之上位争宠,衍生到现代,像香港的电视剧,则是婆媳妯娌姑嫂的女人大战,以及豪门争产。

  庶民仰头看戏,嘴巴张大,无论是霸王别姬、群英会、雍正皇朝,还是还珠格格和后宫甄嬛传,看的是骑在头上的财权政权的统治者的戏。中国电影不论场面大小,讲狮虎鹰犬的戏多,马牛豕羊的故事少,连《南京!南京!》也不是,因为那一出戏的主角是日军,所以《一九四二》是很大的突破,令人感动。

  首先是这个片名,一九四二,冯大导不用大陆规定、香港传媒也渐跟随的阿拉伯数字l942,而且片头字幕,通以正体直排,而不是简体横排;而且字体还选用民国时代启明版小学课本那种狭长的楷书,这点个人性格和创作,在中国大陆能争得回来,是很难的。

  莫言说:自由的国度反而不利创作。此话不假。《一九四二》也一样。戏中的好人,是一个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他发现旱灾,跟蒋介石说,蒋介石不相信。告诉宋庆龄,宋庆龄一脸冷漠──这场戏有许多暗笔,譬如宋庆龄与记者隔张大桌子,两人有八千丈那么远。所谓国母,编导认为,真实的性格是这样子的。

  在没有自由的地方,导演要找缝隙发挥,正如走过地雷阵,要足尖发挥轻功。中国的电影人很了不起的。要找小毛病也有,在对白的词汇里,像民国时不叫“领导人”,叫“领袖”;火车不“发车”,叫“开车”,而且“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共产党语言。这一切,以创作人在中国大陆的处境,令人不忍深责。          

             (传自香港)

点评

这位陶杰先生都胡说了些啥呢?没看明白阿!很大的突破?还令人感动?他没看过几部大陆的片子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7-12-2012 14:30

亲爱宝贝 LV15

发表于 18-12-2012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肥狗 发表于 17-12-2012 22:17
讲啥的?
抗战、文革、鬼片不看。
花钱买罪

咱俩咋介像呢?俺也是一切自虐的片片不看。

centumvp2009 LV16

发表于 27-12-2012 1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不错的说……虽然有点沉重……但是关于一个民族的饥饿感的遗传的确存在并且值得我们深思……

旅居生活 LV9

发表于 27-12-2012 16: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雷 发表于 18-12-2012 09:08
摘自今天的《早报》。香港陶杰难得对国产片有好的评价:

一九四二

香港的陶杰?早报这篇文章的水平实在是很烂。

美国人没有这种体验,所以拍不出来?所以就是世界电影的成就?这种逻辑不仅可笑,而且荒谬。假设让斯皮尔伯格来导演这个电影,也许影评就不这样写了。中国的文革题材都是世界上独一份,难道都是电影史上的成就?

说中国的电影题材先天有限,以陶先生列出的例子来看,陶先生不仅年龄不大,而且看得多是垃圾电视连续剧。如果仅仅看过这些片子就来影评,真是胆大啊。

《南京!南京!》的主角是日军?中国电影老百姓的题材少?所以《一九四二》是很大的突破,我真是无言以对。

最后挑些不起眼的文字,证明自己看过了电影,也算做了作业,交了稿,可以回家休息了。

电影我很想看。不过希望这边的影评不都是如此肤浅,我也是“不忍深责”,呵呵。


 

若雷 LV10

发表于 28-12-2012 10:5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高见,拜读拜读!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