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大趋势:空天工程战略……?

2012-03-03 · 198 阅读
人类文明大趋势:空天工程战略……?
文:乐后圣
在严峻的空天利益环境中,我们迫切需要树立 21世纪空天工程战略思想观。空天工程战略是国家主权利益的重要领域,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希望来自空天。发展空天工程战略,对提升国家政治地位,拉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空天工程战略的确立,从而引发人类对空天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定,以此推动人类空天事业的和平发展。树立空天工程战略思想,在平面和高度两个方向上同步互动拓展力量,争取利益和权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空天工程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总枢纽”、“总阀门”。陆上安全维系空天,空天安全也维系于天,守住空天防线、关闭“危险天窗”已成为国家安全第一要务。
空天工程战略力量趋势,空天工程战略观是指人类对空天总体和根本的认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对空天问题的理性认知,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1903 年飞机的诞生,让人类探索的足迹踏进了浩瀚天空。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 世纪,各国在更高更远的空天里开展经济和军事活动,从交往范围的扩大和流通速度的提升中获取经济效益,从高位势能的积蓄中获取对陆地和海洋的瞰制权力。空天工程战略已然成为民族生存发展、国家利益实现的新领域。与之相随,确立新的空天工程战略观已成为发展新需求。新空天工程战略观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安全系于空天、利益存于空天、发展赖于空天”的崭新空天工程战略价值观念。随着无人机技术、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空天技术与军事力量的日益融合,传统意义上的空中作战和防空作战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空天力量一体、空天战场一体已经成为趋势。
空天工程战略危机观。从人类安全发展的历史看,威胁的主要方向和方式,总是随着人类认识和驾驭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变化。空天力量的崛起,使威胁的方式由平面转为立体,而威胁的方向,则是先由陆地转向海洋,后由海洋转向了空天。威胁的转移,要求我们必须把警惕的目光和关注的重点聚焦空天,加强空天工程战略力量的建设,否则,我们不仅将会失去登高瞰下、制胜空天的历史机遇,而且很可能会因为战略导向的错位,导致“天门洞开,外鬼涌进”的不利局面。
????  空天工程战略屏障观。安全屏障是为抵御外来侵略而构建的防御体系。从空间上看,有陆地屏障、海上屏障和空天屏障。20世纪80年代以后,空天战场初步形成,空天力量迅速崛起,空天力量成为了战争的主角,国家安全威胁的方向明显上移。这种安全上移现象所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陆地边界和海岸线的屏障作用锐减,而空天的屏障作用则大增。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再“横”着想,我们的视野也不应该再“平”着看,必须把国家安全关注的侧重点由地表转向天空,加强国家空天工程战略体系建设,极力打造牢固的空天盾牌。
空天工程战略责任观。空天工程战略不仅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整体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每一位国民的切身利益,不仅仅需要国家高度关注、认真应对和科学运作,而且所有国民都必须认真对待,积极响应。为此,必须取得国民认知,增强全民空天国防意识,奠定国家空天工程战略的基础。同时,鉴于空天工程战略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在空天,作为空天工程战略力量主体的空天力量,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强化责任意识,把视野定在国家的利益边界,把责任定在国家的安全空间,充分发挥空天力量在国家空天工程战略领域的“盾牌”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提供战略支撑。“在信息主导和空天制胜的21 世纪,国家的发展将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向外拓展。”一个是通过海洋向“远”拓展;另一个是沿着天空向“高”拓展。向“远”拓展是有限的,因为地球就那么大,而向“高”拓展则是无限的,因为空天高不可测,空间无限、用途无限、价值无限,对国家利益拓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正在将持续发展的目光投向空天。空天发展对国家整体利益发挥重要的增效作用。政治上,空天利益能够彰显国家意志,反映国家政治能力,提高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上,能够在获取或保持国家在空天领域的直接利益的同时,刺激和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安全上,主要表现为军事上的空天利益,这不仅是国家生存的需求,也是国家寻求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今世界,在空天领域,“三大集中”趋势愈加明显:隐身技术、制导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等,无不首先和集中运用在航空航天系统上;物质能量向空天集中:信息能、火力能和新概念武器能,在空天聚合,空天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战略能量场;物资流通和军事活动向空天集中:社会经济领域的人员和物资流通、军事领域的侦察监视、火力打击、力量投送等行动,更多在空天展开,足见空天发展在国家利益拓展中的重要分量。空天,捍卫安全的高边疆21 世纪,空天战场将成为战争主导,并上升为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守住空天防线、关闭“危险天窗”已成为国家安全第一要务。
