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旧闻”:
上国大数学课 三中学生考出佳绩 潘星华(2007-04-24)
国立大学数理中学(国大附中)中二生陈韦榤,中三生吴均乐、谢嘉敏去年8月各以13岁和14岁的年龄,进入国立大学数学系大一“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课,和18岁以上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课。年底考试他们还分别考到A+和A-,成绩比不少年龄大他们4岁到7岁的“大学同学”更好。
他们三人是国大附中第一批到大学上课的中一中二优秀生。
考到A+的陈韦榤,来自乐赛学校高才班。昨天傍晚他受访时说:“只因为喜欢数学,我选读国大附中。没有想到在中一就有机会到大学去上课。到大学上课的感觉很美妙,教授讲课,几乎全能听明白,我还经常去找教授讨论。”
至于和年龄比他大很多的“大学同学”,陈韦榤说:“我们没有来往。”
这名数学天才从3岁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很多数学活动,阅读很多数学书籍。
今年8月国大开学,他会再去修数学系的课。在国大附中,学校也让他以跳级方式修读数学课。去年中一,他进中二班的数学课,今年中二,则修中三的数学课,
陈韦榤也是去年代表国大附中参加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初级组),取得全国第一名的冠军人物,吴均乐则名列第二。另外8名国大附中学生,都名列前30名,成绩优秀。
考得A-的吴均乐是南洋小学高才班毕业生。今年1月他还继续在国大数学系修读大一微积分,他告诉记者:“我会尽量争取时间,修读越多大学课程越好。数学以外,我还希望能修物理的大学课程。”
吴均乐的数学和物理的成绩都非常优秀。除了到国立大学修读大一数学课程,学校也让他在校内跳级读物理课。
大一线性代数,谢嘉敏也考得A-的成绩。这名来自马来西亚的优秀生很喜欢国大附中的环境。她说:“这是个既挑战又友善的环境。”
日后节省大学时间
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好,在中一已跳读数学和物理的中三课程。到中二,物理跳读中四课程,数学则豁免修读。今年中三,数学继续免读,物理仍读中四水平课程。
国大附中校长赖怡兴副教授对记者说:“我们将让这些优秀学生在读中学的同时,修读更多的大学课程,相信这能让他们节省很多日后读大学的时间。”
他说,国大附中虽然只开办了两年半,学生数理方面的卓越表现,已经在很多国内外的数学大赛,绽放异彩。
去年的优秀成绩有:10名学生在新加坡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初级组)名列前30名,为学校争取23个金牌;129名学生在澳洲数学比赛(初级组)获奖,97人获特优(最优15%),30人获高级特优(最优2%),1人获奖牌(全世界仅24人获奖牌,2人在新加坡),1人获全对(全世界仅2人全对,都在新加坡);26名学生在美国数学比赛(初级组)获奖,16人获金牌特优,10人获全对(全美国仅128人获全对)。
今年有28名学生在美国数学比赛(中级组)获奖,12名中三生名列最优秀1%,9名中四和中五生,名列最优5%。
另外,国大附中中五的优秀生洪颖臻、赵晔、翟维超、陈颖哲、洪茂立、黄欣霓、刘刚睿都成功获得教育部推荐,到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和台湾参加和世界最优秀学生一起学习的国际数理课程。
《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