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urelin88 于 26-1-2012 00:53 编辑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 文:太极门弟子/朱纪明
我从小就有小聪明,但是却不好好用功,读大学也是混了四年,曾让爸妈很头痛。直到我拥有自己的家庭,更能体会父母当初的用心,我想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教好,爸妈一定会很高兴,于是用尽所有的力气陪孩子读书,尤其只重视学科的成绩,为了跟孩子一起成长,我为自己准备了一套教科书,自己先读,孩子回家以后,再一起详细讨论。
大女儿国小、国中课业表现很强,93年夏天国中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成绩是全校第3名,我想北一女中小绿绿的衣服是穿定了。但是没想到连续两次基测都失手,我一夜之间像老了10岁,所有亲朋好友也都吓了一大跳。我变得不爱说话,连女儿去高中报到,打电话回来问要考数理资优班或是文组资优班,我都没好气的说:「随便!」
后来,我想到我的师父─太极门掌门人洪道子博士曾引导我「爱,就是要用心去感受」,我反省自己一直用主观的方式去爱孩子,却没有用心去感受她现在的心情和想法,于是我试着调整心情把自己的情绪转向正面,跟孩子沟通如何规划未来的方向。我们决定把高中三年当做是一场马拉松,一年级可以参加社团,功课维持在前8名左右;二年级不要玩社团,找出看书的节奏,把功课维持在前3名;高三就全力冲刺。这三年下来我与女儿彼此维持很好的互动,尤其我们一家五口都在太极门练功,大女儿在她高三那一年,自己也每天早晚练功打坐,读书效率都很好,学测成绩是全校第3名,后来终于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师父说读书是为了学做人处世的道理,这些教诲与提醒,像一盏明灯点亮我的道路。加上良妻师姊的配合,利用聊天、谈心的方式,我修改了以前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习到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所以两个双胞胎女儿就幸福多了,因为大女儿的前车之鉴,我调整教育小孩的方式,让她们有一个快乐的小学时光,上国中以后我们常常一起研读课本,讨论书本上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只得到学问,也学到何者为、何者不为的道理。孩子与我互动时也不再怕我,会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有时候不是正确的观点,我也不再用嘶吼的方式,而是耐心的解释前因后果,让学习的过程充满笑声和欢乐。
去年我双胞胎女儿在考高中的时候,其中双胞胎姊姊栽了一个大大的跟斗,而双胞胎妹妹则表现异常的好,一忧一喜,并没影响家人的情感。考完隔两天,我们全家就出发去日本旅行,一路上我们一起去安慰考得不理想的双胞胎姊姊。拿到成绩单以后,也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请问所有手边的资源,一起去讨论如何填志愿等等,包括询问补习班要如何准备第二次基本学力测验考试。后来双胞胎姊姊定下心来,安心准备第二次基测,终于进去大家预期的学校。
经过这些考验,现在状况不一样了,我们家的孩子都懂得自己去选择,也愿意为自己负责。双胞胎妹妹在学校自治社活动中,当选大队长;我到学校跟教官讨论会不会影响课业等等细节,结果还跟教官们变成好朋友,一起鼓励孩子,当上大队长就要有一颗谦虚、感恩的心去服务大家。双胞胎姊姊也比以前不会赖床了,懂得把自己时间规画得更有效率。而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已经顺利在会计事务所上班。我非常感恩太极门,当我们在人生彷徨、无助的时候,师父的智慧指引为我们全家点上明灯。还有许多关心我们的好师兄、好师姊的支持鼓励,让我们一家和乐的勇往直前,我也感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 图说:朱纪明全家在太极门练功,有一群好师兄、好师姊的支持鼓励,让他们一家和乐的勇往直前,并感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
|