空天工程战略危机趋势,天基监视是经常性威胁。航天技术的发展,使空天成为军事对抗的新领域。目前,世界上已经有 20多个国家具备了空间发射能力,50多个国家发射了 5000多颗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其中70%以上用于军事目的。目前,光学侦察卫星的图像分辨能力达到分米级,电子侦察卫星可以覆盖大部分电磁频谱,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达到米级以下,侦察监视卫星覆盖范围遍布全球。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大量卫星对我国实施过顶侦察,和平时期的国家时刻都面临着被窥视的尴尬。
空天工程战略的未来展望,科学确立国家空天工程战略。其中,国家空天工程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和维护国家在空天领域的安全,以及通过空天工程战略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免受侵害。国家空天工程战略能力包括平时期的态势塑造能力,危机时期的危机应对能力,战争时期的战局控制能力。国家空天工程战略手段主要有军事对抗、实力竞争与国际合作。
空天的特殊环境是超真空、超净、深冷,电磁场、等离子体,粒子、辐射等是独一无二的全尺度的天然实验室;是人类得以进行地面上无法开展的备种实验研究、从新的侧面认识自然的新天地;也是可以进一步利用开发的新资源。空天飞行器平台上的微重力环境,使得重力对物质造成的浮力、对流、沉淀、静压等的作用减小甚至消失,而表面张力、扩散等作用相对地成为主要因素。这些新的现象和规律为物质的物理、化学、生化等特性的研究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诞生了空天生命科学和微重力材料科学,打破了人们囿于重力条件下认识事物的习惯。人们发现,在微重力条件下,难混的物质可以混合;不需容器装盛就可熔化和固化物质;活细胞的分离,纯度和效率得以提高;生长的晶体则大而均匀。重力下无法加工制造的特种合金、泡沫金属、金属玻璃、珍贵的生化制品和药物的纯化等等并非幻想,人们看到了新工业革命的希望。
多少年来人类对自己诞生和赖以生存的地球,虽然几乎走遍了它的每个角落,但只能够局部地、孤立地、小范围地或静止地看到它。航灭器和航天员的上天,使我们可以居高临下,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终于可以把地球像一颗行星那样加以探测研究,认识其整体的特性和变化了。通过空天对地观测使人们认识到由于人的活动、社会的发展,对全球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的活动对全球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使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处于脆弱的生态平衡状态。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与规模,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担忧的事。耕地的沙化、森林面积的剧减、海岸的侵蚀、臭氧层的变薄和南极臭氧洞的出现、全球变暖的趋势,以及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等,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继续糟蹋它、破坏它,那就会毁灭人类自己。目前,空天手段已成为监测、管理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正确选择国家空天工程战略模式。综观古今中外,最具典型意义的有三种:一是以攻为主的外张型模式,二是以防为主的内敛型模式,三是攻防兼备的自主型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是攻防兼备的自主型模式,即在国家空天工程战略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同时兼顾国家的内部和外部,既坚持守疆固土的传统安全诉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的增加,适时调整战略视野,向空天和海外拓展。其要点:一是坚持刚柔并举的安全政策,战略视角内外兼顾,战略任务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安全环境有所侧重;二是积极发展向上和向外拓展的能力,构建以攻防兼备为基本特征的空天工程战略力量体系;三是在国际体系中采取较为灵活的战略姿态,安全边界不局限于领空以下、国境线以内的国土,特殊情况下主动实施向上和向外拓展的安全行动;四是战略运用的关注重点不局限于进攻或防御,造势上也不刻意追求攻势或者守势,而应内外结合、攻防兼备,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突出空天工程战略建设重点。要把空天工程战略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全面推进国家安全转型,努力打造一支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称,能够有效履行国家空天工程战略使命,由空中安全、空天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构成的一体化国家空天工程战略体系,为实现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支持国家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版块:
狮城水库
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